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推斷,整個世界的人類都是由同一批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儘管如此,全世界的各個人種差別還是很大。例如膚色區分就有黑人、白人、黃種人,而且區域不同性狀也不盡相同,我們常見的亞州黃種人的頭髮是黑色、歐洲人為金黃色、紅色。眼睛的顏色也是不盡相同。
而作為這最大的區別,非人體的骨骼數量莫屬了!其實不同地域的人體骨骼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成年亞洲人整體的骨骼數量為204塊,而歐洲成年人骨骼數量卻為206塊!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了!
其實,只要新生命一降生骨骼數量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降生後的嬰幼兒時期人體整體的骨骼能達到305塊,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成長為小孩,骨骼就變為了217塊。等到成年之後,人體的骨骼數量就會確定下來。這其中,作為亞洲人有73%的概率會有204塊骨骼。相對於亞洲人而言,歐美成年人的骨骼數量卻為206塊!
其實,歐美人多出來的這兩塊骨頭就在小腳趾上。相對於中國人甚至大多數亞洲人而言,小腳趾一般只有兩塊骨頭,但歐美人卻是三塊!兩隻腳的話就是比中國人多出來兩塊骨頭。但值得注意的是,多的這兩塊骨頭對於歐美人來說並沒有任何作用。不論是在日常行走、奔跑或者各項體育運動中,和中國人沒有任何區別。
記得在上初中生物課時,老師就耳提面命地告訴我們成年的人的骨骼是206塊,這個數據也深深地印刻在了腦海裡。長大後才明白,這73%概率的204塊骨骼也是區分中國人與其他人種的一種方式。
那麼,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會比歐美人少兩塊骨頭呢?
不知大家還是否記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這也就是說,大自然中的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都會保留對自己進化更有利的特徵。比如說,蝙蝠就是唯一一類真正進化出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飛翔能力更容易躲避敵害、獲取食物,從而延續了下來。但另一種也喜歡在傍晚、夜間出行的哺乳動物「飛鼠」就沒有進化出能飛行「翅膀」,為了躲避敵害從而進化出了也可在密林間「滑翔」的皮膜。
這其實也就是告訴我們,當物種在進化過程中基因發生突變,而這個突變不會對物種造成負面的影響,那麼這個「突變」就會被保留下來參與到繁衍過程中。
比如說我們在歐洲、美洲的一些地區,容易見到金色頭髮的人。而這個金色頭髮的人只不過是在進化過程中發生的基因突變,但這個基因突變並不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這種基因就在進化過程中被完整保留了下來,這種基因經過N代的繁衍,甚至在幾代、幾十代之後,大批的人都會出現這種角金色的頭髮。
作為少了兩塊骨骼的中國人,其實也是這種自然演化的結果。由於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小腳趾「丟失」兩塊骨頭並不會對日常生活構成影響,所以這種基因就被延續了下來。就此來看,國人的進化程度遠比歐美人更為高級。
與此同時,當這種進化基因被更多的「普及」就會形成人種的差異化!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比歐美人少兩塊骨頭的原因了!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作者: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