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人種有206塊骨頭,中國人卻只有204塊,有何差別?
大家都知道,在大自然當中,實行的往往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而對於我們人類來說,能夠進化出智慧,創造出文明,其實主要也是為了適應自然環境,而生存下去。
在人類的進化史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化階段,就是直立人的誕生,直立人標誌著人類開始直立行走,將雙手徹底的解放了出來,讓人類能夠開始使用工具,從而進一步演化,但是很明顯,當人類選擇直立行走的時候,整個身體的重力就都轉移到了雙腿上面,所以人類之所以能夠直立行走,主要也和特殊的骨骼構造有著很大的關係。
總體來說,人體內部一共有206塊骨頭,當然,這樣的數目僅僅局限於歐洲和非洲的人,而作為亞洲的黃種人,比如中國人等等,全身上下只有204塊骨頭,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又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其實,就進化論來說,歐洲人和亞洲人本身在智人之後,就不再是不是一個人種,而且兩者之間的差異也不僅僅體現在骨骼的差異上面,還有其他很多的方面,雖然兩者都是從智人進化而來的,但是在歐洲人種的體內,存在著一部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而尼安德特人是10萬年前生活在中東地區的人種。
尼安德特人雖然體型強壯,四肢發達,但是在智慧上面很難和智人抗爭,隨著智人的入侵,尼安德特人走向了滅絕,但是一部分的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進行融合,而這也就是歐洲人種的來源之一,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歐洲人在體型上面,往往要比亞洲人高大一些,體毛也要更加的旺盛,而這也是自然演化的結果。
而對於人體的骨骼說法,根據目前出土的化石來說,在遠古時期的人類,全身上下的骨骼達到了305塊,而在不斷的演化過程當中,最後基本上達到了206塊,而東亞的人種則是204塊,而目前,就亞洲人為什麼會少兩塊骨骼,一直也沒有定論,只有一些猜測。
而主要少的兩塊骨骼就是在腳趾上面,而位置也是在腳趾的關節部位,基本上所有的中國人的腳趾頭都是兩節的,其中就包括了第5個腳趾頭上面,而差異就是在這裡,所以很多的科學家認為,因為遺傳基因的原因,導致了歐美人種在體型上面略微高大一些,所以需要的支撐力也就更強一些。
於是為了能夠保證自己身體的穩定性,所以歐美人種在進化的過程當中,選擇了將這兩塊骨骼保留了下來,而且相反的,亞洲人種沒有必要保留,而且就進化論而言,亞洲人種為了減少骨骼的摩擦,於是將腳趾上面的一些軟骨融合在了一起,而歐美人沒有這方面的進化,於是歐美人種就多了兩塊骨骼。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性的,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表明,在亞洲地區,尤其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有將近75%的人是204塊骨頭,當然也有25%的人是206塊,當然,就我們國家來說,204塊骨頭的人達到了80%以上。
而與之相反的情況,歐美人種也有將近20%的人,只有204塊骨骼,這樣差異,主要還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區別,和人類的遷徙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而對於人類來說,骨骼的減少,其實是一種進化的表現,骨骼過多,雖然也代表著關節很多,身體比較的靈活,但是這種情況,並不適應直立行走的需求,反而更加適合在樹上攀爬生活,所以骨骼的減少,反而更加有利於人類的直立行走,而且可以減少骨骼之間的磨損,而且隨著關節的減少,人類也可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當然,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兩塊骨骼的存在與否,並不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