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種在生產季節過後,不管是母種、原種還是孢子,都需要保存妥善,以便下一個生產季節使用。你知道菌種如何保存嗎?下面來簡單介紹一下!
在夏季的室溫中,各種食用菌的母種、原種和栽培種,接種後均可在1個月內長好,若不再接種或用於生產,則會很快敗壞。如果及時將菌种放在低溫的地方,則能保存較長的時間。在過去,會採用「繼代培養低溫保存」的方法保存菌種,比較簡單易行。這個方法主要是用來保存母種。為了更好地保存母種,還需製作專用的母種保存培養基,這種培養基要降低濃度,增加水分和營養。其配方是:馬鈴薯去皮切片200克,洋菜14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氫鉀3克,磷酸氫二鉀2克,蒸餾水1000毫升。按常規的方法調製,裝試管、滅菌就可以了。
要保存的母種,需要先轉接在母種保存培養基的斜面上,等到菌絲長到1/3~1/2,發育健壯,無汙染,再存放在冷涼的地方,比如天然的地方有地道、山洞和深5米左右的井中。這些地方四季恆溫,大約在16~18℃,在這一溫度中,試管中菌絲長滿需2~3個月,長滿後再存放2~3個月不變質,共6個月。然後取出來轉接入新試管中,試管中仍用母種保存培養基。轉接後用同樣的方法繼續存放,直到用於生產時,再取出來接原種和栽培種。
試管也可存放在冰箱中,箱內溫度保持4℃(草菇13℃),可長期存放。但若需要繁殖,應當先取出放在室內,使菌絲恢復到周圍環境的自然溫度,以便菌絲從休眠狀態活化過來,再行轉管繁殖。轉管時要恢復使用普通的馬鈴薯洋菜培養基。在冰箱中存放的時候需要注意,溫度不能過低。如低到1~2℃,時間一長(例如1年),菌絲的活力會衰退,不容易恢復健壯。
不只是母種,原種也是能保存的。在原種接種後,等到菌絲吃料1/3~1/2,就把它放入冷涼的地方。如溫度為16~18℃,則2~3個月菌絲才長滿,長滿後再過2~3個月菌絲不敗壞。若還需繼續存放,可以轉接入新瓶中存放。如果在冰箱中存放,溫度與母種相同,不要過高或過低就可以了。
孢子貯存更容易。為了採集孢子,可參照孢子分離法的裝置,培養皿中預先鋪上消過毒的乾燥濾紙。選一個良好的子實體,讓孢子落到濾紙上成為孢子印。然後將濾紙捲起來,或將濾紙先剪成紙條,裝入消過毒的空試管中。試管口用聚乙烯膜包紮密封,也可塞入棉塞,然後用蠟燭密封。試管存放在乾燥、通風、冷涼、黑暗的室內。用這個方法能貯存孢子1年以上,密封好的能貯存3年不喪失生活力。取用時可以將濾紙夾出一條來(或者臨時剪一條),將孢子落入蒸餾水中,用吸管吸取含有孢子的蒸餾水,接種在馬鈴薯洋菜培養基上進行繁殖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