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結果顯示,共有清涼門拱券西、石城門甕城南牆、龍脖子段、前湖段豁口磚上、半山園水閘底部所取5份樣品中檢測出了澱粉類物質。結合史料和前人的研究,項目組認為,該物質很可能為糯米水解後的產物,
因此,南京城牆粘合劑中加入糯米汁的說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記者從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獲悉,該中心為了解開粘合劑疑團、提供科學解釋,於去年年初開展了「南京明城牆粘合劑成分檢測」項目。項目由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牽頭負責,江蘇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具體實施,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文物保護科技實驗室、南京大學表生地球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同參與。
項目組
首先梳理了南京城牆粘合劑的相關文獻、傳說等資料,並提出相關疑問;
然後進行了實地考察,並結合資料在南京城牆選取了較為原始的城牆段落共採集了16個樣品;
再對樣品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進行了分析檢測;
最後對檢測結果進行了科學分析。項目還全程進行了跟蹤拍攝記錄。
粘合劑是南京城牆建築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南京城牆粘合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南京城牆的粘合劑成分都是一個巨大的謎,文獻、傳說眾說紛紜,終無官方定論。此次系統科學的研究,有助於解開南京城牆粘合劑成分之謎,回應公眾的關注。
同時,項目的開展
也為未來的保護、修繕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目前磚石建築的保護工作是一項世界性的難題。南京城牆建成650多年來,飽經風雨滄桑,面臨著很多保護工作上的困難和挑戰,其中很多與粘合劑的逐漸流失有關。探清粘合劑具體成分後,能夠對南京城牆未來保護修繕工作提供參考,尤其是對粘合劑進行針對性的保護工作,以延緩其老化和流失速度,保障南京城牆的堅固。
目前南京城牆正在牽頭「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項目,粘合劑作為重要建築材料,也是中國明清城牆文化遺產內涵和突出普遍價值的載體和體現。揭示南京城牆粘合劑的組成,不僅能夠為其他明清城牆粘合劑材料的研究和城牆保護提供參考和經驗,更能大大豐富中國明清城牆的文化遺產內涵,為申遺助力。
本次項目首次官方證實了南京城牆粘合劑中的確含有「澱粉類物質」。至於是否所有段落城牆粘合劑都含有該物質,或該物質是否由糯米水解後產生,目前還不能斷言。未來,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將運用更多科學手段,對南京城牆粘合劑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和檢測,爭取早日徹底解決南京城牆粘合劑的成分之謎。
作者:趙徵南
編輯:付鑫鑫
責任編輯:範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