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申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3546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
減肥真的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很多人想盡一切辦法,也減下來,還有些人瘦下來了,但是身體出現各種不良反饋。
可能把自己減到營養不良,甚至影響皮膚狀況,不斷爆痘痘、膚質變粗糙、膚色發黃、變暗淡……
但是,讓人欣喜的是,在堅持低碳生酮飲食減肥的眾多網友中,我看到太多關於『皮膚變好』的「逆襲」案例。
有的網友皮膚變得更加緊緻,有的網友皮膚變光滑了,有的網友徹底跟粉刺痘痘說了再見……
國外網友Izabelle曾經一直堅持素食,嘴巴、胳膊、眼睛周圍溼疹卻越來越嚴重,切換到低碳生酮飲食3個月後,溼疹都悄無聲息地消失了。相關閱讀10年的痘痘、溼疹,戒掉這些食物後,皮膚煥然一新
國外最大的圖片社交平臺INS上,有人發起過ketoface(生酮臉)的話題,很多網友曬出了自己低碳生酮前後的對比照,不止變瘦變精神,皮膚狀態真的讓人羨慕啊。相關閱讀國外最流行的減肥法,這次在INS又爆了
從左到右,自上而下分別是Hannah、A n n a l e e R a n ge l、Ashley Jacqueline、Matt、Jane、Kasha
的確,低碳生酮飲食從減少晚期糖基化終產物AGEs、平穩激素分泌、減輕慢性炎症、消除植物毒素、改善腸道問題、提高抗氧化能力等方面。
低碳生酮能夠綜合「升級」一個人的膚質,讓你變美變年輕。
但是,人體很複雜,我們也確實收到了一些不太好的反饋,有人在低碳生酮飲食後,出現了膚色發黃的狀況。▼
很多人就開始亂猜測,認為這是病理性的泛黃,是內臟疾病的標誌,坊間還有傳聞說「面色發黃代表肝不好」,那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為什麼皮膚發黃?
開啟低碳生酮飲食之後,飲食中少了主食和糖,身體逐漸從葡萄糖供能,切換為燃燒脂肪供能,這個過程是需要一個適應期的。
在這個過渡期裡,會出現焦躁情緒、壓力也增大、乏力疲勞等狀況,這些生理上的因素,可能會使得你的臉色呈現短期發黃晦暗狀況。
但是,不要擔心,隨著身體的適應會逐漸轉好。
圖片來自buzzfeed
如果你已經完全適應低碳生酮飲食後,卻出現了面色發黃的狀況,就要考慮如下一些原因了:
這些蔬菜吃多了
低碳生酮飲食強調避免,甚至消除飲食中的米麵糖,同時增加優質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很多人之前吃了非常少量的蔬菜,在低碳後反而注重和加強了自己的蔬菜攝入量,比如胡蘿蔔(嚴格狀況下不建議吃)、羽衣甘藍、菠菜、生菜、甜椒等。
這類蔬菜有一個共同點,都含有比較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而類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生酮飲食中吃下了大量的優質脂肪,這可能使身體吸收了更多的類胡蘿蔔素。
類胡蘿蔔素在血液中的含量過高時,會使皮膚顏色變黃,以手掌、足底最為明顯,臉部其次。
右側為患者的手,圖片來自racgp
面對這種狀況,減少此類蔬菜的攝入量一段時間(2-6周),自然就會好轉,而且不要慌張,要知道,類胡蘿蔔素本身也有益處,能夠增加皮膚水分減少皮膚粗糙。
你是不是在吃某些藥
如果你在長期服用含有黃色素的藥物,比如阿的平、呋喃類等,也可使膚色發黃。
本身肝功能受損或者有其他疾病,誘發成人黃疸
聊到這點就不得不提膽紅素,它是由紅細胞分解形成的(呈現橙黃色),經肝臟過濾後,通過膽汁(膽管到達膽囊)分泌到腸中,然後分解為尿膽素原(使便便呈棕色)並排出體外。
血液中膽紅素過多時,就會發生黃疸,表現在皮膚、眼白等部位發黃,是臨床上判定黃疸的重要依據。
黃疸狀況,圖片來自suggest-keywords
導致膽紅素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涉及到肝臟炎症、膽道阻塞、膽管發炎、溶血性貧血、吉爾伯特綜合症(遺傳性非溶血性高膽紅素血症,臨床以慢性或復發性黃疸為特徵)等等。
另外,像是劇烈運動、吃某些藥物(比如抗病毒藥物阿扎那韋)等,都可能導致膽紅素升高。
也就是說,排除運動、吃藥等原因,如果你肝臟(肝炎,肝硬化等),或者膽囊系統(膽結石,膽道疾病等)本身存在問題的話,低碳生酮過程中就很可能會遇到膽紅素偏高,面色發黃的狀況。
比如,在低碳生酮飲食以前,你是不是大量吃過果糖含量高的食物?它們可能已經對你的肝臟造成了很大的損傷。
攝入果糖後,大部分果糖都會在肝臟中代謝,而肝臟每天最多只能代謝60g,你吃的果糖越多,肝臟的負擔就會越大,長期高量攝入,就跟喝酒無異。
有人給老鼠餵食果糖,餵食16周後,肝臟的情況變化,非常恐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原理,就是這樣的。相關閱讀你的孩子,每天都在偷偷喝酒,可惜你不知道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這會不會是在提示生酮飲食在傷害肝臟?
生酮飲食會抬高膽紅素,損傷肝臟麼?
低碳生酮飲食過程中,身體會燃燒脂肪產生酮體,而這個過程正是通過肝臟分解脂肪來進行的。
所以,很多人質疑生酮飲食會給肝臟加負擔,進而傷害肝臟,但實際上,低碳生酮飲食於肝臟是大大有益的:
加持肝功能,對脂肪肝有預防和逆轉作用
生酮飲食能通過減少果糖攝入量、增加膽鹼攝入量、降低胰島素等改變,對肝臟功能起到加持作用,甚至對脂肪肝有預防和逆轉作用。相關閱讀生酮飲食傷肝嗎?
另外,很多現實案例都展示了:生酮飲食於肝臟無害,比如被稱為「生物黑客」的Dave Feldman,從2015年4月份開始進行生酮飲食,到現在有4年左右時間了。
圖片來自cholesterolcode
肝功能有沒有受到負面影響,他在一次採訪中曾表示:自己的肝功能指標(ALT,AST)沒有任何異常變化。相關閱讀多吃脂肪,降血脂,美國一生物黑客火爆了youtube
還有Gary taubes,Dr phinney,Jeff Volek,Eric westman,這些國外資深的低碳領域專家。
他們都有20-30年的低碳生酮飲食歷史,也都非常健康,而且精神狀態非常好。
某些狀況下甚至降低居膽紅素
不止如此,對於高膽紅素狀況,比如之前提到的吉爾伯特綜合症,低碳生酮飲食居然有糾正作用。
吉爾伯特綜合症是由於遺傳原因,導致肝臟無法正常清除膽紅素,而引起的偶發性黃疸。
一個案例來自Eduarda Castro的丈夫,10幾歲的時候,就被診斷出患有吉爾伯特綜合症。
在過去的幾年裡,他一直堅持低碳低脂飲食,但是在反饋自己信息之前的1個月裡,他將自己的飲食調整為低碳高脂肪飲食。
1個月後做了血液檢查,然後驚訝的發現,也是第一次發現,自己的膽紅素水平降至正常。
圖片來自dietdoctor
2015年的一個案例研究中,一位30歲的女性患者,同樣患有吉爾伯特綜合症。
在採用以動物脂肪,肉,蛋和內臟為基礎,並且以較少(少於30%)的蔬菜和水果為基礎的飲食後,總膽紅素降至正常水平。
當然,也不乏來自網友的反饋,在堅持低碳生酮飲食後,體重和甘油三酯都在降低,膽紅素由偏高轉為正常。
另外想說的是,很多人即便檢查出膽紅素升高的狀況,肝膽指標都正常,這種情況下不用過分擔心,很可能只是生理現狀。
很多人認為生酮飲食傷肝,只要是他們認為生酮飲食是高熱量飲食,其實,生酮飲食是低熱量飲食,我們會自然少吃,吃那些脂肪不足以傷肝,其實,碳水更傷肝。相關閱讀不吃主食一年後,肝臟發生了特殊變化...
關鍵的瘦龍說
低碳生酮飲食,能通過增加抗氧化力、減輕炎症、平穩激素分泌、消除植物毒素等方面,全方位改善一個人的皮膚。
我們經常收到網友關於皮膚變光滑、更水潤、有了光澤等方面的反饋。
但是,少數網友確實提到過皮膚發黃的情況,出現這種狀況先不要擔心,一點點找原因。
可能你正處於生酮飲食的過渡期,身體從燃燒葡萄糖轉為燃燒脂肪,還在適應的過程中出現乏力、疲勞、壓力增大等症狀,這會引起短時間的膚色暗淡。
再者,你可能吃了很多富含類胡蘿蔔素的蔬菜,比如胡蘿蔔(嚴格狀況下不建議吃)、羽衣甘藍、菠菜、生菜、甜椒等。
類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生酮飲食中吃下了大量的優質脂肪,這可能導致你體內吸收更多類胡蘿蔔素,而類胡蘿蔔素在在血液中的含量過高時,就會進而使皮膚顏色變黃,以手掌、足底最為明顯,臉部其次。
另外,如果你在長期服用含有黃色素的藥物,也會導致皮膚變黃。
但最為讓人擔心的就是由於膽紅素過高而誘發的病理性「發黃」,因為膽紅素過高是提示肝膽疾病的一個指標。
也因此,有人認為低碳生酮飲食傷害肝臟,實際上,低碳生酮飲食對肝臟是有益的,並且有逆轉脂肪肝的效果。
而且如文中所述,很多人膽紅素偏高的狀況在低碳生酮飲食後,逐漸降至正常值。
所以,面對膽紅素偏高,面色發黃的情況,首先考慮,自己是不是本身存在肝膽疾病(比如以前吃了很多高果糖食物傷到肝臟)。
其次,查看自己的肝膽檢查指標,如果一切正常,甚至在逆轉,就不必過分擔心,還可能只是生理方面的改變,比如我文中提到的劇烈運動。
(叼叼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