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學習,你了解大腦是「如何記憶」的嗎?

2021-01-07 實話師說

大腦是非常神秘的人體器官,對大腦的研究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那麼大腦到底是怎樣工作的,我們了解這些科學,對於我們有效的學習,科學的學習,準確記憶,記憶輸出都至關重要。

第一,大腦是如何存儲記憶的呢?

大腦中,記憶系統的核心部位有三個:內嗅皮層、海馬體和新皮層。

我們把大腦的記憶系統假想成一個具有自我思想的電腦。

內嗅皮層:是電腦的輸入單元,類似過濾器,負責過濾湧入大腦的海量信息,只不過輸入信號不是二進位碼,而是腦電波。

海馬體:是電腦的CPU,執行運算、編碼等功能,負責整合這些信息,把和這些信息相關的神經細胞,通過神經突觸連接起來,構成一個神經元網絡。神經元網絡裡的細胞一旦同時活躍起來,就類似於聖誕節時大型商場裡的聖誕彩燈被同時「點亮起來」,藍燈一齊閃爍,顯現出一架雪橇的圖案;紅燈一齊閃爍,構成一朵雪花的圖案。不同的記憶會激活不同的神經元網絡,也就會連成類似於上述的「彩燈圖案」,這樣新記憶就構建起來了。

新皮層:是電腦的存儲設備——硬碟,只不過新皮層的硬碟容量無限大。新信息被海馬體編碼打上「記憶」的標記後,要沿著大腦新皮層中不同功能的不同據點,以一定的排列組合把這一記憶網絡固定下來。

第二,大腦的存儲記憶在學習、生活中是如何被提取出來的呢?

在需要使用我們儲存在大腦皮層的信息時,我們是怎麼「提出來」某個信息的呢。

大腦不是電腦,電腦是在我們點擊文件名時,所需信息就會打開展示。

大腦的做法是:各種存儲的記憶往外冒時,由於神經元網絡中細胞的排列組合的變化,你所能提取出來的只是「原記憶」大部分片段,未提取出來的記憶就需要海馬體通過編故事的方式補充完整。

海馬體是一個編故事的高手,為了讓每一段情節都合情合理,它要根據現有材料找出關係、做出判斷,把零散的信息拼合成一個能讓人理解的整體。

海馬體的這種「腦補」機制,使得被提取出來的記憶總是出來一連串信息,但沒辦法做到十分精確。這段被篡改的記憶並不會從此替代掉上一次的存儲內容,而是與之相互交織在一起,相互重疊在一起。用科學家的話說,這是用我們的記憶來改變我們的記憶。

每次提取這些記憶的時候,這部分皮層細胞就會活躍起來,同時,跟記憶有關的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就被加厚一次,每次神經突觸被加厚,神經信號就會傳遞得更快些,記憶就這樣被加深了。

第三,準確區分存儲記憶和提取記憶,那麼兩種記憶各有什麼特點呢?

那麼大腦中存儲的記憶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在腦間蒸發,消失殆盡呢?

實際上,任何記憶都具備兩種能力,即存儲能力與提取能力。

存儲能力就是指記憶存儲的能力,只會越變越強,永遠不會減弱。每個擁有健全大腦的人的存儲能力都是相同的。只要投入足夠多的準備和心血,任何人都能顯示出強悍而神奇的記憶力。

一旦你把什麼存進腦子,那就一定永久的存在了哪裡,記憶是不會「丟失」的。

「遺忘」是我們一時無法提取出來記憶而已,它的提取能力在當下很低,低到幾乎為零。

提取能力不同於存儲能力,是用來衡量某項信息被提取到意識中的難易程度。這一能力會因為學習和反覆運用而變得越加堅實。反之,如果得不到強化的機會,提取能力便會迅速下降。

而且,與存儲能力相比,能夠提取出來的記憶容量很小。在任意時間,我們只能提取與大腦發出的提示或與給定的線索有關的記憶,而且僅僅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

研究發現,我們在提取某項記憶的時候越是費力氣,那麼在得到之後,該項記憶的提取能力以及存儲能力就飆升得越高,也就是學得越紮實。

當我們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先把難題遺忘,放到一邊,放下剛才自己已經想過的所有思路,讓大腦的意識不再指手畫腳,從而給潛意識一個自己琢磨的機會,給頓悟創造個機會。

所以,學習是要講究科學的,科學學習,了解我們大腦的記憶過程,輸出記憶的原理是對學習的很多幫助。可以發現重複學習,是學習記憶,記憶輸出的基本方法。

相關焦點

  • 如何學習:揭秘大腦學習原理,探尋記憶存儲真相
    本書作者本尼迪克特o凱裡是享有殊榮的《紐約時報》科學專題記者,在《如何學習》一書中,他匯集了從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數十年科研成果中篩選出的精品,讓你看到大腦汲取知識的真正途徑,讓你了解這臺奇妙學習機器的運作原理,以及學習科學領域最前沿的科學學習方法,從大腦的學習機制講起,一路探尋記憶的真相、環境的影響、靈感和頓悟的產生以及潛意識的奧秘,提煉出10種顛覆常識的學習方法,告訴你何時學、在哪學
  • 科學學習,增強大腦記憶的方法
    我們通過學習,使相關信息在大腦中存儲起來,那麼的記憶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在腦間蒸發,消失殆盡呢? 「遺忘式學習」理論的第一條法則便是:任何記憶都具備兩種能力,即存儲能力與提取能力。存儲能力就是指記憶存儲的能力,只會越變越強,永遠不會減弱。每個擁有健全大腦的人的存儲能力都是相同的。
  • 研究人員研究了大腦學習和長期記憶的機制
    以同樣的方式,我們的記憶和生活經歷被載入我們的大腦,使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不同。即使是最簡單的體驗也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每次我們學習新的東西,我們的大腦都會改變。到目前為止,究竟如何存儲這些信息到我們的大腦中還不清楚。
  • 如何讓大腦高效運轉?提升記憶的十大妙招!
    谷少龍老師這些方法來自於我讀的一本書,《海馬記憶訓練》,這是日本曾經連續五年銷量第一的記憶書。其實近十年來,全世界對大腦、腦科學相關領域研究的投入越來越多!谷少龍老師中關村一小但僅僅知道這些還不夠,你知道,科學家、醫學家最開始為什麼研究記憶力嗎?谷少跟你分享:對記憶的研究,最早為了解決社會問題!
  • 為你揭秘大腦存儲記憶的位置,目前科學可以編輯記憶麼?
    如果你是老鼠要找到記憶,首先必須做一個很容易做到的試驗,現在隨意看一個片段,你會牢牢地記住。你只需要做一些事情即可,就像我們看到的東西一樣,然後你的大腦將拾取一堆細胞來儲存記憶,剛剛經歷過的事情,它將同時激活它們。但是這些細胞並不在同一個地方,因為大腦中各個部分專長與不同的事物。
  • 你了解短期記憶嗎?
    感謝您關注「中學生物科學」公眾號,如您尚未關注,點擊標題下方「中學生物科學」關注我們,讓我們與您每天相約!
  • 魏坤琳:終身學習者如何善用大腦?來自認知科學的建議
    大多終身學習者常用大腦,卻不懂大腦。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教你科學用腦,告訴你大腦的三大規律,並提出學習建議:1)學會對付偷懶的大腦;2)善用好奇心助力學習;3)成為學徒。事業有成的「聰明人」幾乎都是終身學習者,但想成為 21 世紀的終身學習者,面臨兩個困境:信息過載和學習方式陳舊,那該怎麼辦?答案是在認知科學指導下學習。
  • 腦科學日報:大腦為什麼會學習和記憶?學習動機是如何喪失的?
    為何機體大腦擁有學習和記憶功能?來源:細胞參與大腦學習和記憶形成的海馬興奮性突觸強度的長期增強(LTP)和長期抑制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題為「Mechanism underlying hippocampal long-term potentiation and depression based on competition between endocytosis and exocytosis of AMPA receptor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重點研究了
  • 解密大腦記憶原理,讓你不再忘東忘西
    經常上一秒記得要做的事情下一秒就忘記了嗎?其實你需要好好了解一下關於大腦記憶的原理。本文內容節錄自《課堂上的思維導圖中學生思維導圖學習法》(浙江人民出社)轉貼本文時禁止修改,禁止商業使用,並須註明來自「孫易新思維導圖法」及附上原文連結。
  • 你想學習嗎?你會學習嗎?你知道該如何學習嗎?學習之道-讀書筆記
    長期記憶可以看作倉庫。東西一旦存進去,它們通常就一直待在那兒了。這件倉庫有神廣闊,可以容納數十億物品,而且不容易找到,研究表明,當你的大腦首次錄入一個長時記憶時,最好時長去看看,長期記憶在學習數學和科學方面也很重要,解題時需要的基本概念和技巧都存儲在哪裡。把信息從工作記憶轉存到長期記憶需要花點時間。
  • 如何提高記憶力!你真的對自己的大腦了解嗎?
    這裡是瀟諾課堂,接下來我們將圍繞如何提高記憶力來開展。記憶是大腦的基本功能之一,所以在分享記憶方法之前,想和大家先聊聊三個關於大腦的常識問題,第一個是關於普通人大腦究竟開發了多少?在2013年的時候,對2000名美國人的民意測驗中,發現有65%的民眾相信人類只開發了10%的大腦。
  • 了解大腦記憶特點,才能又快又準的記憶信息
    如何更快更好的記憶,這我們先了解大腦的記憶特點。首先要明白這一點:當我們在記憶信息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我們把信息保存在大腦的過程。而判斷一個是否記憶成功,實際就是我們能不能再把記憶的信息從大腦進行重建,然後儘可能完整地調出。
  • 運動如何開啟大腦的學習
    運動如何開啟大腦的學習解放身體,讓身體動起來,從而開啟大腦的學習。隨著大腦的運動,學習也就開始了。神經科學是一個令人著迷的、複雜的學科,而且這個領域的專家讓我們看到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了解這一點可能對改善情況沒有什麼幫助,但可以讓大人們了解產生它的真實原因(你也會在這一過程中保持鎮靜)。感官:知覺感官負責收集大腦所需要的信息,以便人們了解及掌握這個賴以生存的世界。事實上,感知覺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此重要,大腦的所有部分和部分神經系統都參與了處理信息的過程。
  • 大腦是如何進行記憶的?
    不管是學生,還是出來社會工作了,都是對記憶有要求,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記憶。比如說,公司領導交代你一件重要事情,你把它忘記了,導致公司損失了一個大客戶;你跟領導在開會,會議結束後你既然不知道領導講了什麼,布置了什麼工作等等,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現象。那有的人就辯解說,我的記憶差,我有什麼辦法呢?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長記憶方面的高手,擁有很強的記憶能力的。
  • 0基礎學英語,基礎鋪墊篇之三 「了解你大腦的記憶特質」
    我會告訴你,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高效學習英語。比別人多出10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情。不知道在說什麼的「師友」請看完上一篇在往下看。上一篇,我們知道了如何進行時間管理中的「尋找 被遺忘的碎片化時間」;信念的建立;信心的堅定;以及持之以恆的動力。
  • 如果大腦會說話:讓「分子音量旋鈕」調節你的學習記憶能力
    2、突觸如何影響記憶和學習過程?而突觸連接強度的重塑,是學習如何發生以及記憶如何形成的關鍵。兩種不同功能支持著記憶和學習過程:其中一種是促進,一系列快速增長的電脈衝信號,可以放大改變突觸形狀的信號;另一種則是抑制,減少了這類型的信號。
  • 大腦的秘密:如何開發記憶寶庫讓學習更輕鬆?
    要想牢牢記住新事物,我們一定離不開了解關於遺忘規律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記單詞也不例外。該研究發現我們大腦的遺忘規律是:(1)遺忘是學習之後立即開始的(2)遺忘進程是不均勻的,先快後慢;新學的知識在一天後如果沒有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經過差不多一周就忘得差不多了。
  • 如果大腦會說話:讓「分子音量旋鈕」調節你的學習記憶能力
    突觸如何影響記憶和學習過程? 突觸是神經元上的微小接觸點,可使大腦中的神經元以不同的頻率進行交流。大腦將來自神經元的電輸入轉換成化學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則會穿過這些突觸空間。釋放的神經遞質的數量將改變大腦迴路中激活的神經元的數量和模式。 而突觸連接強度的重塑,是學習如何發生以及記憶如何形成的關鍵。
  • 如何高效學習英語?怎樣學好數學物理?從了解大腦組塊開始
    組塊化是一種思維的躍進,根據意義將信息碎片拼接起來,而新的邏輯整體讓組塊更容易記憶,同時也可以讓你更輕鬆地將組塊整合到所學內容的大框架內。在不加理解或不關註上下文的情況下,單純的死記硬背並不能幫助你理解其真正內涵,或者理解這個概念與你正在學習的其他概念之間的關聯。我們之前談到過工作記憶,也談到過工作記憶的四個插槽如何在前額葉皮質區域工作的。前額葉皮質指的是你額頭正後方的那個腦部區域。
  • 家庭領讀人 | 科學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越是怕忘記越記不起來日常學習、工作需要記的事情不少如何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訓練提高我們的記憶力呢?因為在學習的道路上還需要你學會記憶。記憶是由大腦掌管,多年來,我試圖從教育學、心理學、腦科學、哲學去尋求答案,現在我加入到北京市學習科學研究團隊,在努力點亮學習過程的黑箱。從今天這期直到2020年底,「家庭領讀人」欄目還有六期,我們將在這六期節目中講解六本關於學習的書,本期我們一起讀北京五中教育集團劉冉同學推薦的《海馬記憶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