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陝西證監局公布了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冰峰」)的輔導備案材料,冰峰日前已與華創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於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預計於2021年5月31日前遞交IPO申請材料。材料顯示,2017-2019年,冰峰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1億元、2.83億元和3.02億元,2018年與2019年增速分別為12.75%、6.71%;營業利潤分別為7634萬元、8969萬元和9208萬元。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汽水作為國人的第一款「飲料」,全國汽水廠遍地開花,大大小小有兩三千家,北京的北冰洋、上海的正廣和、天津的山海關、瀋陽的八王寺、青島的嶗山、武漢的濱江、廣州的亞洲……每個城市的都盤踞著一方霸主,如今許多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消亡,但這些汽水品牌都在人們心中以及中國飲料發展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冰峰這個擁有68多年歷史的老汽水,在陝西,涼皮、肉夾饃和冰峰這三樣美食,被稱作「三秦套餐」。在當年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強勢擴張時,獨立活下來,至今仍為西安人心中無可替代的一種全民飲料。
打敗可口可樂
1968年,一群剛剛從無錫輕工學院發酵工程畢業的年輕人,莽莽撞撞地一頭扎進了社會,其中有一個叫做季克良。那時還沒有人知道,這個小夥子的近半個世紀的時光裡與茅臺緊緊連在一起,並且將會成為白酒行業的泰鬥之一。與此同時,另外一個年輕人也完成了學業,來到了西安,彭興道由國家分配到西安市食品廠負責技術工作。西安市食品廠便是冰峰的生產商,冰峰本是一位李姓老闆憑藉從天津汽水廠買的一套先進設備,機緣巧合在西安創辦的西北汽水廠生產的產品。1953 年,西北汽水廠被收為國有,併入西安食品廠。當時,冰峰汽水是國營商店的精品,產量不大,和上海全鋼手錶、永久牌自行車、上海牌縫紉機一道安放在高大上的櫃檯內,成了西安人心頭的白月光。1985年,彭興道成為西安市食品廠廠長,便從西德引進了全國最先進的全自動汽水生產線,每天廢寢忘食對生產線安裝調試,設備投產後,冰峰生產能力大大提高,產量從原來每天只能生產三千瓶一下猛增到三十萬瓶。同時,為了把生產的汽水銷出去,彭興道從早到晚挨家挨戶做經銷商工作。在他領導下,短短數月,食品廠在全市鋪了三十多個汽水批發店,購買了幾臺進口大卡車晝夜不停地往批發店送貨,由批發店將汽水銷往個體戶、經營戶、食品商店和餐飲店,改變了當時企業只管生產,不管營銷的被動局面。這種銷售方式在當年是西安的營銷模式第一例,後來被雪菲力、津美樂等知名企業爭相效仿使用。但是,隨著90年代國際飲料公司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的強勢擴張,相似的飲料工廠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冰峰的漂亮故事戛然而止。事實上,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發展也是一波三折。可口可樂(Coca-Cola)本意是古柯葉(Coca leaf)和可樂果(Kola nut)的混合物,到了中國被翻譯成「蝌蚪啃蠟」,人們把它倒進高腳杯裡細細品味,結果氣泡散盡後只有古怪的甜味,再加上莫名其妙的中文譯名,可口可樂在中國銷量慘澹。到了 1948 年,可口可樂公司好不容易在上海站穩腳跟,第二年就隨著美國大使館撤出中國,徹底放棄了中國市場。上世紀80年代,可口可樂卷土從來,彼時中國汽水界雖沒有統一江湖的龍頭,但是各地方盤踞的勢力不可小覷,它選擇的路徑則是合資、併購,旨在利用這些地方品牌的資源,在本地更好的進行經銷、推廣,並在合營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打壓地方品牌市場,一步步的蠶食並收購了這些地方品牌。伴隨著招商引資和經濟體制改革大潮,本土品牌紛紛接受了外資品牌的橄欖枝,但很快雙方即不歡而散,許多本土品牌就此一蹶不振。1993年可口可樂收購了當時的瀋陽八王寺飲料有限公司,後來「八王寺」為收回品牌打了10年官司。在「八王寺」汽水被收購前後,東北先後還有6家飲料廠也被可口可樂收購,民間稱為「水淹七軍」。而曾經被有「中國第一款碳酸飲料」 之稱位居中國八大可樂之首的嶗山可樂,幾經周折後也沒能扛起振奮國產可樂的大旗。可口可樂高調進入西安市場時,冰峰果斷的拒絕了可口可樂的邀請。可口可樂西安公司便針對性地推出——玻璃瓶可樂:玻璃瓶裝可樂比冰峰多裝50ml,批發價再比冰峰便宜5分錢。在這種極端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冰峰的銷售額急劇下滑,甚至一度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廠內員工對冰峰汽水的未來產生了深深的擔憂,部分員工離開了工廠,但彭興道始終對冰峰汽水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充滿信心。但這樣的競爭策略雖然奪走了 「冰峰」的不少份額,但並沒有徹底改變西安人對「冰峰」的喜愛。冰峰是水+二氧化碳+白糖的產物,盛在玻璃瓶中橘子味的黃色汽水,口味適中,不像可樂那麼衝,酸甜可口,爽口解膩。橘子味的口感恰到好處,正好搭配偏酸辣的陝西美食。小餐館裡,面對可樂和冰峰,西安人會好不猶豫的拒絕可樂,肉夾饃、麵皮、冰峰,已經成為典型的陝西套餐。強大的經銷網絡是冰峰贏回市場的另一個關鍵。幾十年的積累讓他們擁有一套完善的銷售渠道和物流體系,「冰峰」擁有 1 00多家一級分銷,400多家二級分銷,約有2萬家終端經銷商,以至於能達到:「如果一家零售店要貨,基本上五分鐘之內就能送到。」的效果。這場較量持續了兩年,冰峰終於迎來了春天。可口可樂只能撤出了路邊攤和夜市,在世界級飲料品牌的強勢夾攻下,冰峰生存了下來,成為一隻倖存的地方軍。1997年,生產「冰峰」的工廠改名為「西安市冰峰食品飲料公司」, 開始了市場化轉型,2008年7月,又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西安糖酒集團」,「冰峰」食品飲料公司作為其分公司之一存在。目前的股東僅有兩個,分別為西安市糖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糖酒集團」)和西安久悅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久悅酒業」),佔股分別為99%和1%。並且,糖酒集團100%控股久悅酒業,也就意味著冰峰由糖酒集團完全控股。
老字號品牌能否煥發新春?
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很多老字號,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度成為所在城市的象徵,甚至風靡全國。隨著品牌的成長與積澱,這種特色飲品就構成了顧客群體的記憶標籤。老字號的價值在於向人們傳遞一種情感,一種不可割捨的意識形態,對品牌多年的情感積澱。冰峰是很多西安人從小就喝的飲料,對於西安人來說,冰峰不僅是一種慣性化的飲食配套, 更是一個懷舊符號。這種根植在西安人心中的情懷,使得冰峰在市場推廣中很少投放廣告也能帶來源源不斷的銷量。西北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盧山冰曾這樣評價過 「冰峰」:這是西安幾代人的情結,作為 西安本地品牌,這種品牌影響力不是催生的,更不是強加的,而是 自然而然產生的,生命 力也將更長久。十多年來,飲品一茬接一茬的更換,但冰峰卻以單款單味在西安市區冰峰產品佔有率達到85%以上,陝西市場冰峰產品佔有率達80%左右,也牢牢佔據著餐飲渠道。200ml容量的玻璃瓶、健康環保可回收、工業化的處理、超聲波清洗,高溫消毒以及細緻的檢查再次利用,這也成就了它一直親民的價格。但是由於受玻璃瓶飲料物流成本的限制,在 50到100公裡範圍內銷售利潤是最大的,所以長年以來,「冰峰」都是以西安的本地市場 為第一戰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國化擴張的速度。同時,冰峰幾十年來一直都只做橙味汽水,雖然普適性最廣,但是也很難滿足全國人民多樣化的口味需求和年輕人的獵奇心理。時代的更迭無法避免,中國的老牌汽水曾在計劃經濟時代支撐了國民飲料消費,也成了整整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和城市標籤。如今全國化擴張難題擺在眼前,老字號品牌能否借登錄資本市場,成長為一股可以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抗衡的新勢力,還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