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就會,改變你的學習時間,記憶力秒變高效的2個方法

2020-12-04 汨羅江上一葉舟

作者|汨羅江上一葉舟

萬千智慧始於記憶。不幸的人一生都被記憶所傷害,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生活丟三落四,工作頻頻出錯;幸運的人一生都在用記憶創造智慧,獲得人生的幸福,包括更多甜美的回憶。

你真的了解記憶的時間規律嗎?

學會與記憶的時間做朋友。英國著名博物學家,赫胥黎說過一句話: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一天中什麼時間段的記憶力最好?

換言之,如果你能有效利用最佳記憶力的時間段進行學習,那麼你將可以達成最佳的學習效率。

同時是在學習,為什麼有些人記憶的內容比較牢固,你的總是支離破碎?很大程度上是你走錯了記憶時間的門牌號!生物學家研究表明,大腦記憶力的強弱存在一定的規律性——高潮和低谷。一天中記憶力最好的時間,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6-8點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整,消除了疲勞,從清零的「空杯」狀態開始復甦,不受繁雜信息的幹擾,使得頭腦清醒擁有很強記憶力,此時是進行學習的第一個最佳時間。8-11點大腦的記憶力仍然保持很好的狀態,而且邏輯思維嚴謹、縝密,適合進行分析、理解記憶有難度的內容。3-6點如果經過午休,大腦的創造力最強,這個時間段的記憶力適合記住那些需要長期記憶且有難度記憶的內容,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20-22點(臨睡前)這個時間段大腦卸下白天處理繁雜信息的包袱,大腦處於放鬆、輕快的狀態,這是一天中記憶力最高效的時間段,達到了純粹記憶力最巔峰的時刻。概括地說,大腦6點的記憶力最清晰,8點的思考力最縝密,3點的創造力最彪悍,晚8點的記憶力最高效。

分清大腦運行效率這四個最佳時段的規律,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進行學習的時間管理,讓大腦處於科學化的運行規律,才能自己的學習效率和記憶效率處於最佳的狀態。但如何從最佳狀態到最佳效果,我們離真正駕馭大腦運行的規律還差掌握記憶時間藝術的兩個方法。

一、夜新晨復的記憶方法

晨間的記憶力好,還是晚間的記憶力好?

通常在記憶內容時很多人會利用早晨的時間,但事實上這種記憶效果並不是很理想,除非你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否則你的記憶會大大縮水。因為大腦晨間記憶的知識經過白天大量信息的處理和幹擾,到了晚上這些記憶的內容很多已經開始變得模糊了,記不起晨間學習的是什麼信息。即使晚上再複習一遍,收到的效果也達不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晨間辛辛苦苦打拼記憶卻無法形成高效記憶,而又渾然不覺問題出在哪,由此導致自己越努力越懊惱的緣故。

問題的癥結在哪,到底怎麼了?

只要調換順序,就會出現一種截然不同的效果!把初次涉獵的新內容放在晚上進行記憶學習,第二天早晨再複習一遍,這種記憶信息的方法其學習效率遠比「早晨初次涉獵的新信息,晚上進行複習」的記憶效果好——能記得住,記得牢。因為晚上8點開始至臨睡前才是一天中記憶的最佳巔峰時刻;而且研究也表明,在睡眠中大腦仍然在工作,會不斷重讀神經模式,深度加工睡前學習過的內容,在睡眠中「潤物細無聲」地完成對信息的「深度記憶」,並整理拼湊解決方案。然後第二天早晨趁著大腦記憶力最清晰的這個時間段,把昨晚學過的信息再溫習一遍,這種記憶方式能讓記憶效率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大學期間那些平時不學習的人,臨到考試才火急火燎地臨陣磨槍,挑戰夜讀,通宵奮戰十天、半個月下來,結果考試成績也不差,甚至比一些平時用功學習,自信滿滿的人考試成績還要出色。這事上哪說理去!

記得有一次考藝術理論,成績出來結果平時用功學習的同桌居然不及格,這意味著他這科掛了,要重考。當他看到我成績時,表情咬牙切齒,用現在話說,一副恨不得「手撕鬼子」的樣子瞪著我。因為我平時對待這個科目不用功,考試時臨陣磨槍,加上當時手舞足蹈的表情,一臉嘚瑟的樣子,在他看來我有點幸災樂禍的樣子,所以他一臉仇視我的神情。對此我表示很無辜!

在這裡並不提倡「臨陣磨槍」的學習行為,但通過這個眾所周知的事例,至少能證明一點:一天中記憶力效率最強大的時間段是在晚上。所以,如果我們在學習新內容時,儘可能安排在晚上進行初次記憶,第二天晨間複習強化內容在大腦中的記憶強度。這種初次學習新內容的方式就叫「夜新晨復」的記憶原則。

對於在校學生來說,可以利用晚間記憶力最高效的時間段,先自己預習第二天老師將要教授的新知識,利用晨間大腦清醒的特性,再快速複習一遍,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當天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通過這兩次高效記憶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對知識點理解不足的坑在哪,以便在上課時多留一個心眼,認真聽老師講課或是下課時找老師把這個坑填上。

而對於在職需要考證的人來說,平時白天工作繁忙,夜間學習最好遵循「夜新晨復」的記憶原則,可以避免夜間因複習產生的「二次工作感」,也可以避免學習的「炒舊飯」給自己帶來厭煩、糟糕的情緒。而遵循學習「夜新晨復」的記憶原則,則可以讓大腦擁有新鮮感和好奇心,只有這樣你才能讓自己的學習效率達到一種最理想的狀態。

二、上思下創的記憶方法

記憶不是簡單的輸入、存儲,沒有思考和創造的記憶,只是記憶的傀儡,大腦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塊存儲硬碟。

深層次的記憶需要理解、消化、吸收,與相關的知識產生識別、聯想、比較、重組、構建和創造。

為什麼8點的思考力最清晰?

這個理解起來比較簡單,新的一天從晨間開始,人的機體開啟復甦鍵,大腦「一片空白,清晰明朗」,預熱後進入真正的生理工作期,這時候的大腦神經興奮,精力旺盛,思路清晰,具有強大的分析思考力,適合對需要思考型的記憶內容進行答疑解惑。

為什麼3點的創造力最彪悍?

例如,因為工作忙碌的緣故,之前通常我看書學習都在晚間或是晨間(上班坐地鐵的路上)。偶爾工作有空閒,午休醒來後再休息放鬆一會,喝點茶水或是水果,然後開始看書,這時候大腦總會冒出一些「奇思怪想」,不由自主地把書中的內容和一些相關信息連接起來,然後產生一些有創造性的想法,歸納總結出一些工作經驗及相關的知識點。這是一種很有趣很奇妙的體驗,感覺自己之前難以理解記憶的一些內容,一下子有了豁然開朗,打開天窗說亮話的透徹。

但在那會並沒有意識到要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刻意學習,對記憶的內容進行高層次的深度加工,只是在無意識下跟著感覺走。直至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本書中介紹用生物鐘提高記憶力的文章,才真正明白這種體驗背後的科學原理——在新的一天中,經過上午大腦的磨合,下午這個時段的大腦達到了一天中工作效率的最高峰值;但前提是大腦得到喘息,午休的機會,否則你的大腦就會頻繁陷入卡頓、停機的狀態。自此我才開始刻意選在下午這個時段進行深度學習,把粗淺知識記憶提升為深層次的記憶,讓自己的學習更加富有創造力。

關於上思下創的記憶原則,我們可以通過開會這個細節來很好佐證它的科學性。

比如我在管理團隊時,經常選擇在下午開會進行團隊的集思廣益,但大家總是擺出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一個個呆若木雞似的,少言寡語,難以調動小夥伴們的腦筋。後來選擇在上午開會,明顯大家的積極性變得異常地興奮和活躍。但在上午選擇做總結性的工作分享會議時,大家的積極性又明顯降低了很多。可是如果選擇下午,情況又截然相反,下午做工作分享時,大家熱情很高,身心也比較愉悅。這種現象差異的背後正是大腦工作效率的時間規律在作祟的原因。

以上兩點,就是關於記憶時間藝術的重要性。

深度了解大腦工作效率的時間規律,針對自己要記憶的學習內容,作出合理的規劃,選擇恰當的時機,避免隨機式的學習模式讓自己掉進記憶的坑裡難以自拔,只有這樣你才能讓自己的記憶發揮最大的價值——記憶應該是舔到心裡的整塊蛋糕,而不只是嘗到了它上面零星裝飾的幾顆草莓。

結束語

任何事物都有其內在運行的某種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一種規律,規律是一種節奏,什麼是節奏?說白了,就是踩對了點。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學會與時間做朋友,你便擁有了自己的人生效率。

相關焦點

  • 《學會如何學習》:由大腦工作原理入手,概括高效學習的8個方法
    所以,如果你想在提高學習效率上獲得切實可行的一些方法,《學會如何學習》的確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籍。接下來,我將書中介紹的大腦科學總結並提取五個工作原理介紹給大家,並在此基礎上得出八個關於高效學習的策略和方法。第一,大腦有兩種思考模式,即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
  • 4個高效學習法,把時間效率最大化!
    決定放棄與否的衡量標準,是這段學習歷程究竟有沒有「生產力」。花好幾個鐘頭無方向地翻找資料,或苦苦思考一個無解的難題,當投資的時間遠超出最終報酬,很容易在一連串壓力下賠上生活質量。你也許覺得每個學習目標都意義非凡,但是交叉累積的結果,往往還沒起步就已經精疲力竭。2、學會自我管理面對一長串待辦事項,你的處理順序是看心情,還是看事情?
  • 初中掌握高效學習方法,這樣學習分數不漲才怪!
    語文學習方法有5個原則 循序漸進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務遠,急於求成。每天,能認真的練幾十個字,每周能熟練的背幾首詩,仔細的讀幾篇文章;一個學期讀幾本名著,做幾本讀書筆記,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 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辨證關係,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
  • 為何你天天學習,能力卻提高很慢?高效記憶的方法,你研究過嗎?
    其實,我身邊像老郭這樣「一學就會,一做就懵」的同事還有不少,筆記也認真做了,各種下劃線、彩色標註都有,利用業餘時間反覆看筆記,幾乎都能背下來,但一考試就敗下陣來。這麼努力都沒效果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直到我看了《認知天性》這本書,才明白為什麼他們這麼刻苦卻毫無效果。
  • 10大高效學習法則,幫你提升對於學習的認知
    學習在現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對於人們的作用越發重要,隨著社會進步速度的不斷加快對於我們的學習能力、學習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不斷的追求高效而有趣的學習技巧和方法,但是其中的大多數還是以傳統學校教育的學習方法為主,一般人對於學習的認知還停留在枯燥、乏味、辛苦的一種勞作。
  • 15歲科學家譚方琳:斬獲國獎,高效學習靠這1個秘訣,分享2點心得
    這一課題也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談方琳說,小學時她就開始參加數學競賽補習,學習相關的知識,初一暑假就開始跟著教授做研究。因為做研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為了不影響正常的學習,高效的學習方法就成了她的法寶。那麼,學霸們是如何做到高效學習的呢?
  • 不會高效學習,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
    據數據統計,2018年知識付費用戶規模達2.92億人,預計2020年知識付費用戶規模有望突破4億人。同時,知識付費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7年知識付費規模不足50億元,2018年市場規模增至86.3億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230億元。仿佛突然周圍的人都變得特別上進,好像你不學個什麼就會被大家遠遠的甩下。
  • 一學就會的對比記憶方法!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辯論選手能夠在比賽場上口吐蓮花、滔滔不絕呢?辯論會是一項語言競技類比賽,它除了要求參賽選手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快速的反應能力外,還要求參賽者具備豐富的詞彙量。據了解,普通人的詞彙量為3000個左右,而辯論會參賽者的詞彙量為4000左右,甚至更高。那麼,如何在短期內快速提高詞彙量呢?
  • 學習麥肯錫的先進方法,塑造更好的自己/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
    人們天天想著如何能使自己變得優秀,卻不知道從哪裡邁出前進的第一步,今天給大家推薦《麥肯錫晉升法則》一書,學習它的47個小原則,和周作一起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大改變。麥肯錫是全球最大的諮詢公司之一,那裡有全球最優秀的諮詢師,從他們的成功經驗或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發。
  • 3個方法教你學會如何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
    二、規劃可支配時間,在精神最佳時段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數人還會遇到一個阻礙:時間和精力問題。比如工作很忙很累,沒時間沒精力好好學。 三、掌握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自學的方式中,讀書學習是最常見、最主要的方式。別人一小時就能看200頁的文章,你卻要花半天的時間,學得自然就比較慢,同時還可能滋生出煩躁、不想學的情緒。
  • 時間一天天過,好像什麼也沒改變,但當你回頭看,什麼都變了!
    你知道嗎?有些話寧願放心裡,也不能再對你訴說,因為我已經是你世界裡的陌生人。人要想讓自己的一生過得快樂和幸福就必須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夠改變的。這不僅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境界。忘記是一種心靈超脫的修養,捨得就是一種心靈的升華;忘記是一種優秀的品德,捨得就是一種盡好的心態;忘記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捨得就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最高境界。
  • 10天搞定線性代數,1年學習4年課程:3個步驟,讓你學會學習
    哈嘍,大家好,我是阿胖,今天來與你聊聊學習這件事一、事跡比名字更出彩斯科特揚,這個人你認識嗎?是不是不認識?不認識就對啦,他的事跡遠遠比他的名字更出彩他從高中開始放學後就幾乎不學習,儘管如此,他還是以全班第2名的成績畢業。讀大學時,他每天學習一般不超過2個小時,但他的平均成績總保持在A以上,10天搞定了線性代數。
  • 初中英語應該怎麼學?學會3個「高效」學習法,輕鬆提高英語成績
    英語課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分數佔比還是很大的;如果英語成績不好,就會被其他同學拉下來,尤其是在高分學段,英語成績如果不好會非常吃虧。但是在升入初中之後,英語還是會從基礎開始講起,學生現在開始改變還不算晚。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學習英語的3個「高效」學習法,幫你輕輕鬆鬆提高英語成績。
  • 學習時無法集中注意力?看完以下幾點,讓你保持長時間高效學習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考入理想大學! 學習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每當我們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總會思想跑毛,無法集中精力。
  • 心理學改善記憶力的5種方法,讓你的學習輕鬆高效!
    二、你的記憶力差嗎?記憶力差將阻礙你學習的前進道路,儘管勤奮學習,卻收效甚微。如果你經歷下列情形之一,可能就需要通過一些記憶方法改善自己的記憶力。 三、心理學改善記憶力的方法我們可以從記憶的編碼、存儲、提取三個方面著手,改善記憶力。 1、建立聯繫如果你打算一直靠不斷地重複,試圖將知識記住,我可以告訴你,這是非常低水平的勤奮方式。
  • 如何高效學習?10天拿下線性代數的學霸告訴你
    《如何高效學習》是加拿大大學生斯科特.揚寫的一篇隨筆開始的,隨筆的內容是他對偶然觀察到的一個學習現象的細緻闡述,那就是學得好的同學總在試圖找尋知識間的關聯,而學得慢的同學卻往往只會死記硬背。要說這個作者,真算是一個學習達人,他在大學的專業是商業學,業務時間又自學了編程,參加各種演講,開設自己的博客,寫了幾本頗有影響的電子書。但最讓人震驚的是他完成的一項學習壯舉,他10天拿下了線性代數,12個月內自學完成4年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的33門課程。雖說是大神,但學習方法他卻絲毫沒保留地教給了大家,在這本書裡,他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學習方法。
  • 戒掉自嗨式學習,重返高效閱讀
    a說一句「跨界學習變度思維」,b便說「我的成功可以複製」;a再說「這個世界正在懲罰那些不改變的人」,b便回「悄悄讀書的人終究會得到命運的回贈」……咖啡廳要常去,互通有無。有時候興致來了,還會用指甲蘸了水,在桌子上寫字,告訴你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四種走法。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揭開高效閱讀的秘密,助你成為精英
    在《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一書中,赤羽雄二介紹了自己獨特的閱讀技巧,涵蓋如何選書,如何規劃閱讀時間,如何牢記書中知識點,以及如何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等內容。01 主動讀書,讀書是需要功利心的可能有人認為,功利心是個貶義的詞彙,但在讀書時,是需要有點兒功利心的。
  • 高一化學應該怎麼學?學生掌握了方法可以改變落後的學習狀況
    高一化學應該怎麼學?學生掌握了方法可以改變落後的學習狀況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表現優異,成績卓越。高一學生在學習中會對化學學科感到很難學,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為什麼會這樣?高一學生還是需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沒有問題,對於高一的化學,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可以學好知識點,提升學習成績,找到學習的興趣的。一、上好每一堂化學課高一學生對於課堂學習需要高度重視,需要了解老師在化學課堂上講的知識點,是環環相扣的,如果前一章節的知識不能真正理解,學習後一章節相關的知識的時候就會聽得一片茫然。
  • 《好好學習》——高效學習必備神器,避免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絕對 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好書,在應試教育下的我們一聽到學海無涯就有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是覺得再怎麼學習下去似乎永遠都沒有盡頭,無法看到未來的希望。所以這是很多人畢業後不想讀書的原因。因為讀完再多,不懂得要怎麼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