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覺時,大腦竟然在努力加深記憶!

2021-02-28 生物探索
睡眠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佔了將近1/3的時間。有句玩笑話,睡覺是一門藝術,睡不好是你白白糟蹋,睡得好說不定還能夢到元素周期表。雖然睡覺時我們身體基本不動,但並不代表大腦也在休息,相反,大腦活動的複雜性和協調性超乎想像!近日,艾伯塔大學神經系統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在深度睡眠中有效幫助記憶的機制:大腦的核重聚體(nucleus reuniens,RE)可有效協調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兩個腦結構——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海馬體(hippocampus,HPC),換句話說,睡眠期間的大腦活動可能有助於記憶的持久性。

doi.org/10.1523/ENEURO.0365-19.2019慢波睡眠(slow-wavesleep)是睡眠的最深階段,大腦以非常慢的、每秒一次的節奏運動。前額葉皮質和海馬體間的協調對情景記憶尤為重要,且是慢波睡眠的標誌,研究者就其中間體——下丘腦核重聚體如何調節這種協調關係展開研究。利用電生理、光遺傳學和化學遺傳學等技術對33隻雄性大鼠進行實驗,評估了RE在調節慢振蕩同步中的作用。通過單元記錄技術,證實了RE神經元在前腦失活狀態下表現出緩慢的節律性活動模式,並與持續的緩慢振蕩(slowoscillation,SO)相耦合。

無論是在RE水平或是軸突投射束水平,甚至在mPFC水平,均可誘發HPC電位最大值,同時,刺激mPFC以誘發HPC反應,可以通過選擇性抑制RE從而阻斷該反應。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展示了大腦中的兩個遠距離記憶相關區域——內側前額葉皮質(mPFC)和海馬體(HPC)如何在慢波活動中通過一個間接式的丘腦結構——核重聚體(RE)來協調它們的活動,它在慢波活動中協調兩個情景記憶結構的強大能力,展示了與離線記憶整合的潛在相關性,表明RE對睡眠依賴的記憶鞏固有顯著的影響,這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研究途徑。該研究第一作者Hauer補充道,RE可能對睡眠依賴的記憶鞏固有顯著的影響,因此,如果你為了考試而努力學習,緊接著去睡覺,你可能得感謝RE把這些知識變成了更永久的記憶。

[1] Circuit responsible for building memories during sleep

[2] Brandon E. Hauer, Silvia Pagliardini, Clayton T. Dickson. The Reuniens Nucleusof the Thalamus Has an Essential Role in Coordinating Slow-Wave Activitybetween Neocortex and Hippocampus. eneuro, 2019; 6 (5): ENEURO.0365-19.2019DOI: 10.1523/ENEURO.0365-19.2019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相關焦點

  • 睡覺也能加深記憶?我們可以在夢中背單詞?
    6月4日發表在《神經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成年小鼠海馬體內,新形成的細胞在學習時被激活過一次後,將在隨後的快速眼動睡眠中(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被再次激活。該過程對強化記憶編碼必不可少。
  • 4個小技巧堅持做,最強大腦王峰助你最強記憶!
    其實,學了又忘是一種正常現象,人的記憶不可能是永存的,只有某些對大腦有強烈刺激的事物會記憶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我們想要記住所學知識,就要進行不斷地重複記憶,加深記憶。有方法的記憶,才能夠達到理想的記憶效果。掌握學習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 為什麼睡覺時會說夢話?磨牙?暗示身體出了哪些問題?告訴你真相
    接下來文章中,告訴你真相,讓你做到心中有數。先來說說睡覺時說夢話,這樣的情況,不少人都有過,身邊的人在第二天會告知,你夜裡說夢話了,當事人會一頭霧水,甚至會懷疑。本人當然不會察覺到,只能聽人家人告知,才知道夜裡說匪夷所思的話。
  • 揭秘:當你睡覺時你的身體在做什麼
    當你睡覺的時候,你大概不知道,你的身體依舊忙碌得很呢!那麼,你睡著之後身體都在忙些啥呢?多數人在睡覺的時候都會磨牙,至少總有那麼幾次。這種磨牙症可能是由壓力或焦慮等情感或心理狀態引發的,也可能是由牙齒不齊導致的,甚至可能和睡眠呼吸暫停有關。在牙醫發現不尋常的磨損痕跡之前,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磨牙。如果你睡覺的時候磨牙,牙醫可以給你一個口腔防護器來預防損傷。4.
  • 科學學習,增強大腦記憶的方法
    在提取記憶時,如果能還原上次學習時的環境,就會給大腦發出提示信號,從而能提取出更多的信息來。其實周圍的環境就相當於給我們要記憶的東西多增加幾個關鍵字,提高記憶的可提取係數。例如:猜謎語,多給幾個提示一定會更容易得出答案。
  • 為何睡覺的時候,大腦會產生亂七八糟的夢?科學家:或與記憶有關
    每個人都做過夢一種是比較科學的說法,科學家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夠產生夢境,是因為平時我們精神壓力大導致這些情緒被帶到了睡眠中,在睡眠狀態下無意識的自動回憶這些情緒,於是就產生了夢境,比如一個很久沒看過恐怖片的人,突然看了一部非常恐怖的電影,由於腦海裡面經常浮現恐怖電影裡面的情節,因此在睡覺的時候意識還遺留在大腦裡面,於是就產生了夢境
  • 我們的大腦與記憶機制
    你對自己的大腦了解多少?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擁有超強的記憶力,一旦需要哪方面的知識,就可以迅速提取並給出正確的答案。不管是學生,還是出來社會工作了,都是對記憶有要求,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記憶。這不是在說大話,是有科學根據的,只是你們缺乏對大腦的認知,不清楚它有什麼具體功能,不清楚它在記憶東西的時候是怎麼分工的,除了死記硬背,你別無其他辦法了,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記不住,記不久。大腦是分為左腦和右腦兩部分。左腦負責語言、文字、邏輯和分析等功能,右腦則負責圖像、聲音、想像力和創造力等。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的3個反應,暗示了大腦發育快,將來更聰明
    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媽媽們平時最擔心的可以說就是孩子的睡覺問題了,一會就要去看一下。怕孩子睡著了動來動去掉下床、怕他把被子踢了會著涼……孩子睡覺時的表現,反映了他的大腦發育?就拿孩子睡覺來說,據英國《每日電訊報》中的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證明:如果孩子在晚上十點之前不能進入深度睡眠,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
  • 睡眠有助於鞏固和加強記憶 你睡夠了嗎?
    一項新研究發現,睡前學習能夠讓人們對知識記憶更加深刻,這或是因為睡眠能夠使知識在大腦中進行重播,從而加深人們對知識的記憶能力。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經過睡前學習的人們,在睡眠中大腦細胞相互傳遞信息的神經樹突異常活躍,並且在大腦細胞的突觸也更容易釋放遞質,加強信息傳播通道的作用。
  • ​證據表明:當我們睡覺時,大腦會回放我們清醒時的經歷
    一個由神經科學和計算機工程專家組成的協作團隊記錄了一個人睡覺時大腦的活動,這表明做夢有種功能可以作為一種永久性地組織新記憶和新近學習的信息的方式。一個人所經歷的每一項任務或記憶都與他們大腦中特定的神經放電模式相關
  • 科學學習,你了解大腦是「如何記憶」的嗎?
    大腦是非常神秘的人體器官,對大腦的研究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那麼大腦到底是怎樣工作的,我們了解這些科學,對於我們有效的學習,科學的學習,準確記憶,記憶輸出都至關重要。第一,大腦是如何存儲記憶的呢?大腦中,記憶系統的核心部位有三個:內嗅皮層、海馬體和新皮層。我們把大腦的記憶系統假想成一個具有自我思想的電腦。
  • 我們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促進學習和記憶能力的提高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新媒體專電我們終身有近1/3的時間都在睡覺,但是為什麼我們要睡覺呢?西媒稱,不可否認的是,睡覺具有基本的預防性功用,由於在此期間,神經元會組成蛋白質和其他分子,從而協助它們從清醒時受到的磨損中康復並堅持其功用。但是,睡覺最重要的功用之一是促進學習和回想的構成。
  • 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雙腳踩空,是大腦怕你死了?
    關於睡覺以及做夢,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有類似的經歷:夢到自己飛簷走壁、凌空而行,可突然間失去平衡,從空中掉下去,雙腿一蹬,你醒了。在半夢半醒間,發現自己飄了起來,正要睡著時突然一腳踩空,雙腿一蹬,有墜樓感,你又醒了。
  • 你以為的睡覺,可不是睡覺這麼簡單
    別急,這種好運你也有。科學研究發現,睡眠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淺睡眠也叫快速眼球運動睡眠,佔整個睡眠時間的80%。在這種淺睡眠狀態下,大腦中有無數神經元連結在不停的改變模式,進行頻繁的電信號交流。睡覺的時候似乎什麼都不知道了,但大腦並沒有完全休息,還在對記憶進行整理。
  • 睡覺時為什麼會做夢?現實發生的事情好像在夢裡見過是怎麼回事?
    睡覺的時候做夢,相信這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有的人可能睡覺的時候會經常性的做夢。夢對於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夢的內容好像天馬行空的,與我們的生活貌似完全不相關,但有的時候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好像在夢裡就見過,讓我們會有一種恍惚感,難道是夢能夠預知未來嗎?
  • 孩子睡覺時有這5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
    但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的一點是可以通過孩子睡覺時候的狀態來觀察孩子是否聰明。孩子睡覺時有這5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1、睡覺經常踢被子很多父母都發現孩子睡覺會踢被子,並且對此很是頭痛,非常害怕孩子會著涼。事實上,孩子睡覺會踢被子是正常的情況,這證明他們對溫度的感知非常靈敏。如果孩子感覺到非常熱,就會用踢被子這種行為來降溫。
  • 了解大腦記憶特點,才能又快又準的記憶信息
    如何更快更好的記憶,這我們先了解大腦的記憶特點。首先要明白這一點:當我們在記憶信息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我們把信息保存在大腦的過程。而判斷一個是否記憶成功,實際就是我們能不能再把記憶的信息從大腦進行重建,然後儘可能完整地調出。
  • 不睡覺、睡不好覺後果:大腦要首損傷
    你是否想過自己的記憶是如何運作的?例如,你怎麼可能日復一日地學習新事物,並且在幾周、幾個月或幾年後仍然記得?這也正是馬修·沃克及其團隊在幾年前的研究中所回答的問題。他們發現,睡眠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學習前(使大腦做好產生新記憶的準備)和學習後(鞏固這些記憶並防止遺忘)。一開始,研究人員希望了解在清醒時不斷獲取信息的大腦如何將信息保存下來。
  • 你不是不努力而是方法不對
    1, 關於記憶的3個誤區1,記性好是天生的聰明記憶力好通常是評判聰明的一大標準。比如《最強大腦》節目裡經常考察的一項就是記憶力,優秀的選手能在看完數千片不同的窗花剪紙後,從中迅速又準確地找到相同兩片,再想想3秒記憶的自己,不由感慨:人和人的大腦差距竟然如此懸殊。
  • 睡眠時我們的大腦記憶是如何儲存的?
    2019年10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來自法國法蘭西學院生物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表明,我們睡眠時大腦產生的三角波並不會隨著皮質區域的靜止而變得沉默,相反,它們會通過隔離一簇特殊的神經元而有助於長期記憶的形成。這些結果於2019年10月18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