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天天學習,能力卻提高很慢?高效記憶的方法,你研究過嗎?

2020-12-05 刻意觀察

同學老郭在市財政局辦公室工作,主要負責會務和接待任務,工作相對比較輕鬆。最近,他覺得這種不上進的日子實在是很無聊,下定決心報考財稅專業的中級經濟師,開始學《經濟學基礎》和《財政稅收實務》。筆記做的非常工整,重點也非常突出,內容也非常明白。但是,一做題馬上就懵圈了,用他的話說就是「道理我都懂,但就是不會做」。

其實,我身邊像老郭這樣「一學就會,一做就懵」的同事還有不少,筆記也認真做了,各種下劃線、彩色標註都有,利用業餘時間反覆看筆記,幾乎都能背下來,但一考試就敗下陣來。這麼努力都沒效果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直到我看了《認知天性》這本書,才明白為什麼他們這麼刻苦卻毫無效果。

《認知天性》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彼得·布朗、亨利·L·羅迪格三世、馬克·A·麥克丹尼爾共同寫的,連續4年蟬聯亞馬遜認知心理學分類榜首,主要研究人類認知規律和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繫,透徹解讀人類普遍的學習規律,並根據腦神經科學研究,推導出了有利於大腦的簡單學習法則,被稱為「複雜時代」的科學學習方法。

書中通過大量的實證提出一個顛覆我們學習認知的觀點,「人們盲目迷信反覆閱讀,以及重複的作用,但真相是,反覆閱讀往往是白費力氣」。反覆閱讀這個方法可是我們上學用的主要學習方法,包括我們現在學習也是在用。

書中提出,通過反覆閱讀筆記學習的人,會把反覆閱讀獲得的流暢感,當成自己學會這一科目知識的表現,從而他會過高估計自己的水平,導致認知出現偏差。

讀完這本書,你就會明白,這不僅是一本講學習方法的寶典,而且是一本從更深的層次解讀記憶方法的書。反覆閱讀的低效率只是其中的一個觀點。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書中的主要內容。

01

為什麼這麼努力學習卻還在原地踏步

1.人的天性就是懶惰

你仔細觀察,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想減肥,又不想跑步;想漲工資,又不想提高能力;能坐著不站著,能躺著不坐著。總喜歡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總想天上掉餡餅砸自己腦袋上。

這是因為人的天性就是懶惰,大腦的天性也是懶惰,不勞而獲的想法都是由大腦懶惰的天性產生的,大腦也不想天天燒腦。

2.反覆閱讀帶來的錯覺

我的同事老郭就是採用反覆閱讀筆記的方法來學習,這不是有效的方法。反覆閱讀有三大不足,一是浪費時間,二是無法產生持久記憶,三是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誤以為對筆記越熟悉就認為自己掌握了內容,但其實只靠一遍遍重複閱讀通常記不住什麼東西。

重複本身並不能帶來出色的長期記憶。筆記中的螢光筆、下劃線和彩色註記也不能表明你就理解了內容本質。

頻繁的反覆閱讀只會產生短期效益,填鴨式的學習雖然也可以讓你通過考試,但學得快、忘得也快,這種學習方式帶來的學習效果會很快消退。要想形成長期記憶,就要運用多種方式對大腦中的知識進行檢索。

3.缺乏信念毅力導致堅持不住

學習的執行力比學習技巧更重要。身邊很多人三分鐘熱度的原因都是因為信念的不堅定,就像跑步減肥一樣,跑著跑著人就跑沒了。

保羅·圖赫在他的新書《性格的力量:勇氣、好奇心、樂觀精神與孩子的未來》中,解釋了為何取得成功更多的是靠勇氣、好奇心與堅持,而不是智商。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就證明,只是信念,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與成績。

4.無法承受挫折和失敗

對於學習者來說,想在已有水平上有所進步,達到真正的專業程度,就要明白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犯錯誤並改正錯誤,其實是在搭建通往更高層次學習的橋梁。

但很多人卻把挫折看作是失敗,一遇到挫折,或者學到很難理解的知識,就認為自己失敗,不適合學這些東西。

書中明確提出,如果你感到學習很難,不要認為是自己做錯了。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付出的認知努力越多,你學到的東西越深刻、越牢固。

5.可能患有閱讀障礙症

有些學習者閱讀能力較差,只能逐一辨析句中每個詞語的意思,而抓不住所學內容的主線,這可能患有閱讀障礙症。閱讀障礙症並不是導致閱讀困難的唯一原因,只是最為普遍的原因之一,差不多有15%的人會存在這種症狀。

這種病症是由於母體孕期中的神經異常發育導致大腦將字與發音聯繫起來的能力受到幹擾。閱讀障礙症是無法被治癒的,但患者可以在幫助下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02

知識與記憶產生的原因

1.知識與記憶存儲在大腦的神經元與神經通道中

神經學家約翰·布魯爾多年研究指出,人在出生時大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也被稱作神經元。連接神經元的是突觸,神經元通過突觸傳遞信息。

人在出生前後很短的時間內,會經歷一段「大腦突觸形成爆發的時期」。這段時期,神經元會長出細小的軸突,向外延伸,尋找其他神經元上長出的樹突。當軸突與樹突相碰時,突觸就形成了。一些軸突為了找到目標樹突,必須延伸出相當遠的距離,這樣就完成了神經迴路的組建。

正是由於神經迴路,讓我們能夠學習、記憶、感覺、認知和具備運動技能。所有的知識與記憶都屬於生理現象,它們被存儲在大腦的神經元與神經迴路中。

2.大腦是高度可塑的

大腦的結構與整體構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但神經迴路卻可以經過後天的練習持續變化,即便到老年時候,迴路仍在發展。所以說大腦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高度可塑、可變的,能夠憑藉每一次新任務重新組織自己。

髓鞘是包裹在神經元外面的一層膜,它可以防止相鄰神經元軸突之間的互相干擾,並通過「跳躍式傳導」的機制加快神經電信號的傳遞。髓鞘形成一般是從大腦後部開始,到人成年時,會發展到額葉部分,而額葉就是處理高級推理、判斷,以及經驗技能的區域。

髓鞘的厚度對應著能力的強弱。研究實證發現,增加練習可以強化相關領域的髓鞘,加大電信號傳輸的速度與強度,人的能力隨之得到提高。比如,多練鋼琴,和手指運動以及音樂創作相對應的神經髓鞘就會加快形成,而不從事音樂創作的人就不會發生這種變化。

3.學習和記憶的三個關鍵步驟

書中將學習和記憶過程分為三個步驟:編碼、鞏固、檢索。

你在聽老師講解經濟學基礎知識,大腦就會把你感知到的東西轉化成化學與生物電形式的變化,這些變化就形成了一種新的心理表徵,這個過程就叫做編碼。編碼的功能主要是用來獲得信息。大腦中的新表徵被稱為記憶痕跡,是短期記憶。

把新的心理表徵也就是短期記憶強化為長期記憶的過程叫做鞏固。鞏固的功能主要是將信息維持一段時間。在這一過程中,大腦會重放或重新演練學到的東西,賦予其含義,填補空白,並把新知識和過去的經驗聯繫起來,和已經存儲在長期記憶中的其他知識關聯起來。把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鞏固起來都是需要時間的。

把短期記憶編碼並鞏固,然後採取多種方式對這些記憶進行回憶和運用的過程就叫做檢索。檢索的功能主要將大腦中的短期記憶鞏固為長期記憶。書中通過大學生反覆閱讀的實證發現,一遍遍的閱讀只能帶來短期記憶,或者給你產生帶來長期記憶的假象,一兩天之內能記得牢,但十天半個月後,反覆閱讀的效果衰退很快。要想形成難以忘記的長期記憶,就要對經常學過的知識進行檢索。

4.只有當大腦被迫工作時,記憶才會牢固

每個人都想通過輕鬆的學習就掌握複雜的知識,但實際卻是學習越輕鬆,效果越不好。大量研究表明,如果感到學習非常吃力,那就說明你正在學習非常重要的東西。正是感到學習更吃力時,記憶才更為長久、牢固。

平時經常說的腦子越用越靈活就是這個道理。只有當大腦被迫工作時,才會將所學的東西記得更牢靠。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花力氣的學習就像在沙子上寫字,今天寫上,明天字就消失了。

04

提高學習認知的幾個好方法

書中針對學生、職場人士、教師、培訓機構等,給出了不同的提高學習認知的策略,系統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好方法。

1.間隔檢索有助於知識存儲得更牢固

間隔檢索,就是在兩次練習中間要間隔一段時間。在間隔的時間內,學到的知識就會出現部分遺忘。遺忘並不是壞事,這是正常現象。但學到的知識出現遺忘會讓人有挫敗感,再學習會加劇學習者的恐慌,會讓人誤以為這門課程沒有學好。

事實恰恰相反。再學習會強迫大腦針對遺忘的知識進行再檢索,這會重新觸發鞏固過程。這種耗費心力的檢索既能強化記憶,又能讓所學知識再次具有可塑性,引發對遺忘知識的再鞏固。再鞏固可以用新知識來更新你的記憶,同時還可以與最近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

2.穿插檢索有助於長期記憶

穿插檢索,就是在練習時不要同一類型反覆做,要多種類型混合做。比如,籃球訓練時,先在三分線左側連續投15個球,再在三分線中間連續投15個球,最後在三分線右側連續投15個球,這45個球命中率肯定會遠遠高於隨機在這三個位置投45個球的命中率。但這有什麼用呢?比賽中是不可能出現一個位置連續投5次球的情況,所以穿插多種練習的方式更有助於提升個人能力。

3.多樣化檢索促進知識的活學活用

多樣化檢索,就是採用多種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檢索。間隔檢索、穿插檢索也是其中的手段,已經在上面進行介紹。

測驗,就是在學完一課知識後,迅速做一份簡單的考試題,這樣便於加深學習內容理解。

細化,就是把學到的知識和已知的知識聯繫起來,在新知識中找到其他層面的含義,加深知識的融會貫通。

反思,就是花部分時間對最近學過的課程進行反問,主要是哪些部分做得好?哪些學得不好?需要採用哪些方法彌補不足?重點是反思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校準,就是對比自己的判斷和客觀反饋,看看你知道什麼和不知道什麼,從而避免被精通的假象所迷惑。比如,在接受測驗的時候,反覆閱讀造成的精通假像就會暴露出來。

4.合理使用合意困難原則

合意困難是心理學家比約克夫婦創造的一個詞,指在學習時故意給自己製造麻煩,設置困難,這樣會造成短期學習難度提高,但從長期看能提升學習效果。比如同事老郭通過反覆閱讀經濟學筆記這種集中練習的方式,短期內看效果非常顯著,從長期看,這只是造成了「精通」這門課程的幻覺,長期記憶並沒有在大腦中重構所學。

有合意困難,就會有不合意困難,無法克服的困難就是不合意的。比如,假如同事老郭學經濟學英文原版的,可他連單詞都不認識,這種困難就是不合意的,因為他很難克服,這對他學習經濟學毫無幫助。所以,想要讓困難是合意的,必須確保困難是學習者加大努力就能克服的。

採用間隔檢索、穿插檢索的方式學習,就是合意困難的一種方式。短期內知識可能有部分遺忘,學起來可能有點費勁。但這樣會促使大腦對遺忘的知識重新編碼、鞏固和檢索,從而更好得學習、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強化你學到的知識,同時也能強化快速檢索需要用到的記憶線索與路徑。

5.做規則學習者,不做案例學習者

規則學習者傾向於在學習中提煉出基本原則,也就是「規則」,來研究區分案例,也就是以不變應萬變。案例學習者則傾向於記住具體的案例,而不是規則。當遇到不熟悉的案例時,由於不理解分類或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規則,他們只能從最近記住的案例中尋找共性。

比如學習經濟學上的邊際遞減效應概論,如果是規則學習者,他能認識到「開始的時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後來,收益值就越少」的這種規則,就能理解很多現實中的此類問題。但如果是案例學習者,由於他理解不了規則,所以只能模擬從第1個蘋果吃到第100個蘋果、買第1輛法拉利到買第100輛法拉利得到的感受,這樣才能理解這個概念,但這就非常吃力。

規則學習者的總結歸納能力更強,他們總能從雜亂無意的知識中提煉出基本規則,對知識進行分類,成為知識的高級結構構建者,從而達不到觸類旁通的水平。但案例學習者如果能夠經常採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案例的話,他們的提煉規則水平出會相應提高。

今天,我主要圍繞「為什麼努力但無效、記憶產生的原因和提高學習認知方法」這三個方面,給大家分享了《認識天性》這本書中的主要內容。

最後,我想說的是,學習確實是一件苦差事。輕鬆的學習往往只能獲得膚淺的知識,而且很快就會忘記。要想學到的知識能夠形成長期記憶,必須要學會正確的方法。但學習執行力比學習技巧更重要,只要始終保持一種成長心態,你就一定能終生受益。

相關焦點

  • 分享快速記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每天有那麼多的工作要做,項目要做,還要抽出時間來學習,不然一不留神可能就被社會淘汰了。同時,我們也想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社交和娛樂活動。如果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學習(而不是更努力地學習),更快的掌握知識,過上想要的生活,那不是很好嗎?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 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20個方法
    直到今天,我們所知道的關於大腦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腦和記憶之間的關係仍是神秘的。記憶是一個過程,當你記憶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腦中零零碎碎的信息進行重建。下面20個關於大腦的秘密,或許能夠幫你找到生活中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一些方法。1、大腦喜歡色彩。平時使用高質量的有色筆或使用有色紙,顏色能幫助記憶。
  • 3個方法教你學會如何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
    一、研究學習目的,以及達成目的方法 在學習前的準備中,要問自己兩個問題搞清楚這兩個問題是為了:堅定自己學習的決心,明確自己學習的目標。 很多人覺得自己該多讀點書、該學點技能、手藝,然後就去學習,這種「為了學而學」的學習通常會不了了之。比如我們很多人都想過自學英語,但是因為身處的環境用不到這個語言,最後就很難持續下去。因此在學習準備階段,要多了解一下自己。
  • 心理學改善記憶力的5種方法,讓你的學習輕鬆高效!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閱讀過的知識轉化成思想,變成所謂的「骨頭和肉」,一般有三種方式可以實現,其一通過積極的思維方式獲得知識;其二通過記憶的方式獲得知識;其三通過思維和記憶獲得知識。
  • 「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讓你的孩子「過目不忘」,高效背課文
    其實背誦、記憶真的是有竅門的,掌握好科學的方法,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學霸記憶法」讓你事半功倍,「過目不忘」,牢牢的記憶課本上的知識和內容。分散學習,助你過目不忘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的記憶規律,很容易受到相關的情緒和環境的影響。
  • 記憶記了忘,忘了又記,循環往復中,不怕,這有方法助你高效記憶
    這熟悉原則是基於自己已學過的知識的學習。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能讓人產生焦慮,幹擾人的學習能力與記憶能力。對此,書裡給出最好的應對方法:一是學些用些無關學習的東西來放鬆自身,待不再有緊迫感強迫自身,再去慢慢學習。可用冥想,跑步,畫畫……一切可放鬆頭腦,放鬆身體肌肉的技巧都可以學習與使用。二是採取重複原則的過度學習來防止焦慮的產生。
  • 別人記憶力強,你卻學過就忘?右腦記憶的方法,掌握了,你也可以
    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是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每個人都知道記憶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這樣而苦惱不已,特別是很多家長。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因為記憶力差,記不住要記的知識,那將直接導致成績。
  • 《認知天性》:記憶力差學習低效?你不是不努力而是方法不對
    而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為什麼大佬們博聞廣識,融會貫通,而我們學習卻好像在浪費時間呢?是因為智商不夠嗎?《認知天性》這本書集合了11位認知心理學家在腦神經科學方面近10年的權威研究,告訴我們:智力可以通過訓練提升,你的學習沒有效果只是因為方法不對。
  • 高效學習方法——1分鐘記憶課堂
    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寫作業磨蹭甚至錯誤不斷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很多父母可能會直接選擇補習班,或者加大陪讀力度,甚至搞得家裡家犬不寧。這會導致什麼?學習本來是孩子的事,最後父母們不僅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孩子也煩。這種出錢受累不討好的事情,隨時可能讓孩子滋生厭學情緒。如果問孩子的哪項能力至關重要,CCTV《挑戰不可能》劉敏一定會告訴你,是"記憶能力",練就一個非常大腦,才能讓孩子學習成績快速提高。
  • 書單|《慢思考》教你如何高效使用大腦
    《慢思考》是一本教我們在一心多用的時代如何保持專注的書。人的大腦擁有三套負責認知、決策的腦系統,分別是反射腦、思考腦和存儲腦。反射腦快而原始,它自發而無意識地處理問題。思考腦慢而成熟,它會消耗大量能量,而且很容易疲勞。還有時刻等待空閒的存儲腦,它負責存儲信息和激發創意。
  • 想要練就超強記憶能力?幾個學習方法,能讓你成為學霸級別的人物
    對高中生來說,提高個人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練習好的記憶力,對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能夠助你成為學霸級別的人物。練就本事,高中學習,要從這幾個方法入手。第一個:回顧式的方法進行學習。對很多人來說,學習最痛苦的事,莫過於自己花費的時間努力記憶,但是很快地發現自己忘記了記憶的能力。
  • 你的學習用「腦」了嗎
    時不時地回憶、評估和反思自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狀態,對自己的記憶狀況進行感知和監控評估,並利用分散學習提高學習成績、鞏固學習效果,將有利於提高記憶質量,幫助學生減負。  每到考試季,學生都會深刻領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硬核道理。臨陣磨槍、熬夜刷題、考試焦慮都成了學生考前的「家常便飯」。若「功夫」用在平時,大可不必為了考試而措手不及。那麼,如何進行有效的日常複習,才能避免考前慌亂呢?
  • 一學就會,改變你的學習時間,記憶力秒變高效的2個方法
    作者|汨羅江上一葉舟萬千智慧始於記憶。不幸的人一生都被記憶所傷害,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生活丟三落四,工作頻頻出錯;幸運的人一生都在用記憶創造智慧,獲得人生的幸福,包括更多甜美的回憶。你真的了解記憶的時間規律嗎?
  • 「左腦為相 右腦為王」 正確開發孩子右腦 提高快速記憶能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大腦裡面左右腦是怎麼分工協作的,如果要弄明白了左右腦的功能和運作機制,便能更加高效地運用大腦,實現快速記憶。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左右腦的功能以及如何提高記憶力。首先要對大腦進行科學的認識,「左腦為相,右腦為王」這是對左右腦一個形象化的定義,左右腦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都非常重要,但就單純在記憶能力方面而言,這句話顯然比較貼切,也突出了右腦的地位和作用。
  • 如何讓大腦高效運轉?提升記憶的十大妙招!
    學霸養成記1,首要是記憶,記憶力提升的10個生活小習慣都想成學霸,可是學霸不是天生就是的吧?他們也是一步一步變成學霸的!那學霸和我們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1、上課,一聽就會,甚至不聽就會!對嗎?——理解能力超強、自學能力超強!2、做題,做得快,做得對,錯了不會再錯!
  • 章魚愛記憶,給孩子系統高效的記憶方法
    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相信這是不少家長都苦惱的問題,孩子普遍對背誦的內容缺少興趣,這種反覆的識記對他們來說未免太過枯燥。 死記硬背是背誦方法裡最常見的一種,但是這種方法通常都是建立在孩子不理解內容的基礎上,不僅成效慢,對於知識的增長也是少之又少。而孩子記憶力差是因為缺少一個系統的記憶方法,沒有一個成熟的"記憶宮殿",背再久也白搭。
  • 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20個小技巧!
    孩子的學習更輕鬆?這大概就是科學施教吧。  直到今天,我們所知道的關於大腦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腦和記憶之間的關係仍是神秘的。記憶是一個過程,當你記憶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腦中零零碎碎的信息進行重建。下面20個關於大腦的秘密,或許能夠幫你找到生活中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一些方法。  1、大腦喜歡色彩。
  • 世界記憶冠軍龍金勝告訴你怎樣快速提高英語成績
    學英語的兩個核心做法就是多記憶、多做題。多做題,也沒什麼好說的,花時間精力去做就是了。值得一談的是,我們該怎樣快速高效的記住語法和單詞,這個才是重點。我們需要的是具體的、可操作的、快速高效的學習方法和記憶方法。學英語,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就是記憶和背誦。我們都知道學英語要去記語法,記單詞,而學英語所存在的問題恰恰出現在記憶上面。
  • 《好好學習》:8招讓你提高臨界知識與認知深度,做個會學習的人
    就是你看問題的本質,尋求到解決的方法,能看得清問題的底層規律。什麼是臨界知識?有一定的認知效率,並且在認識問題上,能看得清背後的實質,能解釋問題的現象。我們可以提高認知效率來提高認知深度,進而達到掌握臨界知識。認知深度不同的人,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都不同,掌握臨界知識可以讓你在工作和學習中更自如應對。
  • 你想學習嗎?你會學習嗎?你知道該如何學習嗎?學習之道-讀書筆記
    第3章 學習即創造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之間的轉換:創造力研究專家霍華德*格魯伯提到過一種3B方法:睡覺(bed)、洗澡(bath)、坐公交(bus),三者任一即可。在緊湊的專注模式後,利用發散模式方法獎勵自己,比如:打球、慢跑、畫畫塗鴉、洗澡、聽點音樂、冥想、睡覺、打遊戲、和朋友聊天……別怕落在別人後面:放慢腳步,也許你能得到驚喜,細嚼慢咽反而會讓你比那些腦子快的同學學習的更深入,不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