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腦卻需要睡覺!圓筒狀動物每次要睡4小時,疑問來了

2021-01-18 網易

2021-01-12 12:34:04 來源: 趣味探索

舉報

  每當忙完一天工作後,最幸福的事情自然是,倒在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覺,一天24個小時,其中約8個小時我們要在睡眠中度過,只有這樣我們才得以恢復精力,應付第2天的工作,睡覺對人體健康有多麼重要,相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是一生中最重要事情。

  

  睡覺是地球絕大多數動物必不可少的一種生理現象,科學家一直認為,睡覺是大腦神經活動的一部分,睡覺可以讓疲勞的神經細胞得以休息,以備後續再次興奮,睡眠還可以讓記憶細胞新陳代謝,老記憶細胞將信息傳達給新記憶細胞,並自行整理。

  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為了推理出一個非常合理的結論:大腦離不開睡覺,睡覺是大腦恢復精力的重要生理現象,對於那些沒有大腦的低級動物,自然也就不需要睡覺,真的是這樣嗎?現在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指出:沒有大腦的動物也需要睡覺。

  

  這項新研究發現來自一種名為水螅的低級水生動物,水螅外文名Hydra,稱號九頭蛇,屬於多細胞無脊椎動物,成年長約10毫米左右,身體呈圓筒狀,嘴部周圍長滿了觸手,觸手主要用來捕食獵物,水螅原產於溫帶和熱帶地區,喜歡附著在池沼,水溝水草或枯葉上。

  之所以說水螅低級,是因為水螅不存在大腦,它的神經系統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神經網絡,神經網絡結構只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是感覺細胞或內部細胞,第二層是相互連接的神經節細胞突觸到上皮或運動細胞,神經網絡連接位於體壁和觸手中的感覺光感受器和觸敏神經細胞。

  

  在科學界,水螅沒有大腦和真正的肌肉組織已經是公認的秘密,別看水螅只是數萬低級生物中的一種,但在很多年前,科學家在它們身上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具有再生能力。研究人員對多隻水螅進行了跟蹤研究,卻發現沒有水螅死於衰老,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衰老。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生物學家們對水螅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又有新的研究發現,沒有大腦的水螅也出現了類似睡眠狀態,因為水螅活動和停止運行呈周期性變化,每個周期停止運行約4個小時,如果這4個小時睡眠時間被振動或溫度打攪了,會出現睡眠不足後遺症。

  當水螅出現睡眠不足狀況後,後期則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並且生長速度會有所減緩。更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將有助於人類睡眠的褪黑激素和神經遞質添加到水中時,水螅的睡眠時間明顯增加,當研究人員一直不讓水螅按時睡覺時,它身體內200多個基因出現變化,表明這些基因起到睡眠調節作用。

  

  這些研究實驗充分證實了水螅其實也是需要睡覺的,新研究發現也給科學家們提出了兩個疑問,第一個疑問,睡眠是動物界一種普遍現象,睡眠過程可以幫助恢復精力,那麼水螅睡眠作用是什麼?第二個疑問是,是睡眠行為先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反應控制睡眠?

  水螅睡眠實驗也證明了一個事實,睡眠並不一定要由大腦觸發,這意味著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在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在形成之前,低級動物就已經出現了完備的睡眠機制,隨著大腦的進化,這些睡眠機制被寫入DNA中得以保存,成為生物遺傳的重要信息。

  總之,水螅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物種,沒有大腦卻需要睡覺,沒有高級思維卻能永生,疑問來了,值得科學家們去好好地研究一番,或許真能從它身上發現永生的奧秘。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水母沒有大腦,是怎麼睡覺的?
    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沒有大腦的水母會睡覺嗎?一般認為,睡眠是中樞神經系統內產生的一種主動過程。我們會因為身體勞累而入睡,會因為鬧鐘的折騰而醒來,這行為表明,我們的睡眠和神經功能有著密切聯繫。似乎我們必須要有大腦才能夠睡眠。
  • 不睡覺、睡不好覺後果:大腦要首損傷
    深度非快速動眼睡眠的緩慢腦電波就如同某種快遞服務,能將數據包從臨時儲存倉庫(海馬體)轉移到更加安全、長久的家庭(大腦皮質)中。這裡需要指出的重要一點是,這一過程只有在你學到新東西的當天晚上睡個好覺的時候才有效。如果你錯過了那次睡眠,即使接下來幾個晚上都在補覺,記憶也不會以同樣的方式保存下來。就記憶而言,睡眠不像銀行:當債務不斷累積時,你不能過後再來償還。
  • 這種生物沒有大腦,卻需要每天睡覺!
    Itoh說:「我們現掌握確鑿證據,表明動物在形成大腦組織之前一定先有睡眠需要,這對於我們理解睡眠需求進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睡眠行為在動物王國中非常普遍,人類和所有哺乳動物每天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維持日常生活,最新研究表明昆蟲、甚至蛔蟲也會睡覺。
  • 生物學之謎:到底動物為什麼要睡覺?
    若不是親眼所見,根本難以想像這些動物的睡姿。  這不禁讓人思考起動物睡眠的問題。老鼠、兔子、狗、貓、魚、小強,蒼蠅、大象、青蛙睡覺嗎?怎麼睡?什麼時候睡?睡多久?為什麼各種動物需要睡眠,且睡眠時間長短不一呢?  首先,動物睡姿形態各異。有的動物白天睡覺,如蝙蝠,群體倒掛在枝條或巖洞中;有的動物晚上睡覺,如馬,站著睡覺。
  • 那些每天只睡4個小時的成功人士...
    >你睡覺的時候,其實大腦在學習。其實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比如我,看著一個選題,完全沒有頭緒,根本不知道該怎麼下手,可某天早晨一睡醒,就突然想通該怎麼寫了。這其實就跟睡覺的時候,大腦的運作機制有關。據統計:新生嬰兒每天要睡20個小時,3歲之前每天要睡14-15個小時,6歲之前,每天要睡12個小時,15歲之後的一段時間,每天要睡8個小時,而成年人,每天睡
  • 羅某的時間管理也不及「每天只睡4小時」,調侃亮了!
    其實除了張朝陽有許多成功的大佬們都避開了8小時睡覺的魔咒比如雅虎的美女CEO瑪麗莎·梅耶爾英國《衛報》曾報導她一天只需4-6小時來睡眠蘋果CEO庫克每天不到4點就起床,只睡5小時還有美國總統川普據每日《每日新聞》報導他將其成功歸功於每天只睡3-4個小時甚至在一些大企業裡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每天睡4小時,年薪基本400萬以上,每睡一小時,薪水就要除以4。」
  • 不眠實驗證明人不能不睡覺,男子撐了264小時,後來他睡了多久?
    曾經有人為了證明睡覺的重要性,設計了一個不眠實驗,被實驗男子撐了264小時,那麼試驗結束後他睡了多久?264小時的不眠實驗自從心理學開始發展起來,人們便開始試圖運用實驗等方法弄清楚某些現象,比如人為什麼會做夢?人為什麼會失眠?也有科學家好奇人類可以堅持多久不睡覺。
  • 有的動物站著睡,還有動物飛著睡?
    為了讓學員在3個星期內提高發球質量,教練決定每周進行3次訓練,每次1小時。這樣一來,總共有9次訓練課。怎樣才能夠讓學員快速掌握呢?教練想了三種訓練方式:A、每一次只練習一種發球方式,比如第一次練習網前球,第二次練習高遠球,第三次練習平快球。B、每次練習三種發球方式,按照網前球、高遠球、平快球的順序,每種練習20分鐘。
  • 原來觀賞魚也需要睡覺,那它們是如何睡覺的?看完漲知識了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和陸地上的動物除了吃喝啦撒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睡覺,如果不睡覺就會導致過度疲勞,引發生病甚至死亡,那麼我想很多小夥伴都有這麼一個問題,那些每天都在水中睜大眼睛遊來遊去的魚兒,它們會不會睡覺的呢?它們需要睡覺的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馬站著睡,魚睜眼睡,蝙蝠倒掛著睡,不同睡姿是怎麼出現的?
    人為什麼要睡覺?憑直覺我們會說,有助於體力、腦力的恢復,或者有助於信息的整合,從而進行記憶和學習。但其實,人們至今並沒有完全弄清楚不得不睡覺的原因,甚至一度有人進行「不睡實驗」,想要以此知曉人類可以多長時間不眠,然而這些實驗的唯一積極作用就是讓人們認清人必須睡覺的事實。
  • 高考那兩天要不要睡午覺,有人說隨便?老師:必須睡
    這個時候有很多家長和考生都有一個疑問,高考那兩天也不應該睡午覺呢?有的人認為完全沒必要,中午睡不睡覺對下午的考生完全沒有影響,而且還可以利用中午那點時間多背背題,說不定還可以提高几分呢。還有的人認為高考那幾天的中午必須要睡覺,要不然下午會犯困,沒有足夠的精力。
  • 張朝陽一天只睡4小時?假如沒吹牛,他可能有一種罕見的基因突變……
    在人們的認知中,一天睡眠7-8個小時才是正常情況,而睡太少會影響健康,出現精神恍惚、智力下降等症狀,嚴重的甚至可能猝死。張朝陽在直播中表示:「我最近在推廣一種4小時睡眠法,一種2+2睡眠法。」他表示,重點就是要少睡覺,早睡覺,然後早起。具體來說,張朝陽這種睡眠法是一天睡4個小時,中間隔1個小時。
  • 人為什麼需要睡覺?有哪些生物是從不睡覺的?
    好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不睡覺,那麼至少多出8個小時做想做的事情,比如刷劇,啊不對,刷題。對人而言,一生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時間都投入睡覺中,不過科學家一直受困於睡眠之謎。事實上,這個問題討論挺多的,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觀察。
  • 每天只睡4小時,多相睡眠法靠譜嗎?
    來源:利維坦幾天前,搜狐CEO張朝陽因在採訪中提到了自己正在踐行的「4小時睡眠法」而上了熱搜。視頻裡張朝陽稱自己「每天只需睡4個小時,又睡得少,又睡得好」,並且堅持了近兩年,效果卓群。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聽到這樣非常規的睡眠方法的存在,坊間相傳甚至還有達文西所發明的一種睡眠方法——每4個小時睡15分鐘,每天只需睡1.5個小時。這些「睡眠法」究竟是怎麼回事?一個人每天到底要睡幾個小時才算足夠?咱不妨先往下看。
  • 為什麼睡覺時身體突然「抖一下」?真是大腦怕你死了?多年的疑問……
    據說,睡覺時身體抖一下,都是 身體在長個兒" "我有點 缺鈣 了,昨晚神經系統向我發送了一條抖動彈窗" "大腦擔心你睡著睡著就不行了,想測試一下 身體是否還活著, 所以動彈一下。"但睡覺時偶爾抖一下跟缺鈣沒多大關係。 3、是癲癇的徵兆嗎? 答案:不是。 癲癇抽動多發生在清醒時,通常是以突發意識喪失和全身強直、抽搐為特徵,類似於軀體或肢體電擊樣抖動,有時可連續數次。 4、大腦擔心你睡著睡著就不行了,想試一下身體還活著?
  • 世界上最大的齒鯨,一天只睡1.7小時,期間不呼吸、垂直不動!
    或許有些同學曾疑惑過它們是否需要睡覺休息?根據科學研究,抹香鯨也是哺乳動物,同樣需要睡覺才能生存,但它們與人類和其他陸地哺乳動物的睡覺方式卻大不相同,而且一天只花約1.7個小時睡覺。抹香鯨(sperm whale),屬齒鯨亞目抹香鯨科,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也是現存最大的食肉動物。
  • 看看這些奇怪的動物睡覺的方式
    鯨魚睡覺是漂浮在水面上,它是靠肺部來呼吸,一般的睡眠時間是6分——24分鐘,而且用一半的大腦來休息,防止在溺水。鯨魚蝙蝠睡覺是把白天與黑夜睡顛倒了,它每天可以睡20小時,以倒掛的方式睡覺。
  • 人類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至今沒有找到確切答案
    這意味著睡眠活動至少在4.5億年前已經演化出來,此時地球上的動物仍然全部生活在海中。吃飯、睡覺,這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可有誰想過,人為什麼要睡覺,這看起來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但是答案卻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多年來,科學家進行了很多推測和猜想來解釋為什麼人類每天晚上需要睡覺,但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確切答案。睡眠是為了保存能量?
  • 兒童一天到底睡多少小時才合適?大部分家長都錯了
    那麼,孩子究竟怎麼睡、睡多久才合理呢?最近,美國老師上傳網絡的一張兒童睡眠時間表,讓很多家長扎心了。快來看看你家孩子「睡」對了沒!不同年齡孩子的入睡起床時間表這位小學老師在網絡上分享的這份兒童睡眠時間表,詳細地羅列了5-12歲孩子睡覺起床的對應時間。
  • 昨晚學鱷魚睡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開發大腦潛力了!
    ▼動物睡覺的時候是在太有戲了,情緒全寫在臉上,姿勢更是放飛自我,比如這隻喵星人睡相更誇張,令鏟屎官感到驚恐並發出了疑問:▼這個朋友家裡的兔子,睡起覺來直挺挺的,可愛到爆。對許多動物來說,在野外躺下睡覺實在太危險了,別說睡得四仰八叉了,隨便趴一下就可能丟了命,所以8小時無打擾的安心睡眠是非常困難的,它們必須做好準備應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