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颱風和颶風的定義
據央視網報導,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颱風或颶風。颱風和颶風都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為颶風。也就是說熱帶氣旋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颱風。
2. 颱風和颶風如何劃分等級
據《文匯報》報導,颶風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和五級颶風,對應的最高風速分別為74~95英裡/小時、96~110英裡/小時、111~130英裡/小時、131~155英裡/小時以及156英裡/小時以上。
對於颱風而言,據《長江日報》報導,國際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來確定強度並進行分類。超強颱風(16級或以上)最大平均風速大於51.0米/秒,強颱風(14~15級)最大平均風速41.5~50.9米/秒,颱風(12~13級)最大平均風速32.7~41.4米/秒,強熱帶風暴(10~11級)最大平均風速24.5~32.6米/秒,熱帶風暴(8~9級)最大平均風速17.2~24.4米/秒,熱帶低壓(6~7級)最大平均風速10.8~17.1米/秒。
3. 颱風在什麼時候多發?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26.5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科學家曾估算,一個中等強度的颱風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上百個氫彈、或10億噸黃色炸藥所釋放能量的總和。
4.颱風或颶風來了如何避險?
1.儘量不要外出,如果在戶外,不要在臨時建築物、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風避雨;
2.如果你正在開車,則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
3.如果你住在帳篷裡,則應立即收起帳篷,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
4.如果你已經在結實的房屋裡,則應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止玻璃破碎;
5.如遇颱風加上打雷,還要採取防雷措施;
6.颱風過後需要注意環境衛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7.露天集體活動或室內大型集會應及時取消,並做好人員疏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