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4年多前上映的《羅曼蒂克消亡史》開頭部分,是大佬葛優(原型杜月笙)活埋了一個人。後據有關人士確認,那個形象的原型是我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革命烈士汪壽華。汪壽華是五卅反帝愛國鬥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先後參與指揮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1927年4月11日深夜被青幫頭目杜月笙指使打手活埋於上海城西楓林橋,是四一二大屠殺中第一位犧牲的共產黨員。歷史中的汪壽華,無論是罷工遊行還是起義戰鬥,永遠是衝在第一線的。即便在真正的歷史中,最後的鴻門宴上杜月笙也對汪壽華表達了由衷的讚賞,甚至說出你跟我幹保你不死的話來。而在《羅曼蒂克消亡史》這部電影中,汪壽華卻被醜化成了一個猥瑣的中年男子,在上海養小老婆、畏首畏尾、貪生怕死。很顯然,這部電影有意無意根植了一種醜化、污衊英雄形象的歷史虛無主義在裡面。筆者以為,歷史虛無主義具有極大的欺騙性、迷惑性,我們一定莫讓歷史的虛無蒙蔽了雙眼。
眾所周知,所謂歷史虛無主義,就是把歷史視為一種無主體的偶然結果,否定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決定論,這種「虛無主義」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毋庸置疑,歷史虛無主義具有極大的欺騙性、迷惑性,其本質就是以所謂「重新評價」為名,歪曲近現代中國革命歷史、黨史、國史、軍史。歷史虛無主義往往通過否定歷史主體,顛覆唯物史觀,歷史虛無主義強調個體性敘事,通過對個案的展示,用個體歷史的細節研究來演繹整體歷史。歷史虛無主義具有嚴重的危害,它通過污衊英雄、虛化歷史、混淆黑白、懷疑一切,使理想信念、家國情懷和優秀品德喪失了本體依託,必然誤導價值取向,引起思想混亂。「我們都尊重我們的英雄,讚美他們,敬佩他們的勇氣和堅韌。我們了解的越多,就會理解得越深刻:沒有比戰爭更艱難和悲慘的考驗了。戰爭企圖奪走未來,打破夢想,破壞命運,不會饒過任何人。」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前不久,普京在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全俄視頻公開課上明確表示:那些贊同改寫歷史的人可以稱之為通敵叛國者。保存記憶是一項國家重要任務:儘管沒有必要抓著過去不放,但只有依靠過去,才能自信地邁向未來。
欺騙、迷惑、歪曲,莫讓歷史的虛無蒙蔽了雙眼。當前網際網路時代,可以說歷史虛無主義擁有了更多的傳播渠道,以更為隱蔽和「軟性」的傳播方式和滲透手段出現在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歷史虛無主義者往往不遺餘力歪曲歷史甚至憑空捏造穿越時空的材料,以此弱化英雄光環,矮化民族精神,醜化民族文化。對歷史虛無主義帶來的危害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是通過虛無歷史顛覆價值觀念、顛覆政權和社會基礎,是一種攻擊的武器和鬥爭的手段。在一萬個人眼中,歷史會有一萬種色彩、一萬種描摹。一些人假借研究之名,通過有選擇的個案或口述歷史,片面誇大或放大某一階段、某一事件或某個人的某一行為,以此達到以偏概全虛化歷史的目的。真理具有相對性,脫離一定的條件、環境或階段,在另一個場所或時空,真理就有可能變為謬誤。歷史虛無主義者往往利用這一點,以當代普通人的眼光、視角去「還原」歷史,從而引發輿論話題,達到抹黑目的。歷史虛無主義者污衊狼牙山五壯士、詆毀方志敏烈士、抹黑劉胡蘭等,用的都是這種伎倆。他們用當代普通人難以忍受的烈火、機槍掃射,來否認英雄的無畏與犧牲。
總之,面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滲透和攻擊,我們必須擦亮眼睛,仔細認真辨別,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研評歷史,砥礪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品質,堅決與歷史虛無主義鬥爭到底,徹底消除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讓真理永遠閃耀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