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 08:03:27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見聞美股」。
自周二(12月31日)亞太盤初開始,有關日本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逃離日本、現身黎巴嫩」的消息便層出不窮。人們困惑於他如何能躲過嚴格的保釋條款。
戈恩本人周二發布了一份郵件聲明證實,自己的確身在黎巴嫩,「不會再被人為操縱的日本司法系統當做人質,這一系統充斥著有罪推定、歧視猖獗、基本人權被剝奪的情況」。他稱自己沒有逃離司法審判,「只是逃離了不公正對待和政治迫害」,預計下周將召開記者會。
黎巴嫩外交部發布聲明稱,尚不清楚法國雷諾-日產原總裁戈恩如何從被軟禁的日本東京住所逃離併合法地入境黎巴嫩。黎巴嫩公安總局表示,戈恩合法進入黎巴嫩,不會承擔任何法律後果。
黎巴嫩外交部稱,該國早在一年前就正式回應了與戈恩相關的問題,並在最近一次訪問期間遞交了相關文件給日本外務省次大臣,但日方並未作出回應。黎巴嫩與日本不存在司法合作協議,也沒有引渡協議,兩國此前共享與戈恩相關文件的基礎是聯合國反腐協議。
法國外交部回應稱,並不清楚戈恩從被軟禁的日本東京住所逃離併入境黎巴嫩的細節。日本東京法院表示,尚未取消對戈恩出境的禁令。負責戈恩刑事案件的日本檢察官對媒體稱,不知道戈恩嚴格的保釋條件有任何變化。分析認為,日方回應意味著戈恩已從嫌疑人變為國際逃犯。
戈恩在日本的法律團隊負責人Junichiro Hironaka周二公開表示,自己從媒體上得知戈恩飛抵黎巴嫩的消息,這令他「感到驚訝和困惑」,現在也無法聯繫到戈恩。他的團隊仍持有戈恩的所有護照,最後一次與戈恩見面是在聖誕節當天,雙方還同意1月7日再次開會討論審判策略。
Hironaka表示:「如果這一出逃消息是真的,我們必須假設他違反了保釋條件,這種行為不可原諒,是對日本司法制度的背叛。」
戈恩的「神秘逃亡」正在相關國家媒體和社交平臺引燃激烈討論。由於他在保釋期間一直受到當局24小時的人力與視頻嚴格監視,交出了所有護照,未經允許不得與其黎巴嫩籍的妻子聯絡,目前尚不清楚擁有法國、巴西和黎巴嫩國籍的戈恩是如何離開日本的。
日本移民當局沒有戈恩離開該國的記錄;一名身份不明的黎巴嫩安全官員表示,一個與戈恩相似的人以另一個名字進入貝魯特國際機場。還有知情人士透露,戈恩於12月29日上周日晚些時候從土耳其伊斯坦堡乘坐私人飛機抵達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周二的最新傳聞稱,戈恩可能是利用聖誕節樂隊去其東京居所演奏之機,藏身在一個低音提琴的大型樂器箱中被「走私」出日本,隨後乘坐私人飛機從土耳其飛往黎巴嫩。有人猜測,戈恩可能以偽造護照和假身份離開日本,隨後憑法國護照合法進入黎巴嫩。甚至有傳聞稱戈恩抵達黎巴嫩後拜訪了該國總統米歇爾·奧恩,但被總統府官員否認。
戈恩生於巴西,在黎巴嫩貝魯特長大,與黎巴嫩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在該國投資房地產和釀酒廠,並享有較高知名度。戈恩於2018年11月因薪酬醜聞被捕後,黎巴嫩曾豎起「我們都是卡洛斯·戈恩」的廣告牌聲援,黎巴嫩官方還在戈恩100多天的日本羈押過程中送去了嶄新的床墊。
戈恩於2018年11月19日在東京機場被日本官方逮捕,面臨包括隱匿收入、挪用公款等4項罪名指控,但戈恩否認這些指控。在被拘捕108天後,今年3月6日戈恩繳納保釋金10億日元(約合6000萬元人民幣)後獲釋,創日本史上最高的保釋金額,同時還要求戈恩必須留在日本。
分析稱,如果戈恩還留在日本,預計將從2020年起面臨刑事審判,而日本的刑事指控有著接近100%的法院定罪率,這可能是引發戈恩在審判前出逃的原因之一。這也意味著戈恩不會輕易現身日本,否則會被立即逮捕。
2019年2月,戈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堅稱清白,自曝一些日產高級管理人員反對他推動日產與法國雷諾汽車公司深度融合,繼而與日本檢察官和政府官員勾結,設計將他「拋棄」。戈恩稱,他於2018年9月與日產社長西川廣人討論推動日產、雷諾和三菱汽車工業公司合併,一些日產高級主管繼而以「設計背叛」他的方式推翻這一打算。
公開資料顯示,法國政府是雷諾最大股東,持有15%的股份。法國總統埃馬克龍2015年任經濟部長時,曾主導推動法國政府增持雷諾股份,以期加大對日產經營的影響力。
日產與雷諾1999年結成聯盟,雷諾現在持有日產43.4%的股份且有投票權,日產在雷諾持股15%但沒有投票權。為確保日產經營獨立權,日產、雷諾、法國政府2015年達成協議,約定法方不會不當幹預日產經營。一旦雷諾不當介入,日產有權增持雷諾股份。
戈恩曾於2015年阻止法國政府加大對日產經營幹預。然而,他去年2月再次獲聘雷諾執行長時,遭法國方面要求「準備決定性對策,以切斷解散(雷諾—日產)聯盟的後路」。
日本日產汽車的美股股價周二午盤前最深跌0.3%,創2009年5月下旬以來的十年半新低;日股價格收跌近0.5%,創2010年6月以來最低。
(編輯:程翼興)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