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會「犯困」嗎?

2020-12-02 天極網資訊

對動物來說,睡眠是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活動。以人類為例,一生中有將近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如果睡眠不足,則會給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那麼,看似平靜的植物也會睡覺嗎?

所謂植物「犯困」,其實就是植物睡眠。這種奇妙的現象,在植物生理學中被稱為「就眠運動」。這既是一種十分有趣的自然現象,也是科學家數十年來認真探索、深入研究,但至今仍未解決的科學之謎。

每逢晴朗的夜晚,皓月當空或是繁星閃爍之時,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有些植物會發生奇妙的變化。比如人們常見的合歡樹,它的由許多小羽片(生長在末級羽軸上的葉片)組合而成的葉子,此時就會折合關閉,如同被人們用手觸摸過的含羞草一樣耷拉下來,好像昏昏欲睡。然而在日間,這些小羽片既舒展又平坦,給人一種生機勃勃之感。同樣的,花生的葉子從傍晚開始也會慢慢地向上關閉,這就明確地表示它要「睡覺」了。其實,會「睡覺」的植物還有很多,比如羊角豆、白屈菜、酢漿草等。

 

合歡樹

 

不僅植物的葉子有睡眠需求,嬌嫩豔麗的花朵似乎更需要睡眠,比如生長在水面上的睡蓮。每當旭日東升之時,它那美麗的花瓣就會緩慢地舒展開來,就像人們剛睡醒時在伸懶腰似的;而當夕陽西下之時,它便會閉攏花瓣,重新進入睡眠狀態。正是由於它有這種「晝醒夜眠」的規律,人們才給它取了「睡蓮」這一恰當的芳名。

 

睡蓮

 

另外,不同的花,睡眠姿態也是千差萬別、形態迥異的。蒲公英在入睡時,所有的花瓣都會向上豎直閉合,看上去就好像一個黃色的「雞毛帚」;胡蘿蔔花則會垂下來,如同一個正在打瞌睡的「小老頭」……

那麼,植物為何需要睡眠,就眠運動又會給它們自身帶來什麼好處呢?

最早發現植物就眠運動的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為了揭開這個謎底,在最近幾十年裡,科研人員對此進行了難以計數的觀察、研究、探索與實驗。

 

多方假設

科學家發現,雖然植物不能主動地整體移動,但植物體的各個部分卻會進行各種運動,而且運動形式多種多樣,運動機理也不盡相同。

最初,用以解釋植物就眠運動,且被大家廣泛認可的是「月光理論」。提出這一理論的科學家認為,葉子的就眠運動能使植物儘可能少地遭受月光帶來的侵害。因為過多的月光照射,可能會干擾植物的光周期感官機能,進而影響植物對晝夜變化的適應。這種理論看似很有道理,可使人們困惑不解的是,為什麼許多沒有光周期現象的熱帶植物同樣也會「犯困」呢?顯然,對於這一普遍現象,「月光理論」是根本無法解釋清楚的。

後來科學家又發現,有些植物的就眠運動並不受溫度和光照的控制,而是由葉柄基部一些細胞膨脹壓的變化引起的,比如三葉草、酢漿草和合歡樹等。它們通過葉子在夜間的閉合,儘可能地減少熱量散失和水分蒸發。尤其是合歡樹,它的葉子不僅會在夜間閉合睡眠,當遭受到風暴侵襲時也會逐漸合攏,以防受到摧殘。這種保護性的反應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酢漿草

 

雖然人們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全新的觀點,但是沒有一種觀點能夠圓滿地提供解釋依據。正當人們感到困惑不解的時候,美國科學家斯瑞特在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之後,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釋。他利用一根靈敏的溫度探針,在夜間對多種植物葉片的溫度進行了測量。結果發現,呈水平方向(不進行就眠運動)的葉子的溫度,總比呈垂直方向(進行就眠運動)的葉子的溫度低1℃左右。斯瑞特據此認為,這僅僅只有1℃的微小溫度差別,正是阻止或減緩葉子生長的重要因素。實驗證明,在相同的環境中,葉片能夠進行就眠運動的植物生長速度較快,而且具有更強的生命競爭力。

 

三葉草

 

未解之謎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研人員還發現了一個有關植物睡眠的有趣現象——植物竟然和人一樣,也有午睡的習慣。植物午睡時間一般是在11:00-14:00。此時葉子關閉,光合作用明顯降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科研人員認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乾燥炎熱的大氣環境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長期生存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抗衡乾旱的本能反應,目的是為了減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的環境中更好地生存下來。

由此看來,植物的就眠運動,可能是由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的。不過,究竟是哪些原因,人們至今還沒有找到明確的答案。當然,植物並不具有像人類那樣典型的睡眠行為,這只是它們進行代謝活動的一種方式。也許,當我們哪天能夠破解其中的奧秘,就能撥動植物睡眠與否的槓桿了吧!

 

名詞卡片

光周期現象:植物的開花、結果、落葉及休眠,動物的繁殖、冬眠、遷徙和換毛換羽等,是對日照長短的規律性變化的反應,這被稱為光周期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飯後犯困就是血糖高嗎?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過吃完飯就犯困的情況,這不僅會讓人顯得無精打採提不起精神,還可能是脾虛、高血糖、腦供血不足的預兆,要多加重視。那麼飯後究竟為什麼更容易犯困呢?飯後為什麼會犯困1、食物消化需要能量食物在胃部進行過初步消化後,會進入脾再進一步消化與吸收。飯後脾的工作量會突然增加,需要更多的氣血來幫助它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工作,這就導致了身體其他器官供血不足。而大腦的供血量如果減少,就會出現睏倦的情況。2、食慾素減少食慾素是下丘腦分泌的一種激素。食慾素的含量與人體的睡眠有著直接的關係。
  • 不是犯困就是在犯困的路上
    懷孕後,每個女性都會出現不同的妊娠反應,有的孕媽會噁心、食欲不振,有的乏力、嗜睡。自打肚子裡有了娃以後,很多準媽媽都發現自己是越來越愛睡覺了,每天不是犯困,就是在犯困的路上...一不小心就成了瞌睡蟲。1)懷孕後妊娠反應調查顯示:懷孕後,70~85%的女性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妊娠反應,近一半的女性會出現孕吐。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是大多數剛懷孕準媽媽的妊娠反應,總是孕吐會讓孕媽的身邊變得很疲憊。
  • 為什麼冬季也會「犯困」?冬困和春困,有什麼不同?如何緩解?
    生活中經常會有犯困的時候,例如有些時候前一天睡眠不好,從而第二天犯困,但是有些時候犯困也分季節性,例如有些人處於冬季時很容易出現犯困的現象,這個是什麼原因?其實每個季節都會有犯困的現象,但是造成犯困的原因是不同的,春困、秋乏、夏盹、冬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為什麼冬季也會「犯困」?
  • 吃飽飯就犯困,是腦供血不足嗎?醫生告訴你真實原因,多做了解
    所以大多數人都有一個睡午覺的習慣,有人認為,吃完飯就犯困是因為食物需要消化,血液都集中到胃部去了,導致大腦的腦供血不足,人就會出現困意,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醫生告訴你真實原因,多做了解。原因並不是腦供血不足!
  • 吃完飯就犯困,是血糖問題嗎?出現這2種情況,建議重視
    導語:我們平時在吃完飯之後應該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那就是會感覺到發困,而且想要瞌睡。有的時候明明剛才剛睡完覺,但是一吃完又想睡了,這是為什麼呢?這其實是因為,身體吃過多的食物會造成血液循環減慢,從而會引起大腦的供血不足,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反應遲鈍,想要瞌睡的情況。
  • 吃飽了就犯困,是血液供應胃腸,大腦缺氧?你很可能有這幾類問題
    「肚皮飽,眼皮鬆」,說的是人在吃飽的狀態下就容易犯困,而且,不少人在飯後會困得沒有辦法學習和工作。吃飽就困,而且困得厲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晚上睡眠不好,導致的缺覺?還是飯後血液聚集胃腸,造成的大腦供血不足?實際上,如果長期出現這種現象,很可能是疾病因素導致的。
  • 吃完飯就犯困,或是這3種疾病找上門,別不當回事
    吃完飯後就會犯困,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尤其是吃得過飽時,犯困的情況更是多見。很多人都認為午飯後犯困剛剛好睡個午覺,精神更好。事實上真是這樣嗎?可能你的理解有誤。為什麼吃完飯後容易犯困?人體依靠的是氣血運行,腸胃的蠕動自然也需要氣血的供應才能運行,所以體內的氣血會更多流向胃部來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從而導致腦部的供血減少了,所以很容易犯困。這也是為什麼吃得越多,吃得越飽,人越容易犯困的原因。雖然這屬於一種生理現象,但長期腦部供血不足,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導致疾病的發生,一定要注意。
  • 吃飽了就犯困?你可能得了這3種病
    其實,這個是很多人的通病,飽餐一頓後,困意十足,眼睛睜都睜不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吃飽了就犯困呢?1胰島素大量分泌通常情況下,大家日常所吃的食物,大多數還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碳水化合物被攝入之後,會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構成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
  • 上課犯困怎麼辦?這3個方法簡單實用,能讓你瞬間清醒
    因此,很多學生在家裡都是熬夜學習,但是,大家可能會發現,熬夜學習會影響第二天上課的精力。可能多數學生在課堂上都有過這樣的情況,聽課的時候睡意襲來,儘管知道這是課堂,但仍然忍不住要打瞌睡,上下眼皮打架,注意力已經很難集中。這樣的狀態是非常影響學習效率的,甚至連老師講的內容都無法聽清了。那麼,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碰到這種情況要如何處理呢?
  • 飽後犯困可能它在「作祟」——食慾素
    科普【飽後犯困可能它在「作祟」——食慾素】人體進食後,食物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餐後血糖會升高,同時抑制體內食慾素的分泌。而食慾素含量降低人體就容易犯困、不想動彈,食慾素含量較高,人體也會較清醒且活躍。因此,特別是進食澱粉類較易消化的食物時,血糖相對升得更快,也更容易犯困。
  • 為什麼夏天容易犯困 如何趕走「瞌睡蟲」
    為什麼夏天容易犯困呢?  多數人認為,夏天犯困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並不重視。其實,通過犯困能看出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夏天乏力、犯困等症狀都說明你的身體處於不健康狀態,有些犯困則由於身體處於病態的原因,千萬不要漠不關心。比如說,如果夏天午飯後犯困,說明你的身體受到「暑溼」侵襲,脾胃較虛。這時,就應該通過改變生活習慣,改善飲食等方式來解決。不同的原因導致的症狀應該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 為什麼春天總犯困?3類食物吃起來,趕跑瞌睡蟲,工作效率會更高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這到了春天很多人就會出現犯困的情況。春天來臨,人體的汗毛孔已經張開,所需要的血液供應量就增多,只不過大腦的供氧量不足,一時之間就出現犯困、身體疲乏等春困現象。這種現象也是正常現象,只不過有時候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
  • 總感覺頭暈,還犯困?可能是4個問題發出的信號
    生活中有不少人總是感覺到自己有頭暈的現象,而且在頭暈的時候還會有犯困這種現象產生,如果這種信號比較明顯應該儘早就醫。因為頭暈犯困有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此時應該針對具體的疾病類型採取治療措施,只有身體保持健康狀態,頭暈犯困的現象才會好轉。
  • 犯困誘因要知曉,規避應對刻不容緩
    孕期多睡覺對孩子有好處嗎?是什麼原因導致孕媽在孕期愛睡覺呢?孕期犯困的秘密一文講清。糊塗孕媽總是莫名其妙犯困,一查才知道是懷孕的鍋,改善孕期作息規律同事小敏最近上班經常打瞌睡,大家都問小敏是不是沒有休息好?
  • 長時間的開車犯困怎麼辦?老司機:試試這些方法,趕走「瞌睡蟲」
    ,由於路況也都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說車主們長時間的處於這樣的環境當中也是很容易犯困的,如果說出現了犯困的情況的話,那麼也是非常的危險的,那麼長時間的開車犯困該怎麼辦呢?在開車的時候因為長時間的駕駛,司機們也是會處於一個固定的姿勢,而這樣也是會讓車主們感覺到非常的疲憊的,並且人身體的血液沒有辦法達到正常循環的話,那麼疲憊感就會增大的,所以說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長時間的開車以後就會出現犯困的情況了,而在長時間的開車出現了犯困的情況,以後我們也可以把車子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停靠。下來。
  • 冬天開車暖風犯困怎麼辦?老司機:用這4招,既提神又省油
    汽車在當今的社會現象中還是非常普遍的同時,汽車也給人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方便,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它可以有效的幫助人們抵禦寒冷,但是經常開車的司機朋友們也會發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在冬天開暖風的時候經常會犯困,同時如果犯困也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危險發生,所以冬天開車暖風犯困怎麼辦?
  •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這兩種情況一定要警惕!
    腦血管有自己的調節機制,會使腦部血液供應處於一個較為穩定狀態,對健康群體來說,一般不會說吃頓飯就導致大腦缺血了。那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飯後睏倦呢?飽後犯困,是怎麼回事?另外,一般脂肪含量越高,膽囊素水平會更高,睡意會更濃。食慾素人體進食後,食物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餐後血糖會升高,同時抑制體內食慾素的分泌。而食慾素含量降低人體就容易犯困、不想動彈,食慾素含量較高,人體也會較清醒且活躍。
  • 為什麼春天容易犯困,如何趕走「瞌睡蟲」?
    這幾天大家一定都在被同一個問題所困擾,就是「春困」,之所以會在這個時期感到比較疲睏,是因為天氣回暖,萬物復甦,身體的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旺盛起來,耗氧量不斷地加大,加上暖氣溫的良性刺激,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因而人們就會感到疲睏不堪,接下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趕走「瞌睡蟲」的經驗春天是提倡晚睡早起的
  • 午餐外賣怎麼點,下午開會才能不犯困?|色氨酸|胰島素|血清素|...
    吃飽了不就該睡嗎?(圖源:pixabay)  聽起來真有道理,曾經的小編也用這一理論說服了周圍眾位「飯醉」的朋友,讓他們對此深信不疑。直到後來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事情。  嚴格來說,進食過程確實會在短時間內使胃部的供血量增加,但這並不是讓人犯困的主要原因。回憶一下更容易讓你犯困的食物類型,麵條、蛋糕這樣的高碳水似乎格外奏效,原因在於這些食物促進了體內一種名叫血清素(serotonin,又名5-羥色氨)的神經遞質的分泌。
  • 考研總犯困?這些提神小妙招,考研黨可以試試!
    夏日炎炎 黃金備考期的暑假 大家最容易犯困啦! 一困就影響考研同學們的學習效率! 今天遼小都來和大家聊聊犯困的原因 以及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