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了一天光合作用 樹需要睡覺嗎?

2020-11-27 網易科技

(原標題:樹木也要睡覺嗎)

文·晴空飛燕

在進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後,樹需要睡覺嗎?

科學家說:「這要看你如何定義睡覺了。但是,我們所知道的是,樹在晚上確實會放鬆它們的枝椏。這就相當於人在打呼嚕。」

為了研究樹睡覺的情況,芬蘭科學家用雷射測量了兩棵垂枝樺在晚間的表現。這兩棵樹一棵位於芬蘭,另一棵位於奧地利。9月的秋分時分,監測就在乾燥無風的環境下開始了。這一天,世界晝夜等長,監測從晚間開始,經過黎明,一直到早間才會結束。

科學家說,他們使用雷射紅外線掃描儀照射樹的各個部分,每一部分的照射時間不到一秒。這樣一來,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得到整棵樹的細節圖譜。

研究發現:垂枝樺的樹枝和葉子在晚間時分就會下垂,而在日出到達前的幾個小時會垂到最低點。而當清晨來臨時,樹枝和樹葉則又會上揚到原來的位置。

研究報告的首席作者,芬蘭地理空間研究所的研究員伊圖·普特涅恩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整棵樹都會在晚上下垂,因此,樹枝樹葉也會下垂。但是,樹的下垂幅度並不是很大,一棵5米(16英尺)高的樹最多也就下垂10釐米(4英寸)而已。」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不知道到底是太陽升起『喚醒』了樹木,還是樹木有其自身的循壞節奏。但是,有些樹木在太陽出來之前就已經上揚至白天的位置。這表明,樹木可能受自身生物鐘的支配。」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植物學先鋒》上。

研究團隊的成員稱,這樣的數據並不讓人感到驚訝,但是,卻非常少見。畢竟,現在才有人在研究中涉獵這方面的內容。大部分生物在白天和夜晚都有自身的循環節律。任何一位園丁都知道,有些植物在早晨開花,有些樹木則在晚上關閉葉片。

著名植物學家卡爾·林奈(1707年—1778年)發現花即使在暗室中也能盛開和凋謝。著名博物學者查爾斯·達爾文(1809年—1882年)注意到植物莖葉的夜間運動看起來就好似在睡覺一般。

然而,研究團隊成員表示,兩位前輩的研究針對的僅僅是小型盆栽植物。而這次的樹木研究則首次運用了雷射來精確測量晚間野生樹木樹葉的運動情況。

本次研究沒有解釋為什麼樹枝和樹葉會在晚上下垂,但這一現象可能和樹木的緊張以及樹木內部水壓的變化有關。

「植物的運動通常與其內部細胞中水的平衡程度有關。而水的平衡則又和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所獲得的光照有關。」匈牙利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安徳·茲林斯基說。

研究人員表示,將來,他們還會測試每棵樹內部的水流情況,並將所得結果與今天雷射測量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對比。這樣做的目的是使人們對每棵樹每天的用水量更加了解。同時,也能更好地監控樹木對於區域氣候的影響。

(轉自蝌蚪五線譜)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光合作用的秘密,細說多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另外也正是是因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我們才有源源不斷的氧氣可以利用。植物既能美化環境,賞心悅目,又可以給我們提供氧氣,所以在我們家裡養一些合適的小植物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有一個問題,到了晚上沒有了陽光,植物就不能繼續進行光合作用了,也不會是釋放氧氣了,而且植物同樣也需要呼吸,所以在晚上的時候,植物不但不會提供氧氣,還會消耗氧氣。
  • 長頸鹿需要睡覺嗎?
    長頸鹿需要睡覺嗎? 長頸鹿是世上最高的動物,儘管是哺乳類動物,但卻很少睡覺,所以人類幾乎不知道長頸鹿是怎樣睡覺的。 長頸鹿儘管很高,但所需的睡眠時間卻是哺乳類動物中最短的,平均一天僅睡半小時。
  • 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以及月光下的光合作用能否「維持」植物的生長。第一個問題: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答案是能。光合作用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過程,一個叫光反應,只能在光照條件下進行,靠葉綠素或其它色素(下文以葉綠素指代)吸收光能,然後利用光能分解水,產生氧氣、還原氫以及 ATP, 為下一步暗反應提供還原劑和能量。另一個暗反應不需要光,主要利用前一步產生的還原氫和 ATP, 來還原二氧化碳,得到葡萄糖等能量物質。所以只要考慮光反應這一步。
  • 人類能否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不過,這兩個案例都具有爭議,這兩種昆蟲只是將陽光轉換成了能量,但並沒有進行真正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糖分。 當然,也有動物進行真正的光合作用。珊瑚蟲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們寄生在微小得只能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藻類中,藻類能進行光合作用並且為共生的珊瑚蟲提供營養。
  • 室內盆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那是你燈泡太弱了!
    現在有許多人都喜歡在室內種植盆栽,不管是花花草草還是文竹寶樹,都能對室內起到不錯的裝飾效果,順便淨化下空氣。雖然我們是覺得挺爽的,不過植物可不一定呆得爽,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室內陽光不足,那麼我們室內的燈光能否滿足植物的生長需要呢?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地球上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都是相似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然後釋放氧氣,主要包含了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如何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
  • 為什麼冬天很多樹不進行光合作用,地球的氧含量也沒有降低呢?
    接下來回到你這個問題,題目認為,樹木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冬天掉葉僅剩枝杈,沒有了光合作用,所以地球含氧量會下降,這裡面犯了幾個錯誤1、地球氧氣主要來源不是樹木目前普遍認為,地球上的氧氣70%來自海洋(海藻),也有科學家認為,地核也在不斷釋放氧氣。
  • 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
    在我的認知中,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專屬,動物都是通過進食獲取營養,今天了解到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改變了我的認知--綠葉海蝸牛。它的身體不僅外觀像樹葉,並且也擁有像樹葉一樣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神奇功能。這種蝸牛並不是天生就擁有這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基因,而是靠後天的基因轉移。這種蝸牛在吃掉藻類後,會吸收其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基因來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種,然後才能進行光合作用,擁有了這種新的基因後,這種蝸牛隻需要靠陽光就能產生出自己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然後茁壯生長。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 艾伯史密斯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光合作用的總反應方程式為:CO2+H2O—>(CH2O)+O2,(CH2O)為糖類。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徑存在差異,主要分為碳三植物、碳四植物和CAM植物,其中碳四植物的固碳方式比碳三植物先進,而且效率也更高;CAM植物可以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然後白天進行碳四循環,比如仙人掌和蘆薈就屬於CAM植物。
  • 曬曬太陽就能活,為什麼人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皮不夠厚
    為什麼我們不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畢竟,這會省去我們很多麻煩。內共生理論——細胞住進細胞最熟悉的綠色生物當然是植物。植物是綠色的,因為它們的細胞中充滿了內部細胞器——葉綠體,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中心。
  • 螞蟻需要睡覺嗎?看到這個答案,我嚇了一跳
    人相較於低級動物的螞蟻,是高級太多,可高級動物的我們需要休息睡眠,低級動物的螞蟻也會嗎?動物腦容量越小,智力低下,所需要休息的時辰也則越小。螞蟻是娑婆世界中的一物,亦是很小一物,小到能被忽視,但不管怎樣,它都是宇宙中的一物,有著生命體的結構器官,甚或有著它獨立的人格。
  • 腦洞大開,如果我們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會發什麼變化
    與人類不同的是,大多數植物不需要吃任何食物,它們沒有嘴巴,輕鬆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通過光合作用,就能養活自己,如此「省錢」的生命,有些甚至比人類大得多、強壯得多。如果我們也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那會怎麼樣?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光合作用!
  • 藻類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藻類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來源:新華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6-08   今日/總瀏覽:1/2644 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需要將二氧化碳高效吸收到細胞內。
  • 是因為它們不會進行光合作用嗎?
    植物作為地球上的生產者,我們都知道它們綠色的葉子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從而將太陽的能量轉化為自身需要的化學能。有了綠色植物和光合作用,地球上才會出現這麼多形形色色的生命。植物就像是大自然的保衛者,它們甘願作為食物,默默付出不求回報,但有些植物也會扮演捕食者的角色,它們會捕食蚊蟲,進行一頓美餐。為什麼有些植物愛吃蟲子呢?是因為它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 萬物生長靠陽光,那麼在月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地球上的植物、藻類以及部分細菌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水轉變為有機物把能量儲存起來,為地球物質循環和生物的發展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而月球夜晚發射出來的光,是通過反射太陽光線形成的,相較於太陽光來說溫和許多,那麼月光對於植物來說,能推動進行光合作用嗎?
  • 人為什麼需要睡覺?有哪些生物是從不睡覺的?
    好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不睡覺,那麼至少多出8個小時做想做的事情,比如刷劇,啊不對,刷題。對人而言,一生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時間都投入睡覺中,不過科學家一直受困於睡眠之謎。事實上,這個問題討論挺多的,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觀察。
  • 西報:綠葉海蝸牛是唯一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2月6日報導,綠葉海蝸牛以無隔藻為食,無隔藻是自養植物,也就是說它利用陽光和從水中獲取的小部分營養,通過光合作用製造食物。無隔藻和所有植物一樣,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為了實現日常食物自給,綠葉海蝸牛學會了吞食無隔藻,但卻不破壞珍貴的能夠將陽光轉化為食物的葉綠體。它們小心翼翼地處理葉綠體,把它加入到自己的消化細胞中。
  • 海蝸牛為何能進行光合作用 詳解PNAS論文
    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海蝸牛(軟體動物腹足綱後腮目)種類不少,在其兩個亞目sacoglossans(囊舌亞目,素食)和nudibranchs(裸腮亞目,雜食)裡都有例子存在。本文研究的海蝸牛屬於前者,可以在沒有進食任何藻類食物的情況下,靠光合作用維持9個月之久。而有一種更牛的Elysia cf. furvacauda,一生中甚至可以改變自己的食譜至少三次,吞食不同的藻類進行光合作用。
  • 滿月時月光很亮,植物能利用月光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與植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和光有關,叫做光反應;在第二部分和光無關,叫做暗反應。月光對植物的影響,就存在於光反應階段。 光的輻射度 不同的植物,對於光照強度的需求不同,對於耐陰植物而言,需要的光強度偏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