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2021-01-08 風信說

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以及月光下的光合作用能否「維持」植物的生長。

第一個問題: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答案是能。

光合作用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過程,一個叫光反應,只能在光照條件下進行,靠葉綠素或其它色素(下文以葉綠素指代)吸收光能,然後利用光能分解水,產生氧氣、還原氫以及 ATP, 為下一步暗反應提供還原劑和能量。另一個暗反應不需要光,主要利用前一步產生的還原氫和 ATP, 來還原二氧化碳,得到葡萄糖等能量物質。

所以只要考慮光反應這一步。和光照有關的是兩個因素:葉綠素吸收光譜範圍和葉綠素工作的最小光強。

葉綠素吸收光譜範圍主要集中在紅橙光和藍紫光,但是其它色素各有不同的光譜區。利用光譜分析日光光譜和月關光譜,結果表明:月光光譜和日光的光譜在可見光區基本沒有區別。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月光基本也是白色的,和日光非常接近。

請注意圖中 sunlight (陽光)和 daylight (日光)的區別。陽光是指太陽的直射光線,而日光是指直射的陽光加上各種散射反射等等。植物感受到的是日光。而上面提到,月光下的光譜和日光光譜非常接近,只是強度相對比較低。所以可以認為白天晚上植物感受到的光譜分布是相同的,只是強度變化很大(上圖淺藍色對應的曲線),所以對應的光合色素是可以激活的。

那麼,葉綠素工作的時候會不會因為光照總強度太低而「罷工」呢?

答案是不會。葉綠素吸收光能是以量子形式進行的(Quantum mechanics explains efficiency of photosynthesis)。我們看到的光可以認為是由大批光子構成的,不同波長對應不同的光子而光,強則是由單位時間內的光子數決定的。所以,月光下雖然總光子數少了,但葉綠素只要遇見一個合適波長的光子,就能吸收這個光子的能量並繼續光合作用。雖然光合作用減慢,但還是在進行的。

第二個問題:月光下的光合作用能否「維持」植物的生長?答案是:不能。

晴朗夜空下滿月的光強大家估算的值大約是 0.5 nmol/(m^2s) 到 5 nmol/(m^2s),而植物正常生長所需的最低光強是 10 nmol/(m^2s)。再考慮到陰天,以及月相變化之類,如果植物只受到月光的照射,所獲得的能量是不足以維持正常生長的。

相關焦點

  • 滿月時月光很亮,植物能利用月光進行光合作用嗎?
    目前,科學家認為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有3個因素:光的輻照度以及波長;二氧化碳濃度;溫度。 想要知道月光能否讓植物發生光合反應,還要看月光的輻照度以及波長。
  • 萬物生長靠陽光,那麼在月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地球上的植物、藻類以及部分細菌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水轉變為有機物把能量儲存起來,為地球物質循環和生物的發展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而月球夜晚發射出來的光,是通過反射太陽光線形成的,相較於太陽光來說溫和許多,那麼月光對於植物來說,能推動進行光合作用嗎?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地球上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都是相似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然後釋放氧氣,主要包含了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如何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 艾伯史密斯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徑存在差異,主要分為碳三植物、碳四植物和CAM植物,其中碳四植物的固碳方式比碳三植物先進,而且效率也更高;CAM植物可以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然後白天進行碳四循環,比如仙人掌和蘆薈就屬於CAM植物。
  • 光合作用的秘密,細說多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沒錯,這都是植物的功勞,植物的光合作用會調節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過一切都不是那麼簡單,這其中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今天月溪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在揭開其中的奧秘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簡單的說,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光的照射下,植物將吸收進去的二氧化碳和植物體內儲存的水進行一系列的加工,最後轉換成有機物儲存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吐出氧氣。
  • 為什麼有些植物愛吃蟲?是因為它們不會進行光合作用嗎?
    植物作為地球上的生產者,我們都知道它們綠色的葉子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從而將太陽的能量轉化為自身需要的化學能。有了綠色植物和光合作用,地球上才會出現這麼多形形色色的生命。植物就像是大自然的保衛者,它們甘願作為食物,默默付出不求回報,但有些植物也會扮演捕食者的角色,它們會捕食蚊蟲,進行一頓美餐。為什麼有些植物愛吃蟲子呢?是因為它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 人類能否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並不需如此,例如植物、海藻以及很多種細菌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存。那麼人類是否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像植物一樣,從太陽能中獲取食物呢?通常說來,動物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一切規則總有例外。豌豆蚜是一個新發現的變異物種,它是農民的敵人但卻是基因學家的朋友。
  • 為什麼紅色葉子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我們知道,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備物質,但是有些植物的葉子是紅色的,這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呢?植物的綠葉,被人們稱為「綠色的工廠」。誰都知道植物要製造有機物質,要進行光合作用,一定要有葉綠素存在。
  • 植物如果一直在光照條件下會一直進光合作用嗎?
    植物如果一直在光照條件下會一直進行光合作用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葉片上的葉綠體細胞,接收太陽輻射的光線,利用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放出氧氣。植物的葉片就是植物營養和能源物質的加工廠,只要葉片存在,只要植物生命力存在,葉片上的葉綠素永無停止地進行光合作用。
  • 植物也會「犯困」嗎?
    如果睡眠不足,則會給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那麼,看似平靜的植物也會睡覺嗎?所謂植物「犯困」,其實就是植物睡眠。這種奇妙的現象,在植物生理學中被稱為「就眠運動」。這既是一種十分有趣的自然現象,也是科學家數十年來認真探索、深入研究,但至今仍未解決的科學之謎。每逢晴朗的夜晚,皓月當空或是繁星閃爍之時,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有些植物會發生奇妙的變化。
  • 不只植物!地表礦物也在進行「光合作用」
    原標題:不只植物!地表礦物也在進行「光合作用」 太陽光不僅作用於地表生物發生經典光合作用,也一直作用於地表礦物發生非經典「礦物光合作用」。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魯安懷團隊揭示了自然界無機礦物轉化太陽能系統。該研究成果4月2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
  • 為什麼綠色植物不能吸收綠光進行光合作用?
    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生命形態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植物界現存大約有450000種植物,同時,越來越多的新物種不斷被發現,讓植物這個大家庭逐漸壯大。 作為生態系統的基石——生產者的重要組成,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並儲存在有機物中,不光用於自身生長、發育、繁殖,也為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所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主要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也是生物圈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重要環節。
  • 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
    在我的認知中,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專屬,動物都是通過進食獲取營養,今天了解到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改變了我的認知--綠葉海蝸牛。它的身體不僅外觀像樹葉,並且也擁有像樹葉一樣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神奇功能。這種蝸牛並不是天生就擁有這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基因,而是靠後天的基因轉移。這種蝸牛在吃掉藻類後,會吸收其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基因來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種,然後才能進行光合作用,擁有了這種新的基因後,這種蝸牛隻需要靠陽光就能產生出自己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然後茁壯生長。
  • 腦洞大開,如果我們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會發什麼變化
    與人類不同的是,大多數植物不需要吃任何食物,它們沒有嘴巴,輕鬆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通過光合作用,就能養活自己,如此「省錢」的生命,有些甚至比人類大得多、強壯得多。如果我們也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那會怎麼樣?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光合作用!
  • 人類若進化出光合作用,可以取代植物嗎?
    審核:小文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植物都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來存活下來的,除了植物之外,也有一些簡單的動物也是靠光合作用來存活下來的,例如生活在海洋裡的海蝸牛,又或者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豌豆芽,這兩種動物都是靠光合作用存活下來的,當然它們偶爾也會吃一下食物,但主要的還是靠光合作用來獲取能量
  • 進行了一天光合作用 樹需要睡覺嗎?
    文·晴空飛燕在進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後,樹需要睡覺嗎?研究發現:垂枝樺的樹枝和葉子在晚間時分就會下垂,而在日出到達前的幾個小時會垂到最低點。而當清晨來臨時,樹枝和樹葉則又會上揚到原來的位置。研究報告的首席作者,芬蘭地理空間研究所的研究員伊圖·普特涅恩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整棵樹都會在晚上下垂,因此,樹枝樹葉也會下垂。但是,樹的下垂幅度並不是很大,一棵5米(16英尺)高的樹最多也就下垂10釐米(4英寸)而已。」
  • 【植物知識】光合作用
    ,它們沒有消化系統,因此它們必須依靠其他的方式來進行對營養的攝取,植物就是所謂的自養生物的一種。 對於綠色植物來說,在陽光充足的白天,它們利用太陽光能來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得生長發育必需的養分。 這個過程的關鍵參與者是內部的葉綠體。葉綠體在陽光的作用下,把經由氣孔進入葉子內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轉變成為澱粉等能源物質,同時釋放氧氣。
  • 植物補光燈的光強(功率)會對植物光合作用產生影響
    偉照業植物生長燈案例光強對植物葉片螢光特性及光響應曲線會產生重要影響。遮蔭會降低葉片的呼吸作用(Boardman,1977)。減少光強會降低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表觀光量子效率。表觀光量子效率反映葉片在較低光強下的光合能力,但其值越大並不代表Pn越大,而是表明植物吸收與轉換光能的色素蛋白複合體可能越多,利用弱光的能力越強。
  • 光合作用是植物本能,可這種動物也會,學會其方法能引發醫學革命
    單說動物跟植物,這兩類物種的區別一般都認為是動物會自行活動,而植物不會自行活動,其實兩者的本質區別是能量來源的獲取方式不同,植物的能量來源獲取方式是通過吸收太陽光的光合作用,動物依靠的則是通過食用植物、真菌或者動物來獲取自身所需的能量,它們是有本質的區別的。那麼原始生命物種進化的時候為什麼要分別向著植物和動物兩方面進化呢?大家都通過光合作用吸收能量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