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產品都是騙局最該說給誰聽
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博士林梅告訴記者,目前除量子通信應用於金融安全等領域,其他量子技術都在研發階段,根本沒有應用於民用領域,而且量子技術對試驗環境要求相當苛刻,一般民營企業根本無法達到,因此標榜「量子」的產品都是打著量子旗號的虛假宣傳。(1月15日《北京青年報》)
「量子」科技詞「火了」之後,「量子」產品也跟著火了,「量子」產品甚至被商家說得很神奇,代表著「包治百病」,然而,科學家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標榜「量子」的產品都是打著量子旗號的虛假宣傳同,換言之,「量子+生活」的產品都是騙局,都是假的,都是騙你的錢,這話消費者要聽,監管則應該聽得進去。
一雙所謂的「量子鞋墊」賣到幾千元,一隻號稱可產「量子水」的「量子茶杯」售價過萬元,神乎其神的「量子吊墜」甚至被描述成可以輻射出防癌射線……市場上的「量子+生活」的產品很多,有的賣得紅火,涉及到的資金有的高達幾個億,然而,卻都是騙人的產品。對於「量子」產品闢謠不是第一次了。12日晚,中國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在一演講中稱,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批打著「量子」旗號招搖撞騙的產品,這表明公眾對量子科學知之甚少。顯然很需要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但僅此是遠遠不夠的。
實際上,借用高新科技概念進行市場炒作,早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早年的核酸、納米、基因治療等等,幾乎每一種新科技的興起,都會被別有用心之人拿來炒作,而且手法大同小異,多是在日用品、醫療保健上大做文章。一些不法商家已經熱衷於炒作「新科技」了,通過玩概念虛假宣傳來謀取暴利了。「量子」產品之類的很容易騙取消費者的信任,一方面當下對一些謠言的闢謠沒有集中到一個人人皆知的平臺上,闢謠的聲音僅限於小範圍,另外,即便是擴大至一定的範圍,恐怕也無法讓人人知曉,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一些人科學素養低,對「包治百病」之類的產品心存妄想,「量子」產品的出現很是迎合了這部分人的心理需求。
標榜「量子」的產品都存在著虛假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三條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第四條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監管部門要依法查處。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需要「先知先覺」,不能坐等消費者被騙得很慘了才去查處。既然不法商家利用科技騙人的做法已經出現多次了,在新的科技出現之後,就要嚴加防範,將「量子」產品扼殺於萌芽狀態。既然「量子」產品都是騙局,那就不能讓其出現在市場上,如此,消費者才不會上當受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