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生物沒有大腦,卻需要每天睡覺!

2021-01-15 網易科技

2021-01-12 12:27:21 來源: 知否

舉報

作者 | 卡麥拉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水螅是一種小型無腦生物,然而研究人員稱水螅存在一種類似睡眠的狀態,這似乎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即人類大腦需要通過睡眠才能正常工作,但事實證明,一些生物的睡眠並不一定是為了滿足大腦,睡眠機制或許比大腦組織進化更早。

研究報告作者、日本九州大學副教授Taichi Q. Itoh說:「我們現掌握確鑿證據,表明動物在形成大腦組織之前一定先有睡眠需要,這對於我們理解睡眠需求進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睡眠行為在動物王國中非常普遍,人類和所有哺乳動物每天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維持日常生活,最新研究表明昆蟲、甚至蛔蟲也會睡覺。然而,所有這些生物都有某種形式的中樞神經系統,或稱為大腦組織,所以科學家並不清楚睡眠機制進化早於大腦組織形成,還是相反的情況。

水母作為水螅的近親物種,它也沒有大腦組織,但也表現出類似睡眠的行為,最新研究顯示,水螅不僅會睡覺,還能做出人類和其他高級動物的睡眠分子反應。

研究人員稱,依據我們的最新發現以及之前關於水母的研究報告,我們認為睡眠進化是獨立於大腦進化的。在這項研究中,他們使用一種錄像系統,本質上是一個水螅攝像頭,監控分析水螅的運動變化,並確定它們是進入類似睡眠的狀態,還是運動減少的狀態,這種睡眠狀態可能會被手電筒強光照射打斷。

他們發現水螅存在活動和睡眠周期,每個周期大約持續4個小時,更重要的是,通過震動或者溫度變化擾亂水螅的睡眠狀態,會導致睡眠剝奪的跡象,例如:擾亂水螅正常睡眠周期之後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並顯示細胞生長減緩。

同時,研究人員還將水螅暴露在與人類睡眠調節有關的化學物質中,包括褪黑素和神經遞質,結果顯示水螅睡眠活動增加。然而,對許多動物有刺激作用的多巴胺化學物質卻增大了水螅的睡眠時間,這似乎表明一些睡眠機制一直保持不變,但另一些在大腦進化過程中轉換了功能。

研究人員還發現如果不讓水螅睡眠時,其體內200多個基因表達會發生變化,包括一些與其他動物睡眠調節相關的基因。(卡麥拉)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本文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 秦一晗_NBJS12572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需要睡覺?有哪些生物是從不睡覺的?
    第一,人不睡覺真的不行回答人為什麼需要睡覺,先看看人不睡覺行不行。科學家曾經做過各類實驗來研究,當人的睡眠被剝奪,時間不用太長,84個小時足矣。結果發現,那些84個小時不睡覺的受試者,出現諸多表現。他們幾乎無法做事,同時思維變得很慢,整個人比較聽話。
  • 水母沒有大腦,是怎麼睡覺的?
    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沒有大腦的水母會睡覺嗎?一般認為,睡眠是中樞神經系統內產生的一種主動過程。我們會因為身體勞累而入睡,會因為鬧鐘的折騰而醒來,這行為表明,我們的睡眠和神經功能有著密切聯繫。似乎我們必須要有大腦才能夠睡眠。
  • 沒有大腦卻需要睡覺!圓筒狀動物每次要睡4小時,疑問來了
    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為了推理出一個非常合理的結論:大腦離不開睡覺,睡覺是大腦恢復精力的重要生理現象,對於那些沒有大腦的低級動物,自然也就不需要睡覺,真的是這樣嗎?現在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指出:沒有大腦的動物也需要睡覺。
  • 哈佛教授:人類為什麼需要睡覺?
    我小時候,天一黑街上什麼人都沒有了,街上開著燈,大家都在家裡看電視。但是現在我們大家看手機,有各種各樣的渠道、各種各樣的資料,而我們的人體、大腦還沒有進化到可以24小時不睡覺的工作,如果我們是機器人,我們不睡覺也沒關係,但是我們不是。如果不睡覺就會有問題。在美國,每發生5次車禍中就有1次車禍是因為開車時打盹而發生的。每年有7000人因為疲勞駕駛而死亡,就是因為駕駛員睡眠不夠。
  • 原來觀賞魚也需要睡覺,那它們是如何睡覺的?看完漲知識了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和陸地上的動物除了吃喝啦撒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睡覺,如果不睡覺就會導致過度疲勞,引發生病甚至死亡,那麼我想很多小夥伴都有這麼一個問題,那些每天都在水中睜大眼睛遊來遊去的魚兒,它們會不會睡覺的呢?它們需要睡覺的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人類為什麼要睡覺?大腦每日需要重新編輯
    最新研究顯示,睡眠是為了忘記白天學到的一些東西:大腦在人處於睡眠狀態時會自行進行編輯,修剪白天清醒時形成的神經元突觸。這些年來,對於我們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的說法。有的稱睡眠是人節省能量的一種方式。有的人說,睡眠帶來了清除大腦細胞廢物的機會。還有的人說,睡眠只是迫使動物們平靜地躺下來,從而避免被捕食者發現。
  • 長期熬夜堵住大腦排洩系統 每天12點以後睡覺的你怕了嗎?
    長期熬夜堵住大腦排洩系統 每天12點以後睡覺的你怕了嗎?時間:2019-09-05 21:27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期熬夜堵住大腦排洩系統 每天12點以後睡覺的你怕了嗎?
  • 人為什麼需要睡覺?人睡覺的時候身體都在做什麼?
    人為什麼睡覺?這個問題就像是問人為什麼要吃飯?都是一個性質。人24小時不吃飯,身體會因為沒有能量來源,前去撬動體內脂肪,使脂肪轉變為糖。在沒有脂肪的參與,又沒有其他熱量供給的情況下,機體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等現象。人如果不睡覺,就跟不吃飯一樣,會造成機體的不適感。一般一晚不睡覺,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但如果長期這樣下去,機體的抵抗力會明顯下降。為什麼明知重要,卻還是違背?
  • 為什麼有的生物不用睡覺?如果研發出「少眠丸」,你會吃嗎?
    除非天賦異稟,天生少眠加州有一對父子,將睡眠時間和健康平衡的非常好,每天他們的睡眠只需要4.3小時和5.5個小時,而且身體健康,記憶力也很好,也就是說他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來工作和玩耍。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 我為什麼每天都那麼「困」?科學家:你的大腦被這種物質操控了
    科學家們在小鼠的大腦中找出了調控困意的神經元,減少這些神經元後,小鼠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大大減少,而且還不會犯困。蒙頭睡覺睡覺時用被子蒙著頭,隨著棉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缺氧,造成睡眠質量不高,醒後感到頭暈、乏力。睡衣太緊睡衣太緊不僅會影響呼吸,還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睡中容易驚醒。
  • 不睡覺的生物存在嗎?為了研究睡眠極限,這些果蠅做出了犧牲!
    睡覺或許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人類一生之中有1/3的時間都處在睡夢中,然而,除了那幾個夢之外,恐怕我們也不知道那時我們的大腦正經歷著什麼?睡覺已經被認為是一件人類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地球上有沒有不睡覺的生物?長時間不睡覺會死亡是個偽命題嗎?
  • 每天都感覺很累?可能是你睡覺的「姿勢」錯了
    假如一個人能活到78歲,那麼其中有26年是用來睡覺的。我們為什麼會需要這麼長的睡眠時間呢?這是因為人體在進行學習和工作活動後,大腦機能的損耗會遠遠超過其恢復速度,表現為疲倦、打呵欠、工作能力下降等。一旦功能消耗超過神經細胞的功能限度,大腦皮質就會出現保護性抑制。
  • 這種鳥每天只睡13秒?都被它騙了,它一半大腦在飛行一半在睡覺
    筆者:三體-小遙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們需要更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尤其是在網絡信息如此發達的當下,想要安穩的睡個好覺,似乎不太容易,因為手機總是能夠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人很難在短時間內入睡。
  • 這種生物連大腦都沒有,被認為世界最笨,壽命只有1晝夜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說是「豬」,畢竟,如今很多不好的形容詞,都會用「豬」來作比喻,不過,這種說法並不科學,相反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後發現,豬其實特別的聰明。那麼,世界上真正最笨的動物是誰呢?如果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當然是越原始、越低級的生物越笨了,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目前地球上最低級的動物便是草履蟲了,它們不僅沒有大腦,同時全身上下也沒有任何的神經細胞,只有通過芽生殖,才可以繁育下一代。
  • 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雙腳踩空,是大腦怕你死了?
    說到這,很多人會說:「這我知道,不就是大腦以為我快死了,發個信號讓我醒來嗎?真實情況,可能沒那麼簡單。認識「入睡抽動」,是大腦在防猝死?這種在睡覺時突然蹬腿的情況,被稱為「入睡抽動」或「肌抽躍症」,是指人在入睡時,身體的肌肉會發生不自主的攣性抽搐,肢體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抽搐,同時往往伴有墜落感,有些時候還會出現模糊的夢境,並被驚醒。
  • 睡覺時身體總不自覺抖一下,好像跌落懸崖一般,是大腦在自救?
    是否在睡覺時有過這樣的經歷:突然有種被電到的感覺,身體莫名其妙地抖動一下,人處在似醒非醒的階段。又或者是突然間踩空了,像跌落懸崖一般,突然就把自己嚇醒了……之前看到一些文章解釋,說是大腦在自救。這種觀點認為,人在睡覺時,和死亡狀態是相類似的,大腦需要進行提醒或者說自救,於是就有了抖動的表現。這種說法,也讓人堅信不疑,認為是符合道理的。仔細想想,卻發現漏洞百出。如果真是自救行為,那麼每天晚上睡覺時,都會有抽動行為,也就意味著每天睡覺都無法安生,而生活中大部分人只是偶爾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而已。那麼,睡覺時到底為什麼會突然間抖動?
  • 美國科學家發現:AI跟人類一樣,都是需要「睡覺」的
    雖然計算機、機器可以不眠不休的工作,但近期科學家發現,有些AI跟人類一樣,也是需要「睡覺」的!模擬生物的AI,需要通過類似睡眠的方式恢復穩定性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模擬大腦的人工智慧系統,讓神經網絡進行無監督學習,在沒有先例能夠比較的狀況下執行分類工作。
  • 不睡覺、睡不好覺後果:大腦要首損傷
    阿爾茨海默症與一種蛋白質的有毒形式——β-澱粉樣蛋白——的累積有關,這種蛋白質通常在大腦中的黏性團塊或斑塊中聚集。不過,澱粉樣蛋白斑塊只影響大腦的一部分,對其他部分卻沒有影響,其中原因還不得而知。最令人震驚的是阿爾茨海默症早期階段和後來最嚴重的時候,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積累的模式。這些蛋白質會聚集在額葉中部,而額葉正是非快速動眼睡眠產生所必需的。
  • 你睡覺時,大腦竟然在努力加深記憶!
    有句玩笑話,睡覺是一門藝術,睡不好是你白白糟蹋,睡得好說不定還能夢到元素周期表。雖然睡覺時我們身體基本不動,但並不代表大腦也在休息,相反,大腦活動的複雜性和協調性超乎想像!近日,艾伯塔大學神經系統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在深度睡眠中有效幫助記憶的機制:大腦的核重聚體(nucleus reuniens,RE)可有效協調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兩個腦結構——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海馬體(hippocampus,HPC),換句話說,睡眠期間的大腦活動可能有助於記憶的持久性
  • 人類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至今沒有找到確切答案
    吃飯、睡覺,這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可有誰想過,人為什麼要睡覺,這看起來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但是答案卻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多年來,科學家進行了很多推測和猜想來解釋為什麼人類每天晚上需要睡覺,但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確切答案。睡眠是為了保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