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隨著新一輪氣候變化的加強,如今我國已經是高溫、暴雨預警齊上線,所以這也說明了天氣的複雜模式非常明顯,那我們就來看看入伏第1天的天氣情況。先來看高溫的情況,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我國的高溫地區還是不少,東北,華南。
西北等地都有高溫的發展,其中福建中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東南部、廣東東北部和西南部、廣西西南部、海南島北部、吉林西部、新疆吐魯番盆地等8省部分地區有37~39℃,局地可達40℃以上。所以高溫的區域還是不少,當然從預報圖來看,大多數都是集中在華南地區的,所以華南是大範圍高溫的中心區域。
暴雨的範圍也不少,這一輪的強降雨出現了北抬的情況,其中我國超過9省有大到暴雨的發展,其中江蘇西部、安徽東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等4省有大暴雨的覆蓋,從預報圖可以看到,基本上全部擠壓到了江蘇和安徽,這兩個省份總計有6個大暴雨點,都是在覆蓋的圈層之中,其次就是湖南等地有暴雨或大暴雨發展區域,而最強的降雨量為150毫米,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如今的主要雨水是位於長江流域偏北地帶,最遠抵達到了山東地區。而華北地區的雨水以「小打小鬧」為主、到了7月18日的時候,雨水帶將進一步擴大。
從數據顯示,整個雨水帶已經跨越過渤海,進入到了遼寧地區,其中江蘇南部、安徽西部、湖北東部和南部、湖南北部、貴州北部、雲南東北部和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等7省部分地區依然有暴雨,局地大暴雨發展,這個時候最強降雨為180毫米,雨水從集中式的發展轉變成為了「分散性」的發展,這就是雨水的變化,而範圍是擴大了很多,這是一個事實。到了7月19日,還將進一步升級,雨水帶再次加大,延伸到了吉林,所以在7月17-19日,降雨是橫跨南北地區,在長江流域的上下遊都有發展,這就是基本情況。本次降雨又是下3天。
所以這個7月新一輪降雨的轉變來說,雨水帶的橫跨模式變化是最大的,但是無論是哪一個方向,其實都沒有擺脫長江流域的降雨,同時東南沿海地區也是完美避開了,這就是雨水的模式,所以該避免降雨影響的就避開。
而這一輪降雨可以說才開始,但是新一輪的降雨又要準備了,預計在21-23日,四川盆地東部、西北地區東南部、江漢西部、黃淮、江淮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暴雨或大暴雨。所以7月的降雨是停不下來了,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降雨的發展將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影響,長江流域的雨水實在是太多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未來10天的雨水不低。
長江中下遊沿江至淮河流域多降雨是發展趨勢,那麼同樣累計雨水量的變化依然不大,在黃淮、江淮及江南等部分地區的累積雨水量依然為200~300毫米,局部可超過400毫米。我們從未來10天的累計雨水量也可以明顯看到,這對我國如今的防洪問題不太友好。這就是預計雨水未來的發展情況。而至於海洋區域的發展,在GFS預計未來幾天又有熱帶擾動的發展,最初預計可能會成為颱風,但是最新模擬又以熱帶低壓的狀態進行說了。同時在後面還有批量的熱帶擾動發展,初步預計在7月25日的時候,西北太平洋地區會形成一個1006hpa氣壓值的熱帶擾動。
過後預計會西偏北方向移動逐步增強,而預計要到7月30日的時候,才可能出現1000hpa以下的氣壓值,按照這個情況來看,是有可能命名的,但是時間太久遠了,也許不會出現或者延遲到8月份,這個還有待觀察,如果命名了將是今年的3號颱風,不命名,這7月無颱風可能就是一個罕見的事件了,在歷史上都罕見,所以以參考為主,2020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地區不僅出現的颱風比常年晚很多,同時也出現了同期略偏少的情況,所以8月、9月就需要特別注意下,颱風的爆發可能出現,今年的氣候有點反常,我們需要注意多颱風共舞的發展趨勢,很容易引發問題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