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熟知探索,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探索事件,感謝你的收看!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
許多人實際上持有這樣的觀點:冥王星由於體積小而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團隊。 事實上,人類對天體的分類一直在變化,但不是隨便的,而是隨著我們對天體的認識的加深,為了區分它們的起源、功能等問題來做分類。
因此,分類實際上能夠反映人類對天文學的認識水平。 冥王星的降級與科學對地球的定義有關。
這個天體必須繞著太陽轉,否則月亮就有機會成為一顆行星,所以在這裡我們把行星和衛星區分開來。 天體必須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形成球形. (天體並不完全被稱為規則球體,通常赤道稍寬。) 這實際上是為了區分小行星和行星,其中許多不是球形的。 這顆行星足夠大,因為它只夠大,用重力清理軌道上的小行星。 事實上,冥王星不符合第三個,冥王星軌道上還有其他小行星,這就是它降級的原因。
冥王星不能清理軌道附近的小行星的原因不夠大。 為什麼冥王星不夠大? 客觀地說,這是註定的。 在太陽形成之初,行星實際上是太陽形成的角碎片。 而太陽會懸掛出太陽風,太陽風會把物質吹出去,所以原子序數大的元素因為吹不遠而聚集在太陽附近,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一些原子序數輕的元素被吹得很遠。 但它不能無限遠,總會有一個密度最大的,然後逐漸下降,木星處於物質密度最高的位置,所以離木星越遠,物質密度就越小,形成的行星就不會越小,所以當冥王星的位置時,物質的密度很小,不足以使它成為一顆足夠大質量的行星。 所以,我們會看到氣態行星越多,它就越小。
冥王星有多可怕?
冥王星其實離太陽很遠,離地球大約是太陽的40倍,要知道地球離太陽1.5億千米. 所以冥王星註定有一個非常低的溫度。 其表面的平均溫度僅為零下230度左右.
不僅如此,更可怕的是冥王星表面98%以上是固態氮,以及少量甲烷,極小的明亮一氧化碳. 由於溫度很低,所以冥王星上的物質大多是固體的,有許多甲烷冰山。
冥王星只有一個很薄的大氣,它的大氣成分主要是氮,甲烷和一氧化碳,所以它的大氣壓力特別低,大約是地球大氣的一百萬到十萬分之一。
而冥王星的自轉周期很長,大概是248年,南極的白天和極夜都會很長,1987年,冥王星的南極結束了120年的極夜. 所以,如果你生活在冥王星的南極,在你的生活中永遠看不到太陽真的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至於冥王星的結構,根據目前的研究,冥王星的地心主要由巖石組成,巖石表面有冰,形成冥王星的地幔。 且巖芯與地幔之間存在液態水層,主要是由於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液態水層約為100~180公裡(這裡假設巖芯半徑為1700公裡). 好消息是冥王星上有液態水。 當然,得到這種液態水並不容易。
客觀地說,人類對冥王星的認識還局限於一些膚淺的數據和理論分析,因為冥王星離我們真的太遠了,無法探索。
今天的「熟知探索」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探索事件,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讚、分享、收藏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