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師朋友們周末好。滑塊結構在模具設計中很常見。了解帶滑塊模具的分模原理,對結構設計很有幫助。今天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三面滑塊的模具設計。
成品圖是這樣的。
以下為分模步驟。
1.打開零件,檢查是否有破面。有破面則需要對破面進行修復。Solidworks自帶的破面修復功能很強大,一般的破面都可以修復好。
2.對零件做拔模分析。目的有兩個。一是看零件外觀面是否有倒扣,這裡說的是非正常的倒扣,是ID設計師沒有考慮進去的倒扣,而不是為了某個裝配目的或者外觀效果特意設計的倒扣;第二就是看模具應該怎麼設計分型面,怎麼設計滑塊或者斜頂。下面我們來做一下底切分析。
可以看到這裡有三處倒扣,分別在三個面上。
做完這一步後,對零件的出模方式就有了大概的了解。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3.放縮水。針對ABS塑膠材質我們設計在1.005的比例。
4.創建分型線。我們只需要選中拔模參考面,系統會自動選擇最佳的分型線。如系統不能自動出來則需要手動創建。
5.關閉曲面。調出這個命令之後系統一般會自動將模具上的一些破孔選上,有些不能自動選上的,需要我們手動選擇。最終效果就是前模跟後模相鄰的地方不能有破孔。
6.創建分型面。我們只需要將分型面命令調出來之後,系統會自動根據前面我們創建出來的分型線自動做出類似直紋曲面的效果,十分方便。Solidworks在這方面還是很智能的。除非不能自動產生的情況下,我們才需要手動創建。
7.接下來是模具分割。在以下平面上創建草繪。
8.繪製一個正方形,尺寸如下。正方形的尺寸要在分型面的範圍之內。
9.分割模具。我們只需要用上一步的草繪做類似拉伸的動作,然後輸入前模跟後模的厚度即可,系統會自動產生前模模仁,後模模仁跟分型零件。
10.在模型樹上將前模模仁設置為顯示邊線,方便後面做滑塊。
11.創建第一個面的滑塊。先選擇下圖中所示的面做草繪。
12.繪製以下草圖。基本上都是用「轉換實體邊」。
13.草繪完成後按右上角的草繪圖標退出草圖。然後點擊「創建模具型芯」的圖標。系統自動出現以下對話框。這裡我們只需要手動設置拉伸的深度,其他部分Solidworks會自動選上。
14.有相同的方式繪製其他兩個型芯。下面這個是第二個型芯。這裡可以設計滑塊所需要包含的面積區域,根據實際情況做草繪即可。
另外一個面的草繪如下所示:
15.分別用草繪創建模具型芯零件。除了深度,都是系統自動產生。
16.將模具打開,可以看到設計完成的前後模及型芯零件。
三面滑塊的分模就介紹到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個類似的零件自行練習。
關注我們收穫更多精彩,歡迎評論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