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很多人有過一個不大不小的期待。
好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不睡覺,那麼至少多出8個小時做想做的事情,比如刷劇,啊不對,刷題。
對人而言,一生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時間都投入睡覺中,不過科學家一直受困於睡眠之謎。
事實上,這個問題討論挺多的,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觀察。
第一,人不睡覺真的不行
回答人為什麼需要睡覺,先看看人不睡覺行不行。
科學家曾經做過各類實驗來研究,當人的睡眠被剝奪,時間不用太長,84個小時足矣。結果發現,那些84個小時不睡覺的受試者,出現諸多表現。他們幾乎無法做事,同時思維變得很慢,整個人比較聽話。
同時,還有一些天才有自己的睡覺模式,比如達文西。著名的達文西睡眠法,就是間隔睡眠。這種方法真的因人而異,而且大多數人都不行,因為實驗表明,這會造成睡眠不足,從而精神狀態比較糟糕。
第二,睡眠呈現多態性
擴展到整個自然界,睡眠的定義很複雜,不能從時間來定義。因為不同的物種,時長差距還比較大。另外睡眠的姿態也千奇百怪,有的是通常意義上的「睡眠」,有的生物就是「打盹」,還有的是左右腦輪流休息,另外某些生物存在對外界刺激反應降低的安靜階段,這種算不算「睡眠」,尚未可知。
第三,研究睡眠=研究大腦?
雖然睡眠多種多樣,但是研究者還是努力找到一些共通點,其中比較明顯的標誌就是,大腦有沒有發生變化?
一提到大腦,當然就要進入神經科學。
那麼,科學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劃分睡眠階段。
一個正常的睡眠周期分為兩個時相: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和快速眼動睡眠期。
兩個時期交替出現,持續90分鐘。
那麼,有人會好奇,一個晚上會有幾個睡眠周期?答案是5-6個。
當然,科學家通常也會研究腦電波,他們發現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腦部電活動。
第四,關於睡眠的學說
關於睡眠的成因,通常有兩個學說。
睡眠可以鞏固記憶,因此誕生「鞏固記憶說」。
首先,科學家進行了一系列睡眠剝奪實驗,從而發現睡眠會影響長期記憶的鞏固。
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就有體現,特別對於考生,如果在學習和複習間睡上一覺,效果會好上不少(當然這不是為懶惰找藉口!)。
更直接的證據在大鼠身上,當大鼠探索周圍時,它的海馬細胞會進行一系列電活動,而在睡眠時會回放,並且這個重現過程對於後來的探索有幫助作用。
另一種學說:突觸穩態說。
突觸是神經元間的連接結構,當新記憶形成時,突觸連接會加強,試想如果不睡覺,這種效應會不斷增強,持續下去也就沒有新的空間來形成記憶,因此睡眠可以幫助減弱不必要的突觸連接,平衡空間和能量,從而實現大腦的可持續發展。
第五,睡眠提升免疫力
關於睡眠的作用,比較淺顯的理論是養精蓄銳,當然複雜的情況有很多,這裡展現其中一個研究成果。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
T細胞是人體免疫反應中至關重要的因子,因為它能夠識別並殺死入侵者,一旦識別出感染病毒的細胞後,它們就可以激活粘性蛋白質——整合素,從而將感染細胞殺死。
研究人員用10名健康志願者的T細胞進行對比。
志願者參加兩次試驗,第一次是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保持睡眠狀態,第二次要在相同的時段保持清醒。
結果發現,來自完整睡眠的受試者的T細胞表現出更高的整合素活躍度。
針對這個現象,研究者表示,由於白天承受一定的壓力,體內腎上腺素水平升高,從而阻礙免疫活動的特定信號分子也隨之增多,減緩了免疫系統的工作效率,而進入睡眠狀態,免疫力得以提升。
當然,圍繞睡眠的研究還有很多,事實上只要扯上大腦和神經系統,就知道這件事情絕對不簡單。
關於睡眠的理論還在持續發展中,想要研究清楚其中的作用機制,可真不是「睡一覺就能解決的事情」,但願這不是一個「白日夢」!
第六,短睡眠是一種超能力?
另外關於哪些生物從不睡覺,目前科學家還沒有找到一種真正不睡覺的動物,但有一些動物無限接近這種可能性,這類動物被稱作「短睡眠者」。
這裡講一下果蠅的睡眠習慣。
實驗數據表明,6%的雌果蠅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2分鐘,而其餘果蠅的平均睡眠時間為300分鐘,其中最牛的一隻雌果蠅甚至平均每天只睡4分鐘!
接下來,研究人員進行了一個經典的「睡眠剝奪實驗」。
關於這個實驗,可以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
當時,俄國的女醫生進行了一個實驗,有些殘忍,膽小者誤入。
她讓幼犬一直醒著,然後被剝奪睡眠的幾天後就死了。
這個實驗在齧齒動物和蟑螂等其它動物中都進行過,同樣出現致命的結果。
現在,研究人員把這個實驗放到果蠅身上。
他們剝奪了這些果蠅96%的睡眠時間,可結果出乎意料,這些果蠅並沒有像俄國幼犬那樣過早死亡,事實上這些幾乎不睡覺的果蠅的壽命與正常睡眠的果蠅一樣長。
那麼未來會不會找到根本不睡覺的動物嗎?
套用一種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
不過更有可能的是,就算是超級短睡者,也需要最低限度的睡眠。
參考文獻
[1] Siegel JM. Sleep viewed as a state of adaptive inactivity. Nat Rev Neurosci. 2009 Oct;10(10):747-53.
[2].動物不睡覺能存活嗎?[J].養豬,2019(02):76.
[3].動物睡眠習慣的啟示[J].北方牧業,2017(21):31.
[4]李敬. 海洋哺乳動物睡眠進化的遺傳機制:基於睡眠相關基因的進化分析[A]. 中國生態學學會動物生態專業委員會、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技委員會、國際動物學會、四川省動物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野生動物生態與資源保護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中國西部動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生態學學會動物生態專業委員會、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技委員會、國際動物學會、四川省動物學會:四川省動物學會,2017:1.
[5]曲衛敏. 動物睡眠覺醒評價平臺:從基礎研究到新藥創製[A]. 中國睡眠研究會.中國睡眠研究會第八屆學術年會暨20周年慶典論文彙編[C].中國睡眠研究會:中國睡眠研究會,2014:1.
[6]Zada D,Bronshtein I,Lerer-Goldshtein T,Garini Y,Appelbaum L. Sleep increases chromosome dynamics to enable reduction of accumulating DNA damage in single neurons.[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