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能·新煙臺——雲端聚焦製造業創新」媒體行|正海生物:堅持...

2021-01-15 瀟湘晨報

「新動能·新煙臺--雲端聚焦製造業創新」媒體行|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眾日報記者 楊秀萍

2020-10-30 23:31:38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口腔修復膜、生物膜、皮膚修復膜、骨修復材料……這就是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展出的全部產品,也正是憑藉這幾樣產品,「14歲」的正海生物於2017年成功上市。「專、精、特、新」,是正海生物一直以來堅持的發展之路。近年來,正海生物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先後被授予山東省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山東省新材料領軍企業50強、國家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稱號,併入選2020年山東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

立足生物材料 打造國內領先的脫細胞技術平臺

幾片白色的小薄膜,幾小瓶粉狀材料,在正海生物展廳內,記者見到了公司的產品。雖然看上去不起眼,但正海生物的這幾樣產品均屬於生物再生材料,可用於軟組織、硬組織的修復,產品能引導細胞爬行與長入,並隨著傷口的癒合逐漸降解,無異物反應。其中軟組織修復系列產品口腔修復膜、生物膜、皮膚修復膜等已廣泛用於口腔科、頭頸外科、神經外科等多個領域,贏得了醫患用戶的信賴與支持,銷售網絡覆蓋全國三甲醫院400餘家。硬組織修復產品骨修復材料是具有重大臨床需求、引導骨損傷修復的功能支架材料,項目技術水平行業前列。

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承擔單位,國家「863」計劃承擔單位,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國家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立足再生醫學領域,主要產品為海奧口腔修復膜、海奧生物膜、海孚皮膚修復膜及海奧骨修復材料。

作為一家科技型公司,公司立足於生物材料,打造了國內領先的脫細胞技術平臺。開發3D列印技術平臺等,並以此為依託開發相應的生物活性或可降解材料產品。同時,在傳統生物學活性材料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可引導組織再生的材料,創新性開發可誘導組織再生的信號因子類產品,成功進入基因工程領域。秉承「做再生醫學領域領導者」的願景,正海生物積極探索,布局幹細胞領域,目前已聯合中科院和南京鼓樓醫院,在膠原支架負載間充質幹細胞促進子宮內膜缺損修復項目上取得可喜進展。

發展路徑清晰 成為國內組織再生與創傷修復領域的領軍企業

一直以來,正海生物都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專」是專業化發展,積極培養專業化人才與專業化團隊;「精」是精細化發展,以精益求精的工作制度和流程開展精細管理;「特」是特色化發展,重點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獨特工藝、技術,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市場需求;「新」是創新化發展,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已成為國內組織再生與創傷修復領域的領軍企業。

正海生物的產品屬於再生醫學範疇的第三類醫療器械,是監管最為嚴格的一類醫療器械,研發壁壘高,產品護城河深。公司制定了路徑清晰的發展,即「銷售一代、註冊一代、臨床一代、研發一代」的新產品上市階梯式布局。在這樣科學合理的規劃之下,公司的「成績單」也十分亮眼。

10月14日,正海生物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1—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155.41萬至9951.54萬,同比變動15.00%至25.00%,醫療器械服務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91.14%。今年第三季度,公司主營業務所對應的口腔、神經外科等相關科室的手術量得到進一步恢復,同時公司通過不斷提升營銷管理水平、持續推動市場開拓和學術建設活動,使經營業績實現較大增長。

改善人民群眾生命質量 做再生醫學領域領導者

生物醫藥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涉及醫藥、能源、化工等多個領域。2019年,煙臺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預計突破900億元,同比增速超過8%。過去的一年裡,煙臺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把握醫藥改革重大機遇,努力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使之成為煙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增長極。

作為新興產業,生物再生材料需要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自公司成立以來,正海生物就十分注重科技創新,競爭優勢明顯。申報國際國內專利70餘項,核心專利先後榮獲山東省專利獎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在成產學研合作方面,該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四川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山東大學口腔醫院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與東華大學共建了「正海-東華雜化材料產業研發基地」,與齊魯工業大學共建了「創新聯合實驗室」。公司堅持科技創新發展思路,不斷打造可持續競爭力。

未來,正海生物將持續轉化科技成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創新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公司還將繼續堅持「做再生醫學領域領導者」的企業願景,在改善人民群眾生命質量、提升社會醫療健康水平、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做出積極貢獻。(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記者 楊秀萍 報導)

責任編輯: 劉蓬基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編者按:煙臺是一座因工業而強的城市。近年來,煙臺全面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部署,走出了一條具有煙臺特色的製造業新舊動能轉換之路。今年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為了更好地展示煙臺製造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經驗做法,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工信局、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大眾網主辦,大眾網煙臺承辦的「新動能·新煙臺——雲端聚焦製造業創新」全國媒體煙臺採風行活動於10月29日—30日舉行。通過中央、省市媒體線上線下集中宣傳報導,為煙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 煙臺壯大海工裝備製造業 為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在山東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背景下,煙臺海工裝備製造業成為亮點。(資料圖) 王嬌妮 攝中新網煙臺6月9日電 (王嬌妮)中集來福士、傑瑞集團、中柏京魯船業……在山東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背景下,煙臺海工裝備製造業成為亮點,該市作為中國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近年來培育起大批優秀海工企業。
  • 煙臺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
    當前,全市正以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科學構建具有煙臺特色的海洋產業體系,加速推動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強市轉變。在這一進程中,萊山大有可為。目前,煙臺萊山區正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發展四大海洋產業,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海洋經濟產業體系,為煙臺海洋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建設海洋強市,離不開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 新動能·新山東|煙臺:在海洋經濟戰略中崛起的藍色之都
    水母網11月13日訊(記者張奕)煙臺是被時代眷顧的濱海之城,它的興衰,與海洋息息相關。在文人眼中,《煙臺的海》是一篇散文,也是一首詩。散文裡的煙臺,是中國沿海城市中少有的北面臨海的城市。現代詩裡的煙臺,是兒童文學作家冰心的第二故鄉,煙臺的海與山、水兵與燈塔,讓冰心寫出了富有「海化」風格的文字。
  • 聚焦烏鎮,百度詮釋「AI是創新發展新動能」
    在除了主論壇外還將有五大分論壇,其中「人工智慧論壇」尤為受到關注,畢竟人工智慧正在推動著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正如百度CTO王海峰多次強調的那樣「人工智慧已是創新發展的新動能」。當下,正值AI驅動著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面向兩個方向,一個是「底層化」,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了國家發展的基礎設施;另一個則是「標準化」,無論哪個領域,AI都已是創新發展的新動能。所謂「無巧不成書」,這也正是百度AI這兩年的發力點,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多次提到,「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籤。」
  • 煙臺駛入深藍:海洋的深處是什麼?
    山東半島海洋經濟區的起點菸臺市,在去年迎來了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的落地,這也標誌著以海洋經濟推動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建設,將成為煙臺市未來的重點任務之一。今年年初,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煙臺代表團團組會議接受媒體集中採訪時,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表示,煙臺的目標是「加快建設製造業強市、海洋經濟大市、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
  • 煙臺14縣市區長漫畫形象出爐!快來為您的家鄉點讚吧!
    煙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劉森寄語20202020年,煙臺高新區將緊緊圍繞「新動能培育核心增長極、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區域性創新中心」戰略定位,踐行新發展理念,突出高質量發展,以「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以新的業績為省市高質量發展爭作貢獻。
  • 激蕩新動能 中國企業改革創新跑出加速度
    企業是經濟的細胞,也是創新主體和動力源泉。企業活則經濟活,企業強則經濟強。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關鍵階段,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向世界一流企業進發,在改革創新中跑出「加速度」,激蕩出中國經濟發展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在經濟發展中,它是今年衝擊GDP「萬億俱樂部」的種子選手;在區域發展中,它的目標是建成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在對外開放中,它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的濟南片區;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它是「三核引領」的「三核」之一,是先行區,未來還將是「京滬會客廳」,央企、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省企總部中心,高端製造業創新基地……利好政策疊加,給濟南帶來了發展機遇。機遇的背後,新舊動能轉換是不變的要求。
  • 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介紹 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組織再生和創傷修復領域*企業。
  • 【代表聚焦】久久為功培育壯大新動能
    「實施千億產業培育工程,加快壯大新動能。堅持轉型為綱,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成為我省2020年重點抓好的10項工作之首。聽完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倍感振奮之餘,暢所欲言,為如何加快壯大新動能,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言獻策。
  • 中科院煙臺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揭牌啟動
    理事會上,煙臺市副市長張代令宣布了中科院煙臺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第一屆理事會(推進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理事會審議通過了中心章程、理事會(推進委員會)章程、中心領導人員組成人選。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紅生代表中心作籌建進展與工作計劃報告。煙臺海岸帶所所長王凡表示,研究所將與各方攜手共進,高效推動中心的建設與發展,為煙臺市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貢獻力量。
  • 【動能轉換看煙臺】中集來福士由「油」轉「漁」 進軍布局全球「大...
    編者按:今年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為充分展現煙臺市企業創新創造、勇爭一流的精神面貌以及在破解技術瓶頸制約、搶佔產業鏈高端,推動「煙臺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方面作出的貢獻,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動能轉換看煙臺】專欄,將走進煙臺市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品牌創新等方面的優秀企業,展示煙臺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與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力量。
  • 廣東新舊動能轉換勢頭明顯 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創新生力軍
    深圳南山區,優必選的研發人員人手一臺機器人隨時測試,這裡是「中國矽谷」最核心區域之一;廣州國際生物島,病理分析師正用電腦進行切片篩查,這個島被譽為「生物科技CBD」,剛剛拿下9個國際級項目;東莞松山湖,中國(東莞)散裂中子源成功通過驗收,填補了國內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  科技創新亮點紛呈,靠的是廣東始終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和重大舉措
  • 海科集團:堅持綠色發展創新至上 為東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會上,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楊曉宏作為突出貢獻企業家代表發言。  海科集團是集石化能源、特種化學品、新能源材料、網際網路物流、醫藥等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90位,成為中國民營煉化行業首個「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基地」。自大競賽大比武戰鼓擂響以來,海科集團積極投身企業競賽比武,聚焦「四化」在變局中開新局,向高端產業快速進軍。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同步推進「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總抓手,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青霄有路終須到」,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大道上,動能澎湃的山東正闊步前行。
  • 把品牌鑄就在一線 自貿區煙臺片區激蕩「紅色海洋」
    把問題解決在一線2019年8月,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掛牌,作為煙臺片區承載地的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海洋作為特色之一,聚焦差異化探索,著眼高質量經略海洋,專門規劃設立了總面積8.4平方公裡的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以下簡稱「海創區」),納入全區「十大牛鼻子工程」的重中之重,組建專班強力推進。
  • 聚焦中俄科技創新合作 深圳論壇「雲端」論道
    聚焦中俄科技創新合作 深圳論壇「雲端」論道 2020-09-07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高新區:創新開展院企互促 賦能高質量發展
    5月20日,煙臺高新區組織開展全區11家院企現場觀摩會,旨在通過一線調研、觀摩,強化高校院所與科技企業常態化交流機制,助力高校院所推介先進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現產學研合作新碰撞,進一步釋放科技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