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驕陽》蘊含的人生哲理,勇敢打破既定規則,人生需要多嘗試

2020-12-06 落落混剪

總有驕陽》是一部在1999上映的劇情片,雖然英文直譯《蘋果酒屋法則》,但我更喜歡第一個名字,更有詩意富含想像力,和電影中的意境很符合。這部電影是是根據約翰·歐文最暢銷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電影是比較忠於原著的,可以說改編得相當成功的。相對那些激情四射、情節跌宕起伏的劇情片,這是一部比較平和的電影,整個影片節奏舒緩不邋遢。通過電影先後獲得的七項奧斯卡獎項,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

電影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荷馬從小在孤兒院長大,跟隨著幫助別人墮胎的拉奇院長左右,荷馬學會了很多產科醫生的知識。在得到一個機會後,荷馬帶著夢想離開了孤兒院。之後在一片果園做著摘蘋果的工作,在那裡他遇見了愛情,看見粗魯坦率的生活,看到打鬥和一些畸形的愛。最終在這些事情的影響下,他得到了洗禮和成長,並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故事本身並不是很特別有新意,然而導演通過利用長鏡頭特寫和電影中設置多重隱喻,再配上絕美的音樂,平和苦澀的故事才讓人看了欲罷不能。在大場面商業片泛濫的今天,能夠看到一部娓娓道來、直擊靈魂深處的影片,我覺得也是難能可貴的。

本文將從電影的情感表達、主人公心理變化、影片多重隱喻、人生哲理四個方面來探討這部電影背後的寓意和影片值得一看的魅力所在,讓觀眾品味這份婉婉道來、回味無窮的田園牧歌。

01、細膩的情感表達,使整個故事的情感表現極富感染力,令人不禁感嘆它的處理方式之妙,引發了觀眾內心深處的共鳴

情感表現貫穿著每一部電影,有效地整合了電影中的各個情節,促進了電影的主題表達。在某種意義上,情感表達到位,觀眾更能感受到電影的散發的味道。相比一些炫酷震撼、視覺信息豐富的特技,這種溫情內斂的情感表達方式更能深入人心。

①荷馬在離開孤兒院時,影片對院長和孩子們的不舍的渲染,也為荷馬的回歸埋下了伏筆。

一天,中蔚沃利帶著未婚妻康蒂來到孤兒院進行墮胎手術,荷馬便問能否帶他出去看看,中尉欣然答應。沒見過龍蝦、沒見過大海的荷馬一心想要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可是一手扶養他長大的院長並不同意。

從知道荷馬決定離開那刻起,他就不斷地喃喃自語:「他還只是個孩子,在外面的世界,他只是個孩子。」在荷馬坐上車準備離開時,他只是躲在窗戶的窗簾上,默默地看著外面發生的一切,時間似乎停住了,然後他什麼都沒說地默默地走開。雖然沒有語言的刻畫,但是離別的壓抑撲面而來。

孤兒高柏菲一句話不說地踢著即將帶走荷馬的小汽車,「哐、哐」的響聲迴蕩在靜謐的院子裡。年紀比較大的畢士達躲在院子裡那棵大樹的背後,拿著刀一個勁地削著手中的棍子。當車子啟動時,孩子們開始追著汽車跑起來,悽美的音樂響起,鏡頭將車子在筆直的路上飛馳的身影拉長,一股悠悠揚揚的離別之情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我看來,此處的情感渲染形成了影片中情感表現得第一個高潮,孤兒院裡的人們的不舍和荷馬離開的決然形成鮮明的對比,長鏡頭下廣袤的大地也預示了荷馬未來的無限可能。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安於現狀的不甘,看到了勇於追求自我、敢於嘗試的勇氣,更看到了愛。當然,這麼大力的渲染,也為日後荷馬的回歸埋下了伏筆。

②荷馬把拉奇醫生寄來的醫師藥袋藏在床底下,這為荷馬日後拿出手術刀為黑人女孩墮胎做了很好的鋪墊

拉奇醫生給荷馬寄來醫師藥箱,但是荷馬覺得自己應該不會用到了,便藏在了床底下。他每天除了在蘋果園摘蘋果,就是跟康蒂去海邊幫忙撈蝦捕魚,生活過得很開心。

在影片的這段情感表達時,導演採用了聲畫對位的手法,畫面出現的是荷馬在工作或和康蒂交往中的細節,而聲音卻是荷馬在跟拉奇醫生在信中的對話。

拉奇醫生自述著自己年紀大可能會被替換掉希望荷馬回來的意願,他覺得荷馬始終是一名醫生,也從信件中察覺到荷馬戀愛了。而荷馬卻有自己的另一番想法,他在這裡自由自在,過著從來沒做過的事情,很新鮮也很享受。當拉奇醫生覺地他始終是一名醫生時,荷馬回應說「我不是一名醫生」。

但是看到拉奇醫生說「我從未為任何事感到遺憾,包括對你的寵愛」,他還是留下了眼淚。最後鏡頭拉到孤兒院拉奇醫生的房間,拉奇醫生拿著荷馬寄回的信對護工說:「看來我們已經把他失落在滾滾紅塵。」我鼻子一酸的,瞬間就落淚了。

不難看出,此處的情感表達特別的強烈,雖然畫面都是荷馬在新的世界歡快地生活的場景,但跟拉奇醫生的殷切關注相對比,整個情節的情感得到了迸發通過這個情感表達,我們知道拉奇醫生對荷馬視如己出的寵愛,可人生就是要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後才會感悟出自己的責任和承擔。

③荷馬回到出生的地方,那是他的起點也是新的開始

荷馬從火車上走下來,踏在白皚皚的雪地上,悽美的音樂又想起,就像他剛離開時那樣。鏡頭又隨著火車慢慢拉長變遠,一縷陽光照射到雪地上,反射出悽美的光芒。跟離開時不一樣,當初是乘車汽車離去,現在是踏著白雪歸來。

走在通往孤兒院的筆直的小路上,高大熟悉的建築突然映入眼帘,孤兒院的人們正在為隆重的萬聖節做著準備。畢士達率先看到了提著箱子走近院子的荷馬,然後大叫一聲「荷馬」便跑了出去,因為跑得太快不小心撲倒在荷馬跟前,其他孩子和護工也一起撲上來,抱住荷馬在雪地裡興奮地翻滾。重逢的一幕配著悠揚的音樂,恰到好處地逼出觀眾的眼淚。

總之,導演對於情感表達的把握恰到好處,並沒有過猶不及的尷尬,正是這樣的情感表達方式讓情節推動得很真實。也正是對情感的細膩表達令人回味無窮,讓觀眾在這簡單的故事中感受到溫暖和美好。雖然前方的路還是未知,但在經過痛苦的洗禮和打破規則的重新選擇,我相信他後面的路一定會走得很堅定。好在陽光永恆,希望永恆。

02、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從不理解墮胎行為,到主動選擇這份艱難得人生角色,荷馬的心理變化推動了故事的進展,與觀眾的期待相契合

雖然從小跟在拉奇醫生身邊學習並成長,幫助拉奇醫生做各種各樣的墮胎手術,也掌握了精湛的醫術,但荷馬並不理解為何一些成年人會製造出生命並要扼殺掉,他覺得只有不負責任的人才會如此,這當然也源於他是一個被拋棄的孤兒的身世。

直到他離開孤兒院去到更複雜的世界,和中尉沃利成為朋友,又情不自禁地愛上了中尉的未婚妻並與其偷情。直到他發現一直勤懇並照顧他的黑人路士竟和自己的女兒露絲發生關係,並導致其女兒懷孕而不得不得墮胎。他才知道「不負責任」並不是所有事情的解讀,曾經自己認為的規則在現實社會面前變得不堪一擊。

後來不忍心看到路士和露絲那麼痛苦和無助,也因為過去的經歷深深地影響著他,他主動拿起手術刀請求幫路絲墮胎。也正是因為這次經歷讓他感悟到了更多的責任和擔當,讓他開始思考自己的選擇和初心。最後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並選擇回到了孤兒院,去完成他未了的事情。

從堅稱不會為別人墮胎,到主動幫助黑人女孩墮胎,最後回到孤兒院擔任院長的工作,正是主人公這樣漸進的心理變化才使故事情節得以繼續推進、發展,雖然也有點落入俗套的感覺的,但也與觀眾的期待相契合,俗世的醜惡是需要一些柔和的東西來治癒的。

03、精彩的多重隱喻,讓故事懸念迭生,從而喚起觀眾的想像,也暗合了男主重拾「醫者」這一神聖又任重的人生角色

影片故事本身比較平淡無奇,前後過程並無過多衝突,就算有些矛盾都是隱忍而內斂的。而導演很聰明,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影片中利用了多重隱喻,讓電影不斷地反轉,讓觀眾在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時不禁驚呼:「真妙啊!」

①荷馬的「心臟X光片」

還記得荷馬要離開孤兒院時,拉奇醫生強烈反對,最後還拿出荷馬的「心臟X光片」示意他的心臟有問題,不適合出去亂跑,而且也提醒他要注意。但是影片中讓人擔心荷馬的心臟的唯一一個鏡頭是在他第一次開車時,很多觀眾都在擔心他的心臟會出事,但一點事都沒有。

一直到影片的最後拉奇醫生去世了,荷馬回到了孤兒院,一個女護工才跟他坦白,這份心臟X光片不是荷馬的,而是拉奇醫生的。為什麼拉奇醫生要謊稱這是荷馬的心臟X光片?其實影片的最後也給出了暗示。沃利中尉去參軍上了戰場,結果癱瘓回來了。

在我看來,之所以要讓荷馬誤以為自己有心臟病,一面是為了讓荷馬免於參軍打仗,一面是帶著隱喻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心時刻陪伴在荷馬身邊。這也體現了老人對荷馬的私心和寵愛,就像一位父親對孩子的愛一樣,這樣想來,觀眾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拉奇醫生會那麼反對荷馬出去闖蕩,而且不惜一切想要讓荷馬回來。可以說,這個隱喻就是神來之筆。

②僱工往蘋果汁桶裡扔菸頭

當露絲意外懷孕後,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是僱工積奇做的壞事。因為當他往蘋果汁桶扔菸頭時,路士狠狠教訓了他。但其實這個情節設計得很有寓意,這是跟這段不乾淨的關係掛鈎的。是誰把菸頭這個髒東西扔到女兒這個果汁桶的?竟然是她老爹 !而且做事如此勤懇負責的路士卻和自己的女兒發生了關係並導致她懷孕,意不意外?

我覺得只有設計了這樣的懸念,故事才更加精彩,更加有味道,越「嚼」越有勁的感覺。他要求按照他自己的規則做事,結果卻因為自己的無知深深傷害了自己的女兒。

③送衣服

影片中有幾個這樣的鏡頭,康蒂多次給露絲送來了自己不穿的衣服,還有僱主也特別心地善良地給她衣服,每次露絲都很開心地接受。但是重新回到蘋果園的她突然不在乎了,她黯然神傷地說用不著了。為什麼用不著?這裡也埋了一個暗示,衣服是遮羞的,她跟父親發生了那樣的事了,她還需要遮羞嗎?

就某種程度而言,送衣服是最適合這樣的隱喻的,如果換成香水、化妝品,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了。這也大膽地揭示了一段畸形的父女之情,晦澀且殘酷,能給觀眾一個重擊。而荷馬對這些是看在眼裡甚至身陷其中的,這也讓他對自己曾經堅守的準則發生了動搖。

04、深刻的人生哲理,增加了影片的觀看價值和觀賞魅力,也引發了觀眾觀看後的思考

《總有驕陽》表面上看是主人公的成長之旅,實際上影片中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才是最具思考意義的。都說好電影值得慢慢欣賞,慢慢品味,我想電影映射的人生哲理也能讓觀眾在觀影中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和收穫的。

①有時我們應當勇敢地去打破一些既定規則

荷馬的規則當然是堅決不給那些婦女做墮胎手術,這可以說是他的底線。但是隨著見識的增加,接觸的人和事的複雜化,他開始改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定位,不再固執地堅守自己曾經所謂的規則。當然,自從荷馬從孤兒院離開,就是他告別舊規則的開始,也是他不斷成長的開始。

拉奇醫生不顧世俗的眼光偷偷幫助未婚女性墮胎,擔任著很神聖的角色,可是卻為了一己私心假造荷馬的學歷和出身,也因壓力過大常年用乙醚麻痺自己,最後因為乙醚過量中毒去世。

電影中對規則最直接的解讀是在蘋果酒屋裡貼的那張規則,規則的內容是「不準在床上抽菸,不準酒後操作機器,不準上屋頂吃午飯,不準去屋頂睡覺,晚上不得爬上屋頂」,在僱工們看來,這些規則滑稽可笑無理取鬧,覺得規則應該是由住在蘋果酒屋的人來定才對。最後僱工叫荷馬把規則燒掉,燃燒的規則映紅了荷馬的臉。

電影中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內心認同的規則,他們或者遵守著規則,或者打破束縛,承擔後果。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規則,有的時候,我們無須理會那些可笑的規則,要勇於打破禁錮。而且不要拿我們認同的規則去約束其他人,就算是自己深愛的人,我們也應該學會尊重,不是嗎?

②人生就是不停地去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闖一闖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荷馬是在孤兒院長大的,除了那裡,他哪裡也沒有去過。有一個鏡頭我印象很深刻,就是荷馬去到火車站辦事情,站在那裡看著下車上車的人,他若有所思。其實在那個時候,在那個年紀,他就很渴望打破這沉寂的生活,去到更廣闊的世界去看看。後來中尉的到來給了他這個機會,讓他得以如願以償地走出去。

雖然拉奇醫生是那麼不情願,但這是荷馬一直以來的願望,是誰都拉不回來的。試想一下,如果荷馬不堅定離開的信念,繼續留下那個安逸的孤兒院,過著十幾年如一日的生活,估計他還是像以前一樣,覺得墮胎是成年人不負責任的後果。而這個頑固的思想將禁錮著他一輩子,讓他得不到更多的成長。

因此,人生就是需要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才能開闊眼界提高視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經歷了多種人生,你才會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渴望做什麼。也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才能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成長就是探尋自己心靈的旅程,雖然路途遙遠,但浪子歸來,會是另一番景象。

總結一下:

《總有驕陽》是一部比較冷門的電影,但是卻是那種看了電影就產生了看原著的衝動。電影沒有熱烈的情節,沒有過分的衝突渲染,但是影片呈現的故事非常地完整,裡面塑造的人物也有血有肉,很多情愫都被導演隱藏在了波瀾不驚的畫面下,讓人看了不禁大呼過癮。影片除了展示了勵志、親情、愛情的溫暖一面,也不迴避生活的陰暗面,更向我展示了如何去面對人生、面對世俗規則。我相信在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影片帶給我的人生思考會影響著我,並給我一些指導的意義。影片值得推薦。

相關焦點

  • 這四條定律,蘊含人生深刻哲理
    01、鴨子定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鴨子鳧水時的真實模樣?一般情況下,人們只看到鴨子在水面上悠閒安逸地遊動。但潛入水下後你就會發現,原來它的鴨蹼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動著,沒有一刻停歇。優雅需要底氣,華麗需要實力。
  • 40句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說盡人生哲理,總有一句觸動你!
    詩詞,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有一些詩詞富有哲理,能夠啟迪人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2、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程顥《秋日》20、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無名氏《雜詩》21、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錢福《明日歌》22、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 歐陽修的這首《畫眉鳥》妙趣靈動,且蘊含人生哲理。(圖文原創)
    ……宋朝士大夫的社會地位與政治地位空前膨脹,北宋對文化的重視更是言極無比,天下讀書人對考取功名之事趨之若鶩,更以此為光耀祖宗門楣之極與人生的最高追求。他的詩詞不僅流暢自然,清新別致,抒情委婉,而且還富含理趣與人生哲理。譬如說他晚年退居安徽潁州時,因特別喜歡那裡的「西湖」而創作的組詞《採桑子·十首》就是他「聲情並茂」的佳篇。
  • 人生感悟,悟出人生哲理,傳遞心中的正能量
    生活中的往事就好像人生的一場夢 ,你那滄桑的臉龐流露出歲月的無情 ,每個人都經歷著酸甜苦辣,每個人都嘗試著人間冷暖,我們每天為了生活而努力,而生活何曾放過我們,我們只有堅持住,努力著,為的是更好的生存。The past of life is like a dream of life.
  • 從生命起源到人生哲理
    從生命起源到人生哲理——「國智小專家」訓練營(唐山)培養孩子思考能力作者 錢馨瑤近日,以「我心目中生命力最頑強的植物」為主題的「國智小專家」訓練營(唐山)第一期在唐山市南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植物風情館舉行。
  • 英語人生哲理名言名句:人生道路的漫長,句句精闢!
    英語名言是英語國家人民的思想精華,有哪些英語的至理名言是表達人生感悟的呢?下面是小編給你帶來的是英語人生哲理名言的內容,希望你喜歡!英語人生哲理名言(經典版)Ordinary people merely think how they shall spend their time ; a man of talent tries to use it . (Arthur Schopenhauer , German philosopher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過時間,有才能的人設法利用時間。
  • 《遙遠的救世主》中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
    一本優秀的書籍,它深邃的思想內涵會隱藏在作者的文字當中,一些經典的語錄在不經意之間就會將人生哲理呈現在我們眼前,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哲理,確實是讓人醍醐灌頂的名句。奕心在這裡向大家分享在《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中的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一、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作者豆豆是第一個提出「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人,強勢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強者塑造的文化,而弱勢文化是最普遍的窮人思維方式。
  • 充滿人生哲理的句子,句句正能量!
    人生,沒有永遠的愛情,沒有結局的感情,總要結束;不能擁有的人,總會忘記。九、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于堅持了不該堅持的事;人生最後悔的事,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事;人生最遺憾的事,莫過於錯過了不該錯過的人。人生最珍貴的東西不是得不到的東西,而是眼前所擁有的東西;人生最美好的東西,不是已失去的東西,而是現在所把握的東西。
  • 人生哲理:上善若水,從善如流
    人生哲理:每個在我們周圍,和我們有互動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許要教會我們什麼,也許要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一個情況。
  • 《清單人生》人生永遠有選擇的權利,可你有重頭再來的勇氣嗎?
    人生有一種艱難,是捨棄無比熟悉的生活,重新開始。一月份的某個周一,布裡特-瑪麗坐在勞動就業辦公室的桌子前,腦子裡卻在想著「叉子、刀子、勺子」的順序。在正常的生活裡,她要收拾廚房,打掃陽臺,照顧孩子,遵循既定的規則,一成不變地過生活。
  • 有哪些富含人生哲理,寓意深刻的名字?
    那今天起名網就帶大家看看這些有豐富哲理的名字,帶大家品一品每個名字的意蘊和內涵。同時,也可以告訴孩子人生就是要多實踐和多探索,只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鳴已「鳴已」來自成成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的意思是,雖然平常沒有突出的表現,但終有一天能做出不凡的成績,一鳴驚人。
  • 人生哲理:沿著自己人生的旅程往前去,總有一天你會是對的
    在這個「悲觀主義者」看來,灑脫的生活要比名利場重要得多。在三十年後,伍迪·艾倫拍攝了一部闡釋自己晚年人生觀的電影,叫做《怎麼都行》。主人公是一位老年物理學家,電影裡提到了一個物理學名詞「熵」,用以解釋人生。他說宇宙間能量是守恆的,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只能有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但是這個過程卻是不可逆的。
  • 靠什麼打破既定規則?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要說網友的智慧聚集地會在哪,那當然就是每篇新聞熱點後面的評論區了~大家好,精彩神評論又和大家見面啦~一起來看看,對於下面的熱點話題【靠什麼打破既定規則~】,網友們又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神評論呢~如果你有更獨到的見解,趕緊在評論區留言吧~全系標配
  •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激發鬥志,總有一句讓你觸動
    如若不曾有期待,就不會有那麼多甜美的憧憬,如果不曾有期待,也不會有那麼多失望的眼淚。心不動,則不痛。7、很多人,因為寂寞而錯愛了一人,但更多的人,因為錯愛一人,而寂寞一生。我們可以彼此相愛,卻註定了無法相守。不是我不夠愛你,只是我不敢肯定,這愛,是不是最正確的。人最大的困難是認識自己,最容易的也是認識自己。
  • 《人生十二法則》:人生需要原則,生活需要秩序
    我們常常會覺得人是感性生物,那麼生活也應該是隨性而恣意地,而規則會破壞人對生活的美好感覺,束縛人的自由,錯過豐富情感的體驗,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選擇混亂而盲目的活著,放棄原則,甚至放棄理性,直到人生逐漸失去方向、沒有退路。如果你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察覺,想要尋求更好的出路,建議你看看這本《人生十二法則》,相信你會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 突破「自我設限」,成就人生高度
    一個人若想跳出人生的困局,有所作為,就需要撥開心理陰霾,打破自我設限的牢籠。正心正舉 撥迷見智 開啟自在之門生活蘊含了無限極可能,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打破自我設限,尋找機遇去發現全新的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越級。
  • 20條人生哲理名言警句
    2.人生就像一場舞會,教會你最初舞步的人卻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場。3.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4.人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認為真理在握,決定人的價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萊辛5.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
  • 莊子的一段至理名言,通俗易懂,卻蘊含人生的大道理
    俗話說,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其實很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及時行樂,誰不願意整天快樂無憂,誰又願意沒日沒夜地拼命工作。有人因為處於困境,不得不奮鬥;有人因為擔當重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人人心中都有難言之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 新寶駿RC-5W(旅行版),為人生徵程上的座駕注入靈魂
    只因為,比起嘗試新鮮事物,跟著既定、千人一面的時間表來走,相對安全又很難出錯。麥肯錫前合伙人曾對這種追求「穩定」的行為表示難以理解:「我發現一流大學畢業生覺得最好的工作就是去中學教書,原因是有編制,有保障,而不是熱愛教師這個職業。」
  • 被貶黃州第三年,蘇軾酒醉挨淋卻寫出宋詞名句,飽含人生哲理
    少年成名中年失意一直到老年都沒有在受到重用,一生最好的時光都在貶謫之地度過,蘇軾卻依然有如此的人生態度,乃真豪傑也!「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一蓑煙雨任平生」,寫雨中詩人的形象,腳踏「芒鞋」,手持「竹杖」,在雨中行走,甚至比騎馬還要舒坦,有什麼可怕的?即便是風吹雨打,只要我有這一身蓑衣,就不必懼怕。下片一開始就寫雨過天晴,「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雨後的春風還有幾分涼意,吹醒了詩人朦朧的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