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植物!地表礦物也在進行「光合作用」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不只植物!地表礦物也在進行「光合作用」

太陽光不僅作用於地表生物發生經典光合作用,也一直作用於地表礦物發生非經典「礦物光合作用」。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魯安懷團隊揭示了自然界無機礦物轉化太陽能系統。該研究成果4月2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

地球陸地上,有機生物和無機礦物共同暴露在陽光下。數十億年來,有機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化學能。那麼,在地球表面廣泛分布的天然礦物,對太陽能是不是就「無動於衷」呢?

魯安懷團隊對中國北方戈壁、沙漠以及南方喀斯特和紅壤等典型地貌中巖石/土壤樣品進行了深入系統觀測分析,發現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下的巖石/土壤顆粒體表面普遍被一層鐵錳(氫氧)氧化物「礦物膜」(mineral coating)所覆蓋。「礦物膜」厚度從數十納米到上百微米不等,其結構構造與化學成分顯著區別於被包覆的巖石或土壤,富含水鈉錳礦、針鐵礦、赤鐵礦等天然半導體礦物。而且,「礦物膜」產出特徵和發育狀況與日照關係極為密切。

經研究發現,這些「礦物膜」具有明顯的可見光光電響應和穩定、靈敏的光電轉換能力。也就是說,地球陸地上的無機礦物也是太陽光能量吸收與轉化的一類重要物質。而且,「礦物膜」還具有片層狀的空間結構,這與植物葉綠體的類囊體片狀垛疊結構構型有異曲同工之妙。

團隊由此提出,在陽光照射下地表鐵錳氧化物「礦物膜」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太陽能薄膜「新圈層」,其承載著吸收轉化太陽能並驅動地球化學元素循環、地球物質演化與地球環境演變等重要功能。

中科院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榮呈研究員認為,此項發現大大拓展了我們對自然界太陽能利用途徑的認識,即天然無機礦物也存在與有機光合作用相當的太陽能轉化利用系統。同時,它也給光合作用系統起源和人工光合作用相關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張蓋倫)

(責編:劉婧婷、熊旭)

推薦閱讀

突破深海7000米「地獄禁區」的獅子魚或許你並不了解:從廣闊無邊的海平面向下、向下、再向下……那片深度達6000米以下的深海水域,有著一個令人心悸的名稱——「海鬥深淵」。【詳細】

提升國產科研儀器研發水平一個國家的科研儀器研發水平,不僅是科研實力的體現,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基礎科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當前,我國科研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科研儀器研製短板亟待補齊。【詳細】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發現礦物可進行「光合作用」
    眾所周知,有機生物可進行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化學能。近期北京大學課題組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暴露在陽光下的地表無機礦物也可吸收並轉化太陽能,從而發生礦物的「光合作用」。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全文在線發表。
  • 除了植物,地球上其它物質能光合作用嗎?北京大學率先發現奧秘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以植物等為主的有機物質吸收利用光能,H2O【水】和CO2【二氧化碳】轉變為有機物和O2【氧氣】的過程,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基本維持平衡。能夠給上述過程提供最基本的能量轉換。光合作用幾乎為所有的有機體(異養)直接或間接提供能量發現光合作用至今也有200多年了,除此之外,地球上還有沒有其他的類似光合作用、且普遍存在的某種機制和系統,也能進行太陽能轉換,為地球環境和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保障並能夠被人類加以科學利用呢?
  • 光合作用的秘密,細說多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沒錯,這都是植物的功勞,植物的光合作用會調節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過一切都不是那麼簡單,這其中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今天月溪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在揭開其中的奧秘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簡單的說,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光的照射下,植物將吸收進去的二氧化碳和植物體內儲存的水進行一系列的加工,最後轉換成有機物儲存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吐出氧氣。
  • 北大教授最新發現:巖石土壤表面也有光合作用
    北大教授最新發現巖石土壤表面也有光合作用本報訊(記者李祺瑤)植物、藻類和光養微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化學能,並釋放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為自然界眾多生物直接或間接提供了能量。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下的巖石或土壤表面,也存在著可以轉化利用太陽能的無機礦物。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魯安懷等通過與美國學者合作,率先揭示了自然界無機礦物轉化太陽能系統,即存在「礦物光合作用」。該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
  • 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以及月光下的光合作用能否「維持」植物的生長。第一個問題: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答案是能。光合作用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過程,一個叫光反應,只能在光照條件下進行,靠葉綠素或其它色素(下文以葉綠素指代)吸收光能,然後利用光能分解水,產生氧氣、還原氫以及 ATP, 為下一步暗反應提供還原劑和能量。另一個暗反應不需要光,主要利用前一步產生的還原氫和 ATP, 來還原二氧化碳,得到葡萄糖等能量物質。所以只要考慮光反應這一步。
  • 人類能否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並不需如此,例如植物、海藻以及很多種細菌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存。那麼人類是否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像植物一樣,從太陽能中獲取食物呢?通常說來,動物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一切規則總有例外。豌豆蚜是一個新發現的變異物種,它是農民的敵人但卻是基因學家的朋友。
  • 為什麼紅色葉子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我們知道,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備物質,但是有些植物的葉子是紅色的,這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呢?植物的綠葉,被人們稱為「綠色的工廠」。誰都知道植物要製造有機物質,要進行光合作用,一定要有葉綠素存在。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地球上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都是相似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然後釋放氧氣,主要包含了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如何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 艾伯史密斯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徑存在差異,主要分為碳三植物、碳四植物和CAM植物,其中碳四植物的固碳方式比碳三植物先進,而且效率也更高;CAM植物可以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然後白天進行碳四循環,比如仙人掌和蘆薈就屬於CAM植物。
  • 北大教授最新發現,石頭上也有光合作用
    那麼,石頭上的「光合作用」究竟是怎麼回事?眾所周知,植物、藻類和光養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化學能,並釋放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為自然界眾多生物直接或間接提供了能量。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下的巖石或土壤表面,也存在著可以轉化利用太陽能的無機礦物。研究者們對這些典型地貌中巖石和土壤樣品進行深入系統觀測分析,發現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下的巖石或者土壤顆粒體表面普遍被一層鐵錳(氫氧)氧化物「礦物膜」(mineral coating)所覆蓋。
  • 為什麼綠色植物不能吸收綠光進行光合作用?
    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生命形態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植物界現存大約有450000種植物,同時,越來越多的新物種不斷被發現,讓植物這個大家庭逐漸壯大。 作為生態系統的基石——生產者的重要組成,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並儲存在有機物中,不光用於自身生長、發育、繁殖,也為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所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主要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也是生物圈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重要環節。
  • 生命與礦物的不解之緣
    地殼環繞於地表,蘊藏有品種豐富的礦物元素。由於地表有水,地球內部蘊含熱量,以及板塊構造形成的巖石循環系統,種種有利條件使得早期的地球成為了催生礦物的發動機。再加上物理和化學的作用因素,一起構造了1500多種不同的礦物種類。到了今天,人們已知的地球礦物已經超過5000種。那麼其餘3500多種礦物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重要的礦物多數是因生物作用而產生的。
  • 滿月時月光很亮,植物能利用月光進行光合作用嗎?
    目前,科學家認為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有3個因素:光的輻照度以及波長;二氧化碳濃度;溫度。 想要知道月光能否讓植物發生光合反應,還要看月光的輻照度以及波長。
  • 地表生成的巖石與礦物最豐富
    葉連俊先生認為地殼的礦物有的來自地下,有的來自天上,有的是地表生成;這就是「三元論」。小行星俯衝、撞擊的過程當中,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成金屬氫,金屬氫聚合形成新元素;可見地表生成的巖石與礦物最豐富。
  • 【植物知識】光合作用
    ,它們沒有消化系統,因此它們必須依靠其他的方式來進行對營養的攝取,植物就是所謂的自養生物的一種。 對於綠色植物來說,在陽光充足的白天,它們利用太陽光能來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得生長發育必需的養分。 這個過程的關鍵參與者是內部的葉綠體。葉綠體在陽光的作用下,把經由氣孔進入葉子內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轉變成為澱粉等能源物質,同時釋放氧氣。
  • 為什麼有些植物愛吃蟲?是因為它們不會進行光合作用嗎?
    植物作為地球上的生產者,我們都知道它們綠色的葉子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從而將太陽的能量轉化為自身需要的化學能。有了綠色植物和光合作用,地球上才會出現這麼多形形色色的生命。植物就像是大自然的保衛者,它們甘願作為食物,默默付出不求回報,但有些植物也會扮演捕食者的角色,它們會捕食蚊蟲,進行一頓美餐。為什麼有些植物愛吃蟲子呢?是因為它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 萬物生長靠陽光,那麼在月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地球上的植物、藻類以及部分細菌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水轉變為有機物把能量儲存起來,為地球物質循環和生物的發展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而月球夜晚發射出來的光,是通過反射太陽光線形成的,相較於太陽光來說溫和許多,那麼月光對於植物來說,能推動進行光合作用嗎?
  • 藻類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藻類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來源:新華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6-08   今日/總瀏覽:1/2644 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需要將二氧化碳高效吸收到細胞內。
  • 動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一種把自己「吃成植物」的神奇動物。
    通常意義上,我們將能否進行光合作用作為判斷生物是否是植物的標準。比如微生物中,有一種成為衣藻的單細胞生物。它擁有可以運動的鞭毛、可以感光的眼點,但因為擁有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以及一些其它的特徵,被人類劃分到了植物的類別然而這個世界遠比人類想像的更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