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紅拂女 編輯/吳立湘
近日,一部講述奴籍少女在北朝逆襲的故事正在熱播,它就是電視劇《楚喬傳》。
和劇情相似的是,這部劇也是由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女性製片人柳苗(蜜淘影業總經理)操盤。不過說起她背後的慈文傳媒,那就是相當大牌、老牌的公司。
據慈文傳媒2016年的年報中披露,該公司一部「古代傳奇電視劇」已確認收入2.58億。這部劇就是《楚喬傳》。另一條備註顯示,該公司另一部 「在拍攝當代都市劇」(即《涼生》)已確認了7680萬預收銷售款,整體售價高達3.84億。兩部戲加起來就6.42億。
2016年,慈文影視劇版塊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從上一年的87.43%下降到了70.75%,其中子公司蜜淘去年淨利潤為1.5億,佔母公司淨利潤的51%。而慈文母公司做的多部影視劇,都積壓了2年左右才上了二三線衛視。對此,馬中駿也非常明確的向河豚君表示:「我們會更緊密地擁抱網生內容,不會再做無法上星、只能發地面頻道的電視劇。」
另一方面,慈文遊戲產品業收入佔營業總收入的比重則從9.26%上升到了2016年的24.95%,主營遊戲業務的子公司贊成科技更是在2016年貢獻了1.27億的淨利潤,佔母公司淨利潤的43%,接近五成。
說到這裡不免唏噓,作為電視劇起家的老牌公司,慈文也要開始像它的競品華錄百納等一樣開始「多條腿走路」了嗎?是電視劇行業盈利難度大,才導致慈文也開始轉型?
未播先火,火的不僅僅是關注度
《楚喬傳》無疑是今年最值得關注的頭部劇之一,《花千骨》+《老九門》都成功了,「趙麗穎+慈文」的三度開花確實讓業內浮想聯翩。
但未播先火的不止關注度。2016年12月,慈文發布公告稱下屬公司蜜淘影業與湖南衛視籤署重大合同,該合同為某古裝傳奇電視劇(即《楚喬傳》)的獨家首輪播映權轉讓,合同金額為2.58億。換算後,該劇在湖南衛視的售價約為444萬/集。
《楚喬傳》還沒播出,就已經確認衛視方收入,這在一向回款慢、欠款多的電視劇行業似乎很少見,不過,娛樂資本論求證了慈文傳媒CEO馬中駿後,他表示,《楚喬傳》並非已確認所有收入,平臺方的付款流程跟常規電視劇並無太大差別。
另一份公告中提到的「在拍攝當代都市劇」也提前確認了收入,坊間普遍猜測這都市劇是鍾漢良主演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
按照合同金額與目前透露的80集體量來看,該劇在湖南臺的售價約為480萬/集,比《楚喬傳》還高,也是妥妥的頭部劇陣營裡一個新兵。截止年報披露日,該劇已確認收入7680萬,佔總交易金額的20%。也就是說,整部劇賣了3.84億。
電視劇銷售本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對於慈文傳媒這家A股上市公司來說,特意在年報中標明這一事項,既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義務所在,也代表了某種信號。頭部劇投資大,但售價也高,做的是「大買賣」,盈利空間大,仍然是幾乎所有電視劇製作公司的頭號狙擊目標。
慈文另一由白一驄帶領的子公司僅賺69萬?
不過,這種頭部劇並不會很多,即使是慈文這種年收入18億、淨利潤近3億的主流電視劇製作公司,也僅保持著一年一部、最多不會超過兩部的頻率。
而非頭部劇的盈利情況確實相對來說不太穩定,發行周期也會較長。慈文2016年的年報中顯示,去年暑期,該公司共有《情滿雪陽花》《狹路》《致青春》《老九門》《謎砂》等5部劇上星及於視頻網站播出。
而在上述劇目中,《情滿雪陽花》2014年上半年就殺青,次年才於地面頻道播出,再隔一年,才在江西衛視播出;而《狹路》的情況也類似。從開拍到上星時隔兩、三年,這兩部劇的周期相對一般電視劇來說確實更長。同樣的情況還有同在2016年上星(貴州衛視)播出的電視劇《螞蚱》。
這幾個二三線衛視,在購劇上的投入量級、回款速度速度上,相對也不會那麼樂觀。更重要的是,對於慈文這樣的上市公司來說,一部電視劇,如果拍攝完畢的當年沒有成功發行,便會造成期末庫存,會造成公司成本提高,會在一定程度上構成公司的經營風險。
實際上,在《花千骨》大熱、帶動慈文其他項目發行情況不斷明朗之前,慈文的存貨一直不少。2014年該公司一份公告顯示,由於2013年《華胥引之絕愛之城》等幾部電視劇集中在11、12月取得發行許可證後沒有足夠時間開展首輪上星銷售或二輪銷售,導致期末存貨金額較大。
當時,慈文的存貨帳面價值佔總資產的比例是44.79%,而同行業的上市公司華策、華誼兄弟、華錄百納的平均水平為32.44%、24.95%和26.35%。2016年的年報中,慈文的存貨帳面價值佔總資產比例已經下降到22.10%,但仍有公司主投的電視劇項目,因周期較長而造成存貨積壓。
在小娛對該公司董事長馬中駿的採訪中,他也明確表示,今後慈文會更緊密地擁抱網生內容,不會再做無法上星、只能發地面頻道的電視劇。一線衛視的檔期永遠那麼滿,檔期相對靈活的視頻網站,或許真是更好的選擇。
慈文也確實與視頻網站早就達成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去年12月底,一份公告披露了慈文與愛奇藝關於一部傳奇電視劇的銷售合同,總值2.68億,這部劇被公認為網劇《爵跡》(原名《臨界天下》),按該劇備案時的30集長度來計算,該劇在愛奇藝的獨播價已經到了890萬/集。
不過,這份合同中也寫明愛奇藝有權將這部劇先網後臺並且作為會員付費劇播出。看來,慈文真是鐵了心地擁抱網際網路了。
但白一驄領銜的、慈文另一子公司視驪影視,在2016年的盈利狀況卻不太理想,受項目跨年、還款周期也較長影響,視驪影視去年淨利潤僅69萬,該公司的王牌網劇《暗黑者》系列第三部,今年2月殺青,還沒有確切的播出消息,網劇的尺度卻在一再收緊。去年《暗黑者2》在騰訊視頻下線,如今仍沒有重新上線。項目的特殊性,確實會對公司的盈利有一定波動。
此外,慈文去年的重點電視劇項目還有子公司東陽紫風製作的電視劇《回到明朝當王爺》,和《老九門》的操作方法類似的是,慈文還在電視劇製作的同時投拍了番外篇網大,而網大也是慈文這兩年的盈利重頭之一。
不過,該劇去年11月就已殺青,到現在仍沒有播出消息,而且該劇的題材中還涉及到敏感的「穿越」元素,這一元素在《楚喬傳》中已被妥善處理,但可以想見的是,涉及到敏感元素的作品,在通過審查和衛視排檔方面會相對有些波折。
敏感的還有慈文一再強調的劇版《三體》。
雖然已經官宣了導演楊文軍,和版權方遊族影業開過項目發布會,但遊族自己投拍的電影版公映仍遙遙無期,審查尺度比電影更嚴的電視劇應該如何下手呢?目前仍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
總的來說,慈文在電視劇項目上,仍然較為依賴頭部劇,而非頭部劇雖然也都在同步推進,但收入規模、盈利數字、發行周期、市場預期等顯然與頭部劇比不了,而這也是當前電視劇市場的普遍現象。
而慈文在影視劇版塊的毛利率,2015年高達48.68%,遠超電視劇行業平均在20%左右的毛利率;而2016年,慈文在這一版塊的毛利率下滑至29.30%。電視劇盈利難的處境短時間內仍難改變。
僅從慈文公司的角度來說,其已經在努力平衡公司各業務版塊,開始嘗試「多條腿走路」。
據小娛了解,《楚喬傳》的手遊是授權給西山居與愛奇藝遊戲研發,而贊成科技屬於聯合出品;頁遊則授權三七互娛研發;贊成科技做研發的則是一些休閒類遊戲。在2016年,該子公司盈利的來源主要是銷售版權和開發一些低成本投入、技術含量不高的休閒類遊戲,但卻為慈文帶來了豐厚回報。
電視劇行業頭部劇井噴、不斷淘汰中小成本劇的情況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而越來越多的製作公司都開始主推「劇遊聯動」,儘管很多都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以賺取利潤為主、而非深度聯動的層面,但從慈文這一家公司的種種剖析來看,或許能給這個行業帶來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