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衫女
作為國內知名度和好感度最高的主持人之一,董卿在21年的主持生涯裡為觀眾帶來了無數經典節目,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她可謂是「正統派」女主持的代表人物。
不過,近年來董卿的事業重心似乎有所轉移,最明顯的變化在於她已不再主持春晚,就連一般的綜藝節目都很難再見她的身影。
這並非代表著董卿就此隱退,相反,象徵了她已經踏入新的領域——製作。
相信很多人聽說董卿在中年轉型成製作人時,都有一些驚訝,畢竟主持是她努力耕耘了21年的行業,在這個領域她可以做到駕輕就熟。
但是如果轉變為製作人,那麼勢必會遇到不少困難,稍有不慎甚至會毀掉積攢多年的好口碑。
不過,董卿顯然沒有擔心這麼多,近日她接受了採訪談到了轉向幕後的原因。
對於她來說,21年的主持生涯已經足夠,她已經涉足過文藝、綜藝節目的各個形式,因此更渴望接觸新鮮的事物。
董卿認為觸碰新事物也是在探知自己的潛力,她想了解自身的邊際。
了解到她轉型的原因之後,不少本呼籲著董卿能回歸綜藝主持行業的網友表示了理解,畢竟她轉戰幕後並不是選擇退出這個行業,而是用另一種方式與觀眾們相見。
雖然董卿作為一線主持人與大眾見面的機會少了,但她在製作節目時卻也奉獻出了專業精神。
自2017年起,她製作和主持的新節目《朗讀者》在電視頻道和網絡平臺同時上線,既吸引了中老年觀眾,也引發了年輕網友的討論。
這檔以故事、文學、朗讀為內容的節目雖然嚴肅但不枯燥,兼具教育性和娛樂性,每期主題還討論了大眾最關注的話題。
董卿及其他工作人員的用心,最終讓《朗讀者》獲得了8.6的高分,成為當年最受關注的綜藝節目之一。
藉由著第一季的盛勢,《朗讀者》很快在隔年推出了第二季,節目豐富了內容,還加重了文化氣息,邀請深受年輕人喜歡的藝人,如胡歌等人,進一步擴大了受眾,並斬獲9.2分。
緊接著,《朗讀者》就要推出第三季,董卿在近幾個月也馬不停蹄地輾轉於北京、武漢、廈門三地,親臨一線、事無巨細地指導著節目團隊的各項工作。
為了進一步推廣全民閱讀的目標,她甚至以「閱讀亭」的形式,將普通觀眾融入到第三季節目之中,創造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錄製方式。
可以看出董卿雖然已經47歲,但她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仍然很強,為了掌握新領域也付出了許多努力。
這樣的學習態度在娛樂圈是相當難得的,畢竟40+的藝人大多江湖地位較高,他們大多不願意做出改變。
就連參加《歌手》這類與年輕藝人比拼的節目,也少不了那些不想輸、又跟不上時代變化的老藝人。靠著老歌、老角色吃「老本」,打著經典的名號頻頻上節目,強行讓觀眾回憶往昔的情況更是不少見。
按理說,董卿在主持界工作21年,參與過的經典節目不少,江湖地位也不低,倘若她就此停留在一線,大概也不會有人嫌棄她不夠年輕時尚。
但她卻不甘心生存於舒適圈,還想著努力學習、參與不同的領域,時刻準備著從零開始,她對於事業的熱忱和專業值得肯定。
不過,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她能扛起製作人的身份固然是好事,但作為最受大眾喜愛的女主持之一,還是希望她有機會還是多多回歸主持行業,畢竟想念她的人可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