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翅膀》:守護自然生態,愛護小動物人人有責

2020-12-05 愛吃桃子的星

《迷雁返家路》於2019年在法國上映,講述了小男孩託馬和爸爸為保護稀有的白額雁所引發的一些列故事。影片中託馬為保護自己和爸爸一起養育的白額雁群,堅定而勇敢地做起了大雁的「領航員」,他憑藉從爸爸那裡學習到的駕駛技術,孤身一人駕駛著輕航機帶領大雁群完成了自北極圈一路南下返回法國溼地的一趟空中飛行。在這趟被稱作「華麗冒險」的旅途中,年僅14歲的託馬通過路途中所遭遇的重重挑戰學會了依靠內心的強大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化險為夷,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堅韌不拔,擁有高情遠致的挺拔少年。

這部電影是法國導演尼古拉·瓦尼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拍攝完成,他的參照對象就是59歲的法國氣象學家Christian Moullec。這位熱衷於保護大自然的氣象學家在20多年來不遺餘力地堅守在保護瀕臨滅絕的鳥類第一線,他曾先後數次駕駛飛機幫助脆弱的候鳥群踏上安全的遷徙之旅,往返在歐洲的藍天白雲之上,翱翔於千山萬水之間,堅定地盡己所能守護好那些需要他幫助的雁群,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候鳥「爸爸」。

尼古拉·瓦尼和日本的動漫大師宮崎駿一樣,除了自身所肩負的電影導演事業之外,更是位捍衛大自然生態的環保人士。他對環保的貢獻持續到現在已經堅持了40多年,他所拍攝的電影都是反覆在強調著同一個主題,那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通過他影片中鏡頭下的一個個人與動物和平共處的細膩描繪,為觀眾帶來了無數個感人肺腑的溫情故事和深刻體悟。

《迷雁返家路》在亞洲上映之後還有著另一個名字《給我翅膀》,這部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4分,有1500多人看過該部電影,有4000多人表示了想要看這部電影,被評為:好於90%的冒險片。這部電影在法國上映時曾獲得了票房突破3億元的好口碑評價,獲得了2019蒙特婁Cinemania電影節的閉幕片播放權,以及2019法國昂古萊姆電影節和2019德國Schlingel國際兒少影展展中獲得了首映播放權。

今天,我將從「敘事特點、視聽語言和創作主旨」三個方面,來進一步解讀《迷雁返家路》的魅力與價值,在文章的每個章節部分,通過對影片的分析和研究,我也會結合自己的理解談一談這部影片帶給我的啟發和哲思。

敘事手法:採用因果線性敘事結構將影片的故事情節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利用劇情中的溫馨畫面引發觀眾的認同感

為了讓這部影片能夠老少皆宜,導演特體選用了最經典的線性敘事手法來呈現,通過時間的發展順序將整個故事內容向觀眾娓娓道來,便於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對影片故事情節的理解,並通過情感畫面的營造將父子之情、人與小動物之情表現得細膩溫馨、令人動容。

① 按照故事的發展時間順序做導向,以保護瀕臨滅絕的白額雁推動情節的進展:作為生態專家,柯斯提安一直都致力於拯救那些遭到環境破壞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救援工作。為了能守護僅剩不多的白額雁他向巴黎博物館申請資助,以幫他完成候鳥遷徙的計劃。不料這一提議卻遭到了館長的嚴厲斥責和駁回,無奈之下的柯斯提安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朋友的幫助來完成守護白額雁的願望。他在自己的家裡製作了一個燈光暖箱用來孵化朋友提供的白額雁鳥蛋,準備等這些小傢伙孵化出來後,親自帶領它們到北極圈,再駕駛著輕航機率領這些候鳥從北極圈飛回法國,以幫助這些候鳥熟悉整個長大後的遷徙路線。

原本這件事他只能依靠自己一個人來做,但放暑假的兒子卻意外地成為了他堅定可靠的合作夥伴,幫助他最終完成了整個候鳥族群的遷徙工作。痴迷於自己事業的柯斯提安很多年前就已和妻子分開,唯一的兒子也是由經濟條件好的妻子來負責撫養。但妻子因要短期出差照看不了放假在家上初中的兒子,於是提出讓託馬到柯斯提安的家裡暫住三周,柯斯提安欣然應允了前妻的要求,同意由他來照顧兒子幾周,正好可以藉機修復他和兒子的父子之情。

14歲的少年託馬是個沒有網絡、不能打遊戲上網就過不下去一天的典型都市男孩代表。當他得知媽媽要把他送去遠在郊區的爸爸家裡時,他以不吃飯來表示自己的抗拒情緒。在到達爸爸柯斯提安遠在郊區挨近溼地的房子時,託馬也是非常的牴觸這個陌生簡陋的新環境。直到他發現了擺放在廚房裡的白額雁孵化箱並親眼見證了小鳥破殼而出的全過程之後,他開始放下手機學著像爸爸一樣充當起了「養育」候鳥的「父母」。在親手撫育一群小鳥,看著這群小生命慢慢長大的過程中,託馬不僅和白額雁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更是和爸爸柯斯提安修補了父與子的親情,並把守護大自然的父親當作了自己的偶像。

在柯斯提安和託馬駕車帶著所有長大的候鳥到達挪威自然保護區準備下一步駕駛輕航機帶領白額雁返回法國時,卻遭到了挪威環境保護署的阻止。挪威環境保護署的人以極度惡劣的態度表示這些白額雁的禽流感檢查呈陽性拒絕了柯斯提安父子的要求。柯斯提安表示候鳥剛注射防疫針不久,現在的檢測結果不準確,可以晚幾天再檢測。但環境保護署的人非但不聽還執意要就地殺死這些稀有珍貴的候鳥,正在雙方僵持的過程中,託馬勇敢地跑上父親的輕航機並發動飛機帶著候鳥群飛向了天空。這是他第一次獨自駕駛輕航機飛行,也是剛剛長大的白額雁的第一飛行,為了能保護這群候鳥,幫它們逃脫環境保護署的捕殺,託馬毅然決定由自己駕駛輕航機帶領雁群返回法國,在經歷了種種困難之後,這個剛強的大男孩終於帶著他親手養育的候鳥群安全回到了家鄉,並成為了法國人心目中保護小動物的英雄,而候鳥群也因為第二次的禽流感檢測結果是陰性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和保護。

整部電影的故事劇情層次分明、脈絡清晰、中心明確,通過父與子的相處、親情的感染、對守護候鳥這一精神思想的傳承延續,以及年輕人需要鍛鍊、需要獨立、需要從小學習愛護小動物、守護大自然的責任來突出感情氛圍的渲染營造,使得觀影者能從中獲得感同身受的代入感。相比複雜的敘事結構來說,劇中的線性敘事手法雖然簡單,但是更有利於情節發展上的解讀,讓觀眾在不需要過多思索表現手法之外能將更多的關注點投入到電影本身所倡導的對環境保護的目的之上,使影片更具有教育意義。

② 利用影片中人物對立的衝突和人與自然的衝突引出影片的高潮:柯斯提安父子與挪威環境保護署的衝突,託馬和父親柯斯提安是守護白額雁的人,環境保護署本身的職責就是守護大自然的人,他們雙方的利益並不衝突,應該說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夥伴。那為何本應該是攜手共進的「戰友」會因為一群白額雁反目成為對立的敵人呢?

因為環境保護署的一些工作人員對於自己所做的工作並沒有具備應有的專業素質,換句話來說,就是他們把自己的工作只看成是一份領工資的工作,他們本身對大自然並沒有多少的尊重和熱愛,因此他們才會不聽取柯斯提安的建議,做第二次禽流感檢測,在候鳥群的第一次健康檢查後就當即做出全部捕殺一個不留的決定。

而託馬和父親柯斯提安面對強硬不聽取建議執意要殺死雁群的保護署,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勢必會據理力爭,為這些無辜又可憐的小生命們爭取到活下來的希望。這也是他們幫助候鳥遷徙的根本思想,拯救瀕危鳥群,使它們不在大自然被人類破壞中消失成為「歷史書上的一員」,因此這對勇敢的父子不惜與環境保護署的人對立,盡心盡力地為鳥群捍衛它們生的權利。

人類居住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矛盾,當柯斯提安在家裡準備暖箱孵化白額雁的時候,鎮長就來找他,希望他可以為守護本地的自然環境出一份力,面對著外面來的開發商以強硬的手段要抽乾溼地的水,將鳥類棲息的溼地變成高樓大廈,鎮長覺得這樣做會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但他一個人抵抗終究力量薄弱,因此他想聯合起當地有能力的人來一起反對,以爭取溼地不被大肆破壞,自然生態得以保存。而開發商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利益,什麼自然環境、瀕臨滅絕的候鳥在他們看來都不值一提,蓋樓建房換取利益才是他們最看重的。就這樣,持有截然相反兩種看法的人群都在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做著最大限度的努力。

導演通過影片中人與人、人與物的對立矛盾展現,推動劇情的進展,再到電影的高潮,父親柯斯提安焦急地勸說著環境保護署的人不讓他們捕殺候鳥群,兒子託馬情急之下一個人駕駛輕航機帶著白額雁群飛向高空,在引領雁群翱翔與天空飛回法國的遷徙過程中,託馬利用閒暇時間拍下自己和大雁們的飛行畫面發布到網上,成為了轟動法國、守護小動物的國民偶像。影片中父子守護動物時的真情流露,意義深刻,令人動容,傳達出導演對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守護意識。

視聽語言:運用鏡頭畫面和全景式構圖方式以及畫面的留白處理來營造出大自然的清新柔美、景色蔥鬱

視聽語言是一部電影除了劇情以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對劇情的進一步唯美呈現,是劇中人物內心世界和情感表達的意境營造。使觀影者在被精彩的劇情吸引不斷深入的同時,更能通過音樂的烘託和鏡頭的切換組合從影片中獲得精神上的共鳴。

① 空鏡頭、大全景展現自然生態之美:影片中在展現大自然生態環境秀麗宏偉的畫面時,導演運用了大量的「空鏡頭」、「長焦鏡頭」,「全景式構圖」、「對比構圖」來展現。以一整組長鏡頭展現了北極圈山谷中的小溪潺潺、岸邊青草野花隨風搖曳,與遠處忽隱忽現藏在雲朵霧氣中的大山遙遙相望,營造出了山野間處處充滿花香靜謐的意境氛圍,給觀影者帶來了豐富的感官體驗。

在呈現託馬帶領鳥群飛躍海峽上空、穿越在雲層間,英勇地躲避雷電的突襲時,導演利用「大全景」、「橫移長鏡頭」、「對比構圖」、「鏡頭下搖」,來呈現出天空中、雲層和雷電之間交叉閃現的立體感,以營造出在海面上遭遇大雷電、被暴風雨突襲的恐懼壓迫感,讓觀眾情不自禁地為影片中的小男孩捏把汗,盼望他能突破雲層、穿越風雨,帶領鳥群順利抵達目的地。

通過鏡頭語言的運用不僅表達了影片中眾多無法言說只可意會的情感,更凸顯了未被破壞的自然環境之美、之壯麗,也傳遞出了小男孩在飛行途中歷經種種艱險,始終未有過動搖,堅守著自己的目標,為了理想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和內心。

② 對比蒙太奇剪輯強調父子相處的有愛之情:影片中在展現父親柯斯提安教兒子託馬學習駕駛輕航機的故事情節上,導演運用了對比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託馬雖然是一位被嬌生慣養的14歲大男孩,但是父親柯斯提安卻對自己的兒子寄予了厚望,他在兒子傲嬌的外表下看到了那顆未被激發出強大能量的赤子之心。為了能很好地表達出這種情感,因此導演選用了兩條線結合在一起的呈現方式。一面為觀眾展現父親悉心教導兒子時的畫面,一面又為觀眾展現兒子已經熟悉了駕駛技巧帶著父親翱翔於天空的畫面。

通過這種剪輯手法不僅可以為觀眾展現出父親對孩子給予的厚望和深切的愛護,同時也能表現出孩子在虛心聽取父親的教授之後,褪去稚氣的羽翼成為一名合格的輕航機駕駛者(也是一個勇敢的男人),帶著父親衝破雲霄、遨遊於天際的愛的回應與支持。也為影片後續的劇情發展做了一個隱喻的伏筆埋設,在藉助蒙太奇的剪輯手法告知觀眾,未來的故事情節發展中,這個被父親寄予厚望的男孩子終將能成為一名勇敢無畏,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獨立奮戰的情況下,成功帶領候鳥群飛越海峽的強大勇者。

③ 輕航機的道具隱喻了父與子的精神傳承:為了能讓父與子的感情被表達得更加溫暖綿長,導演為這對父子安排了「輕航機」這一道具,它的存在不單單是父親交給孩子學習知識技能的授課,更是一種父與子之間精神的傳遞。父親的言傳身教讓託馬從一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城市男孩,在短短的三個星期裡成長為了一名真正的男子漢,在駕駛輕航機飛翔在藍天之上、穿梭在雲朵之間之時,託馬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和自信,當他憑藉著自己的力量穿越海峽遭遇雷暴的襲擊之時,他腦子裡回想的也是父親說過的話:「先駕馭它,再把自己交給它。」,在他回想起這句話之後,他的腦海中也閃現出了父親交給他的「臨風不折,過雨不汙」的精神思想。正是憑藉著這種思想的支撐,才能得以支持他順利地完成了引領鳥群的遷徙之旅。

道具作為電影中一個藉助工具,它的出現也有著它所代表的特殊含義,它可以是人物內心世界的一個映射,也可以是人物感情的一種表達,更可以人物精神世界的一種寄託,是對劇中人物以及故事情節起到進一步詳細闡明的作用。

創作主旨:以父與子共同努力守護瀕臨滅絕的鳥類來表達導演心中對父子之間感情的理解以及捍衛環保的責任

尼古拉·瓦尼埃所創作的電影,每一部都富含著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寄予和宣講。他的電影中除了故事本身所展現的情感意義之外,更多的都是對人文精神的倡導和追求。在《迷雁返家路》這部電影中,觀眾也同樣可以看到導演本身的精神世界,以及他通過影片向眾人傳遞的精神主旨。

① 父子親情之道來自於共同相處的瞬間:一直忙於工作,致力於守護小動物的柯斯提安雖然是一位優秀的自然生態學家,但卻不是一位合格的好父親。因為在孩子成長的時間階段裡,他並未扮演好一位父親的角色,而是把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對自己的兒子不聞不問。

在影片中當妻子駕車帶著兒子來到他位於溼地的家中時,柯斯提安見到14歲的兒子是非常陌生的,他甚至不知道託馬的喜好,不知道他平時的日常生活習慣,而是木訥地聽著兒子對他簡陋居住環境的描述,默默地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直到託馬發現了即將要孵化破殼的白額雁和柯斯提安準備組裝的輕航機,這對生疏如陌生人的父子才終於有了可以聊天的共同話題。柯斯提安面對兒子對飛翔的熱情,並未給予打擊否定,而是選擇堅定地支持,並認真地對著兒子進行手把手的授課教育,坐在副駕的位置,陪同兒子一起飛上天空,將方向盤的操控權給予了兒子,讓兒子學習通過教授的技巧,依靠自己的獨立判斷來感受飛行的樂趣,而柯斯提安就坐在兒子的身後,坐他保駕護航的精神支柱,在託馬遇到自己操控也解決不了飛行的問題時,再幫一把手,讓兒子擺脫困境,繼續駛向更遠的高空。

這也是導演通過影片所想表達出來的對孩子與父母的相處之道的理解。父母作為孩子人生路上的領航員,面對孩子對一切事物的渴望,不應該以自己的喜好來為孩子做評判,而是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支持、信任和鼓勵。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學會溫暖的幫助,幫助孩子去做他感興趣的事,並鼓勵他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地努力前進不要輕易地放棄,讓他具備獨立思考、勇於拼搏的能力。

② 愛護大自然、守護小動物從你我做起:柯斯提安是通過白額雁和兒子託馬修復的父子關係、重建了父子之情,但這只是他其中的一個目的,柯斯提安的另一個更宏大的目標就是希望兒子可以像他一樣熱愛這些小動物、保護這些小動物、成為大自然的守護者。

影片中有一小段畫面是以剛剛學會走路的白額雁視角來拍攝的,這位調皮的小傢伙偷跑出竹筐,跌跌撞撞地遊走在溼地旁的草叢裡,想要進行一場被好奇心驅使的探索。當託馬發現少了一隻小鳥的時候,他心急如焚地四處尋找,一邊找一邊呼叫他給小鳥起的名字,好在「離家出走」的小傢伙雖然淘氣,但是非常聰明,當它聽到託馬的呼喚聲之後,立刻扯開嗓子咿咿呀呀的回應,為託馬指清了方位,將它找了回來。在託馬找回「離家出走」的小候鳥的時候,他臉上的表情也從眉頭緊蹙立刻轉換成了笑逐顏開、心滿意足,這樣的心理情感變化也使得他越來越理解並支持父親柯斯提安的工作,同父親一起成為了為這群白額雁遮風擋雨的「保護傘」。

這也是導演的用心之處,他通過剛學會走路的小候鳥視角為觀眾們呈現了,在人類面前小動物是多麼弱小的存在,並喚起每一個人對鳥類生態環境的重視。人類輕易的一個決定就可能影響著一個小動物族群的命運走向,也正是因為如此,作為強大人類的我們,更應該做好一個「大家長」的榜樣,用自己的力量來守護好這些弱小的動物而不是反過來去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致使更多的弱小動物因我們而受到迫害。

環境不是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來的,而是從子孫那裡借來的。

這是影片結尾的一句印第安部落名言,在我看來環境不光是從子孫那裡借來的,更是人類從大自然中借來的,大自然賦予了人類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做開墾的權利,也同樣賦予了其他各種小動物種族與人類共同棲息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權利,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與動物和諧共存,才是讓我們共同居住的地球環境不被破壞得以長存的重要條件。

寫在最後:

《迷雁返家路》是一部評價極高口碑的賣座電影,觀眾不僅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歐洲各地自然生態景色的山清水秀,同時還能感受到人與動物親密無間的深厚友誼以及父與子之間的舐犢情深,更能感受到導演通過故事情節和豐富的視聽語言所傳遞出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對野生鳥類的守衛和愛護的深刻內涵。

影片在著力描述的父與子對瀕臨滅絕的白額雁守護故事中,將影片上升到了人文追求的高度,帶領觀眾進入到針對現實的環保問題所引發的深層次探討中去。同時透過影片,導演尼古拉·瓦尼埃也表達了他對法國氣象學家Christian Moullec的無上崇敬之意,正是因為Moullec老爺爺在20多年裡的不斷堅持中,才得以幫助那些脆弱的候鳥群重新擁有了生存的能力。通過這件真人事跡的改編創作,也傳達出了導演對大自然的敬愛,對青天碧水、雁群齊飛好一幅寧靜致遠畫面的嚮往。

相關焦點

  • 讓人眼前一亮的《中華白海豚海洋生態》彩圖,愛護大自然人人責
    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僅有兩種鯨類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中之一就是有「水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之稱,中華白海豚是海洋生態系統的標杆物種。它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棲息於大陸架水深不超過100m海域。
  • 小公主愛護小動物
    小動物們生病了,他們來到小公主的醫院,讓小公主求助治療一下小動物們。在醫院裡,可以給小動物們檢查身體,測量血壓,醫治傷口,測量體溫,照射X光,包紮傷口。可以幫小動物醫治牙齒,測試心跳。可以讓小動物在草地玩耍各種遊戲,球類,飛機。可以給小動物餵食各種食物,蘋果,香蕉,三明治,牛奶。
  • 「守護自然」迎六一 「宏帆」「野保」在行動
    「守護自然,共建生態家園」主題展覽宏帆少年們特意精心設計製作了一幅幅精美的海報,舉行了盛大的「保護自然」公益海報展覽,從「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溼地生態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冠狀病毒的傳播與危害」等多個角度,生動形象的向同學們宣講環保知識,吸引大家關注生態保護,樹立環保觀念。
  • 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組織開展「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共同家園」主題線...
    愛護地球,首先從愛護地球上的小動物做起。活動中,園方向全園家長和幼兒推送了內容為「保護地球,從愛護小動物開始」的30首超萌動物兒歌。通過兒歌推薦,幫助幼兒認識和了解了更多的可愛動物,知道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要愛護和保護它們。幼兒在家長的引導和陪伴下,還將自己喜歡的兒歌分享給了班裡的小朋友。
  • 新塘街「垃圾分類有畫說,變廢為寶我來秀」比賽獲獎作品展(二)
    不亂砍伐樹木 ,保護森林 ,愛護大自然。有山 、有水 、有鳥 、有小魚 ,那我們的家園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天英小學二年2班刁寶靖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張浩城 《垃圾分類》凌塘小學一年1班袁貝芊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 「世界地球日」貴陽市城西小學 「愛護地球 守護希望」活動作品
    參加內容(1)活動主題「愛護地球 守護希望」之「世界地球日」(2)參賽對象貴陽市城西小學全體學生(3)活動時間2020年4月22日-4月26日(4)主辦單位貴陽市城西小學大隊部形式:圍繞「愛護地球 守護希望」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設計繪製手抄報、繪畫、詩歌和攝影等方式。
  • 揚州:人人有擔當 讓「好地方」更加「有分量」
    這次認真學習了總書記的講話,看了媒體的報導,深深覺得家住長江邊的人,更應該帶頭愛護長江水,保護好環境。」「今年以來,雙橋村加固了3.5公裡小江堤,長江生態紅線保護區、江灘溼地保護區退耕還林120畝,植樹18100株,林間種草20多畝,還安裝了電子監控……」雙橋村黨總支書記俞桂琴說,「生態環境投入越多,生態家底就越厚實。」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地球家園,你我共同守護!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地球家園,你我共同守護!來源: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後續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生態環境部(MEE_CHINA)<<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北京林業大學始終秉承「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的校訓精神和「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的偉大情懷
  • 4.22世界地球日發朋友圈愛護地球的文案,愛護地球的名言說說
    地球是我家,人人愛護它。世界地球日快樂!金星上沒有金,木星上沒有木,水星上沒有水,火星上沒有火,土星上沒有土。宇宙浩渺,像地球這樣宜居的家園還沒發現第二個。世界地球日,請珍惜地球,愛護地球!不亂扔垃圾,別四處汙染,只有先清潔我們周圍,才能清潔美麗的地球;只有先清潔我們心靈,才能清潔整個世界。
  • 一年級下識字3《小青蛙》家長教育孩子愛護小動物,遵守自然規律
    識字3是要孩子們愛護好小青蛙,同時愛護其他小動物,疫情從一隻蝙蝠說起,同樣,也可教會孩子不食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識字教學不僅僅是停留在基於課文體裁的教學上,還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滲透中華民族古老漢字的迷人之處。在教學時,儘量從造字的規律與特點出發,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博大精深,愛上漢字,從而體會漢字的「生命意義」和「精神意義」。
  •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請愛護它
    有沒有發現地球的資源被人類不斷的索取卻從不愛護,儘管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這些年人類在不斷地進步,各種工業亂七八糟的垃圾,遍地都是,所有的河流到處是垃圾,異味一陣風吹過那種感覺你體會到沒有,好好的一條河是被人類怎樣的摧殘才能變成這樣,河裡的魚蝦都有臭味
  • 《十二生肖》:文物是國家的一部分,保護文物人人有責
    是一部積極進取,宣揚文物是國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護文物人人都有責任。看完影片讓我感覺到了熱血沸騰,愛護國家文物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有的責任。電影一開始是介紹了著名的圓明園的歷史,它被侵略破壞以後,大量的文物也被掠奪破壞,很多的文物流到海外。然後這些文物出現在各大拍賣會現場被拍賣,無法回到祖國,12生肖銅首就是這樣。
  • 婁底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科普和《婁底市仙女寨區域生態...
    《婁底市仙女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普法宣傳活動,邀請市民一起參與守護生物多樣性,推動婁底市仙女寨自然生態保護區綠色和諧有序開發,推動婁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健康發展。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國際主題是「以自然之道 養萬物之生」,活動旨在進一步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和《婁底市仙女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相關法律法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倡導人人都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推動者,成為仙女寨自然生態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的踐行者,積極傳播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和生態文明理念,實踐綠色健康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鷺世界》:我們應該愛護鳥類,愛護自然
    《鷺世界》:我們應該愛護鳥類,愛護自然《鷺世界》讓我感動了,沒想到一部自然紀錄片會這麼好看,這部電影可能在市場中很容易被忽視,但這樣的電影不應該被忽視,她應該被更多人知道。《鷺世界》是中國首部全景聲自然電影,孫寧導演率領的攝製組深入河南黃河三門峽溼地,在那裡奮戰了5年,才完成了這部87分鐘的紀錄片。期間的艱辛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最明白,雖然是一部沒有人類出演的紀錄片,但是拍攝工作卻是要比很多真人電影要困難得多。
  • 我願變成童「畫」裡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
    我願變成童「畫」裡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 2020-03-3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日「蘋果臉」大作戰,愛護小黃瓶守護寶寶柔嫩肌
    因此有經驗的寶爸寶媽們,每到換季時,都會安排上愛護小黃瓶,守護寶寶柔嫩肌膚。圖:愛護小黃瓶【倍潤霜】專注嬰兒護膚16年的愛護品牌,對於寶寶肌膚的秋日護理,早有準備。秋冬季節的乾燥,對於肌膚的鎖水力要求更高。夏日的護理產品,在此時使用顯然並不得宜。
  • 霍山諸佛庵鎮:守護綠水青山 共建「環境+」的三個維度
    守護綠水青山,共建「環境+全民」,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環境的規劃設計,應是普適的,不單要考慮到大多數人的需求,還應注意其他少數群體的訴求。「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是今年我國六五環境日的主題。這意味著,守護綠色家園,不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更需要每個人做出自己的努力。
  • 春季放生,光有愛心還不夠,放生小動物都有啥講究?
    每年春季,不少有愛心的人都會參與一些放生動物的活動,但光有愛心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放生不當,很有可能會好心辦壞事。那麼放生小動物都有哪些講究呢?下面就來說一說:這些動物不能放生每年的春季都有不少市民喜歡放生,但不是什麼動物都能隨便放生的,放生有不少講究。《野生動物保護法》依法規範了放生活動,對野外放生活動施以嚴格管理,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物種,不得幹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 雲南: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
    作為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雲南在中國乃至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我省在實踐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斷探索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共贏的路徑,為守護好生物多樣性寶庫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 瑞思英語打造「最有愛的禮物」 愛心接力用成長致敬母愛
    在2020年母親節來臨之際,瑞思英語以保護自然、關愛野生動物為主題,推出「用成長致敬母愛」特別活動。在全球一心抗擊新冠疫情這個特殊時期,瑞思希望通過此次特別活動讓孩子們重新感悟生命的意義,感悟大自然,用每個微薄的力量去守護大大世界,發揮未來主人翁意識,真正做到「小有不同,大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