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界上最懶的動物是什麼?
樹懶的名字已經說明了一切,它懶得去吃好吃的,懶得去找好玩兒的,每天基本就是倒掛在樹上,通常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
即使到了非活動不可的時候,也是以極其緩慢的速度行動,在生命攸關時,它才會奮力「挪動」一下,速度達到20釐米/秒……
樹懶的「懶」也是生活所迫。樹懶以熱量很低的樹葉為食,而且吃得還不多,為了能充分吸收樹葉的熱量和營養,樹懶要把樹葉放在肚子裡消化很久。本來就吃得少,還得把足夠的能量留在身體裡,那乾脆就少動換動換吧。
如此「經濟又節約」的方式自然會引起科學家們的注意,於是,一種仿生樹懶機器人出現了。
你看,平時我們犯懶,沒少遭人埋怨。可人家樹懶懶到極致,反而會被拿去做研究,還被開發成高科技產品。
差距。
你...剛...才...是...不...是...問...誰...最...懶?
現在,在美國的亞特蘭大植物園,遊客們能看到這個非常魔性的樹懶機器人穿梭於樹林中。
樹懶機器人可以在樹和樹之間的電纜上,像樹懶一樣緩慢移動。它的任務可不是賣萌和搞笑,而是監測植物園內的動物、植物以及環境(比如溫度、溼度、二氧化碳含量等)。
在現在的機器人設計基本全部以「更高、更快、更強」為目標時,樹懶機器人的設計者們反其道而行之,以「慢速」作為設計理念。
一方面是借鑑樹懶這種動物極其「節能減排」的綠色生活方式,讓樹懶機器人更加節能,以應對超長時間的工作;
另一方面是因為慢速更有利於監測,同時能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樹懶機器人的身體是3D列印而成的,內部包含了電機、齒輪、電池以及各種傳感器。
樹懶機器人的外殼
圖片來源:gatech.edu
研發人員編寫的程序,能讓樹懶機器人實現自動控制,在必要時進行移動,電量不足時還能自動尋找陽光進行充電。
樹懶機器人的3D結構示意圖
圖片來源:gatech.edu
研發人員表示,「慢速」有很多好處,不僅讓樹懶機器人消耗的電能很少,也讓太陽能電池板的供電效果很理想,還也讓一種創新型電源管理技術得到很好的應用。
樹懶機器人身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和「爪子」
圖片來源:gatech.edu
研發人員還提到了在火星上工作了15年的「機遇號」火星車,它的移動速度同樣很緩慢,但換來的是更準確的數據和更長的工作壽命。
總結:欲速則不達。
樹懶機器人在一個專門搭設的空中電纜上行動,擁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和更好地監測視野,同時避免了傳統輪式機器人會遇到的各種路況問題,還不會干擾到地面上的動物活動。遇到特殊情況時,電纜也能給機器人供電。
雖然樹懶機器人的外形和真的樹懶差距不小,但它所具備的各種功能,一定能讓它很好地融入生態系統。
除了在植物園內使用,樹懶機器人還可以在很多地方展現自己。比如在農業上,它可以對農作物進行監測並抵禦害蟲侵擾;
比如在動物保護的相關教育活動上,它奇特的外形一定能引起非常多人的好奇心,進而激發人們的興趣去了解動物保護……
在樹懶機器人的感染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像樹懶機器人的小表情一樣,對大自然的一切表達善意。
- 感謝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