薛寶琴送了一盆水仙花給林黛玉,有什麼寓意
陳能雄/文
薛寶琴聰明嬌俏,活潑伶俐,深得賈母疼愛,賈府的總管賴大嬸子也挺喜歡寶琴的,同時也是為了討賈母的歡喜,送了兩盆水仙花、兩盆臘梅花給她。薛寶琴和林黛玉都是寄居賈府的女孩,大家同是客中之人,交情甚為投契,薛寶琴仰慕黛玉的詩才,就把水仙花送一盆給她。
花卉品種繁多,千奇百豔,為什麼薛寶琴不是送海棠花、菊花等花卉,而是水仙花呢?她所送的水仙花有什麼寓意呢?我覺得這個和林黛玉的別號有關係,她的別號「瀟湘妃子」和娥皇、女英淚灑斑竹的傳說有關係,而水仙花的傳說也和娥英、女皇有關係。我曾寫過一首七律《詠水仙花》:
清氣超然遠垢埃,故為仙卉水中栽。
洛神蓮步凌波舞,帝女思心化蕊開。
友結梅花相約放,好逢雪片共飄來。
恰如白蝶翩躚影,寒月猶疑暖季回。
詩中的第四句「帝女思心化蕊開」,講的就是水仙花的傳說。相傳娥皇、女英是堯帝的兩個女兒,堯帝晚年開始物色接班人,臣子們舉薦了有賢孝之名的舜。此時的舜還是鄉野中的一個村夫,躬耕于田壟,堯帝為了試一下舜的才能和德行,就「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這裡的「二女」就是娥皇、女英。娥皇、女英姐妹倆同時嫁給虞舜後,她們甘於清苦,恪守婦道,勤於持家,盡心盡力地輔助虞舜。
虞舜的品德高尚,如春風化雨,能感化身邊的百姓,他所到之處民風就會得到改善,能把一個原本荒涼偏僻的地方迅速帶動起來,成為熱鬧的集市。他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娥皇、女英的芳心,也通過了堯帝的重重考驗,堯最終把帝位禪讓給了舜。虞舜、娥皇、女英三人和睦相處,感情深厚。
後來,舜帝在一次南巡中不幸去世,娥皇、女英思念丈夫,淚灑斑竹,雙雙殉情於湘江之上。娥皇、女英對舜帝的忠貞之情,感天動地,上天將娥英二女的魂魄化為江邊的水仙。那一朵朵潔白如玉的水仙花,就是娥皇、女英的思念之情催生出來的花朵。是以,水仙花象徵著思念,它的花語是堅貞的愛情,娥皇和女英有著純潔高尚的婦德,水仙花也代指婦女的賢良德行。
在古代有很多詠水仙花的詩句中,帶有娥皇、女英的典故,如唐代杜甫的詩句「江妃水仙惜不得」、元代錢選的詩句「帝子不沉湘,亭亭絕世妝」……在植物文化中,水仙和斑竹一樣總是和湘妃聯繫在一起,都象徵濃濃的思念和深深的愛情。
林黛玉是絳珠仙子轉世,今生的使命是來還淚的,她所住的瀟湘館翠竹茂盛。賈探春開玩笑說黛玉今後會因思念林姐夫而日夜流淚,點點淚痕留在瀟湘館的竹子上,會化為湘江上的斑竹,就給她起了一個別號叫「瀟湘妃子」。
當賈寶玉贈了兩塊舊手帕給林黛玉,林黛玉感念他的真情,喜極而泣,在手帕上題寫了三首七絕,其中一首是:「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林黛玉在這首詩裡以湘妃自比,「湘江舊跡」的典故就是出自娥皇、女英在湘江邊上哭舜帝的故事。林黛玉在想念賈寶玉而痛哭流泣之時,看著窗外的千竿翠竹,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湘妃和湘竹。
可以匹配瀟湘館和瀟湘妃子的,不只是翠綠繁茂的竹子,還有芬芳潔白的水仙,因為斑竹和水仙的傳說都和娥皇、女英有關係。而林黛玉對愛情的忠貞也和湘妃一樣的,她們都是思念化成淚水,淚水滴在竹上,精魂化為仙子。
也許,薛寶琴送給林黛玉水仙花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把好看的花兒送給可親可敬的林姐姐。但她的所送之物,其中隱含的寓意卻恰恰符合林黛玉的才貌品行和情感世界。「清氣超然遠垢埃,故為仙卉水中栽」,水仙花有清麗脫俗的仙氣,它長在水邊,有洛神仙子的凌波風姿,也有湘妃的堅貞品質。薛寶琴所送的水仙花,和瀟湘館的翠竹一樣,同是瀟湘妃子林黛玉的一個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