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霾」陰沉著大地,終將被陽光碟機散;簡述太陽產生能量的機理

2020-11-25 騰訊網

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配合整個社會防控疫情,空閒在家時可以了解一些科學知識,豐富自身的才智。太陽是地球生命賴以生存的能量源泉,那麼太陽這類恆星是如何產生能量的?

恆星的核聚變反應發生在內核,經過數學計算和計算機模擬推理估計,進行核聚變反應的內核半徑只佔恆星半徑的四分之一,恆星內核的溫度極高,電磁力已經無法正常發揮作用,電子與原子核分離,原子核被緊壓成為高密度的等離子體。以我們人類最熟悉的太陽為例,太陽的內核只佔體積的1.5%,可能相當於木星的體積,但是質量卻達到太陽的一半左右,太陽內核的溫度為1500萬開爾文,內核邊緣也達到1300萬開爾文,內核中的質子和原子核因萬有引力壓縮的密度極高,這一密度推測可能達到地球上金屬鉛的12倍,或者液態水160倍的密度。在如此高溫、高密度的環境中,快速運動的質子之間便有機會相互碰撞。物理學家及一些研究團隊使用粒子加速器進行檢驗,觀察和測量質子對撞時形成的碰撞截面,並計算因碰撞在太陽內核生成氘核的頻率,這是物理學家們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才探明了恆星發光的機制。

恆星為什麼會出現產熱和發光的現象呢?利用一架普通天文望遠鏡並且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我們就可以間接地觀察太陽,太陽像是懸在天空中的一個巨大火爐,太陽「爐火」已經為整個太陽系提供了大約60億年的能量,據科學家推算太陽只是處在生命的中年時期,太陽可能還要繼續燃燒40~50億年的時間。那麼太陽以及其他恆星是通過什麼機理實現能量產生的呢?答案異常簡單,太陽以及其他恆星是以強核力的形式產生的能量,通過將氫元素、氦元素等簡單元素聚變為相對複雜的元素的過程,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人類擁有的毀滅性的武器—氫彈,就是運用恆星核聚變產能的相同原理。

氫氣雲構成的原恆星在演變成為主序星之前,其化學成分不會發生多少變化,當原恆星核心的溫度在引力勢能的作用下達到核聚變的臨界溫度,即達到攝氏一千萬度時,強相互作用的反應將會開啟,恆星將會從氫元素開始,將氫元素聚變成氦元素,也被稱為質子—質子鏈循環,第二種是更為複雜的碳氮氧循環(CNO循環),這種核聚變循環反應主要發生在質量比太陽更大的恆星之中。

限於篇幅原因,本文探討質子—質子鏈循環,即氫元素向氦元素轉化的核聚變反應,以後的文章再介紹大質量恆星的碳氮氧循環核聚變反應。

在傳統上將恆星的核聚變稱之為「氫的燃燒」,實際上如此描述氫元素的核聚變反應是一種誤導,在整個過程中並不存在氫的燃燒。氫元素是宇宙之中最簡單的化學元素,氫只有一個質子與一個核外電子構成,對於氫原子來說核聚變就是質子聚變增多,同時釋放能量反應的過程。質子帶有一個單位的正電荷,根據經典物理學的原理,兩個相同電性的粒子接近到一定距離時,粒子相互之間會產生較大的電磁互斥力阻止它們繼續接近,在互斥力的作用下粒子不太可能接近到產生強核力作用的微小距離。這種粒子靜電同性相斥的庫倫勢壘會因為極高的能量而被瓦解,在極高溫度的環境中,使氫原子電離成質子和電子,高溫使得這些質子和電子獲得極高的速度和動能,根據量子理論原理的解釋,具有高動能的質子之間可以突破庫倫勢壘的影響,彼此可以接近到強核力作用的微小距離,從而使質子之間的核聚變反應成為可能。

為什麼要說具有極高能量的質子進行核聚變反應只是一種可能呢?因為根據理論計算,發生核聚變反應的概率極低,平均一對質子每100億年發生一次核聚變反應,然而在原恆星或者恆星之中存在數量極為龐大的質子,因此一定規模的核聚變反應依然能夠進行。原恆星或者恆星之中質子核聚變反應的第一步一旦開始,第二步反應大概需要進行6秒鐘,而第三步反應則需要約100萬年的時間。在第一步反應是2個質子聚合成為氘核,即重氫核,同時釋放出1個正電子和1個中微子;第二步反應是1個質子與1個氘核聚合成氦3核,並且輻射出1個光子;第三步反應是2個氦3核聚合成1個氦原子核,同時釋放出2個質子和1個光子。但是在第一步反應之中,氘核是由1個質子和1個中子構成的,它的電荷數與質子相同,都攜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當2個質子聚合成為氘核時,相應地應該消除1個單位的正電荷,但在恆星中會發生的奇妙事情。那麼中子是從何而來的呢?中子可能是通過弱核力的作用產生的,當2個質子進行聚合時,其中1個質子會衰變成為中子,同時釋放出1個中微子和1個正電子,餘下的質子與新生成的中子聚合,於是氘核便產生了,通過輻射出1個正電子使得氘核依然保持1個單位的正電荷。質子—質子鏈循環中共有4個質子聚合成1個氦核,這解釋了質量較小的恆星內核之中氫元素聚變轉化為氦元素的過程,同時也闡明恆星產生巨大能量的機理。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分析,恆星在質子—質子鏈循環中共有多少質量的物質轉化為能量呢?我們可以計算1個質子的質量為1.6726×10∧-27kg,4個質子的質量總和為6.6690×10∧-27kg,1個氦核的質量為6.6456×10∧-27kg,那麼4個質子與1個氦核的質量相差0.0448×10∧-27kg,這就是質子—質子鏈循環中的質量虧損,這部分質量虧損就轉換為恆星產生的能量,並且以光子向外輻射。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表明即使非常微小的質量,乘以非常龐大的一個常數,能量E數值也會非常龐大。太陽在每1秒的時間能將6億噸的氫原子聚合為氦原子,同時將4噸多的物質轉換為能量。這些能量究竟有多少呢?以常規概念來看這一數值極為嚇人,太陽每秒製造的能量相當於1百萬億顆原子彈,有興趣的可以算一下地球上的人平均每人多少顆。總之這個能量數值十分巨大,如果將這些能量全部集中在地球上,能夠在幾秒鐘之內蒸發全部的海洋,在3分鐘之內熔化整個地球。值得慶幸得是,太陽之中產生的巨大能量從太陽龐大的球形身軀向四面八方輻射,這些均勻輻射的能量溫暖了遠在一億五千萬公裡之外的地球,僅有五億分之一的能量輻射到地球,如此微少的能量讓地球得以存在相當數量的液態水,並孕育和滋養著地球生物,使得我們這顆小小的星球充滿勃勃生機。

類似太陽質量的較小恆星主要是以質子—質子鏈循環進行核聚變反應,1938年美國物理學家漢斯·貝特(Hans A.Bethe,德裔)與同事查爾斯·克裡奇費爾德(Charles Critchfield)通過對恆星核聚變反應的分析和計算,指出質子—質子鏈循環的氫元素核聚變可以在沒有碳或者氮的條件下進行,可能在宇宙形成之後第一代恆星以質子—質子鏈循環在發揮產生能量的作用。按照現代宇宙學理論來看,在宇宙「大爆炸」形成之初的時候,宇宙空間之中主要存在豐度最高的氫元素、少量的氦元素和極其微弱的鋰元素,因此在第一代恆星之中是以質子—質子鏈循環的方式進行氫的聚變產生能量,此時的恆星之中逐漸生成氦,繼而形成碳、氮、氧等較重的元素。

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可查閱《從混沌到有序—妙不可言的宇宙》一書。

本文系作者原創,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

隱惡揚善資訊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所有的能量都是來自太陽,太陽的能量來自哪裡?
    現在的人類依舊崇敬太陽,我們喜歡陽光普照的大地喜歡太陽為我們帶來的溫暖與光明,如果一整個星期都是陰雨天氣沒有看到太陽人們的心情也會和陰雨的天氣一樣變得暗沉低落,這時候是多麼的渴望太陽的出現啊。太陽對於我們多麼重要,只要連續幾天看不到太陽的身影人們就受不了了。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對於太陽的愛慕就會傾注在研究太陽和它帶來的光明的世界。
  • 黎明的曙光終將來臨!花垣音樂人用歌聲表達希望和信心
    烏雲不能遮蔽太陽,黑夜終將遠去,黎明的曙光即將來臨!一束光碟機散前行的陰霾! 照亮生命!一句話捎來了春的消息,溫暖大地!同舟共濟,風雨無懼;呵護生命,永不放棄!
  • 2018年12月以來上海日照時數創歷史新低 明天陽光上線
    中國天氣網訊 2018年12月以來,上海出現多次連陰雨天氣,終日不見陽光,日照時數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少,網友戲稱「太陽失聯」。明天(13日),全市轉為多雲天氣,陽光露臉。去年12雨以來,上海市接連出現陰雨天氣,網友戲稱「太陽失聯」、「已經忘了太陽長什麼樣」。監測顯示,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上旬,全市雨量、雨日、日照時長等多項氣象數據都創歷史同期最低值。今天,上海降雨停止,天空陰沉。
  • 陳瑤:原來笑容是生活中的陽光,可以驅散生活中的烏雲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手機上刷到一個小視頻,視頻中陳瑤的鏡頭不是很多,但卻讓我印象深刻,她出現在鏡頭時候,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看到她的笑容時我才意識到原來燦爛的笑是這樣的,也是因為這一個微笑,讓我糟糕的心情好了許多,原來笑容是生活中的陽光,可以驅散生活中的烏雲。
  • 冷空氣入川破霾 今起空氣品質改善 成都降溫5℃
    朱建國攝   12城市「霾伏」未破,重度汙染昨日增至3城  繼9日的空氣汙染後,10日,四川仍深陷「霾伏」。14時,記者查詢四川省監測總站數據發現,我省仍有12城市處於不同程度的空氣汙染中,其中重度汙染城市增至3城。  不過,提前入川的冷空氣,或將助四川脫離「霾伏」。
  • 曬在你身上的陽光真的是從太陽來的嗎
    當陽光曬到你身上的時候,你如果以為這陽光真的是從太陽那兒來的然而,陽光並非是按照直線走的。如果是按「隨意」,或「酒鬼散步」方式走來,那麼,根據現代專家測算結果:「地球的光可能是在5000萬前太陽的中心創造出來的」。
  • 什麼是霾?其形成條件和危害是什麼?
    定義與簡介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生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  霾一般是乳白色,它使物體的顏色減弱,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黑暗物體微帶蘭色。組成霾的粒子極小,不能用肉眼分辨。當大氣凝結核由於各種原因長大時也能形成霾。
  • 關於熵增定律的簡述
    熵增就是一個死亡的過程,開水變涼,冰淇淋融化,例如,機械手錶的發條需要上緊,但這就需要消耗一點能量;這些能量來自於你吃掉的一個肉夾饃;做饃的麥子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吸收陽光的能量;太陽為了提供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氫來進行核反應。
  • 霾的形成條件和危害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定義與簡介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生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  霾一般是乳白色,它使物體的顏色減弱,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黑暗物體微帶蘭色。組成霾的粒子極小,不能用肉眼分辨。
  • 人的生命能量可以直接從陽光或宇宙空間獲取——訪瑜伽大師烏瑪桑卡爾
    烏瑪桑卡爾大師一九九五年在印度南部彭迪榭裡奧羅賓多道場時,開始練太陽瑜伽,隨即發現飢餓感消失。練陽光瑜伽一年後,他有四個月時間完全不進食,僅靠太陽的能量維生。烏瑪桑卡爾大師九六年至零七年,一二月或數個月才進食一次。而且都是當他覺得不應拒絕單純信徒供養的食物才會進食。他在喜馬拉雅山高處閉關兩年,最近完成並回到世界繼續傳授陽光瑜伽。
  • 五行光波能量鏡,利用太陽,補充人體能量,你認可嗎?
    採用→八卦能量醫學鏡將上天與陽光等多種能量有效地聚焦導入人體一時半刻,使整身溫度提升1度、半度輕而易舉,十分容易。這種種孕育萬物生命的能量使人整身由表及裡,在血液和自身光電的傳輸作用下,使人的自身免疫力和生化功能在溫度推動下,立刻提高3~5倍。同時也合理地給出和解答了:三十多年前,河南省太陽能研究所開發的太陽能理療器,在臨床治療同種疾患時神奇療效的結論,存在的合理性和內存的生化機理的客觀度。
  • 負氧離子的產生機理
    今天接著給大家講第四節:負氧離子的產生機理空氣中負離子的濃度與空氣分子處於電離和激發的狀態有很大的關係。所謂電離,就是大氣中形成帶正電荷或負電荷粒子的過程;所謂激發,就是原子從外界吸取一定的能量,使原子的價電子躍遷到較高能級去的過程,電子獲得外界一定動能與空氣原子碰撞,是造成空氣原子激發和電離的重要條件。
  • 太陽光是怎樣產生的?陽光到達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都知道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傳播到地球需要花費約8分鐘的時間,這是光在太空中傳播所需要的時間,太陽到地球約有1.5億公裡遠,陽光的傳播速度是299792.458千米每秒,所以需要八分鐘多一點的時間。但是,我們是否知道太陽表面發出的光線,它的本源地又在哪裡呢?
  • 太陽與蟲
    周周也常和我視頻分享蟈蟈最近的狀態,「它最近叫聲很響亮」、「它最近晚上也開始叫了」、「它最近晚上一直都沒叫,應該是這幾天天氣變涼的緣故」.....周周是個理性的人,不管山川樹木河流,還是同事鄰居路人,自然界的一切都無法輕易和她產生關聯。我羨慕她,年過半百的年歲,卻永遠只專注於她內心那片廣博的自在天地。她有世上最厲害的本領,就是永遠能以愉悅的心情老去。
  • 重如太陽的水,如果全部倒在太陽上,會產生什麼反應?
    重如太陽的水,如果全部倒在太陽上,會產生什麼反應?太陽宛如一顆大火球,源源不斷對外散發光和熱,才使地球溫暖如春。每個生命的誕生都離不開陽光的滋潤,陽光與水、氧氣的重要性是對等的。一個生物如果長時間不照射陽光,身體機能會破壞平衡。
  • 問答 |如果太陽沒有了「太陽黑子」,會產生什麼影響?
    太陽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火球」,通過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不斷地向宇宙空間釋放能量,雖然地球距離太陽大約1.5億千米遠,但是地球的演化,特別是地球生命的演化與太陽有著密切的聯繫,甚至我們可以說太陽是地球生命之源。太陽對於地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兩方面。
  • 當疫情過去「陽光」照耀大地時 有這麼一群人我們需要感謝
    而一場人民戰「疫」,卻正在讓「陽光」逐漸照耀大地。在這片「陽光」裡,有一股金融力量、一支金融隊伍在閃爍著光輝,雖然他們並未像醫務工作者那樣站在一線,但卻在自己工作的「一線」努力拼搏,為這場人民戰「疫」保駕護航。
  • 簡述超聲波是怎樣產生的
    簡述超聲波是怎樣產生的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2013/12/13 11:27:00
  •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謎團揭曉
    核心閱讀:  ·揭示大氣汙染和不利氣象條件雙向反饋機制和京津冀重汙染過程機理  ·建立「汙染-氣象條件指數」,對影響霧-霾的不利氣象條件進行定量描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徐祥德說,「風速很小、大氣靜穩、近地面逆溫、溼度較高等情況下,容易產生重汙染。」  徐祥德介紹,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位於太行山東側「背風坡」和燕山南側的半封閉地形中,受青藏高原大地形「背風坡」效應所導致的下沉氣流和「弱風效應」影響,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顯著的下沉氣流區,這不利於大氣對流擴散及汙染物清除。
  • 今天,陽光大地集團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從5月21日起,陽光大地走過雲貴川3省19個市縣,在21所貧困學校搭建起陽光書屋,為那裡的同學們打造了一個分享閱讀快樂的固定場所。   就在前不久,我們突然收到了一份來自遠方的快遞,將它拆開後,我們看到的是滿滿的感動。在這份禮物裡,全部都是在過去兩個多月時間裡,接受過陽光書屋公益計劃關懷的孩子為我們親手繪製的畫作。