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定義的「二次元」人類 類似爸媽當年追武俠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難以定義的「二次元」人類

  當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北京市海澱區的一家影院裡落幕時,觀眾表現出驚人的默契。

  正片結束,卻無人離場。銀幕的微光跳動在年輕的臉上,直到最後一行字幕消失,觀眾才捨得起身。

  這些觀眾全部來自附近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2016年年末《你的名字》的中國大陸首映日,北大「元火動漫社」和清華「次世代動漫社」組織了這次包場放映。

  到2017年初,這部電影在中國的總票房超過5.6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動漫展正在各地進行,以動漫為主要內容的彈幕網站上也聚集了眾多活躍用戶,誕生了許多流行用語和「病毒視頻」。

  伴隨著不俗的市場效益和文化輻射力,一個外來詞彙——「二次元」也走入大眾視野。這個在日語中表示「二維世界」,用來指代動漫、電子遊戲的詞,現在不僅為愛好者津津樂道,也引起了投資者、經理人和官員的興趣。圍繞著「二次元」的討論從昔日位於網絡邊角的「圈內論壇」,蔓延至券商的行業分析、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和文化部的產業扶持政策中。

  像這個年代的許多流行熱詞一樣,對於迅猛發展的「二次元」,人們的理解莫衷一是,但身處其中者有一個共識:「二次元」世界多元而繁雜,難以簡單描述。

  趣緣社交

  元火動漫社社長「思雪」是北大數學系學生,瘦高個兒,留著「三次元」世界(即現實世界)裡男性不常見的長髮,在腦後紮成一個中馬尾。

  像他這樣的年輕學生正處於易被「二次元」吸引的年齡階段。艾瑞諮詢在2015年的一項行業調研顯示,中國二次元用戶的「入坑」時間以初中為主,佔到3萬多名有效受訪對象的49.6%,其次是小學和高中。

  「入坑」是「二次元黑話」之一,指開始熱衷於ACG作品。A、C、G分別對應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和遊戲(Game),現在也常加上小說(Novel)——多指娛樂性較強的網絡小說。

  思雪「入坑」也是在中學時代。吸引他的是一些「超出現實的」「過於美好的」東西,比如魔法、機甲、時空穿越等。即使是讓他「入坑」的那部非架空世界觀的作品中,思雪也看到一些動漫特有的超越性:超出預期、超出現實的簡單而和諧的人際關係。

  但當這些著迷於「超現實」的愛好者聚到一起,他們卻心甘情願投入實實在在的精力,雖然這無關他們的學業和職業發展。

  包場放映的第二天是元火動漫社18周年社慶。為了慶典,有執委通宵剪輯音頻,剛休息幾小時,下午又去帶排練。執委會成員連續熬了幾個通宵,第一版舞臺美術文檔長達96頁,導演和舞美又陸續將最終版修改到了106頁。

  文化研究者、北京大學文學博士林品曾是元火動漫社的活躍成員。他是一位資深「哈迷」,COS(角色扮演)哈利·波特惟妙惟肖,也曾把「魁地奇」比賽搬到北大靜園草坪。

  林品認為,「二次元」人類很難一概而論,但可以說有兩點共性:一是有自己真心熱愛的作品;二是能熟練使用網絡新媒體,並通過新媒體展開「趣緣社交」。

  「大規模人口流動,使得許多人的人際關係很難再像過去那樣依靠血緣或地緣來維繫,他們也因為難以獲得傳統文化的宗族歸屬感和地域歸屬感,而試圖通過新興的文化渠道去尋求一種替代性的集體認同。這可以說是『趣緣認同』和『趣緣社交』興起,並產生巨大文化影響力的社會背景。」林品把二次元文化理解為「趣緣認同」的一種。

  思雪享受大家一起努力的狀態:「其實是喜歡一群人在一起的感覺,並不是具體某個作品。」社團也促成了多對情侶,包括思雪和他的女友。

  「理直氣壯」說喜歡

  在元火動漫社成立之初的章程中有這樣一段:「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使漫畫這種目前還被『正統文化』所排斥的藝術形式得到她應有的地位……使喜愛漫畫的人敢於理直氣壯地承認說『我喜歡』。」

  那是1999年,日本動漫剛在前一個10年傳入中國,「機器貓」「聖鬥士星矢」和「美少女戰士」的幻想世界多少具有「不務正業」「玩物喪志」等負面意義。「元火」這個名字則包含了愛好者的一種願景,「欲以此星星之火,燎華夏之原」。

  10多年後,動漫愛好者已不再尷尬,反而是不了解「二次元」的人有「被時代拋棄」的風險。配音演員——或者按照「二次元」的叫法——「聲優」夏磊,目睹了星火燎原的過程。

  曾為《秦時明月》《古劍奇譚》等多個國內動漫、遊戲作品配音的夏磊有另一重身份——資深「紙片黨」。多年來,他收集了超過1萬冊漫畫,存放在一間專門的書房裡。

  夏磊「入坑」也是在少年時代。現在的「二次元人類」喜歡逛彈幕網站,而對70後的夏磊來說,鼎鼎大名屬於「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他至今仍清楚記得當年的漫畫價格:「我初中的時候,一個月零花錢10元,《聖鬥士星矢》1.9元一本,一卷是5本,我一個月可以買一卷。」

  夏磊說,「二次元」是有「氣場」的:「就好比我跟你聊天,我喜歡普澤直樹(日本漫畫家),你也喜歡普澤直樹。我們就有一種,咦!遇上了,我們就把別人拋開了。」

  10年前,當「二次元」這個概念還未泛濫,動漫文化也未獲得現在的關注時,夏磊就曾感受過動漫愛好者的「人多勢眾」。

  當時,夏磊和另一位著名「聲優」馮駿驊在上海廣播電臺開播了一檔節目《動漫新地帶》,他們在節目裡給自己取名「玩仔」和「妞妞」。節目的時段是周末早上7點。但自從這個「垃圾時間」的節目開播後,門房總有一大袋從各地飛來的信件等著玩仔和妞妞。

  聊起這段往事,夏磊的語氣明顯興奮起來,他驚嘆動漫迷比自己想像得多。

  元火動漫社從建立之初就不乏擁躉。上世紀90年代末的第一次招新中,它就吸引了148名北大學子。

  一種觀點認為,動漫文化逐漸走向主流的原因之一是,動漫迷的數量本來就很大,當夏磊這樣的昔時少年長大成人,有了更多話語權和消費力,也帶動動漫走向主流。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是網際網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大量「潛伏」在QQ群和論壇的愛好者通過微博、視頻網站等逐漸「顯形」。

  網際網路也促進了動漫愛好者的創作。北京「神漫展」的組織者「七塊」,從2007年開始全職從事漫展策劃,隨後又運營COSPLAY(動漫角色扮演)工作室。她認為,自己看動漫和爸爸看武俠相似,一茬茬的年輕人總是被「美」和「精彩」吸引。但當下的「核心二次元群體」有一個新特點:大量參與同人創作,這是指以原作為基礎再創造,包括創作同人漫畫、同人小說、剪輯動畫視頻、排演舞臺劇、翻唱動漫歌曲等。

  網際網路為他們提供了父輩不曾享受的傳播平臺和社交渠道。現在,一個動漫迷再也不用執筆寫信,貼上郵票,寄給一檔周末早晨的廣播節目。只要動一動手指,就能輕鬆地「找到組織」。

  「消費新生代」

  「二次元」越來越熱的同時,許多深度愛好者卻不愛使用這個詞了。

  「二次元」內部包含許多不同的圈子:動漫迷、遊戲迷、配音迷、COSPLAY愛好者、古風愛好者等。「他們是一個不喜歡被代表、被定義的群體。整個市場都在講二次元,但大家都只能從外圍去尋找它的邊界,而無法直接定義它。」騰訊動漫主編顧鄉說,當碰見一個「二次元」時,他能辨別,但無法給出一個簡單的描述。

  不同年齡的二次元人群也顯示出了一些行為差異。騰訊動漫產品總監張飈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根據他們對用戶的了解,大學生及工作後的人群更喜歡經典動漫。而大學前的群體則同時喜好國漫和日漫,更擅長在網上認識「同好」。前者喜歡的「二次元」偶像以作者、聲優等為主,後者喜愛的類型廣泛,包括UP主(視頻製作者),舞見(宅舞表演者)、唱見(動漫歌曲翻唱者)等網絡紅人。

  雖然常被認為是一種「青年亞文化」,但「二次元」卻不同於「嬉皮士」和「搖滾樂」,並沒有強烈的反主流色彩,在價值觀上也呈現出多元性。林品觀察到,二次元群體中有一部分人積極地認同主流話語,比如參與塑造「二次元民族主義」的人群。

  讓市場感到欣慰的是,二次元人群至少在消費行為上表現出了足夠的共性。顧鄉認為,消費表達了對作品的「愛」:「我喜歡的作者,非常喜歡的作品,和我的情感有非常正面的連接。消費就是表達我的這種情感連接。」

  像夏磊這樣的人把自己的消費熱情放在搜集作品上。在電子商務還不發達的時期,有人輾轉搜集日本動畫製作人手塚治虫的作品,同一套漫畫的完全版、普通版、文庫版,都收。同一版本,「書腰」不同,也收。

  今天,零花錢變多的年輕一代,消費方式十分多元。思雪介紹,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元火的成員會組團去漫展,訂購手辦,到動漫故事的發生地「聖地巡禮」,或者赴日本觀看虛擬偶像演唱會……

  龐大的需求撐起了龐大的市場。文化部官員曾透露,到2014年底,中國動漫產業總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

  資本的橄欖枝也正穿透統計數字,實實在在地觸碰著從業者。幾年前還認為「圈子很窮」的七塊,現在認識了不少對漫展和COSPLAY商業化感興趣的投資人。在未名湖畔的象牙塔裡,各種找到動漫社的商業活動也日益增多。高峰期,每月擺到思雪面前的合作機會就有3到4個。

  對比動漫發達的日本和美國,目前中國動漫的興起,是一個不難預見的趨勢。在溫飽問題解決後,中國的這一代人需要更多的文化娛樂產品。美國動畫的第一次繁榮期正是出現在二戰後經濟快速發展的上世紀50年代。日本的動漫產業也隨著上世紀70年代經濟復甦、人們精神生活需求增加而迅速發展。

  但在繁榮之中,這個過去多以興趣為紐帶的行業也正顯現一些不規範之處。去年底,二次元圈裡發生了一件「撞破次元壁」的糾紛,漫畫家夏達在微博髮長文述說自己10年來籤約「夏天島」工作室期間遭遇的不公:收入被大量分走,並失去了自己作品的版權。她所控訴的夏天島創始人和運營者,恰是她過去十分崇敬的漫畫家姚非拉。

  七塊說,這樣的事現在不少:「以前都是以愛好為前提,但是慢慢地,這個東西變成以商業為前提。以前就是玩兒,現在變成你必須先看合同。國內還沒有形成行業規則。」

  眼下,七塊自己也面臨一個糾紛。去年11月,工作室所在的北京「三間房動漫園」發生了大火。工作室的許多物資受損。目前園區還未與各公司談妥賠償方案。

  這座動漫園始建於2006年。當時正是中國動漫「黎明前的黑暗期」。七塊記得,在「錢變多」之前,一批老漫迷的雜誌消失了:《卡通王》《新幹線》《動漫新時代》等先後停刊,一批漫畫家也隨之銷聲隱沒。七塊感到傷感又憤怒。

  小時候,這個女孩常常給《卡通王》寫「一句話投稿」,有一次居然被編輯選登出來。那是個問句:什麼時候中國電視上才會有介紹動漫的節目?編輯信心十足地回答:一定會有的。(記者 程曼祺)

相關焦點

  • 廣義二次元與狹義二次元?你的二次元竟與電視同屬一個分類!
    淺談二次元文化定義:早期的日本動畫、遊戲作品都是以二維構成的,其畫面是一個平面,所以被稱為是「二次元世界」,簡稱「二次元」,而與之相對的是「三次元」,即「我們所存在的這個次元」,也就是現實世界。二次元是指人類幻想出來的唯美世界,用各種憧憬的體現虐襲觀賞者的視覺體驗,本質其實還是三次元世界的人類心中模糊的美好印象。真人電影、電視,甚至是美國動畫片,其中也有很多符合「二次元」定義的部分。例如怪物史萊克、最終幻想,我個人並不會覺得它有二次元的感覺,而日漫的平塗及偽厚塗作品尤能給人以二次元的感覺。
  • 常說「二次元肥宅」,二次元真的能讓人變肥嗎?
    二次元的相關定義其實是比較模糊的,一句話也難以說清楚,而且邊緣線也越來越不清晰。不過,這個詞彙在ACGN圈用得很多,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是和三次元對立的存在。在二次元圈子裡,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二次元肥宅」「肥宅」這類詞彙,那麼一個疑問就出現了,二次元真的能讓人變肥嗎?
  • 二次元爽文:鹿鼎記中偷大清寶藏,武俠世界築基,仙俠世界長生
    復仇者聯盟裡謀取天空航母,火影忍者中奪取永恆萬花筒,鹿鼎記中偷走大清寶藏,武俠世界中築基,仙俠世界中長生。走進一個個世界中,奪取所有的機緣。劇情內容:「難道說我去過的位面世界,這個世界就沒有了他們的信息?」李維想到了這點上,不過卻是沒有辦法驗證。
  • 《飛燕驚龍》,臺灣第一武俠神劇,當年萬人空巷,火得不行不行的
    新武俠有三大泰鬥,分別是金庸、古龍、梁羽生,論及作品風格,他們一個恢弘大氣,一個懸疑詭譎,一個名士氣度,共同開創新武俠的一片天地,使原先一直為新文學所瞧不起,各大主流報紙不屑刊載的大俗之物,豁然翻身,局面一新,原來武俠小說雖然紅火,但其讀者受眾單一,甚至於連一般的「知識分子」都多數不屑一顧,主要是少數的下層
  • 5月網文書單|武俠已經不是那個武俠
    黑暗荒謬的賽博氛圍營造相當出彩,不過也正因為過於沉重灰暗的小說主題,讓習慣了輕鬆歡樂爽文風的書友難以接受。推薦指數,四點五顆星。推薦給有足夠心理準備,看膩了主流網文套路的設定黨,如果想體驗一把賽博風情,本書非常適合,不過需要一點兒耐心。某種程度上,這一本仙草!
  • 國漫神作《端腦》將拍真人劇 二次元IP打響逆襲戰
    中國動漫產業總產值在2016年有望實現30%的增長;2017年,中國二次元核心用戶將超過8000萬,二次元群體的總數將超過3億,且97%以上是90後和00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走進二次元的虛擬世界。作為今年漫改劇中的佼佼者,國產動畫《畫江湖之不良人》同名真人網劇第一季播出後已獲得了7億的超高點擊量,被網友贊為國內還原度最高的漫改劇。
  • 為什麼近幾年的二次元圈子很浮躁?
    #日本動漫#我從《乃木坂春香的秘密》開始正式追季番在我心裡,從來沒有什麼「二次元」日漫在我心裡和英劇美劇一樣,往好聽了說,都是我喜歡欣賞的藝術作品,往難聽了說,都是平常下飯解悶的。我不會去說「日漫無聊了」這種話,我不會去沉湎於曾經的日漫有多出色,然後去陰陽怪氣地說「業界藥丸」,一副看破紅塵的樣子。
  • 活在二次元的世界裡,不是為了取悅別人 | Storybook
    憑什麼二次元就是不務正業!?二次元讓我的生活充滿正能量@彭靜嫻我是在北京的一名學生,從小就很喜歡看動畫和動漫,讓我開始接觸這個領域的是北京舉辦奧運會時,一組福娃形象擬人的 cos 。當我把學習方面的事情處理好,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爸媽也沒什麼理由反對我。有時候我把拍攝的照片發給我媽媽,她還說好看呢。除了爸媽的支持,我也很有能力負擔得起玩 cosplay 的經濟開銷。像我自己能做後期,自己可以做服裝道具,花銷會低很多。而且還有很多廠商會找我合作,他們會提供服裝道具讓我拍片,還有展臺商演之類的,有經濟來源。當然,我還認識了許多有共同愛好的小夥伴。
  • 國產武俠動畫巔峰中華小子,最恐怖的一集,當年嚇哭了很多小孩子
    國產武俠動畫巔峰中華小子,最恐怖的一集,當年嚇哭了很多小孩子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及刪文/捧書大笑《中華小子》是夥伴們心目中經典的動漫,但是播出不久後就結束了。小蘭小虎以及小龍三個人是少林弟子,總是會遇到各種妖魔鬼怪,跟著方丈一起除妖降魔。
  • 讓牛頓笑醒的二次元新作,短裙倒立不反重力,開衩裙還敢上天
    在二次元作品裡經常都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平地摔、父母雙忙、反重力裙等等,因為出現次數太多,阿宅們都已見怪不怪甚至當成了「常規設定」。但是總會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最近二次元圈仿佛就在對這些設定宣戰一般,出現了很多「違反常規」的新作,其中反重力裙被挑戰的次數最多!
  • 彭慶華:粵劇遇上二次元
    雲上看滄海,靈犀加氣勁……」武俠風的歌詞,配上粵語演唱,恍惚中有一種港版武俠劇的既視感。但演唱者彭慶華,是一名粵劇國家一級演員;而這首歌曲,是網遊《天涯明月刀》「大師賽」的主題曲。彭慶華出身科班,14歲考入廣東粵劇學校,師承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先生,現任廣東粵劇院創作研究部主任。就是他,讓粵劇遇上了二次元。在彭慶華看來,作為國家級非遺的粵劇,從來就是「潮」的。
  • 暑期動畫梗王《有藥》熱播中,多維開發打造二次元IP出圈新思路
    國產動畫也是如此,行業不斷發展,類型化動畫百花齊放,仙俠武俠、東方神話、現代都市作品等越來越多屬於中國的特色動畫上線引發關注,但與當下的生活仍有些距離,而搞笑類作品可以隨著時事熱點網絡流行語接梗拋梗,觀看起來輕鬆無壓力,是源於生活的中國式幽默作品。領銜今夏暑期檔,7月10日在愛奇藝開播的動畫《有藥》就是這樣一部搞笑穿越題材動畫作品。
  • 過氣車萬不是二次元?那些年被開除二籍的二次元作品們
    二次元的定義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一萬個人有一萬種說法,從高大上的作品創作到對個人品性行為的諷刺都可以說這很二次元,我個人對這種現象感到痛心的同時在自己心中也有一個對二次元的定義:二次元就是通過ACGN的渠道用非現實的手法描繪自己的想法的一群人組成的團體和他們的作品們一起統稱為二次元。
  • 別再說你是二次元了,真正的二次元絕對不會說自己是二次元人!
    相信每個真正的「二次元」都很清楚,我們所看的東西很多都是小眾,甚至是幼稚,還有的是見不得光,而且被人看到還罵有病,但是它們帶來快樂和美好,是很多「二次元」不在乎別人的理解,也願意守護這份美好。而真正的「二次元」用「二次元」這個詞語的時候,一般都是用來當作擋箭牌,比如說當自己的朋友或者是親人,問起你多大了還看動畫的時候,他會表現出一副難以交流的形態,並且回答說,你們這些三次元怎麼會理解「二次元」的美好,這樣說話雖然有點問題,但是終結「二次元」和「三次元」的交流話題,可能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 那些年被開除二次元的作品,連JOJO也難以避免
    二次元是一個非常廣義的概念,一開始指代由二維圖像構成的動畫、遊戲、漫畫作品,到後來連3D作品也包含在內,所以即便是《雷鋒的故事》這樣的垃圾作品,也屬於二次元。但由於部分二次元作品人氣不高,圈外人了解甚少;或者一些二次元群體自視甚高,對其他作品進行貶低打壓。
  • 二次元產業之消費群體問卷調研分析報告
    根據百度定義,次元即維度,目前分為「一次元」,即小說等非圖像構成的作品;「二次元」,即動畫、漫畫、遊戲等以人造或大幅人為加工的非寫實畫面構成的作品;「三次元」,即真人電視劇、真人電影等以真人表演寫實畫面構成的作品。
  • 人工智慧如何用到二次元?日本這家神秘組織研究了三年
    關於深度學習能做什麼,業界主流都在積極就著關乎人類未來生活的課題開展研究:無人駕駛、語音識別、聊天機器人…… 但對於人類獨特的種族之一御宅族,有人關心他們的未來生活嗎?!別擔心,技術宅們已經開始自救了。 「百度大腦洞」專欄將帶你見識 AI 領域那些不可思議的研究。這一期,我們看看御宅族們創造出了哪些未來道具。
  • 【世界觀】二次元營銷的三元法則
    當理智遇上情感,當規律遭遇隨機,這是人工智慧終究不能超越人類智慧的黑洞,也是大數據、 ACMS(Automated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自動內容管理平臺)以及虛擬實境技術無法替代人類創意和真人互動的原因。二次元營銷超越人口統計學的消費主義根植於社交媒體。
  • 尹正:因一剪梅成名的二次元肥宅,做180多次群舞,現追日本巨星
    01.表面演員,實則二次元肥宅,因一剪梅被大家熟知同一個世界,同樣都在追星。恭喜尹正追星成功!可真不愧是二次元肥宅的代表人物呢。早些時候,尹正在接受某品牌採訪時,自嘲自己是個十足的肥宅,坦言自己生活中愛吃油炸食品,愛喝肥宅快樂水。
  • 「二次元崛起」為什麼是一種必然?終於有科學解釋了
    這是經由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洛倫茨提出的理論,描述了人類普遍具備對「生物幼體」青睞的本能情緒,而幼體的共性當屬可愛,所以人們也就自然會對天然具備可愛屬性的二次元作品予以追捧咯。然而細想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如上解釋的不完美性:假如人類天生喜歡可愛的東西而二次元又是天然具備可愛屬性的,那為何二次元文化卻一直被視作為亞文化,直到最近幾年方才慢慢崛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