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身體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有機體,如果把人體比作建築的話,骨骼無疑是最重要的框架。想像一下沒有骨骼的支撐,我們連站都站不起來,更不要提行走了。那麼人類到底有多少塊骨頭呢,為什麼有人說中國人少了兩塊?
其實從在幼時到成年,我們骨骼數量是會發生變化的,剛生下來的時候是最多的足有305塊,而隨著身體的發育一些骨頭會逐漸閉合,最終變成人們常識中的206塊。但是在中國卻有所不同,大部分成年人只有204塊骨頭,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研究調查表明,有3成的中國人的骨頭是206塊,剩餘7成的中國成年人,身上所有的骨頭總數只有204塊,至於這兩塊骨頭少在哪,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廣為流傳的趾骨說,認為我們腳上的第五蹠骨只有2節,而其他人群普遍有3節趾骨,因此算起來我們中國人少了兩塊骨頭。
還有一種認為我們身上缺失的兩塊骨頭就是髖骨,也就是我們屁股到腰部這個部位的骨頭。我們中國人小時候,髖骨其實也是有三小塊的,分別叫坐骨、髂骨和恥骨,到一定骨齡,這三塊骨頭就會長到一起,成為髖骨,而歐美人還是三塊,並不會長到一起。這也是少的那兩塊骨頭的一種說法。而且不僅中國人如此,連少量的日本人也是少了兩塊骨頭。
對於這種現象,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人進化的結果,因為歐美人比較高大,所以他們會多一塊骨頭以支撐他們的身軀。而亞洲人普遍比較矮小,所以骨頭會少一點。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