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8能成為奇瑞從產品競爭力到體系競爭力的轉折點嗎?
距離在內蒙古試駕瑞虎8,已經過去了幾天的時間,這段時間裡車雲菌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
瑞虎8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但為什麼我想「直言」這款產品的優點時,總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於是,就在我思考答案的時候,時間走到了我落筆的這一刻。
當初見瑞虎8時,我對它的造型設計其實是很有好感的,雖然我對自主品牌汽車的設計水準多有微詞,但另一方面我也必須承認,對外界廣為借鑑和吸收,其實是眼下自主品牌設計體系成長之路的一個必經階段。
就外觀來說,車雲菌眼中的瑞虎8造型大氣、體量飽滿,細節豐富,既在「視覺」上滿足了消費者對於「面子」和「氣勢」的基本需求,同時在細節方面也不輸精緻度。
就像瑞虎8內構豐富的頭燈,可以在你看到它的第一眼時就給你留下一個足夠深刻的「第一印象」;其頭燈下面,也順應消費者的喜好,設計了粗大的輔助進氣口來強調運動性(雖然此設計更偏重視覺效果沒有特別的功能);而其側面,雖然整車的售價徘徊在10-15萬之間,但也充分利用了車頂行李架和窗框邊緣的銀色鍍鉻條來提升品質感;
尤其是瑞虎8車尾的一對兒尾燈,採用了外凸(立體)的一體式設計,來追逐時下的業內主流設計(比如寶馬和奧迪的頂級產品都有此類的設計),這一點的設計就特別能帶來新鮮感(主要是因為看慣了平鋪直敘的設計手法)。
所以,對於這個級別的SUV消費者來說,瑞虎8的靜態外觀確實可以滿足很多人的務實需求及心理滿足感;而且,如果你還能看到它跑起來的樣子時,你很可能會注目於那副大尺寸花瓣形輪轂協同性格分明的車身線條在流光剪影中的動態美感,並憧憬自己身在其中的樣子了。
內飾方面,瑞虎8帶給我的滿足感也不弱於外觀。整體感很強的環抱式設計,外加對材質的分層搭配,可以在看上去、坐進去、摸起來的時候,都能體會到奇瑞在這幾年裡扎紮實實的進步。
但對車雲菌來說,打開瑞虎8車門的那一刻,和駕駛員身體直接接觸的座椅卻吸引了我最多的注意力——作為捷豹路虎的合資夥伴,奇瑞也吸收了這兩個高端品牌的供應商資源,就拿瑞虎8的座椅來說,它們就是一款由LEAR(李爾)提供的產品。
該座椅為了提供更好的面料質感,將座椅面料厚度增加了一倍,使能防水、防油、防汙的座椅面料觸感更加細膩,並在結合內部的支撐材料之後,可以提供更好的身體包裹性和肩部支撐,充分滿足了駕駛者短途和長途駕駛的綜合需求,並達到了功能性和美學的兼顧。
除此之外,為了讓後排乘客更加舒適,瑞虎8還為第二排座椅配備了電加熱功能、獨立空調出風口、前後最長260mm移動調節的距離以及面向七座車型的第三排空調系統;甚至於第二和第三排座椅的椅背,還能在0-127度範圍內調整角度(會影響後備箱容積的表現)。
對車雲菌來說,我一直認為七座SUV是一個在特殊時期因為特殊原因而引發的特殊存在,因為先不談其在追尾事故中的安全性,單單說到它在載滿七個人時對後備箱空間的壓縮和乘員的舒適性,就註定了它是一個特殊使用情景下的小眾需求。
但反觀瑞虎8的七座車型,第三排座椅的椅背可調節、帶獨立的出風口和水杯座,以及在不用的時候可以摺疊放入地板下,說明瑞虎的設計師在設計這個功能的時候,細節到位並將其負面影響降到了最小,至此,瑞虎8差不多可以在4S店的靜態展示環節中,做到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當車輛發動起來後,瑞虎8的動力就源源不斷地來自於一臺1.5 升渦輪增壓發動機,該機採用了由博世提供的ME17 控制平臺和霍尼韋爾的渦輪增壓器,前者可以使發動機的動態響應速度縮短到0.2秒,後者可以讓這臺動力單元在1750rpm時輸出210Nm的峰值扭矩,最重要的是,它還擁有37.1%的熱效率。
與發動機相匹配的是分別來自愛信和格特拉克的6速手動變速箱和6速DCT雙離合器變速箱,後者的動力傳輸效率高達 98 %,在實際駕駛瑞虎8的幾天裡,車雲菌分別體驗了搭載手動變速箱和自動變速箱的車型。
對於搭載了6速DCT雙離合器變速箱的瑞虎8車型來說,車雲菌認為其核心調教目標為滿足駕駛者對舒適性的要求,這就表現為,當車輛以恆定80公裡的時速行駛,然後一腳油門進入超車模式時,本應當以「快」為賣點的雙離合變速器,表現卻依然不慍不火,一邊小心抑制著檔位變化帶來的震動一邊又溫柔調節著動力的輸出,這就使其動態體驗非常平順,但少了很多駕駛激情。
相比之下,那些更喜歡激進駕駛風格的消費者,則可以考慮選擇手動擋車型。這部由愛信提供的6速手動變速箱,速比設計合理,前三個檔位下,發動機的動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釋放,讓車輛實現凌厲的加速表現;而後兩個檔位,則可以作為一般城市駕駛和高速路上的經濟檔位;第四個檔位,則是作為這兩個駕駛場景下的切換檔位,身兼數職。
而且,與手動擋車型相匹配的電子駐車系統,設計也比較合理:在「Auto Hold」模式下,駕駛員必須把油門深踩進一定程度之後(只松離合器沒用),自動駐車系統才會解除駐車制動,此時一般緊接著就是離合器接合,動力開始漸漸傳遞到四個車輪上,由此也可以避免一般情況下的坡起溜車問題。
此外,瑞虎8使用的T1X平臺,其實是這款車最為出眾的技術亮點。
T1X平臺,融合自捷豹路虎和觀致技術,由奇瑞自己的團隊歷經數年正向開發,其不但具有高度的柔性化設計(軸距可以在2560-2800毫米之間調整,離地間隙145-190毫米之間調整,乘坐空間在776-966毫米之間調整,並可以生產5-7座車型);還可以面向未來容納更多電氣化的設備(第二代電動轉向助力、雙通道減震器等),這就意味著,瑞虎8擁有的是一個「升維」的產品平臺,以及「降維」的產品定位。
在實際駕駛過程中,這款基於T1X平臺的瑞虎8,無論是對後排乘客的空間尺寸,高速行駛的穩定性、轉向系統的指向性,以及在離開柏油路面後,在類似拉力賽輕度越野路面上的穩定性和剛性表現,都可圈可點。
比如說,它可以做到在高速路上駕駛很「順手」,也可以適應扭曲的盤山路,同時在顛簸欺負的路面上,也不會聽到任何車身可能因為扭曲帶來的異響(不過這一點也跟新車有點兒關係)。
最讓車雲菌感覺這輛車駕駛起來頗具樂趣性的是,由於瑞虎8標配了博世 9.3 版本的ESP電子穩定程序,所以當車雲菌駕駛這款車行駛在草原的爛泥地中的時候,瑞虎8對車輪打滑的抑制更加靈敏高效,而且得益於車身平臺的優異性能,在車身側滑的時候通過方向盤的控制就可以很輕鬆地把車頭給糾正過來,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在這樣的路況下,瑞虎8就成了一個可以模擬拉力賽車的安全大玩具。
此外,瑞虎8在配置上,還使用了諸多的互聯和數位化系統,譬如基於 4G移動通訊網絡的WIFI熱點,通過智慧型手機對車輛進行遠程控制的APP應用,由科大訊飛提供的一流中文語音交互控制系統(甚至可以用語音控制打開車輛尾門)和360度全景高清監測影像系統,都是眼下絕大多數主機廠可以提供的主流功能。
所以,如果在考慮到價格前提下給瑞虎8這款車下一個結論的話,車雲菌認為它會是一款面向10-15萬SUV家庭用戶的一個相對「性價比較高」且「表現應當會很穩定」的交通工具。當然,這並不是說它沒有缺點,譬如在關於傳統的產品評價層面,瑞虎8的剎車腳感比較虛,並且發動機的抖動有點兒大這兩點(造成原因可能很多,不過應當與成本有關係),都是我覺得它在未來可以優化的地方。
但是,在表現出很多優點和誠意之外,車雲菌在看過瑞虎8之後感到「意猶未盡」的原因是——假如把瑞虎8當做眼下自主產品的代表,其呈現出的一些短板是很多自主產品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發動機層面,從官方透露的信息來看,瑞虎8從供應商採購的技術比較克制,但在變速箱層面,一個能把T1X平臺自己正向研發的實力,依然需要從愛信採購6速手動變速箱?
雖然採用現成的供應商產品,可以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適用度,並且能避免自己技術經驗欠缺的短板,但從長遠角度看,卻無法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在市場的議價能力,並且面臨著供應商技術升級帶來的成本轉嫁。
瑞虎8的外觀和內飾設計,確實是它比較吸引人的地方,但是當你花費一定的時間,在實際使用環境中去體會它的一些細節設計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它的一些設計還有些問題。
比如說瑞虎8前進氣格柵山的攝像頭,就非常容易在下雨的時候被前車甩起的泥水弄髒,影響視線;而方向盤沒有伸縮調節外加車門上的儲物格太「瘦」,也導致了對易用性的影響;至於那個和自動變速箱造型一樣的手動擋把頭,在你頻繁換擋的時候,車雲菌的個人感受是沒有傳統的圓型把頭使著順手。
事實上,不單單是對瑞虎8來說,國內現在所有的自主汽車品牌(不包含領克,因為領克有沃爾沃給它站臺),都存在設計體系不健全,人機互動設計經驗不足的問題,很多產品在大面上做的非常優秀了,但是在小的細節上的不足,其實很容易影響品牌的美譽度和消費者使用口碑。
在車雲菌使用瑞虎8車機系統的時候,說實話,在幾個常用的功能上我遇到了不小的麻煩。比如說我一直沒找到車輛正在播放的音樂是從哪個音源讀取的;而且車機系統的控制互動似乎也有不穩定。
車雲菌不知道這是我駕駛那輛車的個案,還是其它車也存在,但這也說明了眼下自主汽車品牌在軟體層面的「貧弱」。
拿瑞虎8的語音控制系統來說,科大訊飛的技術不單單是在國內,在國際上也都是最一流的中文語音交互系統,正是得益於這個優勢,眼下科大訊飛的產品廣泛鋪裝于吉利、奇瑞、北汽等一系列自主汽車品牌,甚至有個別品牌,還把整車的車機系統都外包給了科大訊飛來做。
這就意味著,在和駕駛員直接接觸的領域上,一部分整車製造商已經徹底放棄了主動權,這在奔馳、寶馬、奧迪、大眾這樣的汽車品牌那裡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像科大訊飛這樣的軟體供應商,對汽車製造商來說在未來意味著潛在的競爭力,控制著製造商和用戶「溝通」的話語權。
如果有人能像車雲菌一樣天天接觸汽車的話,一定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絕大多數自主汽車品牌中,堆砌各種數字、互聯、大屏和輔助安全的功能,已經成為了一個強調產品實力的趨勢。
但問題是,堆砌這些功能的整車製造商,都不是這些功能和技術的擁有者,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採購這些技術的來源,都是局限在一家或者兩家供應商那裡。所以當大家開始把這些數位化的互聯技術當做核心賣點主推的時候,就導致了相互之間產品的同質化,間接地就在給供應商打工。
更何況,很多像CarPlay、CarLife這樣的功能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用到的可能性並不高。所以,車雲菌認為,在所有廠商都在給自己產品做配置加法的時候,對奇瑞來說,要走到時代前邊,應當率先考慮如何做減法,突出自己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畢竟,玩攝影的都還知道一個基本原理叫「主體突出」呢。
對車雲菌來說,瑞虎8是這個價位級別產品中,一款性價比相當不錯的產品,其外觀造型新穎,內飾材料和設計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通過引入更高級產品的供應商),因此在短時間內,瑞虎8在市場中很值得關注。
但對於奇瑞來說,推出瑞虎8這款產品後,其在核心競爭力層面表現出了很大的模糊性,並且,這些問題也是眼下很多自主品牌產品都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這些影響奇瑞未來的品牌價值和體系競爭力的方面,對奇瑞來說,自瑞虎8之後就變得越來越需要面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