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助推航天科技 實現穩步增長

2020-08-30 每日經濟新聞

8月28日10時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已達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這是我國在航天科技領域的又一項進步,足以令國人感到驕傲。華夏幸福產業新城作為中國航天事業鏈條上的一環,也共同分享了這一榮耀。

航天科技正是實力標尺

發展航天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中國社科院所言,我國之所以要致力於航天領域的不斷探索,是因為自1957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以來,至今,航天科學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對社會影響極深的科學技術,航天科技所取得的各項重大成就對當今世界格局和國際地位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航天科技已逐漸成為各國空間實力的一個標尺,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同時,發展航天科技能夠促進人類科技水平的進步,正如NASA所言「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對如此嚴苛的要求,我們要尋找新材料,新方法;開發出更好的工程系統;用更可靠的製作流程;讓儀器的工作壽命更長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規律。」

航天技術的進步最終將轉化為民用技術進而改善我們的生活,正如微波爐的產生,最初便是為了解決航天人員的食品加熱問題。

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遨遊太空,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太空;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中國開始對月球進行探測活動;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成功發射;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航天在產業新城

航天是一項系統工程,首次火星探測集合了中國在深空探測方面的主要科技力量,並充分繼承了探月工程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基礎,其背後是中國航天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此前於2019年11月14日,「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正是在位於河北省懷來縣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圓滿完成,這也是亞洲最大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試驗模擬了著陸器在火星環境下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的過程,對其設計正確性進行了綜合驗證。

產業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更是華夏幸福產業新城的立根之本。華夏幸福堅持「產業發展龍頭化」策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汽車、航空航天等十大重點產業。

在國內,很多發達地區都選擇了大力發展航天產業作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形成了具有較大規模生產能力、核心競爭力突出的產業集群。其中,固安和武漢產業新城就是打造航天產業的卓越代表。

固安航天城依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兩大龍頭資源,充分發揮國家級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帶動作用,重點建設航天「軍轉民、民參軍和商業航天」三大產業方向,打造我國乃至世界航天系統科研院所、航天軍民融合企業、衛星應用與商業航天創新企業等多類型、多領域企業和實體的集聚地。

目前,在龍頭資源帶動下,落地4個重點實驗室:仿真實驗室、制導控制實驗室、燃氣流綜合防熱實驗室、星空實驗室;建立3個中心:固安航天生產力促進中心、固安航天專利孵化中心、固安航天文化傳播中心;擁有130家相關企業,其中不乏航天振邦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泰泓衛星通信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等業內知名企業,致力於打造京南國際航天產業高地。

「作為正在加速崛起的航天產業基地,固安應將商業航天作為重要扶持目標,建立相關機制策略,吸引一批優質商業航天項目落地園區,為固安航天產業實質性發展奠定基礎。」專家建議,固安應順勢而為、強強聯合,通過集聚航天科技力量及項目資源共同為固安航天產業發展建設助力。同時,藉助固安航天生產力促進中心、固安航天專利孵化中心等優質服務平臺,吸引企業家、投資者向航天領域商業應用市場化轉型升級。

2018年,繼「漢產火箭」落地後,首個「漢產衛星」——虹雲工程等系列項目落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這是入駐的首個大型衛星星座龍頭項目,也是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個基於小衛星低軌寬帶網際網路接入系統。隨著虹雲工程等系列項目的啟動,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具備了「漢產火箭+漢產衛星」兩大核心領域的研製能力,成為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翹楚。

2020年4月,航天科工衛星產業園、航天行雲科技衛星運控中心等5大項目開工,武漢航天裝備製造產業集群逐漸崛起,助推武漢商業航天版圖實現新跨越。

作為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依託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良好產業環境,為企業提供以「產業規劃、選址服務、全球資源、行業圈層、金融支持、專業載體、一攬子政策、全程服務」等在內的產業發展生態體系,同時以產業大數據平臺等不斷升級的產業服務能力,打造武漢航天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助力武漢高質量發展。

入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看重這裡的產業基礎和人才優勢。更打動我們的是,華夏幸福為企業發展提供的包括專業載體和全程服務等在內的全方位產業服務,讓企業可以直接「拎包入駐」,心無旁騖地專心研發和生產。

新洲雙柳區域定位為七龍湖未來科技城,依託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重點發展以火箭研製與發射、微小衛星研製、航天零部件、衛星運營與數據應用為主的商業航天產業集群,以智能製造裝備、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為主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和以航空航天材料、電子材料、前沿材料為主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報告期內新增籤約神舟船舶等3家入園企業,新增籤約投資額4.2億元。

園區結算增長45.68%

8月28日,華夏幸福2020年中報告發布,其中產業園業務表現亮眼。

報告顯示,華夏幸福產業新城業務克服困難,實現園區結算收入額198.44億元,同比增長45.68%,其中產業服務收入132.09億元,同比增長11.24%,環北京以外區域新增產業服務收入102.38億元,同比增長16.69%。

報告期內,華夏幸福繼續按照各園區的經濟發展定位,結合自有資源和渠道,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十大產業,多種形式並舉,滿足企業和地方發展要求,實現企業的園區落地。

近年來,產業新城業務在固安、大廠、懷來等京津冀都市圈區域繼續保持穩健發展的基礎上,異地複製成果顯著,長三角都市圈區域發展勢頭強勁,持續引入龍頭企業及龍頭項目,環杭州、環南京和環鄭州區域等區域也陸續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極,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物流電商等產業集群已較成規模。報告期內公司在各區域共新增包括籤約深圳亞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比克亞洲控股有限公司、協鑫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博浩網際網路服務有限公司等176家入園企業,新增籤約投資額624.6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新增產業服務收入132.09億元,其中環北京以外區域新增產業服務收入102.38億元,同比增長16.69%。

作為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PPP項目典型案例的固安區域,以科創產業為先導,通過強化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及生命健康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臨空服務、文體康養、現代農業三大特色產業,形成新型顯示產業園、航空航天產業基地、衛星導航產業港、肽谷生物醫藥產業園、清華大學重大科技項目(固安)中試孵化基地、電子商務產業園等產業集群聚集高地和科技服務業一大科創服務平臺。

報告期內新增籤約固安信通信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金科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德昌祥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入園企業,新增籤約投資額12.50億元。目前公司在武漢都市圈布局區域為雙柳、問津、黃陂、孝感等地,報告期內,武漢都市圈新增籤約入園企業14家,新增籤約投資額34.10億元

未來,華夏幸福將依據區域價值、潛力及發展現狀,科學制定區域分類投資策略。一方面,精細分類、精準投資,最大化提高投資效率;另一方面,匹配經營邏輯,把握經營節奏,嚴格落實開發策略,合理實施業務動作,推動每個產業新城實現經營閉環,深耕都市圈重點區域,不斷做大區域價值。

仍將持續提高產業新城業務核心能力和競爭水平。提高對外合作能力,構建產業新城開發合作平臺,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城市建設、開發與運營,加速重點區域核心區打造,完善城市功能,展示城市形象;增強區域價值傳播能力,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持續導入客戶,解決客戶訴求,促成土地成交,兌現區域價值;第三,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加強資源匹配,精準提升龍頭招商能力和產業承載力;落實產業「一群一策」,做實產業集群;探索產業驅動模式業務模式創新。文/王西嶺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華夏幸福前瞻布局 聯合高工產研穩步推動鋰電產業實踐
    華夏幸福前瞻布局 聯合高工產研穩步推動鋰電產業實踐市場信息網   2020-12-01 14:28:53   來源:    評論:   近日,由華夏幸福與高工產研聯合舉辦的「鋰電產業鏈及儲能電池新機遇」專題共享會在華夏幸福深圳展廳舉行。
  • ...十四五規劃建議方向,華夏幸福榮獲「2020年度產業發展促進卓越...
    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十四五規劃建議給出了答案:瞄準新興產業,打造創新生態圈,深化城市群發展,建設現代化都市圈。總體來看,產業升級和都市圈建設是十四五規劃的重中之重,這些關係到中國能否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 導入百億級龍電華鑫鋰電銅箔項目 華夏幸福助力南京打造新能源汽車...
    這也是華夏幸福繼去年為溧水產業新城導入百億級欣旺達動力電池項目後,在動力電池產業領域導入的又一百億級重大項目,將推動溧水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進一步發展壯大。  南京市溧水區委書記、區長,龍電華鑫及華夏幸福企業相關負責人出席籤約儀式。
  • 星雲電子: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穩步發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福建星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創新加速產品升級換代,提升產業鏈技術水平,實現高質量穩步發展。
  • 華夏幸福新業務「六好」標準再下一城,63億深耕南京都市圈
    2020年4月30日,華夏幸福以63億元競得南京南部新城核心區NO.2020G12地塊。在本月26日的業績會上,公司新戰略定位發布言猶在耳,今天一舉拿下長三角都市圈重鎮南京核心地塊,華夏幸福新業務戰略執行力可見一斑。
  • 中國航天科技四院:兩樣「法寶」助推長徵五號飛天
    中國航天科技四院:兩樣「法寶」助推長徵五號飛天 原標題:   資料圖:11月3日晚,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 自由能2020年上半年淨利808萬增長137% 原有產品實現穩步增長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8月19日,自由能(872303)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842,790.45元,同比增長40.1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075,804.69
  • 華夏幸福債券大跌、榮盛發展裁員降薪、 海通期貨等因結構化發債被...
    華夏幸福:該公司境外美元債、境內交易所債券持續幾日大跌   華夏幸福今年7月到期的美元債1月6日每1美元面值買價下跌8.6美分至83.75美分,創2018年有交易數據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和歷史最低價;2023年1月到期的美元債也走低3.5美分至80.9美分。
  •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發布
    1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當天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間瞭望智庫對外發布了《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以下簡稱《藍皮書》),從世界航天發展態勢、中國航天發射活動、中國航天科技創新、中國航天應用服務、中國航天國際合作、中國商業航天進展等6個篇章對航天科技活動進行全面回顧。
  • 華夏源細胞生物科技新消息,「la rucoure蘭瑞精化幹細胞」上市
    數據顯示,中國細胞治療企業融資金額不斷增加,從2014年的0.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8.9億元。其中,2018年中國細胞治療企業融資額同比增長706.8%,呈現迅猛發展態勢。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政策支持持續推動創新型療法發展、資金追逐熱度趨高的背景下,中國細胞生物產業也將釋放更大的發展潛能。
  • 呼倫貝爾機場旅客吞吐量實現疫情以來首次正增長
    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呼倫貝爾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首次超過去年同期,實現正增長。雖然7-8月傳統的運輸生產旺季已過,但為穩步推動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呼倫貝爾機場多措並舉,力爭實現旺季的延長。9月1日,天驕航空新開通海拉爾=錫林浩特=呼和浩特航線,每周二、四、六執行。
  • 發揮保險「減震器」作用 華夏保險保費同比增長35%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總保費84億元,同比增長35%……近日,華夏保險雲南分公司發布「戰報」,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公司充分發揮保險在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方面的積極作用,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 年度目標達成存不確定性,華夏幸福高財務成本吞噬利潤
    全年業績目標達成有壓力 2018年平安資管以138億元入股華夏幸福。其時,華夏幸福曾承諾,2018年、2019年、2020年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30%、65%、105%,分別不低於114.15億元、144.88億元、180億元。如果業績不達標,華夏幸福將對平安資管進行現金補償。
  • 西安航天基地:錨定科技創新 跑出「科創航天」加速度!
    國家超算西安中心項目啟動建設;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2家,完成目標任務的234%;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20家,較上年增長222%……一系列的創新成果為航天基地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引擎。厚植創新沃土 激發創新活力2020年,航天基地不斷聚集技術、人才、資本等科技創新要素,一系列支持創新的政策相繼出臺,營造出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 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加上引擎
    最近,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眾多項目助推揚州產業轉型,揚州終於走上了一條高科技之路。一.9月21日下午,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暨2020年開學典禮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行。(已逐步建設)五.揚州空港新城與尊翔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南通華夏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引進華夏飛機拆解及公務機交易中心項目
  • 2017藍思科技淨賺20億 科技創新助推業績騰飛
    4月24日早間,藍思科技(300443)發布2017年年度報告。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37億 元,同比增長 55.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0.47 億元,同 比增長 70%。藍思科技稱,2017業績表現亮眼,主要因為報告期內,公司協同客戶開發 的多款新產品實現量產,佔主要客戶市場份額大幅提升,且瀏陽南園新生產基地 的部分新增產能開始實現量產,公司的產品產銷量較上年同期實現了較高增長, 公司效益同比提升。 同時,公司為主要客戶開發的多款智慧型手機前、後蓋防護玻璃產品,從第三季度開始正式量產,收入實現快速增長。
  • 三年對賭臨期,傳華夏幸福向平安、華潤引資,內部回應:未聽說
    作者:時代財經 童潔 編輯:張常旺圖片來源:pixabay華夏幸福與平安為期三年的對賭協議接近尾聲,市場中傳出華夏幸福引資的新消息。根據自媒體報導,華夏幸福正在尋求平安與華潤集團的支持,具體而言,華夏幸福可能會引入平安作為基石投資者、華潤作為股權投資者,以此提供資金和債券市場融資等方面的支持。就該消息,時代財經分別向華夏幸福及華潤集團內部人員求證。華夏幸福方面表示,在看到相關報導之前,內部未曾聽說華夏幸福正在向平安及華潤集團尋求資金支持;而華潤集團相關人士則回應稱「未掌握這一情況」。
  • 讓祖國見證幸福 中國航天人7地同步隆重舉行大型集體婚禮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7地同步聯動,為301對航天新人舉辦集體婚禮,為祖國莊重慶生,讓祖國見證幸福。對新人的肺腑心聲;在深遠荒涼的弱水河畔,71對紮根戈壁灘的東風航天人手持五星紅旗、腳踏莊嚴紅毯;在濤聲依舊的遠望碼頭上,潔白的婚紗映襯出長江的蔚藍壯闊,16對「遠望伉儷」邁入美好的幸福之門;在祖國最神聖的心臟處,首都北京,航天湖畔,82輛婚車載著82對新人緩緩駛來,為祖國慶生,向幸福集結。
  • 證監會:嚴打上市公司財務造假 華夏幸福2019年營收1052億元
    華夏幸福:選舉鄭彥麗為監事會職工代表監事 4月24日,華夏幸福發布公告稱,公司選舉鄭彥麗女士為公司第七屆監事會職工代表監事。 華夏幸福:2019年營業收入1052.10億元,同比增長25.6%
  • 許達哲會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潔一行
    1月8日晚,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長沙會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潔一行  1月8日晚,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長沙會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潔一行。  許達哲首先向老同事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說,過去一年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豐碩成果,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提到的系列振奮人心的重大科技成就中,有三項就是航天科技集團為主完成的,我們為航天科技集團取得的發展成就感到由衷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