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怎麼了?它是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的?
冥王星
在太陽系裡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矮行星,也是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它的軌道非常的有意思,偶爾比海王星離太陽還要近,它同海王星的共同運動比是3:2,冥王星公轉則是海王星的1.5倍。冥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個周期大約240年左右,它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在太陽系的柯伊伯帶的區域,離太陽最近時候大約44億公裡,離太陽最遠時候大約要73億公裡。
冥王星表面好像有一層固體氮,還有少部分的固體甲烷和一氧化碳,它的表面溫度大約在-230度左右,也有些不確定的,比方說它的表面黑暗部分是什麼?
冥王星自從1930年發現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九大行星,近千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的行星,但是19世紀以後,科學家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從而太陽系的行星就成了九個。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當時算錯了這個星的質量,還以為它比地球大,所以將它命名為大行星。
後來經過30年的觀察探測發現它比月球都小,直徑只有2300公裡。2006年9月7日,國際小行星中心把已知或即將成為矮行星的天體賦予編號,冥王星編號為小行星134340。
再後來天文學家提出了新的行星定義。由於冥王星質量太小,沒有足夠強大的引力來清理掉它軌道周圍的其他小天體,所以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