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楊永教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簡稱SSC)任命為新一屆松柏類專家組主席,自2021年1月起履職,任期四年,這是我國學者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首次出任該職位。
由於全球人口增長和經濟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生物種類的生存受到諸如棲息地喪失、外來種入侵、環境汙染、過度利用等因素的威脅,生物多樣性保育成為全球有識之士和各國政府的共識。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是自然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唯一作為聯合國大會永久觀察員的國際組織,其重要使命包括評估物種和生態系統的保護現狀、建立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和拯救瀕危物種等。物種生存委員會(SSC)是聯盟在物種保育工作中的技術顧問,由來自全球各國的160餘個專家組和超過9000位專家志願者組成,負責制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
我國是裸子植物種類最多的國家,全球1/5以上的種類原產我國,其中包含很多特有珍稀瀕危松柏類物種,如水杉、白豆杉、百山祖冷杉、銀杉和巧家五針松等。楊永出任松柏類專家組主席,對於進一步發展松柏類專家組成員,促進和強化我國學者和國際同行在裸子植物研究和保育方面的交流,積極推動我國裸子植物的就地保育和遷地保育工作具有積極意義。
楊永,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植物科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長期從事裸子植物的分類和保育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國際、國內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著)100餘篇(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中國科學院方向性項目1項,參加科技部標本平臺項目等項目多項。其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肯定和認可。
延伸閱讀: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於1948年10月5日在法國楓丹白露小鎮成立,是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全球性非營利環境保護組織,在世界上具有廣泛影響力,IUCN紅色名錄等級和標準體系已經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領域的公認標準和等級體系。
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是IUCN最大的志願者委員會,目前包含160多個專家組8000餘名專家會員,為IUCN和會員組織提供物種保育的科學知識和技術上的支持。松柏類專家組(Conifer Specialist Group,簡稱&34;)是由全球松柏類植物專家組成的組織,致力於全球松柏類植物的物種保育。
IUCN在國內開展了&34;&34;&34;&34;等項目,通過信息共享、國際交流、能力建設、地方示範項目等方式支持會員及合作夥伴,為中國在重要的國際環境問題上與國際社會開展合作提供政策法規等技術支持。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南京林業大學官網、生物與環境學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