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大爆炸|未婚妻剛剛躺上手術臺,手術室外杭州小夥突然暴跳如雷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回南 吳培悅 記者 何麗娜近日上午,婦科的人流手術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婦科醫生、麻醉師、護士都在各自崗位上忙碌,突然被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打破了,讓在場的醫生哭笑不得。半個月前,小王出現了見紅的情況,持續了一周,她才著急了,到醫院就診。綠城醫院接診的婦科王安梅主任檢查後發現,小王腹中的寶寶胚胎發育不全,需要終止妊娠,臨床上叫「難免流產」,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流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雖然心痛不已,但也無能為力。到了預約無痛人流手術的日子,未婚夫及雙方父母一大家子人陪著小王來手術。親人們一番安慰後在門口等候。
-
患者開顱手術中被喚醒回答問題 專家:可避後遺症
,這不是麻醉師和外科醫生的失誤,也不是驚悚電影裡的橋段,更不是人工智慧的夢境入侵,而是武漢協和醫院手術室裡真實的場景。 「手術中『夢醒』時分的感覺輕鬆自如,好奇妙。」昨天中午,46歲的孝感數學老師黃先生來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複診時,講述了他在開顱切瘤手術中被喚醒,與醫生交流的奇特經歷。 手術患者: 被喚醒的20分鐘一點也不痛 今年46歲的黃先生,身體向來沒大問題,不料在9月16日上數學課時,突然沒辦法說話了,隨後出現了頭痛伴右下肢無力的症狀。
-
聾啞患者右眼視網膜脫落,醫護自製「暗語」助他成功手術
楚天都市報11月18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六旬聾啞男子不慎弄傷右眼,醫生在局部麻醉手術時需要和他保持交流,為了讓交流順暢手術順利進行,醫護人員在手術前一天自製暗語並模擬手術進程,最終成功手術。17日,該男子出院前,寫下「感謝醫院」的字條留給醫護人員。
-
「薦讀」開顱手術中,患者被叫醒做了道數學題!這波操作背後的醫生...
如果沒有反應,就可以切除,這樣腫瘤完整清除,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的功能區。」腫瘤切除完成後,吳女士再次被麻醉,重新進入了熟睡狀態,整個手術歷時1小時40分鐘順利結束。吳女士告訴記者,術中被醫生喚醒後,她沒有感到害怕,而且也沒有疼痛感。目前吳女士恢復良好,不日即將出院。
-
患者開顱手術時唱歌,醫生根據歌音效卡頓避開語言功能區切腦瘤
患者開顱手術時唱歌,醫生根據歌音效卡頓避開語言功能區切腦瘤 澎湃新聞記者 陸玫 通訊員 宋黎勝 2018-10-10 16:48 來源:澎湃新聞
-
「60分貝暖醫」江學慶殉職,女兒:爸爸是工作狂,確診前兩天還在做手術
3月1日,江學慶女兒告訴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她爸爸是個工作狂,確實診前兩天還在給人做手術。▲江學慶接診時會努力將規模控制在60分貝以內,被稱為「 60分貝暖醫」。在醫院工作期間兢兢業業,甘於奉獻,對患者耐心細緻,盡職盡責,為醫院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武漢市中心醫院對江學慶的不幸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屬表示深切慰問。公開報導顯示,江學慶接診時會努力將規模控制在60分貝以內,他還規定科室所有醫護人員,一律不能對患者大嗓門,被稱為「 60分貝暖醫」。
-
女子腹大如「懷孕」 手術取出腫瘤重達···
女子腹大如「懷孕」 手術取出腫瘤重達······ 2020-11-20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妙手仁心 肺部手術後再跑馬拉松
,48歲的葉女士(化名)卻只能看著干著急——她的肺查出了問題。酷愛這項運動的葉女士卻在4個月前查出了肺部磨玻璃結節。經病友推薦,她最終決定找浙江醫院胸外科副主任祝鑫海副主任醫師做一種微創的胸外科手術。術前,她一再擔心:「醫生,做了這個手術,我以後還能跑馬拉松嗎?」術後想跑馬拉松?妙手仁心來幫忙葉女士的左上肺尖有一個小病灶,每年複查都在那裡,今年這個結節直徑約0.9釐米。
-
42歲女子膽囊結石十餘年伴腎衰竭 這個手術助她避免透析
詳細問詢病史後,高祥福院長針對沈女士脾腎虧虛證夾溼熱症狀,為她進行了兩周的中醫調理,之後把她介紹到醫院普外科郭德超主任處就診。沈女士被確診為膽囊結石伴膽囊炎,需要手術切除膽囊,但她的腎功能衰竭,如果手術時間長,用到的麻醉藥物多,可能會進一步加重腎功能損害,手術風險很大。那麼,手術到底能不能做?郭德超主任和團隊進行了詳細討論和評估。
-
確認你的眼神——記廣西視光中心手術團隊
整個7月,廣西視光中心手術團隊增加了12個手術專場,單月手術量1000多眼,手術數量創歷史新高長。在這裡,千百次確認眼神,不僅是確立手術條件,還是確立醫患信任和專業默契。確認患者的眼神,合適就好確認患者的「眼神」是工作的第一步。飛秒手術之前,術前篩查項目有20多項,視光中心手術團隊醫生在接診之時就會嚴格規範執行。
-
「安慰效應」告訴你,真正想安慰一個人,只要做好2件事就夠了
案例:在前幾年的時候遇到這麼一位朋友,他當時是28歲,是一名舞蹈老師,非常有氣質,人也長得漂亮,在外人眼裡這一定是一個非常受人喜歡的女性。但是她卻患有深度的抑鬱症,這嚴重的影響了她的生活質量。整件事的起因來源於感情上的創傷 她大學期間曾經談過一個戀愛,他們兩個之間已經相戀了五年了,但是最後這個男生卻背叛了她。
-
義大利一醫院缺少麻醉師 延遲剖腹產致胎兒死亡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義大利南部卡拉布裡亞大區的維博瓦倫蒂亞市發生了一起醫療事故,當地一家醫院因缺少麻醉醫師,而推遲給剖腹產手術,造成一名32歲的孕婦胎死腹中。目前義大利衛生部已對事件介入調查。
-
棲霞的這些醫生,好暖
,植皮全部成活家住棲霞市區的林阿姨今年57歲,三個月前,一場車禍使她的左腿受到碾挫,被緊急送往棲霞市人民醫院救治。接診的骨外二科邢亞楠醫生為她進行了詳細檢查,確診為左下肢嚴重皮膚套脫傷。「當時傷情比較嚴重,滲出的血液充在皮膚與皮下組織之間,使整個腿部出現血腫,皮膚呈現黑紫色,部分皮膚已經壞死,需進行植皮手術治療。」邢亞楠醫生說。植皮手術恢復期長,需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分次進行。
-
手術做到一半 突然醒了:啥感覺?
理想情況下,麻醉師會在病人術後詢問是否出現了術中回憶的情況,但是這種機會常常被錯過,因為手術結束後病人立即被送回了病房。就算他們幾天後回憶起來,也不會主動去找醫生說,因為他們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存在很多漏報的情況。
-
"60分貝暖醫"去世 是所在醫院最早被感染醫生之一
在醫院門診大廳外,紅星新聞記者看到擺放著悼念江學慶醫生的鮮花,其中一束鮮花卡片上寫著「江醫生一路走好,小不點會遵循你的教誨」。同事:他醫術好,是院內最早一批感染的職工據《中國新聞周刊》2月17日報導,在此次參與新冠肺炎救治過程中,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職工中,「截至1周多前達到新冠肺炎臨床確診標準的已達230多人,其中130人住院,100多人居家隔離,多位科主任與院領導都『中招』。」
-
一場與遺忘的漫長較量:聯誼會讓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屬互相安慰
他們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屬。一月一次的阿爾茨海默病家屬聯誼會,是他們日益縮小的社交生活中為數不多的安慰,在這裡,大家的苦痛是相通的。這是一場特殊的採訪,在這場採訪中,我們已無法探究患者當事人心中所想,只能從他們的至親——也是陪伴者口中,去了解這可能長達十數年的困難與煎熬。隨著時間的推移,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記憶逐漸減退為一張白紙。
-
18歲少女意外成為植物人,因為一個隆胸手術
據外媒12月20日報導,來自科羅拉多州桑頓18歲的艾瑪琳·阮在隆胸手術時因麻醉師的失誤變成植物人,再也沒有醒過來。這位少女在今年夏天高中畢業後在科羅拉多州美容與整形外科診所接受手術,她在高中時就想好了做這個手術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據艾瑪琳的家人說,她的心跳在麻醉後就停止了,手術甚至都沒有開始。
-
立體定向手術「重啟」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腦
這是28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小周,1個月前跟醫生的對話,她的病情讓整個家庭面臨崩潰。幸運的是,在接受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II科腦立體定向手術治療後,她成功走出了「精神迷宮」。1月7日複診時,她已基本恢復正常生活。8年前,成績以優異的小周就讀於武漢一所985名校,一家人都在憧憬她的美好未來。
-
世界最先進手術機器人寫祝福,來了解下?
優勢 妙手好靈活,手術機器人寫「春聯」 紅色的紙鋪在手術臺上,「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夾著筆,靈活擺動機械臂,寫下「2020 新年快樂」幾個大字。 寫副春聯,對「達文西」來說很簡單。該院婦瘤一科主任唐潔介紹,「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擁有四個機械臂,每個機械臂擁有7個靈活的「關節」,而且手術醫生的左、右手均可靈活操作,改善了以往手術醫生一般慣用右手操作而左手相對不足的缺點。 「我們醫院是腫瘤醫院,很多患者需要手術切除腫瘤,機器人手術會讓他們減輕更多不適。」
-
26歲患者上了麻醉在手術臺上被叫醒!瑞金醫院為其完成「開掛」的...
而此時有一個聲音響起,他向我伸出手說『你就該到我們這裡來』——我這一生都無法忘記這個瞬間……」小樂在她的微博裡寫道。此時的她,在經歷了3次術前準備後,終於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順利接受了畸胎瘤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