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戈恩出事後,媒體就像嗜血蒼蠅一樣撲了上去。「美國、法國、日本三國利益糾紛」、「日本人要奪回自己的企業」、「川普和馬克龍背後在博弈」、「西川廣人是幕後推手」......我就想問,媒體人什麼時候轉行做國際政治學專家了?
要知道即便是此時,事實真相還沒有完全蓋棺定論。盲目解讀的人背後只有一種心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這篇文章不帶任何節奏,只不過是看到卡洛斯戈恩被帶走後,想起了咱們國內另外一位大起大落的企業家:褚時健。東方西方,殊途同歸。
用前段時間流行的時間軸形式,回顧一下兩人迄今為止的重要時刻,至於結論,大家看完自行思考。
1954年,卡洛斯戈恩出生在巴西一個叫做」Porto Velho「的城市,距離聖保羅360公裡。6歲時,跟隨母親和姐姐一起搬回了父親的祖國:黎巴嫩。直到高中前的生活,戈恩多數時候都在這裡度過。
而這一年,褚時健已經26歲了,放在現在來看應該是個90後。不過他的經歷可比我們理解的90後有意思多了,參加過雲南武裝遊擊隊,擔任指導員。還當過徵糧組組長、區長、區委書記。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後在27歲這一年娶了老婆馬靜芬。
不到30歲取得這樣的成績,此時的褚時健絕對算得上他那個年代的人生贏家。
1978年
時間到了1978年,卡洛斯戈恩加入米其林集團。在這之前,他還從黎巴嫩搬到了巴黎,完成高中教育後,又在法國國立高等綜合理工學院、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礦物學院進行了深造。巴西-黎巴嫩-法國,不同國家的生活經歷讓戈恩更能理解異國文化以及相對應的思維方式,這樣的經歷也為他日後和日本企業打交道奠定了基礎。
在這之後,他輾轉巴西分公司、北美總部,陸續為米其林效力了18年。
這一年,對於褚時健來說也是一個裡程碑。在經歷了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紅光農場改造後,褚時健先後擔任新平縣畜牧場、堵嶺農場副場長,曼蚌糖廠、戛灑糖廠廠長。
糖廠期間,他的管理才華開始慢慢顯現,原本每年虧損20萬的的糖廠要靠政府救濟才能生存,褚時健擔任廠長後,調研不到兩個月就提出換設備、改燃料的解決方案。降低產糖成本、提高產糖率,第二年糖廠扭虧為盈,隨後越做越大,褚時健也從這裡開始找到他作為「企業經營者」的角色定位。
隨後第二年,他被派去玉溪捲菸廠擔任廠長,亞洲煙王的故事開始正式書寫。
1994年
此時,距離卡洛斯戈恩爬到米其林北美總部CEO一職已經過去了5年,能在35歲的年紀就首次擔任CEO,戈恩掩蓋不住的商業天賦開始漸露鋒芒。
在此之前,戈恩還曾擔任過米其林巴西分公司CEO,那時他面臨的狀況是:帳面資產3億,實際負債6億,9000名員工停工數天。裁員、控制成本、降低產品平均價格,兩年過後,戈恩救活這家分公司。
從巴西分公司到北美總部CEO,商業天才雖能肆意揮灑才華,但職場天花板也在悄然出現。
同樣是在1994年,褚時健徹底登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進入玉溪煙廠後,又是和糖廠一樣的策略,抓住機會拿貸款,換設備、選原料、壓成本,一番操作之後,玉溪煙廠開始以現象級的速度增長,從地方偏僻小廠變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煙廠。褚時健本人被冠以「亞洲煙王」稱號,從那以後,他也成為了中國企業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人物。
1996年
由於在米其林的發展遇到了天花板,卡洛斯戈恩在這一年跳槽到了雷諾,出任副總裁。
神奇小子繼續神奇,在雷諾收購日產後,戈恩進入日產董事會,先後擔任COO、CEO一職。面對即將病入膏肓的日產,戈恩要儘快熟悉日本企業文化,同時與日本人進行周旋,關閉工廠、變賣資產、壓縮成本,最後是殘酷的大裁員。
兩年時間,又一次做到扭虧為盈,將一家巨額虧損的公司拯救了回來。也正是這時,神奇小子終於迎來自己的巔峰時刻,名聲響徹全球汽車行業。
從天堂到地獄要多久?一封舉報信的距離。此時的褚時健,巔峰已去,鋃鐺入獄,用這8個字形容他當時的處境再恰當不過了。玉溪18年間累計創造稅收991億,褚時健累計拿到的工資卻不到百萬,巨大的落差感促使他貪汙受賄。1995年的一份匿名信舉報後,褚時健最終等來的是隔離審查隨後被判處無期徒刑,職業生涯也隨之終結。
2005年
卡洛斯戈恩在這一年開始擔任雷諾、日產CEO,而他本人則成為了同時執掌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第一人。日本與法國,東西方遙相呼應,兩家車企橫跨8個時區,風頭一時無二。
由於身體原因,褚時健此時早已保外就醫,隨後獲得假釋。不過和外界判斷不同,70餘歲的他沒有選擇安穩度日,而是在哀牢山上承包了上千畝地,開始了種橙子創業生活。
2018年
新聞如平地驚雷般爆出,卡洛斯戈恩涉嫌挪用公款、少報收入,隨後被日本東京地方檢察院帶走。而日產董事會則決議解除戈恩的董事長職務。
反觀另一位,「褚橙」大火、企業家「訪褚」等故事讓這位老人又開始重新回歸大眾的視線,90歲的褚時健在年初宣布讓獨子接班,正式退休。
說到最後,其實可以發現:即便隔著東西方文化差異,卡洛斯戈恩和褚時健身上的共同點還是不少,同樣是「成本殺手」、同樣都是商業天才、且兩者都拯救了不止一家企業。當然,由於金錢,前者很有可能也要和後者當年一樣,經歷牢獄之災。
不過,正如他們的成功不容易被複製一樣,企業家的陰暗面同樣沒那麼容易被剖析清楚,外界的過度解讀沒有任何意義。
歷史不會重複,但可以押韻。無論戈恩事件的真相是什麼,路還要向前走,褚時健不也這麼過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