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男同性戀者公開結婚 每天遭數十人圍觀

2020-12-03 騰訊網

  「我們想要一張真正的結婚證」

  國內首例男同性戀者公開結婚,面對爭議,呼籲社會公平看待和認可

曾安全

  曾安全

  46歲,成都人。很早就察覺到自己的性取向不同,但他卻曾經歷一段長達26年的「正常」婚姻,並育有一女。

潘文杰

  潘文杰

  27歲,成都人。高中時喜歡男老師,後向父母坦言性取向。父母多次為其介紹女友均失敗,送其參軍。復員後曾是酒店前臺。

  - 對話動機

  1月3日,成都一家著名男同志酒吧裡,一對戀人———曾安全和潘文杰,在舉行婚禮。這是國內首例同性戀者公開結婚。

  曾安全於1983年和一個女人結婚,「明知道自己對異性不感興趣,但在那個年代,什麼都不敢說。」

  2005年,他接觸到同性戀人群,41歲的他第一次感受到性的歡愉,在他前半生,性都是痛苦的。去年曾安全離婚。

  離婚後,曾安全在成都男同志酒吧遇到小潘,兩人相戀後決定結婚。隨後的媒體關注曾給他帶來巨大的壓力。在與愛人商量之後,他們決定再次攜手走到公眾面前。

  為何結婚?

  小潘:我想拴住他

  新京報:說說你們認識的經過。

  曾安全:一見鍾情。去年我和朋友去酒吧喝酒,一進門看到他,便偷偷關注他。後見他旁邊有人,我想他肯定有朋友。兩個多月後,再遇到他,上去和他聊。聊得很愉快,互留電話。我知道原來他也在關注我。

  新京報:你怎麼知道?

  曾安全:肯定。我們這種人,眼神一看就知道,會閃光,會發電。

  新京報:小潘,你很年輕,喜歡曾先生什麼?

  潘文杰:他人好,肚子大又圓,可以當枕頭。

  新京報:曾先生,你又喜歡小潘什麼?

  曾安全:他說話慢悠慢悠,聽著很舒服。

  新京報:後來怎麼想要結婚?

  曾安全:他把工作辭了,和我一起住。有一天他忽然跟我說,老公,我們結婚吧,我都請好客人了。

  新京報:你什麼反應?

  曾安全:我嚇一跳,說你瘋啦。那幾天心理壓力特別大。他這是先斬後奏,先把話傳出去。後來我想,結就結吧。就定在元月3日。

  新京報:小潘為什麼想結婚?

  潘文杰:覺得這個圈子太複雜,不想讓他天天沉迷在這個圈子裡,想拴住他。

  是否有壓力?

  「我們曾天天被圍觀」

  新京報:你們婚禮也發喜糖?

  曾安全:裝喜糖裝了一晚上。

  新京報:婚禮在哪兒辦?

  曾安全:在酒吧請了八九桌,全是圈內的朋友和公司的人。我們盟誓,交換戒指。他們讓我蒙著眼睛,摸三根手指,辨哪個是我老婆的。我說,第一個就是。大家都吼起來,我猜對了。

  新京報:公司裡的人知道嗎?

  曾安全:都知道。很多人叫我曾哥,叫他曾嫂。

  新京報:聽說還有媒體,誰請來的?

  曾安全:我也不知道。共有3家媒體在攝影攝像。我沒太在意,還對媒體說,我們走到一塊不容易,希望圈內朋友大膽地像我們一樣,走出來。沒想到第二天電視報導了。

  新京報:被媒體報導你們有壓力嗎?

  曾安全:後來有了。成都電視臺請我們去做節目,當時我精神都要崩潰了。小潘說我們就是同性戀,應該去。

  隨後採訪的人越來越多,買菜,逛街,吃飯,總跟著一大群記者,連在外上廁所,後面都有人問,「曾先生我想問你一下,你們公開結婚到底出於什麼想法和看法?」

  回到家我們就哭了。還有人說我們炒作。親人打電話罵我們。

  新京報:聽說還曾被圍觀?

  曾安全:小區門口,天天一二十人圍著看。有天我們出門,一個老太太問,聽說有個男的跟男的結婚了。我說,就是我,我是同性戀,我們也是正常人,一天三頓飯也照樣吃,沒什麼好看的。我說現在的時代變了。

  新京報:你們回家是手牽手的嗎?

  曾安全:我們每天回家都手牽手。以前他牽我時,若遇上熟人,我會把他手打開。但他堅持要牽,我乾脆就讓他牽著。

  為何要公開?

  「呼籲社會認可」

  新京報:你們還是想要被認可?

  曾安全:對。我們上電視做節目也是為了呼籲社會認可我們。有時我在家,看著我們的結婚照,兩人望著天上,好像在看星星,很遙遠很遙遠的星星。那張結婚證,就是那麼遙遠。

  新京報:想要結婚證?

  曾安全:對。雖說我們找到幸福,找到自己的愛。但我們也渴望社會給予我們保障。我歲數比他大,他肯定想,我把他甩了怎麼辦;我也想,他比我小,我先老了怎麼辦?

  新京報:你們會輕易分手嗎?

  曾安全:現在已經很難了。前幾天,我們倆到我媽墳前燒紙,跪在墳前說,媽,生活太累了,想找到自己的幸福都這麼難。當時他都哭了。

  再過幾年,別人會說,他倆當初鬧得沸沸揚揚,現在還是過得好好的,像一對正常男女一樣生活,他們還是這麼幸福,還是這麼甜蜜。我憑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生活,自己走自己的路。我們的想法就是這些。這是我們真實的人生,真實的故事。

  為何要離異

  曾哥:和女性親密想嘔吐

  新京報:你和前妻生活了26年,後來怎麼下定決心離婚的?

  曾安全:因為跟她生活太累。我和女人聊天、交朋友都行,但稍微親密一些的行為,就有想嘔吐的感覺。我們結婚五天就分居,離婚後我走的時候,什麼都沒要,就是因為覺得對不起她。

  新京報:和男人有親密行為就不噁心?

  曾安全:不會。

  新京報:小潘,你交往過女朋友嗎?

  潘文杰:交往過兩個,現在還是好朋友。

  新京報:你前女友支持你結婚嗎?

  潘文杰:是啊,她陪我們買東西,挑婚紗,拍婚紗照,還當伴娘。

  新京報:小潘,你什麼時候告訴父母自己喜歡男生?

  潘文杰:高一。我就直接說我是同志。

  新京報:為什麼要告訴他們?

  潘文杰:我想他們認可我。他們都五十多了,經常看電視,都知道什麼叫同志。

  新京報:他們什麼反應?

  潘文杰:我爸要打我。我馬上收拾行李,出去流浪一兩個月。堂哥把我找回來,又給我介紹無數個女朋友。好多女的被我攆走,不喜歡。

  新京報:你們倆結婚,也通知小潘父母了?

  潘文杰:結婚前幾天,我給我媽打電話說了。她說你爸肯定不會去,但是我會默默關注你們。我跟媽無話不說,跟我爸三句話就要吵架,他很暴躁。

  新京報:聽說曾先生也給小潘母親打電話?

  曾安全:因為結婚那麼大的事,若我不跟他母親打個招呼,怕他媽罵我。

  新京報:你是怎麼跟他母親說的?

  曾安全:我說阿姨,你就把文杰當做女兒嫁給我吧。她說你們兩個都是男的,以後怎麼生活。我說我們有我們的生活方式,你放心,我們不偷不搶。她說,那我不管你們。

  新京報:後來你們經常打電話?

  曾安全:對,有時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她說我這個人挺開朗。我也跟她說過,既然我和小潘走到一塊,小潘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會養你們的。

  新京報:你們見過面嗎?

  曾安全:我見過照片,沒見過面。我怕他爸爸。我在電話裡說,阿姨,春節我們回家看你們……他就把電話接過去,罵粗話。

  女兒是否反對?

  曾哥:她說我還是爹爹

  新京報:曾先生,你們家人反對這場婚事嗎?

  曾安全:我二弟反對,弟弟妹妹也跟著反對。我們跟三弟住一起,他支持我。

  前幾天我家裡還開個會,我爸的姐姐,妹妹,弟弟都來了。就問你是不是得病了,到底怎麼回事。我說,我本來就有這種傾向,以前沒跟你們說,現在我找到自己的幸福,難道有錯嗎?

  新京報:曾先生,你還有一個女兒,你們的婚事對她會造成傷害嗎?

  曾安全:有些傷害。

  新京報:你怎麼跟你女兒說的?

  曾安全:我說爸爸是個飄飄(成都方言,男同性戀)。她說從你穿著打扮我就看出來了,但我又不敢說你。她說你結婚我反正不參加。

  但後來她給我發了簡訊,說你畢竟還是爹爹,我會照顧你的。她還說你自己的路自己走吧。

  新京報:媒體報導後,給你女兒造成什麼傷害?

  潘文杰:他女兒同學都給他打電話,他壓力很大。

  曾安全:我女兒說,以後千萬不要去找媒體,這樣會傷害親人。

  新京報:但你還在接受媒體採訪?

  曾安全:我只是想告訴人們,這是我的生活方式,本來我就是有這種傾向,我大膽去愛,走自己的路,有錯嗎?

  最想要什麼?

  「公平和一張結婚證」

  新京報:男同圈裡流動性很大,要說哪對兒固定交往兩年以上都可成為圈內奇談。

  潘文杰:419(foronenight,一夜情)非常多。我不喜歡那種,我們兩個都喜歡專一的。

  新京報:你們都各自交往過幾個男朋友?

  曾安全:我一共交往過4個。

  潘文杰:我在圈內混了10年了,從高中起就有很多男人給我買東西,開車到學校來接我,但我在他之前只交過一個男朋友,4年多。

  新京報:小潘,你跟他在一起有安全感嗎?

  潘文杰:有啊,就好像他的名字一樣。而我也不想玩了。

  新京報:有沒有想過婚後財產問題?

  曾安全:從沒。

  潘文杰:我們的東西都是共有的,只有人是私有的。

  新京報:有沒有想過婚姻法不保障同性婚姻,你們的婚姻沒有辦法得到保證?

  曾安全:想過,今年忙完了,準備去泰國註冊結婚。

  新京報:以後萬一你得了重病,他沒有資格為你籤手術同意書。

  曾安全:是啊。正在考慮去公證一下。

  新京報:現在最想要的是什麼?

  曾安全:好好生活。

  潘文杰:結婚證。我們結婚了就有保障啦。

  曾安全:想要公平,想要男女結婚的那種結婚證。希望圈內人都像我們一樣走出來讓大家看到,讓社會重視,社會肯定了,大家在觀念上也會慢慢認同。

  想要孩子嗎?

  「想領養個男孩,叫飄飄」

  新京報:你在家族企業中的帳戶被二弟凍結後,你們生活是否會很辛苦?

  曾安全:慢慢面對吧。人不是一輩子都一帆風順的,要先苦後甜,年輕的時候就把福享了,老了以後就殘酷。

  新京報:你們有什麼生活打算?

  曾安全:過完年我想叫他上駕校,再學做生意,想買一個挖土機讓他經營。家裡的事,我自己處理,我相信弟弟妹妹有一天會想通,我妹妹給我發簡訊說,想通了其實也沒什麼,人為自己活著,只要開心就好,一家人永遠是一家人。我心裡也挺感動的。

  新京報:你們準備要小孩嗎?

  曾安全:以後領養一個,等他到三十多歲懂事了再說。

  潘文杰:養個男孩,叫飄飄。(新京報 熊巧)

相關焦點

  • 愛滋男同性戀者:「朋友」有感情才會用安全套
    愛滋男同性戀者:有感情的「朋友」,才會用安全套數字A、據中國衛生部統計,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中國累計報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319877名,其中愛滋病病人102323學界估測國內同性戀者約有4000萬人。吉林省內同性戀人群還沒有確切統計,但保守估計人數在萬人以上。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校大學生同性戀者增多,整個群體趨於年輕化。「這是一個危險信號!」長春市相關部門人士表示,同性戀是高危人群之一,同樣也是愛滋病的受害者。女女同性戀的感染率遠遠低於男男同性戀(以下簡稱「男同」)。
  • 國內首例聚醯亞胺纖維民用紡織品已亮相
    國內首例聚醯亞胺纖維民用紡織品已亮相 2014-01-26 14:12:08 來源:長春晚報   21日,坐落於高新區的國家級科技孵化器中俄科技園內,幾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引來市民圍觀
  • 逾1/3澳洲人曾遭臭蟲侵擾 男子紅腫大包引圍觀
    逾1/3澳洲人曾遭臭蟲侵擾 男子紅腫大包引圍觀   1/3澳洲人淪為床蝨「美餐」  據澳洲殺蟲公司Rentokil於5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對於澳洲遊客來說,在旅行過程中,除了擔心自己食物中毒和丟失行李外,澳洲人最擔心的事情還包括賓館中有床蝨。  調查發現,有34%的澳洲人表示他們在旅行時曾慘淪為床蝨們的「美味晚餐」。
  • 中國首例同性戀婚姻引轟動[視頻]
    這是國內首例同性戀者公開結婚。曾安全於1983年和一個女人結婚,「明知道自己對異性不感興趣,但在那個年代,什麼都不敢說。」2005年,他接觸到同性戀人群,41歲的他第一次感受到性的歡愉,在他前半生,性都是痛苦的。去年曾安全離婚。
  • 體驗唾液檢測愛滋病病毒 男同:沒問題就結婚
    記者發現,該群體內很多人不想再這樣下去,等檢測結果為陰性就找個姑娘結婚。 項目點 每天有一二十人來檢測     11月30日下午,記者按約定時間來到青醫附院性健康中心科研項目點,這個外表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房間裡,已有好幾個人等待檢測。「今天天冷,已經有10多個了,平常每天都有10到20人來檢測。」該項目負責人、青醫附院李秀芳教授說。
  • 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已31歲,現狀讓不少人失望了,好處不得不提
    不過,相比較31年前我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時的社會環境,當下的開放程度已是十分之高了。 在當年環境下,大家對於這個「非正常」誕生的孩子並不看好,而且對「試管嬰兒」存在很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合法的,有些思想固執的,甚至覺得用這個方法打破正常的自然規律,是會遭天譴的。
  • "五一"去圍觀螢光魚 國內海洋館首次展出
    展覽期間,市民將看到國內海洋館首次展出的螢光魚,它是全球首例研發成功的轉基因觀賞魚。  據介紹,轉基因觀賞魚——螢光魚,是通過基因轉殖技術,將螢光基因殖入斑馬魚體內,使其表現出該基因所帶來的遺傳特性,在紫光燈的照射下魚的體表、眼睛、全身組織、器官都會發出奇趣的螢光。期間,有海洋「活化石」之稱的鸚鵡螺、一夫多妻制的紫印魚、有「海底螢火蟲」美譽的發光魚等也將與遊客見面。
  • 廣州首例愛滋病人故事 抗艾20年已結婚生子
    廣州首例愛滋病人抗艾20年 結婚生子  ●關於歧視 跟著醫生來家裡做抽血做檢測的護士,因為不小心被蚊子咬了,當場嚇到,聽說回去哭了兩天。  ●關於愛情 奧運會閉幕那天,跟玉文提出登記結婚的想法,「想要找一個伴兒一起活下去」。
  • 美國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數十國已報告3000多例
    52:04 來源: 南方都市報 舉報   美國科羅拉多州當地時間12月29日確認發現全美首例感染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的病例
  • 潘瑋柏官宣結婚,遭王思聰朋友圈嘲諷,「吃瓜」用英文怎麼表達?
    這兩天最大的「瓜」可能就是潘瑋柏官宣結婚了。昨日下午,潘瑋柏突然在微博官宣戀情,並特意cue到自己有了「共度下半生的另一半」。po出一家四口合照,比他小13歲的空姐女友Luna,小鳥依人地依偎在身邊。敢情這是宣布即結婚,速度不要太快了些!
  • 國內首例核輻射受害者:笑著活下去
    此案是國內首例核輻射案,宋學文也成為當時受核傷害最嚴重的人。 此後十幾年裡,宋學文娶妻生子,他感覺生活又有了奔頭,好日子就要開始了。但從去年開始,宋學文病情突然惡化,被告知隨時可能離世。 一條鏈子導致的悲劇 12月的東北,天寒地凍。
  • 國內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四肢僅剩右臂 兒子27個月
    受訪者供圖  宋學文遭放射源誤照終身殘疾,生活20餘年後目前病情惡化,最放心不下27個月的兒子  「最放心不下的就是27個月的兒子,但現在實在是走投無路。」昨日,41歲的宋學文告訴新京報記者,希望能得到來自社會的幫助,讓他可以通過治療多活一段時間,陪陪只有27個月的兒子。
  • 北京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
    (原標題: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HIV抗體檢測為常見的愛滋病篩查手段,陽性一般意味著感染,陰性則代表未感染。這一判斷是絕大多數人對愛滋病檢測的「常識」。該論文公布了我國首例HIV抗體檢測為陰性,但經HIV「核酸檢測」為陽性確診愛滋病患者,這也是世界首例成人HIV抗體陰性愛滋病合併肺卡波西肉瘤病例。論文通信作者、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介紹,該案例揭示了HIV核酸檢測在愛滋病診斷中的重要價值,但該檢測方式主要用於三類特定人群,並不建議作為愛滋病常規篩查診斷手段。
  • 國內首例「連體雙胞胎」,10年過去了現狀如何?讓人感慨萬千
    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寶媽開始調整自己的作息、飲食習慣,只為生出來健康漂亮的寶寶,但有時天不遂人願,寶寶可能沒有隨上爸爸媽媽的高顏值
  • 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如今31歲,她現狀如何
    不過,國內做試管嬰兒的還不是特別多,因此相當一部分的朋友不了解有關試管嬰兒的知識。農村的婦女們想要去嘗試試管嬰兒,但總是前怕虎後怕狼,一聽傳言說試管嬰兒壽命短,智商低,立刻就消除了想法。所以試管嬰兒的壽命真的非常短暫嗎?
  • 印尼巴布亞省數十名國有建築公司員工遭槍殺 總統哀悼
    印尼巴布亞省數十名國有建築公司員工遭槍殺 總統哀悼 2018-12-05 17:55: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男子摘蜂窩浸酒遭數十隻虎頭蜂蟄咬喪命
    東方網11月29日消息: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北市深坑區民周某前晚到石碇區烏塗裡山區摘取虎頭蜂窩浸酒,周攀爬至3層樓高的樹幹打算摘取蜂窩時,因驚擾到虎頭蜂窩,遭數十隻蜂螫咬,周男摔落地面頸椎斷裂死亡,來不及參加下個月女兒婚禮。
  • 【未解之謎】古人圍觀砍頭,難道不會犯噁心、害怕嗎?
    其實圍觀行刑都是人的好奇心驅使的,越是生活的壓抑的人群,越喜歡看砍頭之類的刺激東西。 對處決之人罪行都是從告示得知,其它功過是非皆無從知曉。更有遭凌遲之人,市民百姓也不知其功過。
  • 身高155公分女孩數十人來相親,為何嬌小玲瓏的姑娘那麼受歡迎?
    身高155公分女孩數十人來相親,為何嬌小玲瓏的姑娘那麼受歡迎?談戀愛的時候,我們都會尋找那種身材高挑,長相漂亮,穿著時尚的姑娘,因為養眼;而選擇結婚對象時,往往在外表上會打折,並且更看重的是內心,畢竟,很多時候,我們結婚是為了過一輩子,不是一陣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