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的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冥王星:what can i say?

2021-01-12 騰訊網

1930年,人類發現了冥王星。然而在76年後,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就將冥王星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並將它定義為一顆「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但人們對冥王星的好奇並沒有就此減少,單看冥王星的名字就讓人覺得有些可怕。而在《三體》裡,冥王星是人類文明紀念碑的所在地。那麼從客觀上講,冥王星真的「可怕」嗎?

2015年7月14日,NASA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經過9年半的飛行,掠過冥王星12500公裡上空,首度拍下清晰的照片,也揭開了冥王星的神秘面紗。

從發現到除名,冥王星:what can i say?

冥王星的發現,可以說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情。早在1840年代,科學家在發現海王星後,覺得還有第九顆行星,但是他們沒找著。直到1929年,當時只有23歲的湯博(Clyde Tombaugh)加入了羅威爾天文臺(Lowell Observatory)。他的工作就是坐在「閃式對比儀」前觀察不同相片和對比。結果在1930年2月18日,他發現了冥王星。

ps:後來發生了一件比較浪漫的事,湯博去世後,新視野號將他的28克骨灰也帶去了冥王星。

在發現後的76年時間裡,冥王星都被認為是一顆行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對冥王星的認識也在不斷刷新,發現冥王星與其他八大行星格格不入。到了2006年8月,國際天文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上,重新定義了行星的標準。

要想成為太陽系的行星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1-行星必須繞太陽運行。

2-行星的質量夠重足以讓自己呈球形。

3-行星能夠清除軌道附近上的其他天體。

結果冥王星符合第一和第二個條件但不滿足第三個,因為冥王星的軌道上有許多的海王星外天體。就這樣,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

IAU主席:我宣布把冥王除名,誰贊成誰反對?

反對者:我們怎麼可以這樣歧視它!它繞太陽轉又是球形,本身既非恆星也非衛星,為什麼不算是行星?

IAU主席:按你說的,那小行星也算進來。這樣太陽系的行星就超過10萬了。

反對者:九大行星說了有76年了,除名挺傷感的,要不就當歷史結果接受它吧。

IAU主席:地心說也說了幾百年。

......

冥王星存在了幾十億年,一直靜靜地圍著太陽轉。忽然,距離冥王星47.8億公裡遠、一個僅幾十萬年的生物大聲宣布: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沒想過一會,又傳來了一句:冥王星不是第九大行星。

冥王星:what can i say?

離經叛道、相當另類的冥王星!

原因一:質量相當小

我們地球的半徑為6371公裡,在我們看來已經相當大了。但地球和木星一比,又小得可憐。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半徑為69911公裡,幾乎是地球半徑的11倍。

而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其半徑僅為2440公裡,僅為地球半徑的0.38倍。然後是冥王星,其半徑僅為1187公裡,比太陽系中的任何行星都要小得多。就連我們的月球,質量都是冥王星的6倍。最讓人詫異的是,冥王星的質量僅為軌道上其他天體質量的7%。

原因二:奇怪的軌道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基本上都是處於同一個平面上,但冥王星的軌道是傾斜的,與黃道面有一個17度的夾角。

而且冥王星的公轉軌道和海王星的公轉軌道有交叉,這就是說,冥王星每一圈都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比海王星距離我們更近。實際上,上世紀80、90年代,太陽系距離我們最遠的行星不是冥王星,而是海王星。只是到1999年底,冥王星才回到了外側軌道。

原因三:雙星系統

冥王星有五顆衛星,其中最大的叫「卡戎(charon)」。但實際上,卡戎算不算是冥王星的衛星,這個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因為卡戎的個頭和冥王星相比,實在是太太了,其直徑正好是冥王星的一半。因此,冥王星和卡戎的共同質心是在冥王星的外部。

嚴格意義上說,並不是卡戎繞著冥王星轉,而是它們一起手拉手轉圈。加上卡戎也是球體,所以它們應該是一個「雙矮行星系統」。

冥王星:我曾一直遙望太陽,每天感受到的只有微弱的光明,就像一個被遺棄的小孩。於是我起了逆反心理,偏離了和大家的軌道。還好,有卡戎一直陪伴著我!

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表面如極寒地獄!

從溫度來看,冥王星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9億公裡,在上面看太陽就如地球上看星星一樣,所以太陽光到冥王星需要5.5個小時。正因為這個原因,冥王星表面的溫度極低,大約在零下238度到零下218度之間。這個溫度是什麼概念?一旦人類踏入,相信會被秒凍結。由此可見,冥王星是一個極度寒冷和黑暗的星球。

根據「新視野號」探測器返回的信息,科學家對冥王星有了初步清晰的認識。從環境來看,冥王星的表面到處都是由固態氮組成的冰原,有大片的冰川,有綿延幾百公裡的斷層和巨型碎冰山。還有被消退的甲烷冰所切出來的懸崖,而表面山脈的高度可達驚人的4500米。

另外還發現了幾千個直徑1.6-10公裡的深坑,科學猜測是赤道平原氮冰升華造成。當然最重要的是,冥王星表面有一塊面積達80萬平方公裡的巨大冰原,被稱為「斯普特尼克平原(Sputnik Planitia)」,以紀念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

同時冥王星還有一層稀薄的大氣層,其中大部分氣體是氮氣、甲烷和一氧化碳。對人類而言,吸入這些氣體是致命。再者冥王星的氣壓很小,只有地球的百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如果地球生物直接站在上面,幾乎和暴露在真空裡沒什麼區別。

而且來自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大學的研究表明,冥王星在過去30年來的大氣壓增加了2倍。以此趨勢模擬,冥王星大氣的大部分將被凝結,預計到2030年,冥王星的大氣層完全崩解、消失殆盡。

寫在最後:

儘管迄今為止,科學界存在相當一部分人對冥王星被剔出九大行星行列憤憤不平,要求恢復「九大行星」的榮光。他們認為清除軌道上其他天體這一定義太草率了,嚴格來說沒有一顆行星能清除的自己軌道。所以主張只要天體本身大到可用自身重力成為球體,就可稱為行星。當然,關於冥王星重回九大行星,估計希望挺渺茫的。

總的來說,冥王星其實就是「有點」冷而已。論太陽系裡真正恐怖的大boss,非木星莫屬呀。

相關焦點

  • 以「死神」命名的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說起冥王星,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會陌生了,不過,在未來幾十年,幾百年之後,冥王星可能就不見得被人們所熟悉了,因為,這個以「死神」來命名的冥王星,已經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如今,已經是八大行星了,早就不存在什么九大行星了,所以,這裡就不免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什麼都沒有幹,但還是在2006年,被IAU踢出了九大行星。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太小。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簡直就是生命的禁區,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
    ,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一次會議中,又被除名踢出九大行星,這其中發什麼了什麼?而外圍圓環上聚集起來的微粒形成一個個巨型火球,待這些火球冷卻凝固之後,演變成如今的九大行星,地球排行第三,而冥王星排行第九!
  • 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導語: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而在人類已知的各大行星中,有九大行星是人類較為熟悉的,這九大行星曾經包括冥王星,但在對冥王星的探索中,人們最後決定把它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這是為何呢?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導語: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宇宙是無限量大的,窮極地球人的萬世萬代,也窺探不了宇宙的全貌。而在人類已知的各大行星中,有九大行星是人類較為熟悉的,這九大行星曾經包括冥王星,但在對冥王星的探索中,人們最後決定把它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這是為何呢?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如今一說起pluto,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顆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pluto)。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為何會被冠以死神之名?為什麼最後被拉下神壇?這其實是一個「誤會」。奇葩的冥王星冥王星有很多奇葩之處,在行星班裡完全是「非主流」。曾經有科學家猜測冥王星可能是外界的流浪星被太陽俘獲。雖然最後這樣的猜測被否決,但足以說明它是個另類。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冥王星怎麼了?它是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在太陽系裡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矮行星,也是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它的軌道非常的有意思,偶爾比海王星離太陽還要近,它同海王星的共同運動比是3:2,冥王星公轉則是海王星的1.5倍。
  • 鬩神星的出現,也註定了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自此,冥王星被列入了九大行星之列,但在2006年的時候,冥王星被國際天文協會除出9大行星行列。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第一點原因就是因為真的冥王星太小了,科學家剛發現它的時候,錯誤的以為這顆星球應該比地球還要大,所以把冥王星列入九大行星中。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又有多奇葩?
    如今一說起pluto,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顆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pluto)。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為何會被冠以死神之名?為什麼最後被拉下神壇?這其實是一個「誤會」。  不過,這些都不是它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原因。  冥王星:海王星你「出賣」了我,還「嫁禍」給我  17世紀,牛頓貢獻萬有引力,在當時被譽為可以描繪整個宇宙的理論。行星除了受太陽引力支配也會受到附近行星的吸引,稱之為攝動。
  • 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真相究竟是什麼?
    在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大家心中肯定有個疑問,那就是冥王星到底犯了什麼錯,這麼不受待見。很多人普遍認為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九大行星,是因為質量小。實際上,天體分類隨著天文科學的發展一直在變化,為了區別他們的起源,方便研究才加以分類。
  • 冥王星天蠍座守護星,曾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一員,又為何被踢出局?
    ——袁元今天咱們來說一說曾經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也叫閻王星、冥神星。冥王星是天蠍座的守護星,主宰人的爆發力與洞察力,對事物有抽絲剝繭的能力,負面影響是嫉惡如仇,陰險。冥王星發現有低溫火山,此外,還發現冥王星存在著雲層。值得注意的是,冥王星上還發現覆蓋著皚皚「白雪」的「雪山」,當然這個雪是加引號的,這些冰雪的主要成分是冥王星大氣中的甲烷,冷凝後降到山頂上的。冥王星也是繞太陽轉的,公轉一圈約247.68個地球年,冥王星自轉周期是6天9小時17分36秒。冥王星曾經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一員,後來又為何被踢出局呢?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
    在海王星發現不久後,天文學家注意到這顆行星的軌道受到了外圍天體引力的攝動。於是,天文學家開始搜尋這顆神秘的X行星。經過幾十年的搜尋,直到1930年,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終於找到了預言中的X行星——冥王星。根據最初的估計,冥王星的大小接近於地球,所以它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第九大行星。
  • 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科學家:劃分標準得到重新的詮釋!
    文/仗劍走天涯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科學家:劃分標準得到重新的詮釋!早在1930年的時候,現在的八大行星其實是九大行星。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是按照太陽的距離遠近進,所排列的一個順序。冥王星也是在這行星的類別之中,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對於太陽系中的行星定位,突然有了最新的詮釋,冥王星也就從此被除名了。即使冥王星已經被科學家從八大行星當中所剔除,但是作為曾經的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也是有著很大的實力的。中心的表面溫度低到了零下225℃,這是太陽系已知的最冷的一個地方。試想一下,如果人類處於零下225℃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海王星和天王星,太陽擁有八大行星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的常識,可是在十幾年前,太陽系其實是存在九大行星的,其中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那顆行星就是著名的冥王星,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呢?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主要有4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冥王星的體積實在太小了。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從名字看確實挺恐怖的,可能是當時人們對這顆星不甚了解的緣故的,不過冥王星在當年所稱的「九大行星」中確實挺奇葩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在天王星的外軌道上還存在一顆尚未被發現的行星,於是人們根據牛頓引力理論,準確的預測出了新行星的位置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意外
    近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中的標準行星。在19世紀後,天文學家陸續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陽系的"行星"變成了9顆。此後,它們就成了人們口中的「九大行星」。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它的環境究竟有多可怕?
    在海王星發現不久後,天文學家注意到這顆行星的軌道受到了外圍天體引力的攝動。於是,天文學家開始搜尋這顆神秘的未知行星。根據最初的估計,冥王星的大小接近於地球,所以在當時它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第九大行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這八顆行星在太陽的帶領下,億萬年來一直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就像太陽這個母親帶著八顆「小蝌蚪」在宇宙流浪一樣,可是在之前,太陽其實是帶著九顆「小蝌蚪」飛行的,也就是太陽此前其實是擁有九顆行星的,這第九顆恆星就是冥王星,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冥王星在2006年由國際天文組投票織決定把它剔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太陽系最終只剩下八顆行星,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呢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
    最初,天文學家計算出冥王星的質量與地球相當,冥王星被認為是巖質行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把冥王星視為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但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冥王星的質量估計大幅度減少。到了21世紀初,冥王星的質量估計不到地球的五百分之一。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
    最初,天文學家計算出冥王星的質量與地球相當,冥王星被認為是巖質行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把冥王星視為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但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冥王星的質量估計大幅度減少。到了21世紀初,冥王星的質量估計不到地球的五百分之一。 隨著太陽系中不斷發現與冥王星差不多大的天體,在2006年,天文學家不得不重新對行星進行了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