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腦會說話:讓「分子音量旋鈕」調節你的學習記憶能力

2020-12-04 騰訊網

達特茅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調節大腦中電信號的「分子音量旋鈕」有助於調節學習和記憶功能。這一發現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尋找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和癲癇病。

神經元 圖|Giovanni Cancemi

1

大腦中的聲音來自哪裡?

讓我們從回顧中學生物知識開始:神經元之間以電信號進行傳導,那麼神經元之間如何交流?

……

答案是突觸

達特茅斯大學生物科學助理教授、該項研究的負責人麥可·霍帕(Michael Hoppa)解釋到:「我們大腦中的突觸是高度動態的,並且會發出音量不同的各種信息。這一發現使我們走上了一條能夠治癒頑固神經系統疾病的捷徑。」

麥可·霍帕解釋大腦和未來的關係 圖|DARTMOUTH

2

突觸如何影響記憶和學習過程?

突觸是神經元上的微小接觸點,可使大腦中的神經元以不同的頻率進行交流。大腦將來自神經元的電輸入轉換成化學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則會穿過這些突觸空間。釋放的神經遞質的數量將改變大腦迴路中激活的神經元的數量和模式。

而突觸連接強度的重塑,是學習如何發生以及記憶如何形成的關鍵

兩種不同功能支持著記憶和學習過程:其中一種是促進,一系列快速增長的電脈衝信號,可以放大改變突觸形狀的信號;另一種則是抑制,減少了這類型的信號。兩種形式共同作用,使大腦保持平衡,防止癲癇等神經紊亂疾病的發作。

神經元放電過程 圖|chinaso

霍帕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維持突觸的強度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平衡大腦的可塑性,並穩定突觸連接。」

在過去幾十年中,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突觸可塑性的分子調節因子,但由於神經末梢非常微小,電脈衝的測量一直很難實現。達特茅斯大學的最新研究,提供了測量的技術基礎:利用光來測量大腦神經元突觸連接處的電信號,從而測得電壓和神經遞質的釋放。

3

電信號如何促進突觸功能?

該研究的重點落腳於海馬體,也是我們熟知的負責學習和記憶的大腦中樞。

研究發現,電刺激作為模擬信號傳遞,其形狀影響了神經元突觸釋放的化學神經遞質的大小,我們可以把這種作用機制想像成一個靈活可變的調音器。而之前的研究認為,這些電脈衝信號是以數位訊號形式傳遞的,更像是只能指向「開」或「關」的電燈開關。

人腦中的海馬體 圖|Verywell Mind

「這些電脈衝信號的模擬,解開了我們理解大腦是如何形成記憶和學習的謎題;使用模擬信號為調節大腦迴路的強度提供了更為簡單的途徑。」達特茅斯大學博士後、論文的第一作者In Ha Cho如是說到。

其實早在1970年,諾貝爾獎得主埃裡克·坎德爾就在海洋海蛞蝓身上,研究了學習與電信號形狀變化之間的聯繫。但在當時,這一過程並沒有被認為能夠發生在哺乳動物大腦中更複雜的突觸中。

4

電信號調節突觸,誰來調節電信號?

除了發現流過海馬體突觸的電信號是模擬信號外,該研究還發現了調節電信號的分子:Kvβ1

先前的研究已經驗證了Kvβ1調節鉀電流的作用,但卻不知道它在控制電信號形狀的突觸中有任何作用。新的研究發現為我們解釋了過去尚未得到合理闡述的現象:為什麼缺失Kvβ1分子會對小鼠和果蠅的學習、記憶和睡眠產生負面影響。

該研究還揭示出大腦在如此低的能量狀態下,如何擁有這樣高的計算能力——單一的模擬電脈衝可以攜帶多位信息,從而更好地實現對低頻信號的控制。

神經元之間創造新連接 圖|sciencenews

霍帕用一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大腦的潛能:「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大腦如何能夠在超級計算機水平上工作,要知道大腦的電脈衝比率要低得多,能量相當於一個冰箱小燈泡。我們對這些控制水平了解得越多,就越清楚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如此高效的。」

在未來,該團隊將關注這一研究發現與大腦在衰老過程中的新陳代謝變化,以及常見的神經系統紊亂有何關係

根據研究團隊的說法,調節電信號的分子系統存在於大腦的一個區域,而該區域很容易被藥物定位,就可能有助於藥物療法的發展。

Journal Reference:

In Ha Cho, Lauren C. Panzera, Morven Chin, Scott A. Alpizar, Genaro E. Olveda, Robert A. Hill, Michael B. Hoppa. The potassium channel subunit Kvβ1 serves as a major control point for synaptic facilit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202000790 DOI:10.1073/pnas.2000790117

*編譯稿件僅供參考,以原文為準。

相關焦點

  • 如果大腦會說話:讓「分子音量旋鈕」調節你的學習記憶能力
    達特茅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調節大腦中電信號的「分子音量旋鈕」有助於調節學習和記憶功能。這一發現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尋找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和癲癇病。……答案是突觸達特茅斯大學生物科學助理教授、該項研究的負責人麥可·霍帕(Michael Hoppa)解釋到:「我們大腦中的突觸是高度動態的,並且會發出音量不同的各種信息。
  • 大腦中有個「分子音量旋鈕」:有助於調節學習和記憶功能
    研究結果表明,調節大腦中電信號的「分子音量旋鈕」有助於調節學習和記憶功能。這一發現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尋找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癲癇。該研究負責人、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生物科學助理教授Michael Hoppa解釋說:「大腦中的突觸是高度動態的,並且會發出音量不同的各種信息
  • 大腦「分子音量旋鈕」有助治療神經疾病
    研究結果表明,調節大腦中電信號的「分子音量旋鈕」有助於調節學習和記憶功能。這一發現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尋找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癲癇。該研究負責人、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生物科學助理教授Michael Hoppa解釋說:「大腦中的突觸是高度動態的,並且會發出音量不同的各種信息。這一發現使我們走上了一條能夠治癒頑固神經系統疾病的捷徑。」突觸是神經元上的微小接觸點,可使大腦中的神經元以不同的頻率進行交流。
  • 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20個方法
    直到今天,我們所知道的關於大腦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腦和記憶之間的關係仍是神秘的。記憶是一個過程,當你記憶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腦中零零碎碎的信息進行重建。下面20個關於大腦的秘密,或許能夠幫你找到生活中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一些方法。1、大腦喜歡色彩。平時使用高質量的有色筆或使用有色紙,顏色能幫助記憶。
  • 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20個小技巧!
    掌握一點腦科學,是否會讓教學更有效?孩子的學習更輕鬆?這大概就是科學施教吧。  直到今天,我們所知道的關於大腦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腦和記憶之間的關係仍是神秘的。記憶是一個過程,當你記憶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腦中零零碎碎的信息進行重建。下面20個關於大腦的秘密,或許能夠幫你找到生活中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一些方法。
  • 大腦學習的八大原則
    大腦學習原則孩子小時候學習說話,學習遊戲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驚訝孩子快速學習的本領,可是一到學習課本上的資料時,他們就變成了另一個模樣,為什麼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學習」時,完全忽略了大腦學習的原則。以下是我認為大腦學習的重要原則:1.
  • 科學學習,你了解大腦是「如何記憶」的嗎?
    大腦是非常神秘的人體器官,對大腦的研究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那麼大腦到底是怎樣工作的,我們了解這些科學,對於我們有效的學習,科學的學習,準確記憶,記憶輸出都至關重要。第一,大腦是如何存儲記憶的呢?大腦中,記憶系統的核心部位有三個:內嗅皮層、海馬體和新皮層。我們把大腦的記憶系統假想成一個具有自我思想的電腦。
  • 音樂驚人的12個事實,它會控制你的大腦,看看你中招了嗎?
    與學習有關的變化主要發生在神經元之間的連接處。在研究音樂家時,他們發現皮質音量在專業音樂家中最高,在業餘音樂家中等,在非音樂家中最低。 4.儘管很多人經常會根據最新發布的歌曲改變他們最喜歡的歌曲,但事實證明,長期的偏好主要是由於對與歌曲相關的記憶的情感依戀。 7.
  • 科學學習,增強大腦記憶的方法
    我們通過學習,使相關信息在大腦中存儲起來,那麼的記憶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在腦間蒸發,消失殆盡呢? 「遺忘式學習」理論的第一條法則便是:任何記憶都具備兩種能力,即存儲能力與提取能力。存儲能力就是指記憶存儲的能力,只會越變越強,永遠不會減弱。每個擁有健全大腦的人的存儲能力都是相同的。
  • 《神經元》:大腦中特殊分子控制突觸可塑性
    該研究有助於科學家找到提高記憶的方法,並用於治療神經錯亂
  • 人參具有促進大腦發育、提高學習、增強記憶能力的作用!
    人參除了有延緩衰老作用外,對內分泌、神經、新陳代謝等生理功能也有較好的調節作用。此外,人參它還具有抗病毒、減肥、抗休克等多方面的作用哦。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比較多,小編這裡提醒大家,人參雖然是一種價值較高的滋補品,但並不是人人都適用的。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硬化的患者應該慎服人參。人參皂苷Rb1和Rg1能調節大腦平衡,促進大腦對能量物質的轉換和利用。
  • 記憶的秘密:大腦不會儲存記憶,因為它本身就是記憶
    大腦收集、聯繫並創造這些片段的能力便構成了每段回憶的基礎,往大了說,也就是構成你這個人的基礎。這不只是某種形上學的、詩意的表達方式。每段感覺經歷都會激發神經元細胞的變化,改變它們相互聯結的方式。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大腦便是由回憶構成的,而回憶又會不斷重塑你的大腦。
  • 大腦儲存記憶?不 因為它本身就是記憶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大腦便是由回憶構成的,而回憶又會不斷重塑你的大腦。科學家早在數十年前就提出了這一記憶框架,近日發表在期刊《神經元》上的一篇論文又為其增添了新細節:記憶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構成大腦的分子、細胞和突觸能夠記錄時間。給記憶下定義就像給時間下定義一樣困難。總的來說,記憶是一個系統發生的某種變化、可改變該系統未來的運行方式。「記憶其實就是再次激活各腦區之間曾經被激活過的聯繫。」
  • 為何你天天學習,能力卻提高很慢?高效記憶的方法,你研究過嗎?
    頻繁的反覆閱讀只會產生短期效益,填鴨式的學習雖然也可以讓你通過考試,但學得快、忘得也快,這種學習方式帶來的學習效果會很快消退。要想形成長期記憶,就要運用多種方式對大腦中的知識進行檢索。3.缺乏信念毅力導致堅持不住學習的執行力比學習技巧更重要。
  • 科學家成功揭示大腦記憶形成的分子機制
    試想一下去一家你從未去過的咖啡館,你會記得新環境,但當你一次又一次去這家咖啡館的時候,或許很少會在大腦中形成新的記憶,只有改變的東西才會讓你真的難忘,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這種長期記憶被調節的分子機制,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urrent Biology上題為「Ventro-dorsal Hippocampal Pathway Gates Novelty-Induced Contextual
  • 科學家成功揭示大腦記憶形成的分子機制!
    2020年10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試想一下去一家你從未去過的咖啡館,你會記得新環境,但當你一次又一次去這家咖啡館的時候,或許很少會在大腦中形成新的記憶,只有改變的東西才會讓你真的難忘,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這種長期記憶被調節的分子機制,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urrent Biology上題為「Ventro-dorsal Hippocampal
  • 限制神經可塑性的關鍵記憶分子
    研究人員發現了蛋白RGS14作為學習和記憶阻礙分子的新功能。大腦有著驚人的運算能力,它支持著人類一生的學習和記憶。
  • 多篇文章聚焦人類大腦記憶的奧秘!
    為何機體大腦擁有學習和記憶功能?在海馬體興奮性神經元突觸上,N-甲基-D-天門冬氨酸(NMDA)型穀氨酸受體(NMDAR)依賴性的LTP和LTD作用被認為是形成參與學習和記憶形成能力神經迴路所必需的分子基礎,在哺乳動物中目前研究人員已經證實了誘導LTP和LTD的主要因素是突觸後膜中AMPA型受體(AMPAR)的增加和減少,這取決於鈣離子的水平,然而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AMPAR水平變化背後的分子機制。
  • 科學家有望揭開大腦的奧秘!
    2020年9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題為「A spike-timing-dependent plasticity rule for dendritic spin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蒙特婁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開了隱藏在機體記憶和學習能力背後的分子機制
  • 校園裡用什麼樣音量說話才合適?和田路小學展示項目化學習探究成果
    「在學校用什麼樣的音量說話才合適?」「地震來了怎麼辦?」這種手腦並用的項目化學習,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科素養,又培養了學生創新創造、學以致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