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量子科技加速前行

2020-10-23 量財經AI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量子科技,被譽為影響人類未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國際科技競爭的熱點領域。「十三五」期間,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在國際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中國之聲特別策劃《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22日推出《量子科技加速前行》。



量子是質量、能量等各種物理量的基本單元,將量子技術應用到保密通信、超強計算、精密測量等諸多領域,可以實現很多經典信息技術所不能完成的任務。


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日前正式上線,該平臺基於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悟源和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的上線,可以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雲服務,在填補國內空白的同時,也打破了國外對這一領域的壟斷。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孔偉成說,這代表著中國量子計算產業化由0到1的邁進。


孔偉成:把量子計算從一個試驗品變成所有人都可以去用、所有人都可以去和我們共同開發量子計算應用的一個公開的量子計算雲平臺。

「十三五」期間,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2016年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並圓滿完成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等三大科學目標。2017年,世界首條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建成啟用,與墨子號相結合,我國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就在今年,中科院院士潘建偉研究團隊還將無中繼光纖量子密鑰分發的世界距離拓展到500公裡,並成功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保密通信,在量子信息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


潘建偉:我們這一兩年技術上有很好的進步,我們的空地量子密鑰分發線路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成本就可以大幅度地由幾個億降低到千萬的量級,希望明年能夠完成正樣的研製,具備擇機發射的條件。


目前,科研團隊還在進行量子精密測量、量子視頻傳遞等多項科學實驗。


「墨子號」科學應用系統總工程師彭承志:我們更重要的精力轉向了下一代的空間量子通信的網絡研究,這就包括未來要把量子通信推向中高軌,甚至於到同步軌道,到那個時候我們就能夠實現24小時全天時的量子通信了。


聲明: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量子科技加速前行
    央廣網北京10月2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劉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量子科技,被譽為影響人類未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國際科技競爭的熱點領域。「十三五」期間,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在國際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中國之聲特別策劃《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22日推出《量子科技加速前行》。
  • 「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嫦娥飛天 耀動星河
    中國之聲特別報導《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16日推出《嫦娥飛天,耀動星河》。2020-10-1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2007年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奔月夢想。
  • 合肥在量子科技賽道上「加速跑」
    該計算機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約一億年才能完成。而與谷歌去年發布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相比,「九章」的計算速度快了100億倍。「九章」的出現,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其實,潘建偉團隊一直在光量子信息處理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九章」問世,折射的是合肥超前布局量子技術和量子產業的敏銳眼光和堅定信心。
  • 2013,量子科技閃耀
    2013,量子科技閃耀   量子隱形傳送  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又稱量子遙傳、量子隱形傳輸、量子隱形傳送、量子遠距傳輸或量子遠傳,是一種全新的通信方式。
  • 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力前行
    奮力前行的腳步丈量了時間和空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詮釋了初心與使命。回首「十三五」,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堅持「專業化、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道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發展戰略,實現了整體能力提升和持續健康發展,為加速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電子企業集團奠定了堅實基礎。
  • 從「一五」156項到「十三五」165項 重大工程鑄造中國經濟頂梁柱
    「十三五」規劃實施順利,主要指標總體將如期實現,重大戰略任務和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全面落地見效,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到「十三五」期末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100萬億元。  這樣的成績背後,是一個五年接著一個五年的偉大奮鬥歷程。每一個五年規劃和計劃,國家都要確定百餘項重大工程項目作為帶動經濟強勁發展的火車頭。
  • 「十三五」科技事 ④ |「創新突破」中的成都機遇
    作為全國科技人最具「分量」的盛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現場一直以來都閃耀著「成都科技」的身影。今年1月,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中國科技界頂級獎項——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成都再一次斬獲頗豐。在蓉20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佔全國獲獎總數的10%,獲獎數量繼續在副省級城市中保持全國前列。
  • 新冠疫苗、太空旅行、量子科技…2020硬科技群星閃耀
    這是人類智慧的閃耀時刻,足以給我們信心與活力。在一年的困難與無奈過後,總還要有新的期待。   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嗎?這一次,讓科學家們來回答。   新冠疫苗:希望之光   新冠疫苗的出現,無疑是2020年最值得銘記的科技突破。在年初疫情大爆發之時,誰也不敢預料,疫苗從研發到應用的過程,竟然來得這樣快。
  • 「十三五」期間我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北鬥導航全球組網、C919首飛成功、悟空和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國家實驗室加快布局。」
  • 「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被譽為「世界級工程奇蹟」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於2014年立項,2016年動工,2019年9月25日,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正式投入運營。一年來,大興機場成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引擎、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運營新標杆。
  • 新冠疫苗、太空旅行、量子科技……2020硬科技群星閃耀|告別2020
    記者|陸柯言2020年極具考驗,但人類並沒有停止科技探索的腳步。災難面前,科學家們反而變得更加團結。許多學界都迎來了突破。那些一度被認為是不可能解答的問題,在2020年等來了答案。儘管很多新發現都還無法實際應用,但我們仍看到一些疾病療法初現曙光,一些生活方式正在被重塑。這是人類智慧的閃耀時刻,足以給我們信心與活力。
  • 量子通信行業十四五規劃前瞻:鼓勵量子通信應用市場加速滲透(圖)
    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把量子通信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將其作為重要戰略新興產業方向和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2017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等聯合發布《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提出要突破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建設超遠距離光纖量子通信網,開展星地量子通信系統硏究,構建完整的空地一體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體系。
  • 科技部:大力發展以量子技術等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
    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21日表示,下一步,在「十四五」高新技術發展的規劃布局上,科技部將按照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著力解決「高質量發展需要與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一是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先發優勢。二是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攻關布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高新技術成果供給。
  • 量子力學造就第三次科學革命,加快量子科技發展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見證「十三五」|我國全球創新指數升至14位,基礎研究佔比首破6%
    「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事業從基礎研究、科技工程再到前沿技術都取得矚目成就,「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也逐一從夢想變為現實。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7%增長到2.23%,同時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翻了一番,2019年超過2.2萬億元。
  • 《閃耀的平凡》震撼實拍 「中國天眼」!歷時22年建成的超級工程
    來源:芒果TV由國務院新聞辦對外推廣局、湖南省政府新聞辦指導,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支持,芒果超媒、芒果TV出品的聚焦中國新興行業領域奮鬥者的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第五集《超級工程師》5月27日10:00於芒果TV上線,湖南衛視5月29日17:50播出,獻禮全國兩會。
  • 超級重磅!政治局集體學習量子科技,最全概念股名單在此
    原標題:超級重磅!政治局集體學習量子科技,最全概念股名單在此!一大消息影響300萬億資產,銀行系券商或現「黃金坑」這個周末,有幾個重磅消息值得關注!第一是,量子科技方面的,第二個是,央行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稿)》公開徵求意見,第三個是,深圳40條首批授權清單公布。那麼這些消息對市場有何影響呢?
  • 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提供支撐!「十三五」高校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
    ↓↓↓「十三五」期間,高校科技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秉持「引領創新、支撐發展、科教融合、開放協同、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全力提升新時代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工程院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
    新華社北京電(記者彭韻佳、徐海波)近日,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分析了我國在移動信息網絡、信息安全技術、智能化發展等領域的發展趨勢。「我們要及時把握電子信息領域的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
  • 量子科技, 中國按下「快進鍵」
    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作為21世紀尖端科技的量子科技,成為全球科技大國集中發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   在這一領域,中國近幾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令全球科技界為之矚目。與此同時,中國在量子科技從基礎研究向應用領域的轉化,以及相關的戰略布局也在加速。在這場關於未來的激烈競逐中,中國已經按下了「快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