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超聲速武器:時速超過一萬千米 仍可變向

2021-01-07 華夏經緯網

 近日,美國及其盟友澳大利亞均證實,近期成功進行了一系列機密的高超聲速巡航飛彈測試。報導稱,這種飛彈的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2000千米,這意味著任何現有的飛彈防禦系統都無法及時將它攔截。這次測試屬於「高超聲速國際飛行研究實驗」(HiFire)項目的一部分。

  高超聲速指高於5馬赫的速度,即音速的5倍以上。

  軍事研究員蘭順正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啟動於2006年11月10日的HiFire項目是美澳兩國在高超聲速飛行試驗領域的一個重要合作項目,旨在對多項高超聲速基礎技術開展研究,並建立高超聲速下關於氣動、熱等關鍵指標的資料庫,為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研製提供支持。美國在高超聲速武器方面的研究已經趨於實戰化,美國斯特拉福戰略預測公司預測,美國將於2025年裝備第一批實用型遠程高超聲速飛彈。」

  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2000千米

  記者了解到,美軍的高超聲速武器主要是由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在背後推動的。特別是近10年來,DARPA在高超聲速武器研發方面,連續推出了多項計劃。在很多人看來,美國的高超聲速武器能夠「一小時打遍全球」,將大大提高其突防能力。

  蘭順正介紹:「HiFire項目計劃試驗21世紀用於先進超燃衝壓發動機推進的航天運載火箭和武器中的航空航天技術,研究高超聲速附面層的過渡、衝擊、附面層的相互作用。美國之所以選擇與澳大利亞合作,原因在於該項目的發展是基於澳大利亞高超聲速技術項目的研究基礎以及多項飛行試驗經驗。」

  澳大利亞高超聲速基礎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由英國人雷蒙斯多科爾帶領建造了激波風洞,開展了高超聲速流動基礎研究工作。1987 年,昆士蘭大學T4激波風洞投入使用,超燃衝壓發動機研究獲得了很大進步。20世紀90年代起,昆士蘭大學先後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開展了多個國際性高超聲速技術研究合作項目,進一步促進了高超聲速技術及飛行試驗研究手段的發展。

  「其目標是為X-51超燃衝壓發動機演示器提供支持,同時為快速響應太空發射研究和高超聲速快速打擊武器建立一個強大的飛行試驗資料庫。」他說。

  2009年5月,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科學家們成功進行了HiFire高超聲速飛行器研究項目的首次飛行試驗,試飛器代號為HiFire-0。 2016年5月,澳大利亞國防科學與技術組織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在澳大利亞南部聯合主導完成了該項目第5b輪次的飛行實驗。實驗中飛行器達到了最大高度 278千米,最大速度7.5馬赫。

  「今年7月12日進行的是HiFire4,據稱速度達到8馬赫,如果此次公布的數據屬實,那麼其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2000千米。」蘭順正說。

  距離上戰場還有諸多技術難關

  美澳的這個HiFire項目,只是美國眾多高超聲速研究計劃中的冰山一角。

  早在2004年,在美國確定新的核戰略之後,DARPA立即推出了一項名為「獵鷹」的計劃,旨在為從美國本土發射的全球快速打擊空天武器開發驗證相關技術。後來,該計劃被更名為「高超聲速技術飛行器」(HTV)項目,DARPA相繼推出了HTV-1、HTV-2和HTV-3X的系列計劃方案。 2010年7月,DARPA推出了性能更先進的「弧光」遠程高超聲速飛彈。為實現「一小時精確打擊全球」構想,DARPA還在執行著一系列其他高超聲速飛彈項目,主要有高超聲速飛行器演示計劃、自由飛行大氣層超燃衝壓發動機試驗技術計劃及X-51「馭波者」項目。

  媒體指出,這些計劃幾乎囊括了目前所有的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原理和技術,在國際上遙遙領先。就拿此次美澳的試驗來說,高超聲速巡航飛彈時速已超10000千米,但仍可變向。

  對此,蘭順正表示,在該項目中,美澳主要研製的是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該發動機在軍事上一般用於高超聲速巡航飛彈。這種飛彈為了實現機動飛行,往往採用升力體設計,即通過飛行器本身的形狀而不是像常規飛機那樣由機翼產生升力和一定的氣動控制力,這樣使得分析和設計大大複雜化。目前,人類對高超聲速高空飛行過程中複雜氣流場的分析與預測,以及大空域和寬馬赫數下的飛行控制還知之甚少,需要進行大量的高速風洞試驗、計算機模擬,更需要進行實際飛行測試,技術難度和研製風險都很大。

  有專家表示,目前美軍的高超聲速武器,距離真正走向戰場還有諸多技術難關需要攻克,有的相關技術仍處於試驗階段,但是其可能在未來戰場上透露出的騰騰殺氣,還是令人不寒而慄。

  美國即將具備高超聲速打擊能力

  近年來,美國媒體總在渲染中國的高超聲速飛彈威脅。2014年1月14日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向外界披露,中國於2014年1月9日首次測試了一種高超聲速滑翔載具。1月15日,中國國防部證實了這一消息。美國軍方將這項高超聲速滑翔式飛彈載具試驗對象命名為WU-14,中國國內也有輿論將其稱為「DF—ZF」(即「東風—徵服」的首字母)。

  《華盛頓自由燈塔報》說,這一成功測試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擁有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的國家。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在國會聽證會上對中俄高超聲速項目的進展表示擔憂,並主張:「我們可以做的是開發自己的高超聲速武器,並提升相關防禦能力。」

  但實際上,美國在高超聲速武器方面的研究最廣泛、最深入。

  蘭順正指出:「目前,美國雖然還未宣布有任何一款正式的高超聲速武器研製成功,但是美國從上世紀50年代起已經開始進行高超聲速技術的研發,諸多關鍵技術問題相繼取得突破性進展,到現在其技術儲備已經非常紮實。美國將軍託馬斯·馬塞羅在2017年2月底宣布美空軍計劃在2020年左右對其高超聲速作戰原型飛彈進行試驗。因此,個人認為美國具備高超聲速打擊能力也只有一步之遙了。」

  毋庸置疑,高超聲速武器對現有防禦體系構成嚴重威脅。那麼,未來我們應該如何防範高超聲速武器呢?

  「對於高超聲速武器的防禦,可以發展更為先進的攔截手段,如雷射、粒子束等,做到以快制快。同時,也可以著力提高目前已經裝備的密集高射速武器。由於相對速度太快,這類武器在短時間內形成的彈幕即使其中只有一顆小彈丸與來襲的高超聲速武器相撞也會產生巨大的毀傷作用,因此這類武器在未來針對高超聲速武器的要點防空作戰中會發揮一定的作用。」蘭順正說。

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高超聲速武器:用實力詮釋「唯快不破」
    近年來,高超聲速武器已經成為世界各大國軍事戰略及裝備發展博弈的焦點之一。這種以快見長的「革命性武器」,被諸多軍事專家認為將從一定程度上改變未來戰爭模式。目前所說的高超聲速武器,是指以高超聲速飛行技術為基礎、飛行速度超過5倍聲速的武器。除各種飛彈外,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它還包括高超聲速制導炮彈、轟炸機、偵察機等。
  • 高超聲速武器崛起,一小時覆蓋全球目標,開啟空天一體戰新時代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世界軍事技術的快速變革,高超聲速技術成為航空航天領域的新熱點。簡單說,高超聲速武器是指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約6125千米/小時)、能夠在一小時內打擊全球目標的武器。傳統的彈道飛彈就屬於高超聲速武器,洲際飛彈的最大速度甚至超過20倍音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俄列裝高超聲速武器優勢突出 滿足武器革新要求
    近年來,俄美摩擦不斷,在武器裝備研發方面更是針鋒相對。高超聲速武器作為俄羅斯的發展熱點,更是成為兩國較量的焦點。優勢突出,俄列裝高超聲速武器意義重大作為俄羅斯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重點,高超聲速武器相對於其他飛彈具有一定的優越性,能夠滿足俄羅斯對於武器升級革新的現實要求。一方面,普通巡航飛彈的平臺適應性不是很強。
  • 先鋒高超聲速武器,軍迷為什麼叫它「冰棍」,邊飛邊化是什麼梗
    作為全球高超聲速武器技術的領先者,俄羅斯高超聲速武器讓西方頗為忌憚。更為關鍵的是,俄羅斯超高聲速武器不只有匕首一種,它還有一款叫先鋒的高超聲速武器,性能和威力比匕首還有強悍。當然玩笑歸玩笑,許多人還是很看好先鋒超高聲速武器的,就在俄羅斯當地時間19日,俄軍方接受媒體採訪向外界表示,俄擁有世界上最現代化的武器,並表示「先鋒」高超音速飛彈意義重大,堪比蘇聯時期第一枚核彈的成功研製。在俄軍方看來,先鋒高超聲速武器是俄羅斯的戰略武器。事實上,先鋒高超聲速武器也確實擔得起「國之重器」這四個字。
  •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20倍聲速的民族尊嚴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首先,關於昨天說到的東-26的機動彈頭,有乘客表示,這玩意不是「高超聲速」概念……然而這事就好笑了,東-26彈頭的飛行速度已經達到15倍聲速了,還不算「高超聲速」?什麼才算?它確實不是高超滑翔,但你說不是「高超聲速」就很可笑了。
  • 澳大利亞與美國聯合研製高超聲速飛彈應對中俄
    【文/觀察者網 楊子江】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琳達·雷諾茲12月1日聲明稱,澳方將與美國加強合作,共同研製高超聲速巡航飛彈,對抗同樣在開發類似武器的中國和俄羅斯。然而,關於投資金額、工程進展和武器最終交付時間等細節,在琳達·雷諾茲的聲明中完全沒有提及。根據路透社消息,澳政府今年已在武器研製上砸進約70億美元巨資,用於研發遠程高速反導系統和高超聲速武器。高超聲速武器具有強大的機動性能,可以在超過5倍音速的速度下飛行,傳統防空系統難以對其進行攔截。
  • 美國推進研製更大的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
    (美國航空航天學會圖片) 美國已經測試了吸氣式高超聲速發動機,但其設計的高超聲速飛行器未達到攜帶乘客、武器或情報設備所需的尺寸。創造一種可以像常規噴氣式飛機一樣的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仍是需要完成的一項工作。
  • 廖孟豪 ¦ 美軍高超聲速飛彈科研布局發生重大調整,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總體上,美軍大幅增加了高超聲速飛彈在研項目數量和預算總額,同步新啟動了多個型號研製項目,主管機構也發生了重大調整。如果這些項目進展順利,美國高超聲速飛彈將在未來五年內迎來井噴式發展。一、美軍在研高超聲速飛彈項目概覽目前,美國防部正在主管開展高超聲速科研項目的軍種和直屬機構主要包括:空軍、DARPA、國防部長辦公廳(OSD)、海軍和陸軍。
  • 澳大利亞斥資69億美元搭上高超聲速武器「便車」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2月1日報導,11月30日,美國與澳大利亞宣布,將合作開展一項新的名為「南十字星綜合飛行研究試驗」(SCIFiRE)的研究項目,兩國將合作開發測試一種空基的高超音速巡航飛彈。SCIFiRE項目旨在助力美國國防部啟動一項空前的高超聲速巡航飛彈計劃——「吸氣式高超聲速武器概念」(HAWC)。該項目旨在完善包括「能夠有效進行高超聲速飛行的先進飛行器配置,實現持續高超聲速巡航的碳氫超燃衝壓發動機推進,專為高溫巡航設計的熱管理方法,價格低廉的系統設計及製造方法」等一系列技術。
  • 軍事與商業航天中的高超聲速飛行器
    在由亞聲速向超聲速跨進的過程中,聲障是一大業障。在由剛剛超聲速向3馬赫跨進的過程中,又會遇到熱障。熱障:當馬赫數超過Ma 2.5,尤其是達到Ma 3.0時,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行器由於和大氣的摩擦,其表面溫度會急劇上升,達到300℃以上。這個溫度使得飛行器常用的鋁合金的結構強度大幅削弱。
  • 俄向美拋出新籌碼:將高超音速武器納入軍控談判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當前國際安全局勢的基石之一,但美俄雙方仍未在續約問題上達成一致,美國堅持要將中國納入條約,俄羅斯則向美方拋出了新的籌碼。在4月17日舉行的續約電話對話前,俄羅斯方面表示,可將高超聲速武器等新型核武器納入談判,但前提是美國必須接受續約的提議。
  • 軍事與商業航天中的高超聲速飛行器-虎嗅網
    在由亞聲速向超聲速跨進的過程中,聲障是一大業障。在由剛剛超聲速向3馬赫跨進的過程中,又會遇到熱障。熱障:當馬赫數超過Ma 2.5,尤其是達到Ma 3.0時,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行器由於和大氣的摩擦,其表面溫度會急劇上升,達到300℃以上。這個溫度使得飛行器常用的鋁合金的結構強度大幅削弱。
  • 央視首次曝光全新高超聲速武器,外形更加科幻
    11月21日,央視展示了兩款新型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模型。這兩款飛行器與東風17的結構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另一種完全不同高超聲速武器。經過查找,在央視之前的報導中到了這兩種飛行器實驗的相關視頻。上帝之杖是一種天基動能武器,最早源於美國的"全球大戰計劃",由顆低軌道衛星組成,其中一顆為武器發射裝置,在發射衛星內部儲存著鎢或鈾製成的金屬棒。
  • 美國空軍:要搞一種「核動力高超聲速滑翔器」
    據悉,這些技術可能被用於美軍未來研發新的攜帶核戰鬥裝藥,可在洲際範圍活動的高超音速滑翔機。雖然美軍隨後撤回了這一信息,但是其內部在發展此類武器恐怕是確鑿無疑的。(俄軍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機)事實上,美軍雖然今天在高超聲速武器上落後於中俄,主要原因並不是美軍缺乏這方面的技術能力,而是美軍同時立項十餘個高超聲速武器項目,且技術設定指標過高,導致類似HTV-2這些高超聲速項目的失敗。要論對高超聲速武器和核技術裝備的研發,其實美軍比俄羅斯中國都還要早。
  • 俄羅斯「核重建」隱身與高超並舉|「匕首」飛彈|逆火|戰略轟炸機|...
    這也是各國的通常做法,比如美國B-52轟炸機就在後期增加而來AGM-86、AGM-129等遠程巡航飛彈,未來還將裝備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飛彈。蘇聯時期,圖-95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裝備Kh-55遠程巡航飛彈,遠程打擊能力大幅增強。冷戰結束後,繼承蘇聯空基核力量遺產的俄羅斯在升級改進老舊轟炸機中,也增加了多種新式機載武器。
  • 中國早在2016年就成功研製高超音速武器,威力巨大穿透力強
    電磁軌道炮是利用電磁發射技術製成的一種先進的動能殺傷武器.與傳統的大炮將火藥燃氣壓力作用於彈丸不同,軌道炮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時間要長得多,可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其實這也能算是一種高超音速的武器,如果把電磁軌道炮形容為高超音速炮彈一點也不為過,所謂高超音速武器就是指移動速度超過5倍速度達到每小時6000公裡的武器裝備。
  • 一份複合材料合同,暴露出美國高超聲速飛彈研製可能遇到了挫折
    11月13日,一家名叫巴特勒科技的美國企業獲得了美國國防部4630萬美元的合同,研製一種高超聲速下的熱防護材料。合同的名字叫做「用於高超聲速的碳-碳複合材料製造」。這份合同的授予,讓人多少感覺有點不對味。
  • 印度高超聲速技術雖有進展,但仍處於起步階段
    從冷戰開始,美俄一直處於這項技術發展的前列,並都以發展使用超聲速燃燒衝壓發動機的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為重點,當前這方面雖然有所進展,但離實用仍有距離。近年來高超聲速技術已經擴展到包括使用火箭發動機在內的高超聲速飛行器,如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行器,甚至包括太空梭,但各國並沒有放棄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發展。
  • 黃志澄:印度高超聲速技術雖有進展,但仍處於起步階段
    近年來高超聲速技術已經擴展到包括使用火箭發動機在內的高超聲速飛行器,如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行器,甚至包括太空梭,但各國並沒有放棄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發展。 比起美俄來說,印度在高超聲速技術方面是一個後發國家,它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在這裡我們將對此做一個簡要的評述。
  • 高超音速武器比拼 川普有點慌了……
    俄軍事專家米特裡·科涅夫表示,多功能遠程攔截飛彈系統能夠向數百千米外的目標發起打擊,飛彈發射出去後,藉助主動導航頭和雷達,可自行搜索並攻擊目標,在高超音速飛彈再入大氣層之前對其實施攔截。當遠程攔截目標時,所有分彈頭將進入高超音速飛彈飛行軌跡,對其發起迎頭攻擊,大大增加攔截打擊範圍。另外它還能夠用於攔截敵方先進戰機和巡航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