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以及月光下的光合作用能否「維持」植物的生長。
第一個問題: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答案是能。
光合作用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過程,一個叫光反應,只能在光照條件下進行,靠葉綠素或其它色素(下文以葉綠素指代)吸收光能,然後利用光能分解水,產生氧氣、還原氫以及 ATP, 為下一步暗反應提供還原劑和能量。另一個暗反應不需要光,主要利用前一步產生的還原氫和 ATP, 來還原二氧化碳,得到葡萄糖等能量物質。
所以只要考慮光反應這一步。和光照有關的是兩個因素:葉綠素吸收光譜範圍和葉綠素工作的最小光強。
葉綠素吸收光譜範圍主要集中在紅橙光和藍紫光,但是其它色素各有不同的光譜區。利用光譜分析日光光譜和月關光譜,結果表明:月光光譜和日光的光譜在可見光區基本沒有區別。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月光基本也是白色的,和日光非常接近。
請注意圖中 sunlight (陽光)和 daylight (日光)的區別。陽光是指太陽的直射光線,而日光是指直射的陽光加上各種散射反射等等。植物感受到的是日光。而上面提到,月光下的光譜和日光光譜非常接近,只是強度相對比較低。所以可以認為白天晚上植物感受到的光譜分布是相同的,只是強度變化很大(上圖淺藍色對應的曲線),所以對應的光合色素是可以激活的。
那麼,葉綠素工作的時候會不會因為光照總強度太低而「罷工」呢?
答案是不會。葉綠素吸收光能是以量子形式進行的(Quantum mechanics explains efficiency of photosynthesis)。我們看到的光可以認為是由大批光子構成的,不同波長對應不同的光子而光,強則是由單位時間內的光子數決定的。所以,月光下雖然總光子數少了,但葉綠素只要遇見一個合適波長的光子,就能吸收這個光子的能量並繼續光合作用。雖然光合作用減慢,但還是在進行的。
第二個問題:月光下的光合作用能否「維持」植物的生長?答案是:不能。
晴朗夜空下滿月的光強大家估算的值大約是 0.5 nmol/(m^2s) 到 5 nmol/(m^2s),而植物正常生長所需的最低光強是 10 nmol/(m^2s)。再考慮到陰天,以及月相變化之類,如果植物只受到月光的照射,所獲得的能量是不足以維持正常生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