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經遭遇過一場頗為強烈的颱風,並且因此損失慘重。但更吸引外界注意的,反而是該國政府在颱風過後的救災行動。據環球網報導,日本遭遇颱風的時候,原本是想舉行閱艦式的,但因為颱風的關係閱艦式被臨時取消。隨後其自衛隊更是派出了130架飛機和8艘艦艇參與救災行動,場面可以說是非常的宏大。很顯然,一場颱風後,讓外界再次對日本提高警惕。更是有不少人表示這個國家的野心以及實力一直都沒有減退,不要被假象蒙蔽了,甚至連美國也恍然大悟的稱,他們被日本欺騙了74年。
二戰結束以後日本就被限制了軍事的發展,其實這也是因為二戰時期的日本過於瘋狂令各國都留下了心理陰影。但被限制了軍事發展的日本真的就手無縛雞之力了嗎?實際情況當然不是這樣。以我們上文中所說的救災行為例,當時日本所遇到的颱風破壞性極強,外界普遍認為日本會在這一次的事故中損失慘重,但最終的傷亡人數只有幾百餘人,這就是因為日本的救災及時。除了出動了130架飛機以及8艘艦艇以外,日本防衛省還直接成立了3.1萬人組成的統合部隊用於救災,至於組成這支部隊的士兵則是來自於海陸空。
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日本一直是多颱風以及多地震的國家,這也給日本的正常發展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事實上這也是日本對於其他國家領土格外渴望的原因,畢竟僅僅是土地面積狹小也就算了,偏偏很容易遭遇各種自然災害,任何一個國家在這種土地上發展都會極為艱辛。但日本天天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混得風生水起,且不說他們二戰時期給各國帶來的傷害。
即便在二戰之後日本的發展備受限制,可他們依然成為了公認的經濟大國,這一點也是值得各國警惕學習的地方。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日本在如此糟糕的自然環境下還能夠有相當不錯的表現呢?其實通過上文中的描述我們就可以發現,被限制了軍事發展的日本動員能力依舊很強,在遭遇颱風的第一時間日本當局就能夠召集3萬人的部隊進行救災,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除了動員能力以外,這也體現了日本部隊的快速機動能力。雖然天災與戰爭有所不同,但兩者有一點是比較相似的,那就是對於部隊的動員以及機動能力要求比較高。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人說天災的出現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的軍事發展情況。而日本通過了這次天災的考驗,自然也證明了他們的軍事發展絕對沒有外界所想像的那麼弱。
目前日本在軍事發展方面受到的主要阻礙是對於軍事武器的限制,比如說不能夠研發一些進攻性的武器,但規矩是死的,雖然從表面來看日本遵守了相關的規定,但如果大家對日本的發展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知道,日本可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老實,比如說他們改造的出雲號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航母肯定屬於攻擊性的武器,日本沒有辦法直接建造所以就乾脆用艦艇進行改造,而且還直接引進了唯一一款五代艦載機f35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這款艦艇的攻擊能力,除了出雲級的改造以外,日本在其他軍事武器發展方面也都有一些小動作,所以適當的對日本提高警惕也是很正常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