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華社反傳聯盟
「5分鐘內閱讀10萬字,讀完可以完整複述內容」,各地出現的「開發全腦潛能」培訓,被稱為「量子波動速讀」,其實質只是借「量子」概念「謀財」的一個新案例。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我國量子技術的不斷突破,藉此造假的騙局也不斷刷新。
初階騙局
給普通商品加上「量子名稱」
在淘寶上搜索「量子」,林林總總各類「量子商品」有上百種:量子水、量子項鍊、量子煙盒、量子眼鏡、量子車膜、量子防輻射手機貼、量子超瓷能量碗……仔細搜索,還有不少量子保健商品,有的甚至打出「量子醫學」的概念。
這些商品的共同點是「功能強大」、價格不菲。比如量子襪,既能「防臭」還能「增加能量」,一雙要30元;一款宣稱可「直達肌膚底層」的量子美顏噴霧,標價88元;更貴的一款「量子超能共振器」,標價1500多元,號稱含「300核量子晶片」,可以利用量子每秒鐘高達上億次的諧頻共振修復紊亂的人體細胞磁場。
為了讓這些產品看起來更加可信,商家還會疊加多個科學概念,例如,量子共振器就疊加了「負氧離子」「微米電磁波」「太赫茲」等諸多名詞。
中階騙局
給普通技術加上「量子概念」
為了欺騙群眾,這些公司包裝自己的「套路」非常類似,大多是用專利、機構、峰會等「概念護體」。
利用「專利」。一家號稱做量子科技的公司在公眾號中這樣介紹:當安裝量子水處理器後,超精微振動波被持續恆量地釋放出來,通過筒壁傳入水中。大的水分子團被分解為小的單個水分子增強了水分子的活性及溶解性,從而讓人體更好地吸收。公司還申請了多項實用新型專利來為產品「背書」,實際都是普通技術被貼上了「量子」標籤。比如一種「量子襪」,聲稱包含刻有量子能量的金屬纖維,能按摩穴位治療多種疾病……
還有借殼「會議」的,比如「量子科技產品應用與開發高峰論壇」;還有蹭「論文」的,如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針灸》上的《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論文,聲稱「運用量子糾纏理論實現針灸臨床的直系親屬互治,且效果顯著」。
高階騙局
以「量子」為名傳銷或圈錢
2016年11月,龍愛量子產業(深圳)有限公司在深圳市註冊成立,不法分子宣稱這是以量子尖端科技為核心,集研發、應用、推廣、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大型集團公司,通過公司生活商城投資產品可以獲贈積分。而實際上,「龍愛量子」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的方式獲得會員資格,再引誘會員不斷發展下線,形成傳銷會員體系。
在資本市場拿「量子」來說故事的企業也很多。有的項目,聲稱通過量子能量波進入人體生物電場進行「量子共振」實現基因檢測,其實質就是圈錢。
眾多自媒體 借「偽量子」博眼球
專家指出,目前量子科技的研究,主要還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但應用到百姓生活可能還要數年,目前所謂「量子+生活」的產品,幾乎都是騙人的。
在量子通信領域,我國研究成果豐富,產業化水平領先全球。我國的科大國盾公司,和日本的東芝、日本電氣株式會社公開的同族專利數量都超過100件,排在前三。在量子計算領域,雖然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進展迅速,但目前的量子計算機大都處於原型狀態,到通用量子計算機還是要相當長的時間。
專家說,謠言傳播快有多方因素:比如國民的科學素養還有待提高,對新興科技新聞和虛假宣傳的辨別力不足;市場監管部門和量子學界沒有充分的聯動;此外,眾多自媒體在傳播中大肆博眼球追熱點,也造成民眾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