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2020-10-18 科學求知之者

最近這些日子,大家都好好體驗了一把真·宅的感覺,你還好麼?現在已經復工了,相信很多人的日子也回到了正軌,想一想前不久的時候,出不去門,採購就成了問題。正趕上家裡料酒用光了,於是網購了一瓶料酒。

我當時忘了,我是東北人……

哎哎哎別跳戲,這不是我的照片……好好聊科學~

等料酒郵到的時候,凍得那叫一個實誠啊。如果當時往地上扔,玻璃瓶碎了,恐怕料酒凍成的冰都不會碎。

東北人冬天收快遞,總是這麼充滿了驚喜。

神仙水凍成了神仙冰

硬得可以砸核桃,可不是神了嗎

尤其是買烏龜的,心理陰影面積得多大。本來買的是烏龜想養,沒想到買到家只能燉湯了……

不管是啥,全都能結冰……

有的時候,真的忍不住想問一下:為啥水會結冰?

你可能會說:天冷,一凍就結冰了啊!

別看你說的頭頭是道,理所當然,實際上,這個問題,連科學家都蒙圈。畢竟,水的結冰過程不是你說一句冷就能解釋的,科學家要的是理論依據和實際觀測結果。光是說冷就結冰,讓人無法信服——難道水分子覺得冷,然後和旁邊的水分子商量一下說:「太冷了,咱結冰吧?」然後就結冰了?

一百多年前,美國物理化學家吉布斯(就是提出高中知識「吉布斯自由能」的那個人)等人提出了 「經典成核理論」:他們認為,如果水想結冰,其實是需要一個條件的,那就是結晶核。通俗(但是不準確)地解釋,就是有一個讓水能夠附著的點。比喻一下,就相當於前不久的人們,已經突破臨界點了,非常想去逛街、吃喝,只要有一家商場開業了(相當於結晶核),所有的人全都衝進去排隊購物吃喝(這些人就相當於水分子)。

(PS:疫情還沒結束,大家還是要理智,出去玩也不差最後這幾天。)

同樣的道理,當水溫降到0℃之下的時候,也不是一定會結冰,必須要有結晶核才行。一旦有了結晶核,水就會迅速結冰。當然,這個結晶核也不能太小,否則就跟宋小寶去拔河一樣,太難為人家了。

所以,這個世界才會有一種特殊的水——過冷水。也就是說,當水在低於理論上的冰點——0℃時,依然呈現出液態(當然壓力要正常,也不能是流水)。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結晶核。

你可能要問:太扯了吧?按照你的說法,我家接一點自來水放在冰箱冷凍層,豈不是也不結冰?

不對。因為你家的水,不是水。

說得可能有點誇張了。準確地說,你家的水,不是純水。我們上學時剛剛接觸化學,首先要學習的就是物質的分類,由同一種單質或一種化合物組成的物質,叫做純淨物,否則就叫混合物。而實際上,我們幾乎可以說世界上就沒有純粹的純淨物,我們見到的任何物質,即使純度再高,也會有雜質。

包括你家的水,其他不說,最起碼裡面就有水垢吧?也許你家的淨水器很牛,除掉絕大部分雜質。即便如此,這樣的水裡還有氧氣吧?否則水是怎麼養魚的?

所以說,雖然你家的水放進冰箱裡之後,本身可能沒有結晶,但是其他物質低於冰點,代替了結晶核的作用,才讓水結冰的。

因此,如果你想得到過冷水,那就必須儘量提高水的純度。

但是,過冷水本身是不穩定的。只要有少許的擾動,比如給它一個結晶核或者起到類似作用的物質,它就會迅速結冰。

記得小時候看的動畫片《海爾兄弟》裡,也有這麼一集,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還有一個現象,也非常有趣。假如你用一根非常細的鐵絲,將一個冰塊切開,只要冰塊還在那裡,被切開的冰塊很快就會重新凝結為一整塊冰。

如果你想看看過冷水是什麼樣,也未必非得實驗室的設備。你不妨買一瓶純淨水(雜質比較少)——我想你不會不知道外面的瓶裝水的純淨水、礦泉水的分類是瞎起名的吧——放到冷凍層,過一段時間,它就會降溫到冰點以下。不過,你要注意兩點:第一就是溫度也別太低了,太難為純淨水;第二就是拿出來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否則晃得太厲害,很快就會凍結。

這還只是礦泉水,如果有條件的話,用高純度水來做這個實驗,更容易得到過冷水。

那麼,如果是純水,難道就不可能凍結了嗎?

也不是。且不提世界上沒有完全的純淨水這個說法,實際上,如果是純水,在跌破冰點的時候也會有結晶核出現。不過,這種結晶核的出現,靠什麼原理我不知道,感覺更像是靠運氣……總之,偶爾會有結晶核出現,提供了凍結的契機。即便如此,對於純水來說,凍結的速度還是非常慢的。

這一套理論,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被廣泛講解,長時間在教學課本裡被傳授。

可是,科學家卻從來沒見過所謂的結晶核。大家的推測是,這個結晶核是納米級別,實在太小;同時它很快就會導致附近的水迅速結冰,所以它的存在只有幾納秒,這兩個因素,導致它非常難觀測到。

有的人乾脆就說:別扯什麼結晶核,只要沒親眼看見,我就不信!

這個問題,在去年的時候,終於有了一個完結。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中國的一群科學家,來自中科院化學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及河北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們——說真的,他們這個研究也有點尷尬。家裡問「最近研究啥」,回答「研究水為啥能結冰」,估計家長都後悔給交學費了……

當然,這是開玩笑。畢竟,這是困擾人類一百多年的命題。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很大的成就。

我現在甚至認為,這個難題,還真的只有中國科學家能夠解決。因為這個實驗的方法,看起來那麼像曹衝稱象的原理——找替代物(只是我的感覺,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受到這個故事的啟發)。

就像我們說的,因為結晶核極小,存在時間非常短,所以科學家難以檢測到。所以,中國的科研人員換了個思路,不去研究結晶核本身,而是找結晶核的替代物,當我們發現替代物達到結晶核的效果——能夠讓水結冰的臨界尺寸,那不就等於找到了結晶核的尺寸嗎?

他們選用的,是一種叫做氧化石墨烯納米片(GOs)的材料。這種材料的特點就是可以起到結晶核的作用,而且尺寸調整相對很簡單。經過一系列的實驗,科學家發現,只有當氧化石墨烯納米片的橫向尺寸(L)大於臨界值200/ΔT nm時,才能有效地促進冰成核。

而這個值,很接近之前科學家們推測的數據。

科學是嚴謹的,這樣一種材料做實驗得到的結果,顯然是不夠的。於是,科研人員又用矽酸鎂鋰納米片等材料進行了實驗,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他們把實驗結果編纂為論文《Probing the critical nucleus size for ice formation with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發表到了《自然》雜誌上。至此,爭論了一百多年的結晶核,終於得到了認可。

水結冰,這個人類幾百萬年來都習以為常的現象,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解釋。

那麼,這個發現的意義在哪裡?難道只是為了消解人類的一個執念嗎?

當然不是。

那可能是為了照顧我們東北人,讓我們冬天別再收到凍成冰棒的快遞?

某東北人快遞收到的雞蛋

更不可能……

掌握了水結冰的機制,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控制水的相變(固液氣)。這為人類提供了契機,可以控制冷凍食物的鮮度、打造更有效的防凍圖層。

更重要的,還在醫療方面。如果我們可以通過結晶核的控制保證水不凍結,就可以更好地冷凍保存人類的細胞組織,這不僅可以在治療方面起到效果,那些幻想著得絕症時通過冷凍技術保持生命,等到未來再治療的人們,也看到了曙光。否則,當一個人興致勃勃準備冷凍起來穿越到未來治病,結果因為體液結冰,活活給凍死,好像就太不划算了……

相關焦點

  • 女生回復「你好可愛啊」是什麼意思?答案和你想的不同,很準
    對於戀愛小白來說,面對女生的很多問題,常常會摸不著頭腦,不會讀心術,女生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我應該怎麼回應她才最得體?想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但無從下手,這也是很多男生在戀愛中會遇到的問題。在追女生或者戀愛初期時,我們可能對於另一半並不太了解,雙方都只能通過揣測摸底,在共同經歷一些事情後,積累對方的喜好、優缺點,才能向對方投其所好。
  • 「你什麼意思」用英語怎麼說?不要說 「What's your meaning」?
    語言是一件奇妙的事當然不同的語氣,不同的環境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你什麼意思」這句話經常派上用場怎麼學英語怎麼學01用英語怎麼說「你什麼意思」?這裡的「of this」做「meaning」的補語,翻譯是「你什麼意思」例: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I don't mind a joke, but this is going too far.你什麼意思?我不介意開玩笑,那樣太過分了。用英語怎麼說「你什麼意思」?
  • 「你懂嗎」用英語怎麼表達?火便天朝的網絡用語英語怎麼說?
    你懂嗎?一般是在和別人了聊天過程中確認對方有沒有收到信息的詢問詞,那麼「你懂嗎」用英語怎麼表達?火便天朝的網絡用語英語怎麼說?今天來帶大家學習一下!「你懂了嗎」用英語怎麼表達?:1、Are you with me?2、Does it make sense?3、Are you clear now?
  • 熱水、冷水誰先結冰, 科學家也很懵
    如果有人問你:「冷水和熱水哪個先結冰?」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個提問的人是不是傻了,當然是冷水先結冰了。然而,事實上有時候還真未必。特定條件下可能熱水結冰比冷水還要快,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歷史上諸多學者如亞里斯多德、培根和笛卡爾等都曾對類似現象有所描述但是均未能給出完美的解釋。甚至現代科學家們面對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也仍然存在爭議。
  • 我的世界:老玩家才看得懂的MC術語,萌新根本就不明白是啥意思!
    要是你是一名小萌新,那麼在遊戲中可能你會聽到很多,在你腦海裡並不屬於遊戲的生物或者是事物,那麼這些話就是老玩家口中的「術語」了。1、擼這個詞代表什麼。老玩家:走,擼樹去!可能一些剛進入遊戲沒多久的新手玩家,根本就搞不清楚擼樹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是用手把樹給弄倒?想想好像也不對呀,不然就是用手收集樹木方塊,那幹嘛不用工具呢?
  • 水結冰
    辰 星水的結冰溫度是0℃,一般室溫中水不可能結冰。但科學家說,水的凝固點不僅與溫度有關,還與壓力有關。當外界壓力增大時,水在一般室溫中也會結冰。例如在一萬個大氣壓下,水就可在一般室溫中結冰。其實,水的凝固點不僅受溫度和壓力的影響,還受到水所容納體積的影響。荷蘭一位物理學家發現,將水限制在很窄的空間中,就可讓水在室溫裡結冰!
  • 水不止在0度以下會結冰,105度的高溫也能結冰
    水對於人身體中的重要成份自然不言而喻,此外對於水的特性也可以說是相當熟悉了。在初中時期就曾學過水會在100度的時候沸騰,在0度或者0度以下時會結冰大家對此想必都不陌生,早已將此認為是自然定律,那麼下面這一舉動一定會顛覆你對於水的認知。
  • 太空人在太空中撒尿,真的會結冰嗎?科學家告訴你真相
    太空人在太空中撒尿,真的會結冰嗎?科學家告訴你真相文/猿飛日月對於太空,我們很多人都不是十分了解,雖然我們看過很多關於太空人在太空飛船中的一些影像,但是,真實的太空到底如何?恐怕也只有曾經在太空中呆過的太空人才知道了,有的人說,當太空人身處太空中時,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就會身體爆炸,這到底是否是真的呢?
  • 有時候熱水結冰比冷水快,科學家也不能解釋為啥
    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個提問的人是不是傻了,當然是冷水先結冰了。然而,事實上有時候還真未必。特定條件下可能熱水結冰比冷水還要快,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歷史上諸多學者如亞里斯多德、培根和笛卡爾等都曾對類似現象有所描述但是均未能給出完美的解釋。甚至現代科學家們面對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也仍然存在爭議。
  • 我國科學家捕捉到水結冰的關鍵一瞬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水究竟是怎麼變成冰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如今,中國科學家在實驗上「再現」了水結冰的過程,揭示了這一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證實了經典臨界冰核理論的百年預言。
  • 水牙線怎麼用?這些口腔潔具你要懂!
    水牙線怎麼用?這些口腔潔具你要懂!在日常進行口腔保健不可缺少的就是口腔清潔產品,這其中最為火爆的就是水牙線和牙線等兩類,但是水牙線作為新型的口腔護理產品,很多人對它並不了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水牙線怎麼用吧?
  • 瑞士科學家發現防止低溫下液態水結冰方法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合眾國際社4月10日報導,來自瑞士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防止水結冰的方法,這種方法甚至在極低溫度下同樣有效。該研究能夠幫助其他科學家分離、保存和研究大分子生物。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將過冷水收集在一種合成的新型脂質中,能夠使其保持液態。科學家們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中詳細介紹了他們此次項目的成果。在研究中,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合成脂肪分子,被稱為脂質中間相。這種脂質可以自主組裝成膜,而且其分子與天然脂肪分子的外觀和行為方式都相似。
  • nature:10℃水也能結冰,有時零下27度卻不結冰,怎麼回事?
    來源:趣之化學公眾號我們知道水在0攝氏度開始結冰,但是在0攝氏度以上會不會結冰呢?水究竟是如何結冰的呢?最新發表在《自然》雜誌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揭開謎團。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用納米級的氧化石墨烯解開了這一謎團。當一滴水結成冰時,它通常從一個微小顆粒(被稱為冰核)開始,在冰核上會形成第一個冰晶,然後冰晶再向水滴的其他部分擴散,蔓延到更大的水體。冰核就像一個導火索,一旦有一個冰核,其他水分子就快速結冰。水結冰,冰核形成相當關鍵。
  • 水加熱超過105度會結冰?科學家做出實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水這種物質在不同的溫度下,它的形態是可以不斷改變的,在低於零度之後水就會結冰,在高於100度之後,它就會變成水蒸氣,在這個區間內水是以液態的形態而存在的,當然我們所說的水加熱到100度的時候會變成水蒸氣,它的形成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標準大氣壓之下才可以形成。
  • 水加熱超過105度會結冰?科學家做出實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水這種物質在不同的溫度下,它的形態是可以不斷改變的,在低於零度之後水就會結冰,在高於100度之後,它就會變成水蒸汽,在這個區間內水是以液態的形態而存在的,當然我們所說的水加熱到100度的時候會變成水蒸汽,它的形成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標準大氣壓之下才可以形成。
  • 專訪|衝著現實的嘶聲吶喊——那我懂你意思了
    而不久前才歷經了樂團人員編制的變動,前 KB 手的離團以及加入了新的吉他手徐皮,那我懂你意思了在未來的創作又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一日慵懶的午後,花火校園編輯們與那我懂你意思了的團員們相約在 Legacy 的休息室外,以愜意的方式聊聊關於那我懂你意思了的種種。
  • 熱水和冷水哪個結冰快,這可能就會顛覆你的想像了
    冰箱No,這可能就會顛覆你的想像了因為這也是讓許多科學家都驚訝的事情,熱水比冷水先結冰,而違反直覺的現象被稱為彭巴效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熱水比冷水還先結冰的反常理現象呢?有人說自己做個實驗不就知道了嗎?所以陸陸續續也就有許多人做了實驗,我也做了實驗,最後我會告訴大家結果,所以記得看到最後了。在眾多實驗中發現不一定都是熱水先結冰,有人是冷水先結冰,有人的確是熱水先結冰,而以我們常理來說,同樣容器、同樣水量、同樣水質,當然是冷水先結冰才是正常的。為什麼會有人做出熱水?先結冰?背後的物理機制是什麼?我們來看看。
  • 相親的女生說「你太老實了」,這是什麼意思?
    Q:老師,你好。最近相親認識一個女生, 人長得挺漂亮, 我還挺喜歡的。不過最近聊天,她回復的很少, 就算是回復,也就是幾個字。昨天我和她聊天,可能是有點急吧,就直接問了她對我印象怎麼樣,她說「人不錯,就是太老實了」。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怎麼回復。能不能幫我分析一下?
  • 年齡到了才懂,親情也講究緣分深淺,明白了這點你才真正長大
    很多人會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親情是最寶貴的,因為誰都可以背叛你,但是親情不會,它會永遠在背後默默支持你,給你溫暖。但事實上,年齡大了才懂,有些親情也是講緣分深淺的,明白了這一點,你才真正長大。在親情的定義中,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成家前,和你最親的親人是父母和手足。這連接著血緣的關係,很難打斷。
  • 科學小實驗|滴水成冰,常溫下能讓水瞬間結冰的神奇「魔法」
    說到結冰,我想到一個神奇的小實驗,不用等到冬天也能滴水成冰! 真的嗎?現在的天氣,可以滴水成冰?太神奇了,我們試試看吧!看看這裡,震動一下,水就神奇的瞬間變成了冰。 米妮:這也太奇怪了,水怎麼能這麼快變成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