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析破解生命起源,生命的早期進化比以前想像的要更複雜

2020-04-24 孜然實驗室

生命起源的是關於地球上的生命如何自然發生的。2017年,科學家在加拿大魁北克發現42.8億年前的微生物化石,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證據。

DNA分析破解生命起源,生命的早期進化比以前想像的要更複雜

赤鐵礦管狀物。研究人員稱它們是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是地球上生命的最早證據。圖片:Matthew Dodd

長期以來,生物學家一直希望了解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有機體的性質。如果可以找到的話,也許就可以說出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現方式、時間和地點,甚至可以以此判斷生命是否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生物學家將所有生命體歸為三個大類(域)。其中兩類 - 細菌和古細菌 – 是由單細胞生物組成的,稱為原核生物,而第三類是真核生物,包括我們熟悉的大多數較大的多細胞生物:真菌、動植物。在這三個大類中,毫無疑問真核生物是最後進化的,但是關於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哪個更早出現仍然有許多爭議。

DNA分析破解生命起源,生命的早期進化比以前想像的要更複雜

流行的觀點認為細菌、古菌和真核生物各代表了一支具有簡單遺傳機制的遠祖生物的後代。這種分類非常流行,但遠祖生物的說法並未被普遍接受。一些生物學家認為古細菌和真核生物產生於特化的細菌。

古細菌和真核生物的關係也是個難題。雖然很多遺傳樹將二者並在一起,但是,在一些細菌中發現了和古細菌類似的基因,使這些關係變得複雜起來。一些人認為真核生物起源於古細菌和細菌的融合,二者分別演變為細胞核和細胞質。這解釋了很多基因上的相似性,但在解釋細胞結構上很不成功。

DNA分析破解生命起源,生命的早期進化比以前想像的要更複雜

傳統觀點認為生命具有單一的共同祖先

生物學中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是什麼。有兩種基本的方法可以嘗試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我們可以尋找生物學記錄可能遺留在地質記錄中的證據。第二,我們可以使用基因序列的比較來嘗試了解哪些序列最古老。

很明顯,無法知道最初的生物吃什麼以及它們生活在何處,但DNA分析能夠發現可能進化的速度。

東京理工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設計了一項宏大的工程,分析了數千種微生物的DNA數據,通過比較得出了數千種系統發育樹,以試圖鑑定最古老的基因以及它們何時可能進化,並了解基因如何在生物之間轉移以解釋共同祖先的性質。

DNA分析破解生命起源,生命的早期進化比以前想像的要更複雜

將溫泉水染色的古細菌

分析得到的DNA數據是混亂和模糊不清的。在生命的早期,不同的基因類型以不同的速率發生變化。這表明早期的突變率比現在高得多,經常出現「基因跳躍」,這使得無法對生命的早期「家譜」進行一個簡單的解釋,比如誰是誰的祖先或者誰與誰更相似。

DNA分析破解生命起源,生命的早期進化比以前想像的要更複雜

在細菌和古細菌之間「混合」進化的蛋白質,不存在單一的共同祖先。圖片:Berkemer and McGlynn

因此,了解早期的生命可能比以前想像的要更難。它們很可能不是一種或者幾種,也許是成千上萬種,經過混亂的交流,最終形成幾個穩定的類別,並一直流傳下來。

本文參加 #科學V計劃# #科學有真相# ,內容為作者原創。

相關焦點

  • 生命起源比想像得更複雜,科學家認為「原始湯」中有DNA和RNA
    很難想像原始生命會一次到位發展出一個如此複雜的系統,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我們知道RNA穩定性比DNA稍差,不過相對簡單一點。另外,科學家還發現RNA分子也具有跟DNA類似的遺傳信息儲存功能,以及類似蛋白質的催化能力。如果生命總是從簡單到複雜,那麼RNA很可能比DNA先出現。
  • 生命起源比想像得更複雜,科學家認為「原始湯」中有DNA和RNA
    構成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質:DNA、RNA、蛋白質,它們之間構成了極其複雜的化學反應網絡。很難想像原始生命會一次到位發展出一個如此複雜的系統,這顯然不符合常理。我們知道RNA穩定性比DNA稍差,不過相對簡單一點。另外,科學家還發現RNA分子也具有跟DNA類似的遺傳信息儲存功能,以及類似蛋白質的催化能力。如果生命總是從簡單到複雜,那麼RNA很可能比DNA先出現。因此,上世紀60年代,一個叫做「RNA世界」的假說出現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被廣泛接受。
  • 生命起源百年探索:進化論、資訊理論、熱力學誰是主角?
    在這樣的刺激下,他們實驗的原始湯中產生了一系列簡單的生物分子,其中包括構成生命的基本單元——胺基酸。米勒實驗指出,實驗人員可以在實驗室中創造一些早期生命的誕生條件。然而,這一努力卻困難重重。最基本的,米勒和尤裡無法模擬由這些簡單構件形成複雜生物分子(如核苷酸、以及如更複雜的蛋白質和核酸)所需的條件。科學家之後提出假設,認為米勒所所設想的環境是錯誤的。
  • 生命起源百年探索:進化論、資訊理論、熱力學誰是主角?
    在這樣的刺激下,他們實驗的原始湯中產生了一系列簡單的生物分子,其中包括構成生命的基本單元——胺基酸。米勒實驗指出,實驗人員可以在實驗室中創造一些早期生命的誕生條件。然而,這一努力卻困難重重。最基本的,米勒和尤裡無法模擬由這些簡單構件形成複雜生物分子(如核苷酸、以及如更複雜的蛋白質和核酸)所需的條件。
  • 生命的起源來自海洋or陸地.......
    生命起源假說,由奧巴林和霍爾丹提出,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後,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複雜的化學過程,逐漸地演變而成的。,「如果說初次產生生物的環境,和當下的環境是一樣的話,可以想像一下,某一個溫和的小池塘,並有氨、磷酸鹽、光、熱、電等所有的東西,並想像形成了某種蛋白質似的化合物,準備經歷更複雜的變化;在現在情況下這樣的物質將會立刻被吞食或吸收,這種情形在生物形成之前是不會發生的」。
  • 生命的起源來自海洋or陸地……
    是人們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由奧巴林和霍爾丹提出,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後,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複雜的化學過程,逐漸地演變而成的。,「如果說初次產生生物的環境,和當下的環境是一樣的話,可以想像一下,某一個溫和的小池塘,並有氨、磷酸鹽、光、熱、電等所有的東西,並想像形成了某種蛋白質似的化合物,準備經歷更複雜的變化;在現在情況下這樣的物質將會立刻被吞食或吸收,這種情形在生物形成之前是不會發生的」。
  • 節肢動物門起源與早期演化難題被破解
    節肢動物門起源與早期演化難題被破解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故選項B正確.故選:B     【分析】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各種不同的證據的發現,人們對生命起源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沒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發生之前,經歷了由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的化學進化過程.
  • 迄今最複雜分子:生命或起源太空
    這一發現表明,生命所需的複雜分子可能起源於星際空間。通過使用ALMA天文臺(全稱為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的一組射電望遠鏡,研究人員對氣體恆星形成區人馬座B2開展了研究。來自康奈爾大學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和德國科隆德國大學的天文學家於9月26日在《科學》雜誌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發現。
  • 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
    在人類擁有記載和傳說之前,我們對地球上生命體的所有認知幾乎全部來自生命在巖石上所留下的足跡和化石之中。在頁巖,板巖,石灰石中發現了很多骨頭、貝殼等化石,還發現了第一次潮汐留下的痕跡以及最早的降雨形成的窪地。正是通過對巖石的仔細檢查,才使地球生命的歷史得以總結。
  • 第一個生命從何而來?它來自海洋,而且是酷似生命禁區的海底
    人類以及地球上種類繁多的生命形式都是從何而來的?關於這個問題,進化論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儘管進化論自誕生以來就飽受爭議,但無可否認它是迄今為止證據最為充分的生命起源假說。我們可以用進化論去解釋整個地球生命的進化和發展過程,可以解釋生命是如何從單個細胞逐漸擁有了智慧和意識,但它唯一無法解釋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第一個生命是從何而來的?是啊,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是從何而來的?這可能是關於生命的終極秘密,只有破解了這個終極秘密,人類對於生命以及自身的認知才能夠邁入一個新的層次。
  • 生物化學對生命起源和進化的可能解釋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曾暗示,生命可能起源於一個「溫暖的小池塘」,由構成生命的絕大多數的必要元素組成。然而,達爾文更多地關注的是生命進化的過程(《進化論》在很多方面定義了今天的現代生物學)而不是生命的起源。關於生命的起源問題,人們提出了幾種假說。
  • 科學家構建了化學反應路徑,獲得了生命起源的早期活性物質
    在輻射驅動的複雜化學網絡中,與生命起源相關的目標分子的生成。圖片:易瑞琴(ELSI)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生物分子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起源關鍵就是這些有機分子如何出現。在沒有生命的原始地球上,在自然環境中,無機物通過化學作用,產生出多種有機物和生物分子。但是這些有機物是如此複雜,它們的起源與早期演化仍然困擾著科學家們。來自幾個機構的科學家們組織了一項新研究,在了解生命的化學起源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項研究設計的實驗取名為「連續反應網絡」,目標是在儘可能模擬早期地球的環境下產生核糖核酸(RNA)前體,並可能最終產生RNA。
  • 生命起源,我們可能來自原生湯,丹布朗《起源》
    達爾文的進化論闡述了我們從海洋中的生命最終進化為人類的歷程。相當於是解答了從1到100,然後從0到1還沒有答案,即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如何產生的。4.化學起源說: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後,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複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化學起源說是被很多學者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
  • Cell:地球生命起源新假說?
    也就是說,在核酸生命出現之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代謝反應。來自波士頓大學以及MIT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系列不需要磷元素參與的生化代謝通路。這一發現無疑填補了我們對引發地球生命起源的複雜生化反應的認知。我們如今對生命的理解是基於複雜的化學反應,這一化學反應不僅需要模板用於複製,而且需要足夠的能量將其從簡單的化學分子組成有序的複合體。那麼首先我們需要面臨一個問題:究竟哪一個新進化出來?單個化學代碼的複雜度,還是將簡單的化合物通過吸收能量轉變為複雜高級有機物的反應呢?
  • 關於生命起源,這4項著名研究你應該了解
    如果想要給布魯斯一些真正的考驗,不如把他的任務推回到生命起源的階段,畢竟生命的那些最初時刻才是最神秘、最吸引人的。(當然,電影也可能就成了一部科幻片。)雖然電影和故事只是一種虛構和暢想。但不可否認,生命的起源和早期進化一直是現代科學中最受關注的大問題之一。想
  • 人類共同體-從生命起源談起
    人類是生命,想要探討人類起源,就必須要了解生命的起源。這個主題被生物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研究了很久,至今沒有定論。在歷史上有幾個階段顯得特別耀眼,是對於生命起源做出的解釋。第一是創造論,它認為哪怕是正在呼吸的空氣,也是需要被創造才得以產生。
  • 一口氣看懂生命的起源
    這個時候,就有科學家提出質疑:難道有了胺基酸就會有生命麼?這個問題就好比,是不是有了一堆鐵,就代表可以生產出車子?實際上,並不能。而且胺基酸到生命遠比鐵到車子要複雜得多得多。因此,如果不能解決從胺基酸到生命這條中間路徑,探討生命起源問題將不會有任何意義。
  • 生命起源學說——奧巴林
    然而,由於生源論無法真正說明生命的起源問題,到了20世紀初,科學界渴望建立一種科學的生命起源學說。這樣,蘇聯科學家奧巴林綜合當時許多相關學科成果的生命起源學說就誕生了。1924年,他出版著作性生命的起源》。在該書中,奧巴林對生命演進過程的化學問題進行了基本闡述其實,在奧巴林之前,恩格斯就曾敏銳地指出:關於生命的起源,自然科學到目前為止所能肯定它的只能是: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過化學的途徑實現的。
  • 生命的起源是什麼?人類的祖先是啥?可以用《易經》解釋嗎?
    人以及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並不是科學解釋不清,而是有些反感科學的人不承認而已。首先,人的起源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化石和DNA技術已經破解了人類起源之謎。其次,生命的起源有很多種假說,但是都拿不出核心的確鑿證據,也就是通過實驗來重複生命的誕生過程。不過,現代科學的發展才有很短的時間,我們要對科學有信心。科學是最可靠的獲得知識的方法,我們不信這種最可靠的方法,還信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