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合眾國際社4月10日報導,來自瑞士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防止水結冰的方法,這種方法甚至在極低溫度下同樣有效。該研究能夠幫助其他科學家分離、保存和研究大分子生物。
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將過冷水收集在一種合成的新型脂質中,能夠使其保持液態。
科學家們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中詳細介紹了他們此次項目的成果。在研究中,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合成脂肪分子,被稱為脂質中間相。這種脂質可以自主組裝成膜,而且其分子與天然脂肪分子的外觀和行為方式都相似。當這些薄膜聚集在一起時,它們會形成相互連接、寬度小於一納米的微觀通道網絡。科學家們發現,即使在零下的溫度下,這些薄膜內微小通道裡的水也不會結冰。
在實驗中,科學家們用液氦將經過單醯甘油修飾的脂質中間相冷卻到零下263攝氏度——離絕對零度只有10攝氏度。他們注意到,在實驗中零度以下的極端溫度裡,水變成了「玻璃狀」,卻沒有出現冰晶跡象。
蘇黎世大學的化學教授埃胡德蘭多(Ehud Landau)表示,他們合成的脂質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在分子的疏水部分加入了強應變三元環,使必要的彎道中產生極小的通道,並防止脂質結冰。
同時,蘭多教授也指出了實驗的不易:「這些脂質的合成和純化非常棘手。」脂質分子有一個疏水部分和親水部分,前者排斥水,後者吸引水,因而這兩個部分很難合成。
因而,為了給他們的實驗創造出一類新的脂質,研究人員仿照能夠在極低溫度下存活的細菌膜,建立了合成脂肪分子的模型。
蘇黎世大學的拉斐爾梅曾加(Raffaele Mezzenga)教授說:「我們的實驗為進一步的研究鋪平了道路,以促進低溫環境下分子結構的研究,最終了解水和脂質在極端溫度條件下如何相互作用。」(實習編譯:謝雯琦 審稿:譚利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